•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阅尽古人生活百态
本文转自:重庆日报《古人这样过日子》作者:《国家人文历史》杂志出版社:四川人民出版社古人的日子里,藏着生动鲜活的历史、原汁原味的风俗文化和沉淀千年的东方美学。《古人这样过日子》是《国家人文历史》杂志...……更多
主创:喻丹 陈仕发 饶娜 应腾一审:陈仕发二审:陈鹏三审:喻丹 ……更多
清代的玛瑙烟壶、明代的玉簪……在菏泽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
...列展览活动,丰富观众精神文化生活。“这些碎片真的是古人用过的吗?真的是从地下挖出来的吗?真的有上千年了吗……”作为展览的内容之一,在“陶片春秋”活动现场,一些出土的陶器碎片吸引着周边群众前来打卡,不少...……更多
...完美融合。1996年,北京在修建地铁王府井站时意外发现古人类遗址,在经过科学的考古发掘后,在原地修建了一座古人类文化遗址博物馆。2万多年前古人的生活场景伴随着现代化的地铁,令游客深刻感受到北京这座古都悠久深...……更多
...,太师和少师分列首位,官位显赫,母子狮纹饰便寄托了古人对仕途通达的向往。 古代君子常以玉器治身,规范行为。自宋代开始,随着儒家文化的发展和文人阶层的壮大,读书人更钟爱在书桌案前摆放文玩陈设玉器。书斋作...……更多
考古者郑嘉励:我们要让历史中的劳动者“开口说话” ■记者 许金艳 通讯员 杜锦智 摄影 冯玉坤
...口说话” ■记者 许金艳 通讯员 杜锦智 摄影 冯玉坤“考古人是和这片土地最亲密的人。”5月18日,国际博物馆日,嘉兴市图书馆一楼秀州书局,“好书有约”邀请了考古学家郑嘉励聊聊他“田野里的历史人生”。在浙江文博圈...……更多
百姓记录丨两次登上《百家讲坛》的万曼璐:让有意义的文字变得有意思
...好诗圆美流转如弹丸,诗歌应如弹丸般精巧流畅,因此,古人的诗歌讲求押韵。”近日,在央视《百家讲坛》节目中,重庆大学博雅学院副教授、文学博士万曼璐在节目中,以“古人怎么说话”为题,带领观众一起感受了音韵之...……更多
...中旬,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和中国科学院古脊椎动物与古人类研究所发布最新考古结果:贵州普定穿洞出土数量丰富、类型多样的骨角器和旧—新石器时代过渡期的墓葬,并且在早年发掘的地层之下又发现新的更早的文化遗存...……更多
...,城墙的走向与天上的星辰相对应,这种布局不仅体现了古人对自然环境的敬畏和顺应,也反映了他们对城市空间利用的智慧。 从城市形态来看,历史文化名城的城市形态多样且独特,反映了不同历史时期的文化特色和艺术风...……更多
...尽,没有看过瘾?让记者带你“穿越”到古代,看看中国古人是怎么玩转“运动会”的。跳水水嬉惊险优美中国跳水队在巴黎奥运会以完美表现收官,实现首次包揽奥运8金的壮举,令无数观众激动不已。跳水在我国有着很悠久...……更多
缙云丨段子期:从历史深处走向未来
...品尝酒的醇香,在山水间寻找未来文学的灵感。“前不见古人,后不见来者,念天地之悠悠,独怆然而涕下。”这句流传千古的诗篇便诞生在射洪,陈子昂在诗中抒发了一种超越时空的孤独感,是对过往的追忆,也是对未来的无...……更多
“奇巧技——核雕的记忆与技艺”特展在苏开幕
...题材与范式”为观众展示了“核舟”“花鸟鱼虫”“世俗百态”“瑞吉纳福”这四种题材在核雕上的展现。作品“马上封侯”是明清工艺品中的常见题材,巧妙运用“猴”与“侯”谐音,寓意功名立至,即刻封侯。猴子手执官印...……更多
从小人物看大历史,《简牍探中华》诠释“何以文明”
...,有网友感慨“好在有简牍,让我们可以看到两千多年前古人的生活”;有网友称看《简牍探中华》就像在和古人对谈,动容道:“那些留在简牍上的故事,让我们知来处、明去处”;还有人隔空“表白”总台制作:“在央视文...……更多
一堂行走的“思政课” 让学生们收获满满
...学生记者”参观了司马迁祠景区。老师们介绍了景区中的人文历史故事,从司马迁到《史记》,再到大禹治水的故事,让孩子们直观地对中国历史、对《史记》和史圣司马迁产生了浓厚兴趣,孩子们不时提出问题与老师互动交流...……更多
石痴奚珣强:摸遍群山解读古人朋友圈
...的摩崖石刻却会带我们接近最真实的过去。摸遍群山解读古人朋友圈从杭州西湖开始寻访探秘 奚珣强的朋友圈里记录着各种他走过的山,顺着他的脚步,可以追溯古代帝王和文人的足迹,在那些摩崖石刻面前,他们是重叠的。...……更多
生活百态:古代普通人的艰难岁月
生活在二十一世纪的我们,现在的生活非常的便利,吃穿用住各个方面都有方便快捷的服务。现在的人们很少有吃不饱肚子,穿不暖衣服的事情发生。不仅如此,出行也变得越来越简单,火车,飞机,甚至高铁都相继出现,日...……更多
人文历史与自然博物的融通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出版广电报《二如亭群芳谱》人文历史与自然博物的融通中国古人在与自然和谐相处,维持自身生存和发展的进程中,观察、认识、记载并研究包括动物、植物、天文、气象、地理及人类自身等在内的万事...……更多
...的共同记忆,也是反复出现于历代绘画之中的文化母题。古人是怎么读书的?通过古画,我们可以窥见一些端倪。1月22日,“盛世修典‘中国历代绘画大系’主题展——‘久久为功’品读书画中的中华文脉”展览在北京中华世纪...……更多
...和娓娓道来的叙述方式,揭开了豆腐发明的神秘面纱;“古人饮料知多少”一节,带领读者探寻李清照最爱喝的饮品豆蔻熟水,还介绍了紫苏熟水、玫瑰露、木樨露、冰酪等在古代广受欢迎的饮品。此外,书中还列举了诸多名人...……更多
看古人如何为江苏十三市“喊麦”,看看吧
...、浅白的歌词中,十三市尽可能地浓缩各地的地理环境、人文历史。这么土嗨的乐风,让网友们都乐疯了。假若听着还嫌不过瘾,不妨,就来看看古人是如何为这十三市“喊麦”的。仿宋院本金陵图局部清·杨大章台北故宫博物...……更多
春游江淮请你来| 和游客们一起感受亳州人文历史体验游(组图)
...风团来到亳州花戏楼,和游客们一起感受具有亳州特色的人文历史体验游。花戏楼,原名大关帝庙,亦称山陕会馆。由于戏楼的砖雕、木雕、彩绘多以地方戏曲折子戏为主要内容,所以俗称花戏楼。花戏楼始建于清顺治十三年(...……更多
古代死囚吃断头饭,碗中为何要放一块生肉?而且他们还感激不尽
...块令人不适的食物呢?这看似矛盾的做法,实际上蕴含着古人对生死循环的深刻理解和对来世的美好期盼。答案源于古人对死后世界的想象和迷信。在古代中国人的信仰中,人死后的灵魂需要经过重重关卡才能顺利投胎。其中最...……更多
济南市白马山小学开展“寻脉传统文化,赓续文明之光”研学之旅
...年明水古城的文化底蕴,体会博大精深的齐鲁文明,敬佩古人的勤劳和智慧,赞叹以泉水生态、历史人文和现代产业于一城的现代都市文明。第二站|龙山文化博物馆从博物馆正门穿越“时光隧道”依次进入 “龙山破晓—西河...……更多
...载记,削为删除,此即今日论史者所称历史学家之选择,古人视为当然,并不讳言。然而笔削之际,又有权衡。刘知幾称:“《春秋》所贬当世君臣,其事实皆形于传。故隐其书而不宣,所以免时难也。”可知孔子对于现实威权...……更多
故宫为何要在5点关门?每年用60吨猪血镇邪?背后的真相是什么
...样。朱砂的使用与之形成了巧妙的对照和互补,这体现出古人的智慧以及文化底蕴的深厚。猪血糊墙,这方法乍一看挺原始的,其实它体现的是古代建筑防腐、防虫的技术。猪血里有不少蛋白质,这种蛋白质跟石灰一混合,就在...……更多
...。第二单元则为观众展示了“核舟”“花鸟鱼虫”“世俗百态”“瑞吉纳福”这四种题材在核雕上的展现。核舟将果核雕刻成小舟,是核雕中相当普遍的方式,且所选用的题材几乎全是东坡居士泛舟赤壁的故事。前述的明清核工...……更多
一席“开芳宴”,看古人如何秀恩爱?|《中国家宴2》
...的伴侣之情。9月26日,由抖音、河南卫视、人民日报国家人文历史联合出品的《中国家宴》第二季(以下简称《中国家宴2)“开芳宴”篇,就将为观众呈现聂隐娘和寿光这对“唐代史密斯夫妇”的爱情故事。作为一档深入挖掘...……更多
【时代人物·杜大恺】不重复古人,不重复他人,不重复自己
...了我改变的欲望,也给了我改变的能力。我选择“不重复古人,不重复他人,不重复自己”作为自己的目标,若没有这所学校,我不会将其作为目标。这所学校的所有专业都是为社会服务而设置的,并以为大众服务为目标,这成...……更多
钟鼓楼-万宁桥:上钟楼 下古桥 晨钟暮鼓运河长
...城报时的。到了清朝,铜壶滴漏改用时辰香计时。”那么古人到底怎么计时的?“古人将一天24小时划分为十二个时辰,并以十二地支来命名,从晚上11点至第二天凌晨1点是‘子时’,然后1点到3点为‘丑时’,3点到5点为‘寅时...……更多
纪录片《当法老遇见三星堆》揭秘古老文明与璀璨历史
...考古学界的泰斗级人物扎西·哈瓦斯博士首次出现在中国人文历史纪录片中,就中埃两个古老文明互鉴的主题发表看法。(纪录片《当法老遇见三星堆》剧照-采访扎西·哈瓦斯博士)在图坦卡蒙金面具和古埃及文明的映衬下,《...……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清朝的皇亲后妃和官员,为什么都要戴一串“佛珠”,其实有大用处
导语朝珠,清代朝服上佩带的珠串。朝珠是清朝礼服的一种佩挂物,挂在颈项垂於胸前。朝珠共108颗,每27颗间穿入一粒大珠,大珠共四颗
2025-05-03 18:52:00
【文化中国行】贵州银饰:银錾雕星斗 云纹锁春秋
贵州的银饰文化源远流长,尤其以苗族、侗族、水族等少数民族的银饰最为独特,兼具实用性与艺术性,承载着厚重的民族信仰和审美智慧
2025-05-03 19:48:00
许芝基——百年巨匠书画艺术馆首席艺术家
许芝基艺术简介智慧国潮(北京)文化产业发展中心胡东方/文 许芝基,号墨言。生于广东省普宁市杰出艺术家。他自幼痴迷书画
2025-05-03 23:47:00
日子过不下去,她带着4个女儿离开,丈夫嘲笑她,6年后名震上海滩
封建社会,女子地位很低,到了民国时期,虽然有所好转,但是在很多人的脑子里,女子的地位依然不高,不过,民国时期毕竟不再是封建社会
2025-05-04 00:09:00
张爱玲和刘学州殊途同归,都是破碎家庭里不被爱的孩子
15岁寻亲少年刘学周自杀,成了新闻热点。从满怀信心地寻找父母,到和父母发生矛盾,再到绝望自杀,刘学州感受到了父母的冷酷
2025-05-04 00:12:00
原创赵云死后诸葛亮痛哭不已,只因赵云留下了这四个字
赵云是三国有名的常胜将军,他武功高强,待人忠心,一生战果无数,几乎没有败过。公元229年,赵云去世,断气之前嘴里仍然大喊着四个字
2025-05-03 11:06:00
原创英雄3个月两立特等功!掩护战友壮烈牺牲,山头命名“树棠山”
#军武风云录#作者:周建伟战争从来都是残酷无情的,每一场战争结束后,总会留下许多可歌可泣的故事,涌现出许许多多令人敬佩的英雄
2025-05-03 11:40:00
地下党求情报被识破,交通员口吐真言:情报藏鸡窝中
前言:在革命年代里,只有人民的力量才能够战胜强大的敌人。小到田间地头的农民,大到抗日的将领,都是这场革命中的关键力量。而在这些草根英雄的故事中
2025-05-03 17:57:00
名将白起被赐死时已经七十多岁了,为何秦昭王就容不下他?
作为战国四大名将之一,白起最著名的,除了他超凡脱俗的军事才华,再就是他的杀神之名了。他曾带兵大破楚军,导致楚国从此迁都
2025-05-03 18:11:00
她是宣统皇帝最小的妹妹,一直活到了2004年,一生为教育事业服务
在清朝末年,光绪皇帝去世以后,并没有留下一儿半女,所以必须要在亲属当中找一个合适的人选,这就选中了宣统皇帝,也就是大家熟知的溥仪
2025-05-03 18:14:00
原创这个女人因父亲被军统除名,立誓要为父报仇,这一事让戴笠服气了
1941年戴笠在姜守全的住宅内成就了一批军统女特工,这批特训生为其日后的情报工作大多做出过突出的贡献,当时戴笠从难民之中挑选出了四十多名名年轻女子
2025-05-03 18:16:00
原创陆压道君的来龙去脉,封神中只有一个人知道,但还没说出口就被杀
《王事情脑补封神史》第98期:余元之死文/王事情陆压的身份很神秘,谁也不知其来龙去脉。在上一篇中,根据斩仙飞刀的刀灵,我提出两个身份
2025-05-03 18:30: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浑脱泅渡,如旅如叙如许
文|管泓博“倘采羊皮筏子,如旅如叙如许。小舟轻摇兮,可以乘风消愁,省得伤神无绪。浪颠波光兮,可以丢病,扫了阴霾归去。风行浪打兮
2025-05-03 08:07:00
杭州日报讯 踏入西泠印社的圆洞门,沿着刻着“渐入佳境”四字的之字形石径缓缓攀登,穿过古雅的前山石坊,凝结金石情谊的石交亭以及承载印学命脉的山川雨露图书室
2025-05-03 08:37:00
韩天衡学艺80年回顾展在绍兴启幕4月28日,“长绳系日——韩天衡学艺80年回顾展”在绍兴兰亭书法博物馆拉开帷幕。展览由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
2025-05-03 08: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