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竞技自古有 古人也“奥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8-14 14:55:00 来源:金陵晚报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邢虹

巴黎奥运会昨天已正式落幕,你是否还觉得意犹未尽,没有看过瘾?让记者带你“穿越”到古代,看看中国古人是怎么玩转“运动会”的。

跳水

水嬉惊险优美

中国跳水队在巴黎奥运会以完美表现收官,实现首次包揽奥运8金的壮举,令无数观众激动不已。

跳水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只不过在古代,水上运动没有像如今这样细细分类,统称为“水嬉”。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赵翌介绍,水嬉不光要具备力量和勇气,也十分重视技巧,讲究动作惊险、姿态优美。唐代赵璘的《因话录》中记载着这样一个场景:洪州(今南昌)曹赞能在“百丈樯上,不解衣投身而下,正坐水面,若在茵席”,或在水中“回旋出没,变化千状”。这样令人拍案叫绝的惊险动作,让文人墨客纷纷为水嬉吟诗作赋。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竞渡曲》中写道:“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到了宋代,开始举办高规格、具有竞赛意义的跳水比赛,叫做水秋千。“宋代的水秋千,一般认为可以算是一种简单的跳水器械。”南京文史作家侯印国介绍,这是一种在船上荡秋千的时候,伺机翻筋斗入水的器械,将秋千和跳水相结合。《东京梦华录》记载:“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船尾百戏人上竿,左右军院虞候监教鼓笛相和,又一人上蹴秋千,将架荡平,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在荡动的秋千上跳水,比固定跳板跳水难度更大。当时会分两队,通过比动作的优美性和技术的精湛性决出胜负,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宋代诗人王珪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内人稀见水秋千,争擘珠帝帐殿前。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小龙船。”

举重

项羽力能扛鼎

巴黎奥运会举重项目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选手李雯雯在女子81公斤以上级比赛中夺得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巴黎奥运会上的第40金。

在我国古代,举重既可为生产、生活提供强大的体力支撑,也可作为古代军队选拔、训练士兵的重要手段,历来备受重视。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喜欢以扛鼎来比试力量。赵翌介绍,古代的鼎用青铜铸造,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所谓扛鼎,并不是把鼎扛在肩上,而是要把鼎举起来。在扛鼎方面,项羽是高手。《史记·项羽本纪》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项羽也自认为“力拔山兮气盖世”,武力无人能敌。项羽扛鼎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勇猛壮举之一,展现了项羽非凡的力量和勇气。这个典故经常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用以形容人的力量极大或勇猛无匹。项羽作为“力能扛鼎”这个成语的代表性人物,更是被后世视为勇猛善战的典范。

汉代开始,举重器具逐渐多样化,除了鼎之外,还出现了石锁、石担等石制举重器。

唐代,举重被列为武举考试项目之一,这进一步推动了举重运动的发展。史料记载,唐代的著名举重健将汪节,因能提起并投掷巨大的石狮子而被推荐到宫中当了禁军,并升了官。

古代举重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推动了古代体育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体育资源和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它也为现代举重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同时,古代举重运动中所蕴含的勇敢、坚韧、拼搏等精神品质,也一直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进步和超越自我。

射箭

李白、杜甫箭术了得

射箭在中国古代不仅是一种军事技能,也是一项深受喜爱的体育活动,它融合了力量、技巧和策略,是智慧和勇气的体现。“射”作为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一部分,在古代非常受重视,甚至有些朝代的皇帝还通过射礼来选拔人才。

射箭在魏晋时期已经有了专业比赛。史料记载,北魏孝武帝在洛阳华林园举办过一次“射箭比赛”。选手们在百步之外对着一个银酒卮竞射,射中者可以把这个皇家赞助的酒杯抱走,这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奖杯赛”。

李白和杜甫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作品广为流传,深受后世喜爱。而在射箭这一体育项目上,两人也展现出了不俗的才能。据记载,李白在幽州打猎时,能够“一射两虎穿”“转背落双鸢”,展现了其惊人的射箭技艺。杜甫不但箭术了得,而且精通骑术、剑术、琴术、医术多才多艺,令人赞叹。

古人对射箭的热爱,可以从文物中窥见一斑。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明人朱瞻基行乐图卷》,描绘了明宣宗朱瞻基穿着便服、戴着檐帽,观赏各种体育竞技表演的名场面。画中第一个场景,就是射箭。朱瞻基坐在亭子里,不远处立着三根旗杆,中间的旗杆上还有一个箭靶,周围一群人大多手拿弓箭、腰挎箭囊,正在进行一场射箭比赛。除了射箭,这幅画中还展现了蹴鞠、马球、捶丸和投壶等古代体育项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2024年巴黎奥运会于北京时间7月27日开幕,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官方账号“同步”对外披露了一批敦煌石窟中保留有大量与运动有关的壁画资料,在这些古代体育运动画面中,有很多现代奥运项目
2024-07-31 15:33:00
楚霸王举的鼎有多重?现代举重冠军能举得起来吗?
...他举得鼎大致有多重,鼎在当时又是怎么样的一个存在?古人举鼎是为了证明什么?《史记·卷五·秦本纪第五》载:“武王有力好戏,力士任鄙、乌获、孟说皆至大官。王与孟说举鼎,绝膑。八月
2023-09-11 10:28:00
...物上截取体育画面,带领观众回到古代体育运动的现场。古人擅长花样滑冰奥林匹克运动会是起源于西方的体育盛会,近代的很多运动也是从西方传入,但事实上,很多运动在中国古代早已产生,比
2023-11-02 20:23:00
为何现代人几乎拉不动古人的弓箭
...最早的弓箭可追溯到距今约3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古人就开始使用简单的木质弓箭来打猎。在河南峡谷发现的穿孔石镞,证明了中国大地上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弓箭的使用。弓箭起源于
2024-01-12 09:58:00
目标巴黎奥运会!各国家集训队冬训进行时
...声体育工作室人民日报体育部2023年末开启的冬训是巴黎奥运会前最后一个冬训,国家队各支队伍都力争利用这个机会补短板强体能,提升综合能力。近期,人民日报体育部聚焦各队备赛情况,
2024-01-22 21:01:00
南国智库·观察丨22支队伍从海南走向奥运 训练基地为“国字号”队伍作出“海南贡献”
南海网记者 陈望 实习生 李舒卉近日,2024年巴黎奥运会落下帷幕。中国体育代表团在11个大项14个分项上获得40金、27银、24铜共91枚奖牌,取得了我国1984年全面参加夏季
2024-08-16 16:07:00
“中华体育精神大讲堂”暨“冠军体育课”走进济南东城逸家中学
...燃青春理想在“中华体育精神大讲堂”环节,2008年北京奥运会射箭冠军张娟娟以《弦响人生:梦想的力量与坚持的魔法》为题,分享了她从训练挫折到奥运夺金的心路历程。“瞄准目标需要耐
2025-09-26 23:27:00
...培养上取得不俗的成绩。今年以来,为更好地贯彻落实《奥运争光计划纲要》,弘扬奥林匹克精神,顺应新时代竞技体育和青少年体育事业发展需求,推动校园阳光体育活动蓬勃开展,雅安市体育发
2024-03-29 09:18:00
40年奥运长路,山东健儿不曾缺席 巴黎奥运倒计时100天
从1984年中国代表团重返奥运大家庭,到2024年巴黎之旅箭在弦上,40年的奥运征程中,山东健儿的身影从来不曾缺席。从2000年悉尼奥运会林伟宁夺得山东奥运个人项目首金,到202
2024-04-17 10:5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
首都博物馆上新 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开幕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张敏)“隶书源流”第二十二届北京书法篆刻精品展10月30日在首都博物馆开幕。本次展览主要采取面向社会广泛征集和面向会员定向邀请两种方式征稿
2025-10-31 16:4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