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邢虹
巴黎奥运会昨天已正式落幕,你是否还觉得意犹未尽,没有看过瘾?让记者带你“穿越”到古代,看看中国古人是怎么玩转“运动会”的。
跳水
水嬉惊险优美
中国跳水队在巴黎奥运会以完美表现收官,实现首次包揽奥运8金的壮举,令无数观众激动不已。
跳水在我国有着很悠久的历史,只不过在古代,水上运动没有像如今这样细细分类,统称为“水嬉”。
江南大学人文学院副教授赵翌介绍,水嬉不光要具备力量和勇气,也十分重视技巧,讲究动作惊险、姿态优美。唐代赵璘的《因话录》中记载着这样一个场景:洪州(今南昌)曹赞能在“百丈樯上,不解衣投身而下,正坐水面,若在茵席”,或在水中“回旋出没,变化千状”。这样令人拍案叫绝的惊险动作,让文人墨客纷纷为水嬉吟诗作赋。唐代大诗人刘禹锡在《竞渡曲》中写道:“彩旂夹岸照蛟室,罗袜凌波呈水嬉。曲终人散空愁暮,招屈亭前水东注。”
到了宋代,开始举办高规格、具有竞赛意义的跳水比赛,叫做水秋千。“宋代的水秋千,一般认为可以算是一种简单的跳水器械。”南京文史作家侯印国介绍,这是一种在船上荡秋千的时候,伺机翻筋斗入水的器械,将秋千和跳水相结合。《东京梦华录》记载:“又有两画船,上立秋千,船尾百戏人上竿,左右军院虞候监教鼓笛相和,又一人上蹴秋千,将架荡平,筋斗掷身入水,谓之水秋千。”在荡动的秋千上跳水,比固定跳板跳水难度更大。当时会分两队,通过比动作的优美性和技术的精湛性决出胜负,具有较高的观赏性。宋代诗人王珪曾写下这样的诗句:“内人稀见水秋千,争擘珠帝帐殿前。第一锦标谁夺得,右军输却小龙船。”
举重
项羽力能扛鼎
巴黎奥运会举重项目最后一个比赛日,中国选手李雯雯在女子81公斤以上级比赛中夺得冠军,为中国体育代表团夺得巴黎奥运会上的第40金。
在我国古代,举重既可为生产、生活提供强大的体力支撑,也可作为古代军队选拔、训练士兵的重要手段,历来备受重视。
春秋战国时期,人们喜欢以扛鼎来比试力量。赵翌介绍,古代的鼎用青铜铸造,有大有小,有轻有重。所谓扛鼎,并不是把鼎扛在肩上,而是要把鼎举起来。在扛鼎方面,项羽是高手。《史记·项羽本纪》载:“籍长八尺余,力能扛鼎,才气过人,虽吴中子弟皆已惮籍矣。”项羽也自认为“力拔山兮气盖世”,武力无人能敌。项羽扛鼎的故事是中国历史上著名的勇猛壮举之一,展现了项羽非凡的力量和勇气。这个典故经常出现在各种文学作品和历史记载中,用以形容人的力量极大或勇猛无匹。项羽作为“力能扛鼎”这个成语的代表性人物,更是被后世视为勇猛善战的典范。
汉代开始,举重器具逐渐多样化,除了鼎之外,还出现了石锁、石担等石制举重器。
唐代,举重被列为武举考试项目之一,这进一步推动了举重运动的发展。史料记载,唐代的著名举重健将汪节,因能提起并投掷巨大的石狮子而被推荐到宫中当了禁军,并升了官。
古代举重运动对后世产生了深远的影响。一方面,它推动了古代体育文化的繁荣和发展,为后世留下了丰富的体育资源和文化遗产;另一方面,它也为现代举重运动的发展奠定了基础,提供了宝贵的经验和借鉴。同时,古代举重运动中所蕴含的勇敢、坚韧、拼搏等精神品质,也一直激励着后人不断追求进步和超越自我。
射箭
李白、杜甫箭术了得
射箭在中国古代不仅是一种军事技能,也是一项深受喜爱的体育活动,它融合了力量、技巧和策略,是智慧和勇气的体现。“射”作为君子六艺(礼、乐、射、御、书、数)中的一部分,在古代非常受重视,甚至有些朝代的皇帝还通过射礼来选拔人才。
射箭在魏晋时期已经有了专业比赛。史料记载,北魏孝武帝在洛阳华林园举办过一次“射箭比赛”。选手们在百步之外对着一个银酒卮竞射,射中者可以把这个皇家赞助的酒杯抱走,这可以说是我国古代最早的“奖杯赛”。
李白和杜甫作为唐代著名的诗人,他们的诗歌作品广为流传,深受后世喜爱。而在射箭这一体育项目上,两人也展现出了不俗的才能。据记载,李白在幽州打猎时,能够“一射两虎穿”“转背落双鸢”,展现了其惊人的射箭技艺。杜甫不但箭术了得,而且精通骑术、剑术、琴术、医术多才多艺,令人赞叹。
古人对射箭的热爱,可以从文物中窥见一斑。现藏于故宫博物院的《明人朱瞻基行乐图卷》,描绘了明宣宗朱瞻基穿着便服、戴着檐帽,观赏各种体育竞技表演的名场面。画中第一个场景,就是射箭。朱瞻基坐在亭子里,不远处立着三根旗杆,中间的旗杆上还有一个箭靶,周围一群人大多手拿弓箭、腰挎箭囊,正在进行一场射箭比赛。除了射箭,这幅画中还展现了蹴鞠、马球、捶丸和投壶等古代体育项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8-14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