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国内

清代的玛瑙烟壶、明代的玉簪……在菏泽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

类别:国内 发布时间:2024-05-21 11:45:00 来源:大众报业·齐鲁壹点

了解一座城,从博物馆开始。

当前,到博物馆打卡、乐享文化熏陶蔚然成风,各种各样的传统文化,正以更生动、更创意的方式在博物馆中受到追捧,“到博物馆去”也成为越来越多人参与体验的新风尚。5月18日,一年一度的国际博物馆日如约而至,在这个特殊的日子,让我们去打开文博大门,“邂逅”更多的优质文化资源。

清代的玛瑙烟壶、明代的玉簪……在菏泽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

让文物说话,讲好菏泽故事

博物馆频频“出圈”,其魅力何在?从这场宣传教育活动可一窥端倪。

5月18日,2024年国际博物馆日菏泽市主会场宣传活动,在郓城县博物馆举行。我市文博系统围绕“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这一主题,精心组织策划,推出了一系列展览活动,丰富观众精神文化生活。

“这些碎片真的是古人用过的吗?真的是从地下挖出来的吗?真的有上千年了吗……”作为展览的内容之一,在“陶片春秋”活动现场,一些出土的陶器碎片吸引着周边群众前来打卡,不少孩子难掩浓厚的兴趣,现场提问互动。

清代的玛瑙烟壶、明代的玉簪……在菏泽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

从埋在土里的碎片,到博物馆里的展品,出土陶器是如何穿越历史得到“重生”的?一堆破损的陶片,如何精准复原成陶器的本来模样?在文物专家的讲解下,观众们通过观察、触摸,了解一件破碎的陶器如何修复为一件完整器物,用双手感受历史的厚重。

馆外活动精彩纷呈,馆内沉浸式体验更让人有穿梭时空之感。坐落于南湖西岸的郓城县博物馆,在外形上不仅借鉴了郓城唐塔的造型,体现了郓城县当地的文化特色,在展出内容上更是波澜壮阔,展品琳琅满目,令人目不暇接。馆内收藏文物1414件,珍贵文物316件/套,包括石刻、铜器、陶器、瓷器、玉珍、书画、杂项等几个大类。

清代的玛瑙烟壶、明代的玉簪……在菏泽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

据郓城县委常委、副县长段文龙介绍,郓城县文化底蕴深厚,文化遗存丰富,古建筑、古墓葬、古遗址、碑刻等各类文物应有尽有,县博物馆更是藏品丰富,拥有大量文化信息跨度数千年的石器、青铜器、陶器、瓷器,其馆藏文物品种之全,文化信息含量之高,在山东省县级博物馆中也不多见。每年都吸引大量国内外专业人士前来观瞻,2023年博物馆接待游客30余万人次。

博物馆里的每件藏品都是加强文化自信的载体,为进一步讲好文化故事、挖掘文物的价值提供了路径。“刘墉的字、纪晓岚的砚台”“开挖郓巨河时发现的苏庄汉墓群”“京杭大运河漕运兴隆时郓城涌现的历史名人”……拂去岁月尘埃,让千年前的历史清晰可见。在博物馆看到的不只是展柜里的冰冷文物,而是心有所感的真实历史,走进博物馆才会真切地感悟到,“文化自信”如何镌刻在每个人骨子里。

据菏泽市文化和旅游局二级调研员朱政介绍,我市每年都要依托国际博物馆日的主题,借助博物馆日平台,开展全市的博物馆日主会场宣传活动,力求让更多的人了解博物馆,让更多的观众走进博物馆,从而让博物馆更贴近人民群众,充分发挥博物馆社会教育平台作用。如今,5·18国际博物馆日已成为全市重要的文化宣传品牌。

清代的玛瑙烟壶、明代的玉簪……在菏泽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

一场文化的“双向奔赴”

博物馆不仅是城市的名片,更是一座城市的眼睛,从中能看到这座城市的灵魂。为了给市民提供一场“文博”大餐,我市各大博物馆主动融入社会,举办特色展览,创新开发寓教于乐的教育活动,开发文创产品,用多种打开方式,让公众感受文博魅力,实现“双向奔赴”。

“浩瀚雷泽,伏羲开辟,万代生辉;诸子百家,灿若星辰,千古流芳;菏泽居天下之中,星罗棋布的堌堆不止滋养了雍容牡丹,更孕育了泱泱文明。”菏泽市博物馆推出的“撷珍——菏泽市历史文物精品展”,通过甄选馆中最具代表性的一批精品文物,带领大家一览菏泽这座古老城市昔日的繁华、璀璨和厚重的历史人文气息。

从庄周、范蠡等先贤圣哲在此成立世之道,书千年传奇;到鼓角齐鸣,旌旗招展,刘邦即位于氾水之阳;从巍然尚秀,隅阿相承,黄肠题凑述说着墓主的尊贵;到沧海桑田,赵王河古船上稀世珍宝元青花“浮出”水面。一座城市,一段历史,一件文物,承载着几千年沧桑文化,不仅让文物背后的故事走向大众,更让文化遗产知识“飞入寻常百姓家”。

清代的玛瑙烟壶、明代的玉簪……在菏泽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

在这场文化展演中,各县区的文物展览展示,用最直接的方式将尘封的历史揭示,让公众了解脚下这片土地的文明。“清代的玛瑙烟壶”“明代的玉簪”“西汉的弩机”……在巨野县博物馆的文物展览展示中,各种珍品让参观群众津津乐道。据了解,巨野县博物馆是国家二级博物馆,展陈面积达8600平方米,馆藏文物13000余件,其中珍贵文物297件/套,国家一级文物24件(套)。前不久,巨野县博物馆的“‘巧夺天工 华美遗韵’——中国清代外销银器展览”荣获了全省博物馆十佳陈列展览奖项。此次在全市博物馆宣传活动中,巨野县博物馆的文物展览展示,让不少人受益匪浅,围绕一件文物,探讨一个文化主题,在参观中学习和梳理历史发展脉络,近距离触摸了历史,接受了传统文化的熏陶。

据市文化和旅游局文物科科长马静介绍,本次菏泽主会场宣传活动不仅有文物展、文创展,还同时开展了“陶片春秋”公众教育活动、“文物专家侃文物”公开课,通过把文物背后的故事讲给了市民听,拉近了公众与考古、文博的距离,真正将此次活动主题“博物馆致力于教育和研究”学习领会并应用。

清代的玛瑙烟壶、明代的玉簪……在菏泽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

焕发“生命力”,让更多人爱上逛博物馆

菏泽是华夏古老文明最早浇灌的一片沃土,历史上,这里是水陆交通要道,是农耕发达之地,是群雄逐鹿的战场。厚厚的黄土下埋藏了昔日的辉煌,王城、墓冢、文物,被完好地记录、封存。

如何让收藏在博物馆里的文物、陈列在广阔大地上的遗产、书写在古籍里的文字都活起来?这是一代代文博人的使命,也是无数市民、游客关注的地方。

为了让文博事业焕发源源不断的“生命力”,我市正以亲民化路线快速“破圈”,以此赋能美好生活,点亮城市未来。本次活动设置的众多文创摊位,就生动展示了以博物馆精品文物为原型的各种文创礼品。

清代的玛瑙烟壶、明代的玉簪……在菏泽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

样式古朴精致、外型飞檐翘角的古建筑作品,以永丰塔外观为模型设计的钥匙扣,用牡丹画点缀制作的“温度计”,以水浒文化为背景设计的衣服挂钩……一个个作品通过现代化的创意手法,与生活美学设计相结合,赋予观众“多彩文博、菏泽文创”的印象,丰富多彩的文创产品不仅对文物的认识和解读转化为新的知识,更丰富了观众的历史文化滋养。

“文化需要载体和场所,‘文博热’‘文创风’正是文旅消费‘旺起来’的重要部分。不断丰富载体、做活文博事业,才能擦亮菏泽历史文化‘名片’。”菏泽学院人文与新闻传播学院历史系主任、副教授彭国良说。

清代的玛瑙烟壶、明代的玉簪……在菏泽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

日前,教育部公布2023年度高校本科专业设置备案和审批结果,其中,菏泽学院申报的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成功获批,此举正是我市瞄准区域需求和文博事业发展需求的探索和布局。

据介绍,作为中华文明的重要发源地之一,菏泽历史悠久,文化厚重,地上地下的历史文物遗迹异常丰富。全市拥有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32项,位居全国前列、山东首位。对于那些“跨越山海”的异地游客而言,在“打卡”牡丹、芍药之时,还能感受这座城市的文化底蕴,这一趟旅途才不虚此行,挖掘优秀历史文化资源,打造具有标志性的菏泽旅游文化品牌具有重要意义。

清代的玛瑙烟壶、明代的玉簪……在菏泽穿越千年与古人对话

据彭国良介绍,当前,我国文物与博物馆事业持续高速发展,急需大量专业人才。“文博热”让人以有趣的形式打开了一扇了解历史的大门,如今不少游客把沉下心来逛一次文博展览当作一种热门的出游选择。菏泽学院文物与博物馆学专业的设立,有助于菏泽激发博物馆事业发展活力,通过培养专业性人才,在理念创新、展览策划、文创产品研发、互动体验等方面,为文博爱好者提供博物馆全新的“打开方式”。

方寸之间,一览千年。大力发展文博事业,让更多人爱上逛博物馆,不仅能让厚重文化更加可亲、可感,让更多人博物洽闻、融古通今,更能提升城市的软实力、增强文化自信,让文化转化为推动社会发展的不竭动力。

来源:牡丹晚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1 15: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内心世界的心爱之物。展厅中一组精巧可爱的清代玛瑙鼻烟壶,格外引人注意。其中一件,浮雕着骑马官人,持缰挥旗,做策马驰骋状。人物一侧阳刻带框“旗开德(得)胜”四字。还有一件玛瑙鼻
2023-12-05 08:18:00
揭秘:中国清代制作的鼻烟壶,集历代艺术精华于一炉
曾有人评论中国清代制作的鼻烟壶:“小小的鼻烟壶,集历代文化艺术精华于一炉,没有一项中国艺术工艺中能集这么多工艺变化于一身”。因此早在19世纪末,欧美艺品收藏家们就开始注意中国鼻烟
2024-02-25 15:30:00
百合玉簪两相契
...里带回的。野百合乃野生的百合,紫萼则是一种开紫花的玉簪。两者同归百合科,却不同属。那年冬天,我去老家后垄山,路遇一村翁,见他手里攥一枝刚掘出的野百合,粗壮的茎秆连着沉甸甸一盘
2023-12-29 07:06:00
文物说中秋丨玛瑙兔、玉蟾、“金蟾”……清代重庆人中秋喜爱的摆件是它们
...统佳节,古人们、尤其是老重庆人是怎么过中秋的?清 玛瑙兔 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藏焚香拜月自然不可少,但什么人拜其实大有讲究。与此同时,在今年中秋到来之际,上游新闻记者也专程走进
2023-09-29 09:31:00
古人在3000年前发明的什么工具,如今全中国的人都在用
...受,便天天让妲己如此。后来,妲己就让工匠打造了两根玉簪夹菜,这就是筷子的雏形,后来,筷子的用法传到了民间,逐渐的流行起来。不过,在古代很多时候,筷子并不叫筷子,而是叫做“箸”
2024-04-13 20:32:00
石家庄市新华区党家庄社区:多彩非遗贺新春
...传承人宋如雪老师介绍了传统内画材料的特色。主角“鼻烟壶”里面是磨砂的,盖子是玛瑙制成的,画笔纤细且笔尖是弯的。宋老师召集大家近距离围观学习,并演示通过纤细的壶口,在不到五厘米
2024-02-07 18:15:00
临风玉簪独含情
...亮起来,仿佛被赋予阳光的色彩。这清亮的花儿中,就有玉簪花的身影。这个时节,这一喜阴湿的百合科草本植物,高高的花葶旁若无人,从卵状心形的碧绿叶丛中抽出。花葶的上端,洁白无瑕的玉
2023-08-05 11:57:00
六件不该出现的逆天古物,最后一件证明古人智慧远超现代人?
...异义,但不少认为这八个字的意思其实就是新中国。兽首玛瑙杯这件东西看上去像不像现代工艺品?其实并不是,这件东西可是唐代时期的国宝,今为首批禁止出境文物,出土于陕西何家村窖藏遗宝
2023-10-31 14:35:00
大唐遗宝——何家村窖藏出土文物展图,快来看看
...物展”,成为了全国范围内中亚元素最多的文物展之一。玛瑙长杯 按照中国史料的记载,位于中亚地区的粟特诸国,从魏晋南北朝时期,便成为了中国玛瑙制品的重要产地。因为数量稀有,更因
2023-05-18 16:52:00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