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娱乐

从小人物看大历史,《简牍探中华》诠释“何以文明”

类别:娱乐 发布时间:2024-03-27 00:13:00 来源:老来乐·乐言乐娱

3月24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播出第三期,带领观众穿越文明星河,沉浸式探寻记录在云梦睡虎地秦简里的中国智慧、中国精神和中国价值,告诉我们简牍里不仅有历史的波澜壮阔,也有普通人的平凡日常。截至目前,节目共收获127个热搜热榜,相关话题阅读量超5亿,视频播放量累计达3379万。

从小人物看大历史,《简牍探中华》诠释“何以文明”

许多观众看完新一期节目后,纷纷在社交平台分享走心感悟,有网友感慨“好在有简牍,让我们可以看到两千多年前古人的生活”;有网友称看《简牍探中华》就像在和古人对谈,动容道:“那些留在简牍上的故事,让我们知来处、明去处”;还有人隔空“表白”总台制作:“在央视文化节目中收获的一点一滴,都让我觉得血脉里的文化自信凿凿有据”。

从小人物看大历史,《简牍探中华》诠释“何以文明”

简牍,是纸张普及前中华先民普遍使用的书写载体。从殷商到魏晋,在超过一千五百年的时间长河里,中华先民的文明创造与积累大多由简牍记录并传承,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迄今已发现超过30万枚简牍,每一次重大的简牍发现,都为我们认清中华文明的来路,提供直观且可靠的线索。作为首档聚焦“简牍”的全新文化力作,《简牍探中华》由总台央视综合频道与央视创造传媒联合打造。随着节目的热播,昔日冷门的简牍学正走出乏人问津的窘境,越来越多年轻人也由此认识简牍、了解简牍、爱上简牍。

中国文联原副主席、书记处书记,评论家仲呈祥称《简牍探中华》的亮相,高度彰显出总台在文化自信上的价值归向与实践路向,这种如火如荼、稳扎稳打、善作善成的创作风貌,可敬可佩,可喜可贺——今天的文艺创作者有“将冷板凳坐热”的定力,有“将冷题材变热”的实力,实属“冷门绝学”之幸。

中国文艺评论家协会副主席张德祥表示,欣赏这档大型文化节目,最初生涩的“简牍文字”渐渐变得生动亲切,神秘面纱被揭开,古奥深意被解读,可感可知可敬,有助于人们深入全面了解中华文明的历史,有助于提升人们的文化自信心。作为主流媒体,以视听艺术形式解码“冷僻”题材中潜藏的文化基因,这是总台自觉担当新时代新的文化使命的有益尝试,在文化创新实践中有所作为,开阔新视野、开拓新领域。

中国电影评论学会会长、电影理论家饶曙光肯定《简牍探中华》首开先河地选择了宝贵文物简牍为呈现对象,并巧妙地融合了戏剧演绎、专家解说和古今呼应等多种形式,不仅确保了简牍的历史知识简介部分逻辑流畅,而且数字技术护航下的经典演绎更是沉浸感十足,这些都合力将简牍所蕴含的中华文明展现出来,既完成了对文物活化的影视化路径的探索,又拓展了此类节目的创作边界。

从小人物看大历史,《简牍探中华》诠释“何以文明”

中国作家协会副主席阎晶明盛赞《简牍探中华》以喜闻乐见的方式,为当代观众打开了一扇认知中华文明的窗口,为着力赓续中华文脉、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提供了又一高价值的“示范样本”,不仅厚植了总台文化节目的精品底色、彰显了文化自信的坚定方向,更对历史智慧的传承、灿烂文化的接续起到了积极的作用。

得知《简牍探中华》受到观众尤其是年轻人的认可,中国社会科学院荣誉学部委员刘海年用“令人振奋”来形容自己的心情,他表示:“节目对秦的法律制度的梳理与呈现,拓宽了学术界与公众对话的渠道,实现考古成果与历史研究成果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

湖北省博物馆副馆长、研究馆员王先福谈道,《简牍探中华》通过创新叙事手法,并依托央视频AI大模型,运用AIGC技术赋能制作,打造荧屏上的“文化新场景”,让简牍得以突破时空的界限、年龄的界限,逐渐走出“深闺高阁”,贴近千家万户,是中华文明传播的一大创新。

从小人物看大历史,《简牍探中华》诠释“何以文明”

在国家图书馆常务副馆长、国家古籍保护中心副主任张志清眼中,《简牍探中华》基于大众传播的原则,对里耶秦简进行了系统揭示,通过艺术表演、专家点评、还原场景、铺陈史事等手段,有效传播了里耶秦简的相关文化知识,是一档比较成功的文化节目,在《典籍里的中国》的基础上又有新的探索和突破。

在武汉大学人文社会科学资深教授、古文字与中华文明传承发展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陈伟看来,简牍学研究需要有足够的耐心。作为学术研究,解读简牍需要屏心静气坐下来,耐得住寂寞。作为电视节目创作,《简牍探中华》的生产也体现了节目创作团队屏住气、沉下心,为“冷门绝学”传播精心创作。

从小人物看大历史,《简牍探中华》诠释“何以文明”

参与《简牍探中华》节目制作的武汉大学简帛研究中心副教授鲁家亮坦言,将学术成果普及给大众是一项重要的工作,但真正愿意涉足其中的人不多,而简帛学的研究一直偏冷门且难度很大。节目组不辞艰辛,尝试将小众、冷门的知识向大众进行普及,对于保存中国传统文化,复兴“冷门绝学”,是一次有益的尝试,更展现了节目组的人文情怀。

犹记《简牍探中华》首播当天,#做文职工作的兵马俑长啥样#、#考古人员一手接一手捧出3.8万余枚简牍#等节目相关话题词登上热搜热榜,看到在历史中消失两千余年的里耶古城被真实重现,观众们对“简牍”产生强烈好奇心和求知欲。湖南省文物考古研究院研究员张春龙用“山川依旧,曾经远逝的古人剧中归来,如梦幻般重现”来评价《简牍探中华》,“栏目组仔细寻绎里耶秦简内容,查阅相关资料,通过塑造县令‘禄’、令史‘华’、反叛士卒‘缭可’等人物,再现了秦统一前后迁陵县的历史,故事安排细腻,内容充实,合乎情理。同时匠心独运,介绍了秦代简牍的规格种类、形制内容。”

从小人物看大历史,《简牍探中华》诠释“何以文明”

中国地方志工作办公室党组书记、主任崔唯航表示,《简牍探中华》开篇聚焦的“里耶秦简”作为秦洞庭郡迁陵县的资料汇集,内容丰富,真实可信,可以说是一部秦代迁陵的百科全书。节目组找准“简牍”为切口进行全新探索,将特定时期的历史文化和社会风貌尽数呈现于荧屏,是传播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又一独特形式。

中国传媒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王甫注意到《简牍探中华》转变观念,把绿幕和特效不仅仅当作手段,以此来捕捉历史细节,更作为艺术表现形式本身,放大时空穿越识别度,在历史审读空间和艺术表现空间上迈出一大步。

从小人物看大历史,《简牍探中华》诠释“何以文明”

四川大学文化产业研究中心主任、四川大学广播电视研究所所长、互鉴书院山长蔡尚伟认为,《简牍探中华》采用实景戏剧手法,力求在尊重历史真实的前提下,从本源上尽可能还原真实的历史原貌与细节,最大程度地降低受众的接受成本,让观众以可观可感的形式去感受历史。

从里耶秦简到云梦睡虎地秦简,在广大受众的肯定与鼓舞中,《简牍探中华》不断破译深藏于简牍中的文化密码,引领观众穿越岁月长河,感悟古人智慧。接下来,节目又将聚焦怎样的简牍故事?有哪些历史人物将走到舞台中央?让我们一起“简”述历史,“牍”懂中华!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7 06: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简牍探中华》:探索中华文明,传承千年智慧,构建文化新场景
《简牍探中华》不仅呈现最新研究成果,进行知识普及,更以传统文化触摸当代精神,提示我们不忘来路,继往开来。简牍里有什么?在纸张普遍使用之前,智慧的古人就用竹简和木牍作为书写载体,他
2024-06-21 10:50:00
这档不断“更新”观众历史存档的节目凭什么“生命力拉满”?
...染力直指人心”……6月16日,中央广播电视总台首档聚焦简牍的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圆满收官,不少观众纷纷在社交媒体上分享追更节目的收获,以及对下一季节目的期待。节目全网累
2024-06-20 13:49:00
...山汉简为世人还原了怎样的鲜活历史?3月31日20:00档,《简牍探中华》第四期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播出,揭秘张家山汉简里的中华故事。本期节目是继里耶秦简、云梦
2024-03-31 11:22:00
...井生活。“探源中华文明”篇章的5档重点节目中,有《简牍探中华》。作为总台首档聚焦“简牍”这一重要题材的大型文化节目,由尉天池先生题写片名的《简牍探中华》以“简牍的前世今生”为
2023-01-19 05:46:00
首次聚焦简牍 探秘中华文脉 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开播
11月25日,首档聚焦“简牍”的大型文化节目《简牍探中华》,将在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20:00档正式首播。简牍,开启华夏文明的写本时代。据不完全统计,我国迄今发现超过
2023-11-25 20:45:00
馆校共建趣味多 讲史明智育人心
...动现代化教育与传统文化有机融合身穿汉服的小学生学习简牍书写孩子们亲手制作简牍 小朋友们画属于自己的龙年作品“黄盖老儿,我早就有言在先,言降者,立斩。”这是甘肃省博物馆馆校共
2024-01-27 06:05:00
鉴往知来,跟着总书记学历史丨片片简牍 探源中华
...北面积最小的县,却是文物大县。这里曾出土大量的秦汉简牍,其中以睡虎地秦简最为知名。云梦因此也有了“秦简圣地”“简牍之乡”的美誉。4日下午,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孝感市考察了云梦
2024-11-05 18:23:00
文明的坐标丨云梦简牍“探源中华”
...地秦简,属国家一级文物。此后,云梦先后出土秦至汉初简牍八批次3000余枚,创下多项之最,如最早的法医记录、最早的刑侦文书、最早的环保法令、最早的麻风记录、最早的木牍家书、最早
2024-11-09 18:43:00
跟着总书记看简牍
...北面积最小的县,却是文物大县。这里曾出土大量的秦汉简牍,其中以睡虎地秦简最为知名,云梦因此也有了“秦简圣地”“简牍之乡”的美誉。为讲述好简牍在中华文明传承发展中的重要作用,总
2024-11-06 18:55:00
更多关于娱乐的资讯:
巩予嘉 中国内地新生代女主持人
巩予嘉英文名:Lily国籍: 中国民族: 汉族出生地: 甘肃兰州出生日期: 2003年4月15日星座: 白羊座血型: B型身高
2025-11-06 07:38:00
闪梭传媒入选科技型中小企业名单,推动影视与AI融合创新
在AI成为创作工具、视频生成速度超过灵感迸发的时代,影视行业迎来了前所未有的拐点。我们正在经历一个“内容过剩、创意稀缺”的阶段——任何人都能用AI做短片
2025-11-05 14:28:00
10月14日,由李璇执导、王源演唱的《牧童》音乐MV荣获2025年ANTHEM AWARDS(安森奖)责任科技单元提名
2025-11-05 14:28:00
欢娱影视荣膺2025微博视界大会多项殊荣 以人才与内容双轮驱动引领行业创新
近日,以“众行·致远”为主题的2025微博视界大会颁奖盛典在北京圆满落幕。在这场备受行业瞩目的盛会中,欢娱影视凭借卓越的内容创作实力与全产业链布局优势
2025-11-05 14:28:00
由南京广播电视集团、江苏城市联合影视文化股份有限公司、北京哇咔咔文化传媒有限公司、华视友邦影视传媒(北京)有限公司出品
2025-11-05 14:59:00
爱伴成长!武汉市总工会机关幼儿园开展秋季亲子运动会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当童真与运动撞个满怀,当陪伴与欢笑交织成篇。11月1日上午,武汉市总工会机关幼儿园秋季亲子运动会
2025-11-05 23:39:00
足球传薪火!这所幼儿园创新形式开展红色启蒙教育
荆楚网(湖北日报网)讯(记者何鹏 通讯员胡芳)11月3日至5日,江汉区新稚雅幼儿园“‘足’够精彩,亲子同嗨”第四届足球节活力上演
2025-11-05 23:39:00
《天地剑心》:每个人都可以成为自己的英雄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 蒋肖斌)剧集《天地剑心》自开播以来,上线8天就成为爱奇艺最快弹幕互动破3亿的IP
2025-11-05 21:31:00
横峰中学举行高一正志年级班级合唱比赛
为丰富校园文化生活,展现高一学子朝气蓬勃、奋发向上的精神风貌,横峰中学于11月3日下午举办了以“青春之歌,唱响未来”为主题的高一正志年级班级合唱比赛
2025-11-05 17:14:00
郭德纲在长春解锁两个新身份:长影集团签约导演、长春文旅宣传推广大使
11月5日,相声名家郭德纲在长春迎来双重身份升级:受聘为长影集团签约导演,接过 “长春文旅宣传推广大使”证书,以文化与流量的双重势能赋能春城文化发展
2025-11-05 22:22:00
讲述跨越24年的故事,纪录电影《白马姐妹》上映
中国青年报客户端讯(中青报·中青网记者沈杰群)11月4日,纪录电影《白马姐妹》首映式在京举行。该片于11月5日在全国艺术电影放映联盟专线上映
2025-11-05 21:31:00
电影《向光花盛开》热映 主演赵润南:一句“我在”,对一个陌生人来说力量巨大
大皖新闻讯 近日,聚焦“青少年心理健康”题材的电影《向光花盛开》正在热映。11月4日,大皖新闻记者对话电影主演赵润南。“青少年的成长需要正向引导
2025-11-05 19:45:00
“智兴冰雪,丝路丽章” 第三届国际冰雪影视(通化)展映周即将启幕
在世界电影诞生130 周年、中国电影迈向高质量发展新征程的重要节点,一场聚焦冰雪文化与前沿科技融合的影视盛会——第三届国际冰雪影视(通化)展映周将于2026年1月8日至12日在“中国滑雪之乡”吉林通化举办
2025-11-05 18:00:00
房县:郧剧小戏《清风宴》成功首演
清风送爽,好戏开场。11月5日下午,房县国士广场掌声阵阵,气氛热烈。由房县文化馆精心创排的郧剧小戏《清风宴》在这里举行首次公演
2025-11-05 17:03:00
聊城东方教育集团校园十佳歌手校区决赛落幕
鲁网11月5日讯近日,聊城东方教育集团“校园星唱将 声动新时代”校园十佳歌手校区决赛圆满落幕。此次大赛旨在挖掘青少年音乐才华
2025-11-05 17:0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