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从‘处士’到‘议士’:儒家思想影响下的东汉文人政治演变
...尉“,从此事中不难看出处士在朝廷之人心中的地位。在汉武帝“罢黜百家,表章六经”前,汉代的择官政策大体是“贤良”、“孝廉”之选,具体便是“举贤良方正直言极谏之士”,意在望择有志之士。朝廷的政策如此,对于...……更多
汉武帝刘彻:一代明主的晚年及宫廷秘闻
汉武帝刘彻是西汉的第七位皇帝,四岁立为胶东王,七岁立为储君,十六岁登基为帝,在位五十四年间,加强君主专制与中央集权,独尊儒术、罢黜百家,讨伐匈奴,开疆拓土,看前期的汉武帝的确是一代明主,只可惜晚年刚...……更多
揭秘秦始皇焚书坑儒的真相,他被冤枉了两千多年
...家思想本可长期指导中国,开创更加辉煌的新纪元。然而汉武帝听信谗言,推行独尊儒术,重新扶持起儒家,使中国的发展道路被严重阻碍。1、本始皇崩,法统不稳秦始皇驾崩后,法家思想很快遭到打击。短暂的二世皇帝胡亥...……更多
为何中原国家都会往西域打呢
中国古代从汉武帝开始,就一直在往西域那一块打。以至于那时候中国古代的地域,从汉朝到唐初的很长一段时间里,都是从中原往西域延伸出了狭长的一块。西域这狭长的一块,对古代中国的意义是十分重要的,我们现在把...……更多
狄山之死与张汤没有关系,是汉武帝将他逼上绝路
上回说到张汤在官场中逢迎主上(迎合汉武帝意图做事),左右逢源(善待身边人),所以从廷尉直升御史大夫,位居“三公”之列。今天要说的是与张汤相关的另外一个人——博士狄山。在一次关于匈奴“战与和”的廷前辩...……更多
皇帝爱上母女俩,却因此得罪亲人
...爱自己的丈夫,要知道女子在古代的地位是非常低的,在汉武帝时期,汉武帝重用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得到了发展。“三纲五常”也正是此时出自董仲舒之手,自此之后,女子基本上就没什么地位了,甚至在战...……更多
汉武帝时期,各地为何频繁上演“生子辄杀”的惨剧?
汉武帝刘彻在位54年间(前141-前87年),凭借着祖父汉文帝、父亲汉景帝两代人留下的丰厚“家底”大展宏图:对外,北击匈奴,南灭百越,东并朝鲜,西通西域、西南夷,使汉朝的版图得到极大地扩充;对内,加强中央集权,...……更多
西汉与东汉:起源、地理位置和制度的差异
...和继承了秦国制度,初期三公九卿、郡县制和分封制,从汉武帝起,为了加强皇权、弱化相权,中央政策又出现调整,内朝和外朝并立,新的管理体制形成了。官吏选举上,除了按军功和郎官制以外,有增加了察举制、征召制和...……更多
汉帝国与罗马帝国:国家战事、民族关系与国家建制的相似之处
...续对外用兵,先后征服西班牙、高卢、希腊、西亚一带。汉武帝时期与奥古斯都时期,两个帝国内部总体上都处于政治相对稳定、经济实力雄厚、社会文化繁荣的治世。刘彻和屋大维作为各自帝国的最高决策者,其个人治理国家...……更多
中国历史上执政最久的十大皇帝
...好的发展,也是一位受得百姓拥戴的好皇帝。?8、刘彻:汉武帝刘彻,西汉第七位皇帝,政治家、战略家,在位五十四年汉武帝十六岁时登基,政权上,中央设置中朝,巩固皇权;在地方设置十三州部刺史,加强对诸侯王和地方...……更多
盘点历史课本里的四大骗局
...御民思想被延用了两千多年,学界多认为尊儒的政策是自汉武帝始,建议者是大鸿儒董仲舒。关于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历史记载很少,连司马迁的《史记》只是记载了汉武帝尊儒的想法,并没有其他的相关记录。司马迁...……更多
从孔武君子到百无一用的书生:儒家学派的历史变迁与命运
...秋时期,秦始皇统一六国,焚书坑儒,禁百家之言,到了汉武帝时期,董仲舒“罢黜百家,独尊儒术”,儒学正式成为古代中国传统文化的正统和主流思想,影响力达两千年之久。后来随着程朱理学的发展,明初采用“八股取士...……更多
汉代太学的兴起与勤工俭学
...的身份高贵还是贫穷,都可以被举荐或者自行游学太学。汉武帝汉代太学在汉武帝刚刚设立时只有50个学生,此后人数便不断增多,到了汉元帝时期人数就达到了千人,汉成帝时期扩编到三千人,到了王莽新朝时,太学生已经多...……更多
...,百姓安居乐业,也因此开创了“文景之治”的盛世。为汉武帝北击匈奴奠定了丰厚的经济物质基础。文景之治第三位,刘彻:庙号世宗,谥孝武皇帝,也就是我们常说的汉武帝。世宗也是守成之君,有继承并发扬光大的意思。...……更多
汉朝对商朝、周朝文化的继承和影响
...主要是黄老学说里面的,黄老学说是道家思想。另一个是汉武帝时期的“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这个就不用多说了,尊崇的是儒家思想。这两种文化都不是从秦朝继承的。可见,西汉并没有继承秦朝文化。既然西汉没有继承秦朝...……更多
汉武帝去世前赐死一美人,几千年后人们才明白他的高明之处
...境!之后为了稳住匈奴,刘邦开始采取亲和的政策。到了汉武帝时期,西汉到达了鼎盛的时代!为了稳固国家的利益,汉武帝在政治上加强了中央集权,实行了推恩令,就此地方的往后王侯们失去了政权,这为国家统一奠定了基...……更多
...剥夺各个诸侯王的权力,加强中央集权。3.步入盛世(1)汉武帝汉武帝在位时期是西汉全盛时期。景帝死后,太子刘彻即位,即汉武帝,一上台便改“无为而治”的治国策略,对内进一步采取了一系列加强皇权的措施,继续打击...……更多
对于汉代,人们最熟知的皇帝,便是刘邦和汉武帝了。前者推翻了秦王朝的残暴统治,并打败项羽建立起了大一统王朝——汉朝。而后者,通过自己不懈的努力,将汉朝带上了繁荣昌盛的道路,汉武帝时期堪称汉朝的鼎盛时期...……更多
两汉时期,民谣在社会上的传播空前繁盛
...,如汉乐府。乐府初设于秦,汉初并没有保留下来,到了汉武帝时期才被重建,而被大家所熟知的《江南可采莲》、《长歌行》等,均出自汉乐府。而且,让人意外的是,两汉时期的民谣不仅是被记录在了汉乐府这样的专门管理...……更多
聊聊 “青天大老爷”王贺的悲剧
汉武帝在位54年间(前141-前87年),凭借着祖父汉文帝、父亲汉景帝两代人留下的丰厚“家底”大展宏图:对外,北击匈奴,南灭百越,东并朝鲜,西通西域、西南夷,使汉朝的版图得到极大地扩充;对内,加强中央集权,削弱...……更多
秦皇汉武同样滥用民力,为何葬送了秦朝强大了汉朝?
...葬送了秦朝的覆灭。而到了汉朝时,依旧采用秦朝制度,汉武帝更是滥用民力。在统治时期穷兵黩武,先后多次派兵攻打匈奴。为了有更多的军需物品,他也会搜刮民膏,提高了赋税,并在全国内大肆征兵。他还大建明堂,堆垒...……更多
揭秘孔子:一代宗师影响千秋,每朝皇帝都要为其守墓
...为法家学说更符合了当时诸侯王的建国思想。 然而到了汉武帝时期,长年的战乱终于安定下来。董仲舒这时候提出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一下子将孔子的儒学思想摆上了最高的地位。自此以后,儒家学派就一直处...……更多
汉朝选官制度“举孝廉”的利与弊
...人才与官员的一种重要方式就是\"举孝廉\"。孝廉制度由汉武帝所创,孝考核的是\"孝悌\"、\"孝顺\";廉考核的是\"廉洁\"、\"清廉\"。因为当时汉武帝重用董仲舒,确立了\"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思想,儒家成为国家治理的思想标...……更多
汉武帝的儿子们:从权力斗争到悲剧结局
雄才大略的汉武帝,平定南越,北征匈奴,开辟丝绸之路,加强中央集权,开创察举制、刺史制、中外朝制,罢黜百家、独尊儒术,还颁布推恩令,设立盐铁专营。汉朝也在汉武帝的统治下,成为中国历史上最为强盛的封建王...……更多
...就更有权。窦太后活着的时候,很明显拥护她的人比拥护汉武帝的人多,这就是权力。窦太后一生坎称传奇,从一介小宫女成为皇后、太后、太皇太后,她足足影响力大汉王朝三代帝王,至少辅佐了两任汉朝皇帝。她在大汉宗室...……更多
司马迁为何要评价孔子为“至圣”
...“为万世立法”宗教式的人物,这其中董仲舒功不可没。汉武帝时期,董仲舒提议汉武帝要“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用孔子的学说来统一全国民众的思想。儒学作为人生的准则,关注社会的人文价值。就其根源而言,中华文化...……更多
汉武帝后来何以举全国之力和匈奴交战
...入选中国古代知名帝王,我想大多数人也没什么异议。但汉武帝刘彻作为“文景之治”之后的第一任帝王,他既不是像汉高祖刘邦那样,是开疆扩土的帝王,也不是如后来的光武帝刘秀那样,是振兴光复汉室的帝王。那么他何德...……更多
...寒门中发掘有才之士,削弱了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的状况,汉武帝更为著名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正统思想,使得以仁政治国深入皇家血脉,基本上开创汉武盛世,这仅仅是政治上的明,在军事上,汉武帝...……更多
历史上战斗力最强的皇帝,开疆拓土收服四海
作为一代帝王,汉武帝一生的成就可谓震古烁今。政治上,进一步加强中央集权;经济上,实行盐铁官营的政策;军事上,北征匈奴、开拓西域、收复南越、征服朝鲜;文化上,创立太学、独尊儒术;外交上,沟通西域、开辟...……更多
中国历史上最有影响力的人,这十个人当之无愧
...物都能被权利所利用。孔子对当时的影响力有限,但是在汉武帝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后,儒家正统地位确立,在以后的两千年当中,虽然有黄老与佛教的竞争,但是儒家在统治者心中的正统地位愈发稳固,宋明理学更是对儒学...……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泰安日报本报6月12日讯(通讯员 李滕)为深入开展党纪学习教育,引导全体党员以史为鉴、以史明纪,强化纪律意识
2024-06-13 09:02:00
本文转自:邢台日报本报讯(记者籍明泉通讯员李光普)为丰富资料来源、提升编纂质量,即日起至10月31日,市档案馆(市方志办)面向全社会广泛征集《邢台年鉴(2024)》入鉴图片
2024-06-13 10:03:00
以城为钥  解码中国
本文转自:内蒙古日报□甘武进 何为“城”?中国最早的“城”出现于何时?为什么说作为圈围设施的“城”不限于城墙?城池为何而建
2024-06-13 05:16:00
本文转自:运城日报坞堆村的“思乡苑”■安新明过了端午节,年轻人各干其事上班去了,我约了几个朋友驱车前往稷山县汾南,去太阳乡坞堆村看薛武刚先生建成的“思乡苑”
2024-06-13 05:55:00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红色记忆红军东征 转战太原阴旭东1935年10月,中央红军长征到达陕北后,中共中央提出了“抗日反蒋、渡河东征”的口号
2024-06-13 06:20:00
本文转自:太原日报介子平徐继畲(1795—1873),五台县东冶镇人,清道光六年(1826)中进士。清道光十年(1830)
2024-06-13 06:21:00
本文转自:贵州日报石阡用好困牛山红色资源 提升党员干部教育培训质效展示一段历史 传承一种精神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田勇“啊
2024-06-13 06:23:00
贵州日报天眼新闻记者 祝庆庆 陈俎宇“头青山、二者相、三龙广、四捧乍。”提及青山镇的历史,普安县青山镇中心校原校长倪嘉隆常提到这句话并解释
2024-06-13 06:24:00
吴三桂如果接受削藩而不是起兵反清,康熙会让他平安终老吗
1644年4月,吴三桂将山海关交给李自成的部将唐通驻守,他接受了李自成的招降,率所部由山海关入京“朝见新主”。但当他抵达永平以西的沙河驿时
2024-06-12 20:26:00
公主帮慈禧洗澡时,发现一个什么秘密
相信不少80后,90后都看过一部电视剧,叫做《还珠格格》,这里面有不少令人印象深刻的人物,除了主人公小燕子与紫薇之外,还有一个女子
2024-06-12 20:32:00
肃顺:权臣还是功臣
权臣还是功臣?关于肃顺,功过是非,历史上评论的太多,有人说,大清要是没了肃顺,至少少存在100年,还有人说,亏得慈禧杀了他
2024-06-12 20:32:00
聊聊嘉庆帝皇四子的传奇人生
嘉庆二十五年七月,61岁的嘉庆皇帝突然驾崩于承德避暑山庄,具体死因直到现在也未形成定论。根据雍正皇帝所创“秘密立储”制度
2024-06-12 20:33:00
清朝走向没落,李 鸿章有何过错
清朝走向没落,李,鸿章有何过错?大清败给洋人,都以为是武器的落后,实则不然,人和制度才是关键。清朝官员各谋私利轻,均已达到世界先进水平
2024-06-12 20:36:00
英国档案是怎么描述鸦片战争的
说起鸦片战争,无论是中国人还是英国人都不愿提起这场战争。对于国人来说是莫大的耻辱,而对于英国来说,谁也不会承认自己是因为卖毒品才发动战争的
2024-06-12 20:35:00
火烧圆明园过程中,当地百姓做了什么蒙羞百年的事
今天咱们就来聊聊“火烧圆明园”事件中知者甚少的真相。按照教科书上的说法,咸丰十年(公元1860年)9月,咸丰帝以“木兰秋狝”的名义带着皇后
2024-06-12 20:3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