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西汉为何能屡屡出现明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25 17:1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纵观历史长河,虽不能说每一代皇帝都是仁政爱民的君主,但最起码每一朝代中都会出现一位或者几位的盛世明君,最多的可能就是西汉王朝了,毕竟西汉王朝可以说历代王朝的君王都是明君,在开国圣君刘邦之后的帝王,一直到刘询之前的帝王,竟然都是令人称赞的史上明君,都称得上兢兢为民。当然除去最后一位灭亡的君主,那么是什么原因使得一个朝代屡次出现这种现象呢?盛世之下又都做了什么呢?

“彼能任其才而用之,听其言而察之”“然而名不继德,行不纯道”——《汉二祖优劣论》曹植

汉高祖刘邦,作为开国皇帝,刘邦也是顺应天下的民意而进行的造反,所说是明君也是肯定的,如若不然也不会能击败枭雄跟霸王,以一代草民之身坐上皇位,都说英雄不论出路,但是不得不说,如果一个人的出身足够好,那么完全可以少奋斗很多年!虽然刘邦没有一个好的厉害出身,但是,他可以造啊,自己当不成富二代那就让后代当好了。作为开国皇帝,打从一开始刘邦就有自己的一系列方法。看准了时机响应起义到登上皇位短短时间,汉高祖已经积累了丰厚的皇帝阅历。也为后来的子孙打下了基础。

废除苛捐杂税,放宽税收标准,慧眼识英雄,不拘小节落人才

刘邦在一统中原以后,从政策上开始废除秦朝的落后政策,废除了秦朝的苛捐杂税,让百姓休养生息,土地方面也减少了税收。用最大的能力修复战后的国家。在用人上,刘邦善用人才,真正做到了疑人不用用人不疑,直接放手让属下去做,自己只是作为一个领导。这也是他做到开国圣君的原因。

第二位仁君其实就是汉文帝刘恒,他之所以可以称得上仁君,主要原因就是在策略方面。

一直在吕后死后,西汉政权才再次回到刘氏家族手里,所以刘恒继位后大兴水利,而且要求全国都一切从简,刑罚也从从大降到小。在对外关系上,刘恒不懂用武力而是采取润物细无声的方式。总结来说刘恒的圣明在于他的简朴,因为在政二十三年,他没有增添华丽衣物服饰,也不收取奇珍异宝,生活方面一切都是极为简单,是一位以节俭而出名的皇帝。

平乱削藩,治国平天下。

汉景帝刘启与其父亲汉文帝并称的文景之治相信大家都有所了解,他的在位主要表现功绩就是削藩和节俭。曾几次削弱各地藩王的权力以用来巩固中央的政权,而后,继承其父亲的品德节俭,一直实行与民休息的国家策略,又在原本的税收上进行缩减,大大增加了百姓的实际收入,也为他的儿子打下了基础。对于周边的匈奴,文景帝立下了不同的防御政策,并且重用武将,李广,程不识等人就是这一批中优秀的武将人才。

加强中央集权,设立十三州部,重用人才,打造汉武盛世

这一点主要针对的就是汉武当年幼皇登基,为了巩固统一,在中央设置了三朝六部,地方设立了十三州部,这样一来,大大增强了中央皇权,而且体恤民情,从寒门中发掘有才之士,削弱了世家大族把持朝政的状况,汉武帝更为著名的是罢黜百家,独尊儒术,以儒家思想作为国家正统思想,使得以仁政治国深入皇家血脉,基本上开创汉武盛世,这仅仅是政治上的明,在军事上,汉武帝没有一味采取前人的退让,而是推行攻击,在边境地区,大力推行武学,也正由于一系列政策的推行,当时国家富强,兵力强盛,直接吞并到西域地区,使得当时中国国土又增大一边,也奠定了后世的国土面积。

史称“汉昭帝年十五,能察霍光之忠,知燕王上书之诈,诛桑弘羊、上官桀,后世称其明”,“高祖、文,景俱不如也”。——《西京杂记》

在汉武帝之后,他的幼子汉昭帝,在父亲政治建树的基础上又进行了新的改革

,加强了与民休息的范围,也幸而当时国家富强,没有战乱,所以在刘昭帝的统治下,国家百姓的生活更为富庶,当时的中国引得其他番邦附属国前来朝拜。也正因这一点,汉昭帝也被列入了明君系列之中。

《汉书外戚传上》载:帝生数月,卫太子、皇孙败,家人子皆坐诛,莫有收葬者,唯宣帝得全。

巫蛊之祸的受害皇帝刘病己,可以说是从百姓中而来的皇帝,毕竟当时巫蛊之祸是这个孩子还是刚白日的婴儿,为了避免祸端,他被偷偷运出去藏匿起来,所以小时候的刘病己都是在平民中长起来的,这也就完成了刘病己的思想转变,比起前几任帝王,刘病己更体恤民情。

直到成年后回宫继位,之前的生活依旧对刘病己有极大的冲击力,在政策上也更加的关注民生民情,在他的治理下,国家选拔众多人才,百姓安居乐业,人民生活富庶,而且又一次减轻了赋税,提高农民的生活水平,注重发展农业生产,他没有继承前几任皇帝的仁政治国,而且反其道而行,推行重罚,这也就导致了治理的国家极少有人犯罪,对外方面,他设立了西域都护府,用来维持西域等地区无法处理的事情,真正做到了四海八荒都来朝圣的现象。

比较遗憾的是,西汉的圣君似乎起就此终结了,之后的皇位继承人不是太过于懦弱就是贪恋美色沉迷享受,也再没有出众的帝王出现。

西汉王朝可以说是历史上数得出来的明君辈出,史书上对他们的或褒或贬,都是历史,但是由此也可以看出他们的政策方阵。总结出他们能力与才华,而且帝王之家,不知道是说上天的安排还是一代不如一代的规律,总之没有可以延续下来长时间的。纵然前边皇帝有打下结实的基础,能力不足也是不行,综合来说打铁还需自身硬啊!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25 17:45:28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朝的辉煌:十位明君铸就的盛世传奇
...5年,共经历14位皇帝,我们来看一下到底哪些皇帝称得上明君,当然了,刘备建立的“季汉”就不算了。何谓明君?简单的说,就是英明的皇帝;复杂的说,就是会用人、能治国、能辨别忠奸、
2024-04-03 14:15:00
为什么有人说,汉朝比其他朝代更容易出明君?
汉朝之所以出的明君比较多,很重要的一个原因是,汉朝属于是立贤不立嫡。皇帝可以从自己的几个继承人里面,挑一个最合适的继承皇位,而不用受到嫡长子继承制的约束。而这种制度,也间接导致汉
2023-02-14 16:39:00
此朝代出了六位明君,成为史上最强王朝
...和汉文化的伟大开拓者之一。算是一代枭雄,也算是一代明君。可能是出身农民的缘故,刘邦虽然大肆屠戮功臣,对百姓却是极好的。天下平定后,汉高祖刘邦废除秦朝苛政,与民生息,轻徭薄赋,
2023-07-09 08:43:00
中国历史上西汉的明君们与他们的丰功伟业
...人赞叹的千古一帝,自然也有受人唾弃的暴戾昏君。说起明君辈出的朝代,不得不谈到汉朝,准确的说是西汉王朝。从公元前202年,高祖刘邦长安定都开始,到公元前8年孺子婴被废。西汉王朝
2023-10-11 08:26:00
中国历史上最牛的朝代,连续七位皇帝都是明君
...有一个王朝可以说非常牛逼,从建国以来,连续出现七个明君,开创华夏中央集权制度的奇迹,王朝享国二百一十年。那么这个王朝到底是哪个朝代呢?其实,这个朝代就是农民出身的刘邦建立的西
2024-01-18 05:57:00
盘点中国历史上的六位明君
...去两世而亡的秦和隋朝,这些王朝在历史上也出过不少的明君,何谓明君?主要有三种:第一是开国之君,第二是继业守成、开创治世或盛世的贤君和明主,第三是中兴之主。以此为标准对两汉唐宋
2024-05-09 03:03:00
西汉容易出明君,是因为皇帝选拔制度与其他朝代不同
...前期践行者,在它摸着石头过河的过程中,也是历朝历代明君圣主最多的朝代,当中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是跟它的皇帝选拔制度有关。立贤不立嫡封建社会最大的特点是家天下的嫡长子继承制,从
2022-12-20 18:00:00
聊聊被误解为明君的汉景帝
...多人受中学课本和一些地摊文学影响,认为汉景帝是一位明君:比如文景之治有他的功劳,平定七国之乱也是他的功劳,最主要的是:他还是汉武帝的父亲。但其实,汉景帝是一个被误解为明君的昏
2024-05-08 18:50:00
薄姬的儿子刘恒:一代明君的成长之路
在中国的历史是之上,自四千年前第一个世袭制的王朝夏朝开始,到最后的封建皇朝清朝结束。经历了近25个王朝,皇帝更是出了五百多位。其中有着一些优秀的我们至今还在夸赞的帝王,如秦皇汉武
2023-11-10 21: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河北五超”第九轮开战在即,石家庄VS保定,强强对决榜首争霸,“板面驴火之战”悬念今晚揭晓!
2025-10-11 17:02:00
笔墨间的垦荒征程——《南泥湾途中》佳作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11 21:17:00
太行风|巍巍长城
10月3日,金山岭长城。 郭中兴摄长城,是镌刻在中华大地上的不朽史诗,是熔铸于民族血脉的精神图腾。它横贯万里,是承载历史
2025-10-10 08:44:00
以家族记忆还原英雄本色,让抗联精神代代相传
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杨靖宇将军诞辰120周年、殉国85周年的特殊节点,由吉林人民出版社出版的《我的爷爷杨靖宇》一书不仅登上了央视《新闻联播》
2025-10-10 17:30:00
秋日的蔚县尖山村,漫山层林褪去葱郁,红黄绿点缀其间,将山野打扮得斑斓夺目。拍摄|赵永辉、王建海制作|吴晓萌
2025-10-10 07:51:00
发现200余处遗迹,出土各类文物标本400余件(套)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河北日报讯(记者史晓多)日前,宣化郑家沟遗址最新考古成果发布会在张家口市宣化区举办
2025-10-09 08:38:00
孙敬会笔下的孙立,钢鞭造型是最大亮点
水浒人物,36天罡的地位高于72地煞,而画水浒人物的画家,也多把创造的精力和巧思,用于前者。不过孙敬会先生画梁山108好汉
2025-10-09 11:32:00
杜梦菲“暮云收尽溢清寒,银汉无声转玉盘”,每逢八月十五,当一轮圆月悬于中天,中国人便知,这是属于中秋的时刻。这个承载着团圆期盼的节日
2025-10-09 11:32:00
家国记忆·暖月流晖|明月映泉城
“中秋月,月到中秋偏皎洁。”——徐有贞《中秋月·中秋月》千百年来,无数诗人用笔墨描绘这一轮明月,也用月色寄托思念。苏轼在《水调歌头》中写道
2025-10-09 11:33:00
杜梦菲“明月几时有?把酒问青天。”当月光穿透千年云层,既照亮了文人墨客案头的诗稿,也温暖了寻常巷陌的烟火。中秋的魅力,在于它既是“诗言志”的情感载体
2025-10-09 11:33:00
人文|白居易与唐代的香衣文化
文|刘永加秋风乍起,天气渐渐转凉,人们会添加衣物,讲究的此前可能会在衣箱或衣柜里放上樟脑丸,也是为了防虫,所以拿出的衣服带着淡淡的香气
2025-10-09 11:33:00
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王国青有一种红,叫做中国红;有一种热爱,叫做“我和国旗合个影”。国庆期间,济南战役纪念馆设置的“我在济南英雄山和国旗合个影”打卡点
2025-10-09 11:33:00
池沙鸿绘观音展现生活气息
这是池沙鸿于2018年所绘的一组观音与善财童子题材的扇面作品,共有30幅。其中,这幅《卧莲观音童子嬉水》,在气质上和其他作品明显不同
2025-10-09 11:34:00
琅琊王氏始祖身份最显赫的学生,墓里藏着“文艺青年”的多少意难平
鲁网10月9日讯 (记者 杨成喜)公元前74年,汉昭帝驾崩,饮马瀚海、勒石燕然的强汉在这一刻出现了动荡,深幽的长安长安城里波诡云谲
2025-10-09 16:28:00
国庆中秋长假里,山西博物院开启“延时模式”,丰富的展览与精彩的活动吸引观众在博物院里过双节。8天假期,山西博物院(含山西青铜博物馆)累计接待观众16
2025-10-09 19:4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