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关怀生命的“最后一公里”(健康中国 奋发有为)
...科主任王昆介绍,癌性疼痛(以下简称癌痛)是最常见的癌症相关症状之一,约25%初诊癌症患者、55%正在接受治疗的癌症患者及66%晚期癌症患者合并有癌痛。癌痛如果得不到缓解,可能会引起或加重患者焦虑、抑郁、失眠、乏力...……更多
科学防癌抗癌 共筑健康防线
...内科专家陈平教授等专家学者齐聚一堂,呼吁全社会关注癌症问题,全面认识癌症、全周期防控癌症、全民参与防癌抗癌。 据悉,市肿瘤诊治中心成立于2023年11月,是以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主要载体,集中多学科优势,打造医教...……更多
想降低癌症风险,肿瘤专家给出五点建议
...列入“致癌名单”,吃多了致癌,可信吗?发表在《国家癌症中心杂志》上的一项涉及8.8万人的研究发现,肥胖、酗酒及鱼类摄入过多与早发性肠癌有显著的相关性。下面这几种鱼吃多了可能会致癌,要注意!腌制咸鱼:咸鱼在...……更多
张晓:对中国市场充满信心 瓦里安医疗实现由生产商向生态建设者的转型
...口博览会(以下简称“进博会”)在上海开幕。作为全球癌症治疗领域头部企业之一,瓦里安医疗连续第六年参与进博会,今年以“开放坚定发展信心,科技传递抗癌温暖”为主题,搭建起500平方米的展台,携多款全球首发首展...……更多
远离恶性肿瘤,这些“肿瘤新知”要知道
...在“早发现早治疗”世界卫生组织(WHO)提出:三分之一的癌症(恶性肿瘤)是可以预防的,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早期发现得到治愈,三分之一的癌症可以通过采用合理有效的治疗措施来延长生命、改善生活质量。2022年2月,...……更多
研究癌症几十年,6位院士给出“抗癌处方”,简单却很少人知道
...,这或许是绝大多数人在日常生活里都比较关心的话题。癌症是所有恶性肿瘤里最常见的一类,癌是所有恶性肿瘤的统称。它会使人体细胞失去正常功能,过度增殖侵犯周围神经组织,甚至可以通过血液循环淋巴系统转移到身体...……更多
癌症预防要趁早,肿瘤专家开出“防癌处方”
...过几粒,不吸烟不喝酒,年年单位体检,刚退休怎么得了癌症?”听到确诊癌症后,66岁的刘大叔怎么也不敢相信。原来,近段时间以来刘大叔食欲变差,还伴有腹痛症状,儿女们便赶紧带着他到医院检查,经超声、穿刺检查后...……更多
初步实现肿瘤“大病不出岛”目标
...李先生组织了MDT(多学科会诊),并与美国梅奥、埃德森癌症中心等国际一流肿瘤防治机构的专家,开展远程会诊,最终制定了“转化化疗+靶向免疫治疗”的个体化创新治疗方案。经过一段时间的规范治疗后,李先生病情得到...……更多
中国癌症发病率居于世界首位,“元凶”已被发现?2种肉类要忌口
“谈癌色变”的现象在当今社会很常见。虽然癌症种类众多,但其结局都不怎么好,这也是大家恐惧癌症的主要原因。中国近些年一直都在快速进步,各个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改变。无论是饮食方式还是生活方式,与过去相比...……更多
除了香烟,还有哪些因素会增加患肺癌的几率?一文揭晓答案
...是肺癌中晚期了,还是一点症状都没有,要不是带他去做癌症筛查,还不知道什么时候能发现呢?日常生活中绝大多数人都感觉肺癌是没有任何症状的,不声不响的很难及时的发现病情,真的是这样吗?首先我们的承认不管是肺癌...……更多
让早诊早治惠及更多人——科学防癌呼唤“关口前移”
...移”新华社记者董瑞丰、马晓媛、赵丹丹到2030年,总体癌症5年生存率达到46.6%——《健康中国行动—癌症防治行动实施方案(2023—2030年)》提出这一目标。加强筛查和早诊早治,是提高癌症5年生存率的有效手段。今年4月15日...……更多
癌症免疫治疗有新思路
...本文转自:新民晚报中山医院樊嘉团队取得重大科研突破癌症免疫治疗有新思路近日,复旦大学附属中山医院樊嘉院士、高强教授团队在《科学》(Science)和《细胞》(Cell)杂志上分别发表两项重要研究成果,深入剖析了肿瘤...……更多
...、饮食习惯差的人群患肠癌的风险会比普通人高。对于有癌症家族史的青少年也要定期体检,出现腹部不明原因的疼痛和肿块,应及时到医院就诊,完善相关检查,做到早发现、早诊断、早治疗。(彭岚 王佳丽) ……更多
促进中外学术交流 推动我国肺癌规范化诊治水平
...电 肺癌是我国发病率和死亡率居首位的恶性肿瘤,国家癌症中心2022年发布数据显示,在我国406.4万人的新发癌症患者中,肺癌发病人数为82.8万,在241.4万因癌症死亡的人群中,有65.7万人罹患肺癌。无论是新发病例还是死亡人数...……更多
我国癌症误诊率约30%?医生坦言:4种癌容易误诊,建议多做筛
癌症是指正常细胞在多种因素作用下发生基因突变,导致细胞增殖失控和组织浸润的疾病。它是一种复杂的疾病,涉及到许多因素,包括遗传、环境、生活习惯等。癌症对人类健康造成了巨大的威胁,因此了解癌症的病因、病...……更多
探寻真相:把癌细胞注射进健康人体,是否会导致癌症?
癌症一直以来都是医学界无法完全解析的谜团,而对于这个致命疾病的研究似乎永无止境。近日,一项不寻常的实验再次引起了专家们的关注。这个实验的目的是将癌细胞注射进健康人体,以探寻是否会导致癌症。这个惊人的...……更多
警惕“7字不良症状”  科学预防早诊治
...家提示 (新华社发 朱慧卿 作)■记者 王超人人都怕得癌症,然而癌细胞是天生的“潜伏者”,它们在自身比较“弱小”时患者常常没有明显症状,但随着时间推移却会逐渐成长让患者猝不及防。4月17日是世界肿瘤日,记者采...……更多
抗击癌症的最新进展有哪些
...州日报新华社北京2月4日电(记者冯玉婧)2月4日是世界癌症日。癌症堪称人类健康的“头号杀手”之一。致癌的危险因素有哪些?近年来,科学家们在改善癌症治疗和诊断方面取得了哪些新进展?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更多
一个不起眼的排便习惯改变,却是晚期直肠癌的“信号”!
很多癌症不是突然发病的,之前往往有很长一段“潜伏期”,专业点说,叫做癌前病变。两年来,68岁的刘大爷每天排便三四次,大便还时不时带着血,一查竟发现在乙状结肠、直肠两处已经癌变的病灶......肠癌肆虐全球,发病...……更多
...肿瘤内科,迎着阵阵寒风,心中却多了丝丝暖意。曾身患癌症晚期已被宣判无药可医的她,经过该院肿瘤内科的救治,接近临床治愈。省人民医院肿瘤内科主任杨柳主任医师认为,张女士是幸运的,因为她等到了新药的上市,且...……更多
“在相对年轻岁数发现肿瘤,不一定坏事”癌症最好的防治是早筛
...美好的年龄,遇上了最可怕的病症,该如何面对?在多种癌症的发病年龄逐年前移后,时常为工作和生活焦虑的年轻人不得不正视的话题,一旦不幸被癌症“找上”,又该如何面对接下去的人生?事实上,医学研究表明,大多数...……更多
美国大学耗时15年研究:适度喝酒或比运动更能长寿,是真的吗?
...,每周多摄入100克酒精,因肝病死亡相关风险上升51%,因癌症死亡相关风险上升18%,因心血管疾病死亡相关风险上升19%,全因死亡风险上升18%。大家可以发现,这个研究的样本量高达51万人,相对于1700的样本量,它显然更具有说...……更多
港大以“先缩后除”方案令肝癌晚期病人好转 为世界首例
...为世界首例。据港大医学院介绍,肝癌在香港属最常见的癌症之一,每年新症超过1700宗,接受手术或肝移植是现时唯一根治方法。然而,肝癌病人当中只有三成病人适合进行手术,七成病人无法进行手术作根治性切除,病情只...……更多
科学认识艾滋病感染相关淋巴瘤
...金淋巴瘤、结肠直肠癌以及肛门癌等。2018年,美国国家癌症研究所最新的统计数据显示,对于艾滋病定义肿瘤方面,淋巴瘤发病率要高于卡波西肉瘤,成为发病率最高的HIV感染相关肿瘤。艾滋病相关淋巴瘤的流行病学和治疗目...……更多
...。去年,由中国抗癌协会指导,浙江省肿瘤医院、浙江省癌症基金会主建,杭州日报承建的全国首个肿瘤防治科普数字馆横空出世。数字馆1.0版打造了一个全时段在线、全癌种覆盖、全人群参与、全生命周期关怀的肿瘤防治科普...……更多
这五个“致癌刺客”就藏在我们身边,警惕!
2022年抗癌进展报告显示,超过40%的新发癌症可归因于不健康的生活方式,生活中接触强致癌物会大大增加患癌风险。事实上,癌症离我们并不远,有五个强致癌物就潜伏在我们身边,很多人天天都在接触,这五个“癌症刺客”...……更多
《2022北京肿瘤登记年报》发布!甲状腺癌、结直肠癌发病率增长明显
...,已经连续三年发布肿瘤登记年报,深入分析北京市居民癌症发病和死亡特点。据北京市肿瘤防办介绍,本次《年报》汇总2019年北京市16个辖区1387万户籍人口的肿瘤登记数据,详细报道了全市整体及23种常见恶性肿瘤的发病和死...……更多
...日本大阪大学医学部公共卫生助理教授刘克洋介绍,大阪癌症和心血管疾病医疗中心的医生兼流行病学家小町喜男于1963年发起了实证调查,以揭示哪些生活方式、活动,特别是与日本传统生活方式相关的项目,是中风的风险因...……更多
本文转自:杭州日报创新数字化应用让癌症诊疗发展提速这项创新成果荣获浙江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本报讯(记者 柯静 通讯员 马华君 王屹峰) 日前,省科技厅公布了2022年度浙江省科学技术奖获奖名单。由浙江省肿瘤医...……更多
数说|最新癌症统计报告发布:肺癌再次成为全球第一大癌
...第 30 个全国肿瘤防治宣传周。世界卫生组织下属的国际癌症研究机构(IARC)的 Freddie Bray 领衔的团队,近期也在医学领域影响因子排名第一的期刊《临床医师癌症杂志》上,发布了最新的癌症报告。IARC 的数据显示,在 2022 年,...……更多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鲜果飘香,国庆上市!闽侯大湖近120亩猕猴桃丰收啦
近日,闽侯县大湖乡东姚村的近120亩猕猴桃迎来丰收,将于国庆期间大量上市。
2025-09-25 11:00:00
为什么建议多项目综合改善?厦门美莱眼整形享福利补贴!
眼睛,被誉为“心灵的窗户”,不仅是视觉的器官,更是面部美学的核心。一双灵动有神的眼睛,能瞬间提升整体气质与颜值。然而,随着医美技术的发展
2025-09-25 11:19:00
济南市五院科普时间丨揭开“神经修复师”——甲钴胺的真面目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郭蕊 通讯员 胡琪 王莹“你是否曾感觉手脚像过电一样发麻?或者像有无数小针在扎?”甲钴胺是一种经常被医生处方
2025-09-25 11:20:00
秋分后“秋冻”有讲究!掌握四大原则,筑起呼吸健康防线
随着秋分节气的到来,我国大部分地区的气温逐渐走低,早晚温差明显加大。俗话说“春捂秋冻,不生杂病”,然而,最近在医院的呼吸科门诊
2025-09-25 11:20:00
涵德智心专访|专注情绪管理,助力大众心理健康
遇见情绪:那些被忽略的内心信号清晨六点半,上海某公司的文员贝拉(化名)依然没有入睡,她也没有立即起床,而是静静躺着,感受着心中那股熟悉的焦虑感
2025-09-25 11:56:00
河北一洲肿瘤医院成功完成罕见儿童脑瘤治疗,成果论文登上国际知名期刊
星形母细胞瘤(Astroblastoma),是一种极为罕见的颅内胶质瘤,在2021年世界卫生组织(WHO)的分类中,其MN1基因异常型被正式确立
2025-09-25 11:57:00
荣登榜首!无限极质量管理案例获国家权威认可
在9月16日举办的第六届中国质量(南京)大会上公布了“质量赋能新质生产力典型案例”评选结果——无限极以“东方质量智慧融合国际先进质量管理方法”案例
2025-09-25 12:07:00
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郭健:中医治疗带状疱疹
带状疱疹,中医称为“蛇串疮”或“缠腰火丹”,是由水痘-带状疱疹病毒引起的一种急性皮肤病。其主要症状为沿神经分布的红斑、水疱和剧烈疼痛
2025-09-25 13:38:00
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郭健:溃疡性皮肤病疼痛难忍,中医有方
皮肤是人体最大的器官,也是健康的第一道防线。当皮肤出现破溃、溃疡时,不仅影响外观,更可能是内在疾病的信号。北京市石景山八大处中西医结合医院皮肤科郭健博士指出
2025-09-25 13:38:00
健康科普 | 肥胖不只是“身材胖”,科学减重这样做
肥胖不是“身材问题”,而是一种疾病。很多人觉得“胖”只是影响外观,其实不然。肥胖症(obesity)是一种由遗传、环境等多种因素相互作用引起的
2025-09-25 15:19:00
双节同庆,惠价来袭|9月24日至10月8日,家家悦超市推出一站式购物盛宴
鲁网9月25日讯中秋佳节遇上国庆盛典,无论是出游赏山河还是宅家享悠闲,都离不开贴心的物资筹备。值此双节同庆的美好时刻,家家悦超市精心策划多重优惠活动与优质商品供应
2025-09-25 16:41:00
潍坊市“潍农好品•甄选优品”发布
鲁网9月25日讯(记者 王玉龙 张丽华 张淑琪)沃土蕴珍,匠心凝萃,潍坊广袤田野间正生长着满含诚意的“乡土瑰宝”,让“田间好货”升级为品质过硬的“甄选优品”
2025-09-25 17:17:00
亚太专家共赴山东省肿瘤医院参访:聚焦肿瘤诊疗前沿,共话 “一带一路” 医学协作
2025年9月12日,来自日本、泰国、新加坡、马来西亚、印度尼西亚、乌兹别克斯坦的近20位肿瘤学临床专家一行抵达山东济南
2025-09-25 17:21:00
千年烽火味 五代匠人心——平度古岘腊杆子烤鸡飘香齐鲁
鲁网9月25日讯(记者 潘亚妮 实习记者 刘悦 通讯员 徐海峰 李启阳 王璐)9月24日,平度中秋礼品展销会暨第四届平度烤鸡文化节隆重启幕
2025-09-25 17: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