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刘玉渊设伏,斩杀八旗4位名将,清军伤亡一万余人
...捷三阵亡后,刘玉渊接管所部,吸收贫民参军,增加到一万余人。不久,刘玉渊与张乐行联合,参加“捻军”结盟,纵横中原各地,声势浩大。1857年,李秀成北上联合“捻军”,张乐行愿意投奔太平天国,册封“沃王”千岁。...……更多
明末将领孙守法骁勇善战,为何被俘
...粮草补给,孙守法率兵南下,与张献忠争夺汉中,斩杀3万余人,明军士气大涨。关中清军不多,主力调往各地,孙守法很快就攻占三十多座州县,还率重兵围攻西安,试图将清军驱逐出关中。1646年底,清朝调盛京将军何洛会到...……更多
八旗最后的精锐死得有多憋屈
...元等太平军将领率领的北伐军其实规模相当有限,只有2万余人,但就是这支实力不算强大的太平军,竟与数倍于己的清军周旋良久,且屡次挫败清军的进攻。僧格林沁奉咸丰皇帝之命,率麾下蒙古骑兵多次迎战太平天国北伐军...……更多
为何说永兴之战是吴三桂最高光的时刻
...都统哈克山等高级将领以及八旗佐领四十余名,阵斩八旗万余人,打破了“八旗不满万、满万不可敌”的神话,更是打出了八旗的心理阴影,是为永兴之战。永兴之战是吴三桂最高光的时刻,叛军只要再加把劲,永兴必破,届时...……更多
...队7000余人阵亡,僧格林沁被打死。灞桥之战,湘军伤亡万余人,陕西巡抚刘蓉辞职回家。尹隆河之战,刘铭传部损失惨重,悍将鲍超被迫解散“霆军”。本文主角,悍将韩奇峰,天京陷落后继续抗清,在灞桥伏击湘军,后退隐...……更多
...忠嗣4镇节度使职务,改由哥舒翰督师。结果,唐军损失万余人,将士前赴后继,才夺取石堡城。6万唐军上阵,守卫石堡城的吐蕃士兵不足八百。兵力对比悬殊,唐军却损失惨重,石堡城地势险要,一夫当关万夫莫开,是问题的...……更多
岳钟琪千里奔袭,绿营兵一战封神,将雪域高原纳入大清版图
...驻防在西安的将军统帅西安八旗军驻防军和甘陕绿营兵1万余人进攻青海的罗卜藏丹津,但遭到了准噶尔主力骑兵伏击,西安将军战死,三品以上武官阵亡10余位,清军几乎全军覆没。消息传到北京,康熙震怒,群臣都建议放弃青...……更多
...,他们一路冲杀,抵达庐州城下。此时,太平军兵力才一万余人,兵力上处在劣势。庐州守将是江忠源,是湘军的顶级名将,也是第一个得到封疆大吏职权的湘军主帅。江忠源带来一千多人,庐州城内兵马一千多,团练武装五千...……更多
八里桥之战:一个时代的终结,蒙古骑兵谢幕
...唯一一支机动兵团就是僧格林沁兵团,僧格林沁兵团有3万余人,全部都是清一色蒙古骑士,他们是冷兵器时代最令人恐惧的精锐骑兵,他们的先祖曾经征服过大半个世界。在200多年前,大清国的第二位首领皇太极经过战争与联...……更多
西王精兵耗尽,太平军战斗力明显下滑
...朝贵亲自指挥,阵亡沙场。此时,清军城内外兵马多达3万余人,具有碾压优势。林凤祥、李开芳还能一边攻城,一边向杨秀清求援,并成功隐瞒萧朝贵情况,稳定军心。如此精兵强将,历史上也是罕见。第二例子,1853年太平军...……更多
复盘明清松锦大战,明将洪承畴沦为贰臣之首
...过后,明军13万人主力,有过半逃亡,损伤大半,剩下的万余人残兵,在洪承畴带领下固守松山城,可13万人都溃败了,这一万多人又如何翻天?早已精锐尽出的明军,完全没有任何部队可以去救援困守的洪承畴。围困战持续半...……更多
金国凤率数十人与清军厮杀,父子三人阵亡沙场
...略。为了强化君权,皇太极需要稳住明朝,腾出手来对付八旗勋贵。碍于面子,以及文官的掣肘,崇祯没有答应议和,继续两线作战,明军将士来回奔波,疲惫不堪。1639年,为了摧毁宁锦防线,皇太极御驾亲征,率10万兵马攻打...……更多
李自成入京42天,无论怎么做,成功概率都很低
...武关之战,周遇吉率数千兵马顽强抵抗,杀伤“闯军”6万余人,让李自成尝到了苦果。宁武关下伤亡的“闯军”,大多是李自成从商洛山复出后招募的士兵,算是“老兵”,战斗力非常强悍。此战伤亡惨重,李自成对攻取燕京...……更多
庐州之战太平军以少胜多,夺取皖北重镇
...月,太平军开始西征,胡以晃、赖汉英指挥,总计兵力一万余人。首次西征,太平军的目标是夺取长江中游城市,建立天京西部防御圈,以及筹集粮食物资,缓解当前的生存压力。西征军一路拼杀,快速拿下安庆,胡以晃留守,...……更多
石达开从横扫清军名将,到被不入流的将领追着吊打是为什么?
...军又被胡以晃击败,局势岌岌可危,若非石达开回京攻打八旗,曾文正估计会被俘虏。1856年,石达开带兵增援京师,摧毁了“江南大营”,八旗、绿营损失惨重,纷纷溃逃,太平军士气如虹。可惜,“天京事变”让局势变得糟...……更多
2022-12-17 11:02:00石达开,清军,将领,名将
太平军名将如云,为何没有一个人能打
...。金田起义以来,包括家属在内,两广“老兄弟”也就2万余人。定都天京时,不算上随军家属,“老兄弟”不足五千,即便后面陆续有加入,人数也不是很多。北伐孤军冒进惨败,又经历“天京事变”、“翼王远征”等事件,...……更多
皇太极如何改变战法,使清朝日渐强大
公元1626年,努尔哈赤亲率八旗军六万余人西渡辽河,攻打袁崇焕率领两万人守卫的宁远城。由于八旗军只擅长野战却不擅长攻坚,对于重兵把守,防御工事完备的城池并没有有效攻击手段,在宁远城下付出巨大伤亡却攻城不克...……更多
攻克金陵:太平军21天破城而入,清军则花了11年
...,组建江北大营。江南大营、江北大营,巅峰时期兵力7万余人,包围镇江、扬州、南京,是太平天国的劲敌。两大营前后2次组建,直到1860年才被李秀成彻底摧毁,此后围攻南京的任务交给曾国藩的湘军。湘军围攻南京,从1862...……更多
江北铁骑:黄得功在明末清初的传奇战斗
...献忠素惧黄得功,遁走之。黄得功解救张献忠裹挟之平民万余人,悉放归乡里,兵器、辎重则上缴朝廷。崇祯十七年(1644年),黄得功讨平叛将刘超,因功被封为靖南伯。同年三月,闯王李自成攻陷北京,崇祯皇帝朱由检自杀...……更多
朱元璋北伐准备12年,为何杨秀清只用2个月
...南京的同时,阻止太平军东征苏常。琦善率八旗、绿营一万余人,组建“江北大营”,与江南大营一起围堵南京。一路攻克城池,旋即又放弃,太平军酝酿北伐时只有南京、镇江、扬州是“半控制”状态,其他地方都是清朝的。...……更多
大清帝国和奥斯曼帝国,孰强孰弱
...员了25000-35000人,法国动员了5000-20000人,结果清军伤亡1万余人,法军伤亡2100多人,虽然清军最终获得了战争的胜利,但还是签订了《中法新约》,承认了法国对越南的宗主权,法国不胜而胜。清朝对列强1:2。4、甲午战争。1894...……更多
介绍清军平天下过程中起到什么作用
...灭李自成集团最重要的“潼关之战”中,多铎指挥满蒙汉八旗,以劣势兵力屡次击败李自成大军最后的顽抗。潼关,自古以来就是西安最重要的门户,号称“表里山河”、“古来天险”,易守难攻。李自成集团为求自保,拼命顽...……更多
清末最惨的一次战役是那哪,伤亡2万杀敌5人
满清八旗在入关之前,战斗力是非常强悍的,因为他们平时就以狩猎为生。箭法之准能射空中飞鸟,力量之大能杀野猪和黑熊,平时的劳动可以说就是最优秀的训练。并且他们每年都会进行围猎,围猎的过程中,通过驱赶、追...……更多
石达开选择困境:回太平天国很尴尬,进入川蜀也是死路一条
...李孟群。浦口之战,踏破营垒一百二十余座,八旗伤亡一万余人,江北大营彻底被摧毁。1860年,石达开败退广西时,陈玉成、李秀成联合作战,打垮江南大营,并乘胜东征,夺取江浙广大地区。杨秀清时代,太平天国达到鼎盛...……更多
吴三桂一战打断八旗军脊梁,斩杀清朝41位八旗将佐
...三桂与皇室之间的矛盾,在那著名的永兴之战中,精锐的八旗军被其打得落花流水,甚至真的将要动摇到了皇权的根本。吴三桂其人究竟如何坐上的平西王之位?他在永兴之战中又是怎么将清军打败的呢?为何击败了清军的吴三...……更多
僧格林沁的死是晚清军事史的重要转折点,也意味着一个时代的终结
...第二次鸦片战争后,朝廷以僧格林沁为钦差大臣,率马步万余人,前往剿捻。在捻军面前,僧格林沁的骑兵战斗力是有优势的。然而,不到3个月的时间,僧格林沁三战三败。 具体战败过程不细说,但从朝廷斥责来看,僧格林沁...……更多
盘点康熙麾下十大名将
...兵响应吴三桂,率数万兵马南下,准备进攻京师。此时,八旗劲旅都调往南方与吴三桂作战,京师兵力不足,人心惶惶。危难之际,图海率领驻京八旗“包衣”出征,临时拼凑起一支兵马。交战时,图海鼓励“包衣”冲锋陷阵,...……更多
...人被俘,53783人战死,损失战马7440匹,甲胄9346件。另有万余人溺死于海上,连尸体都找不着了。就剩下两万多人,宁远肯定是守不住了。所以松锦大战的失利,也标志了明朝的宁锦防线完全崩溃。对于明廷而言,噩耗还不仅仅...……更多
...定国如入无人之境地冲杀于湖南各州县时,清廷已经发动八旗精骑南下以挽救局势了。 顺治皇帝玩了一局大的,出手阔绰,令洪承畴经略湖广、云贵、两广,自江宁移赴长沙,另派敬谨亲王尼堪,统十万之众,南下增援湖广。...……更多
西安之战:捻军名将张宗禹以少胜多,智破清军
...郊韩生冢,并作出进攻西安的态势。张宗禹将捻军主力2万余人埋伏在西安以东的十里坡附近村堡,另派一部东出灞桥引诱清军出战。因西安告急,刘蓉不顾湘军长期行军、士卒疲惫的客观因素,未做充分休整后,就向张宗禹袭...……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