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西安之战:捻军名将张宗禹以少胜多,智破清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6 07:05:00 来源:戏说三国

同治三年(1864年)7月,湘军悍将曾国荃攻陷天京(今南京),占据江南半壁江山与大清帝国分庭抗礼14年的太平天国覆灭。清廷消灭太平天国政权后,重新掌控了江南这个财富之区,形势发生了根本的逆转。清廷也得以腾出手来对付驰骋中原的捻军势力,随着湘军、淮军主力齐聚中原战场,捻军的处境开始逐渐艰困起来,亟待新的突破口。

西安之战:捻军名将张宗禹以少胜多,智破清军

与此同时,甘陕地区的叛乱因为多隆阿将军的努力下,局势得以渐次平复,甘陕叛军也亟待新的外援。于是,捻军与甘陕叛军取得联系,并计划合兵一处,协同作战。同治五年(1866年)11月,捻军名将张宗禹应甘陕叛军之邀,由河南阌乡(今灵宝西北)绕过潼关,进入陕西华阴。捻军进入陕西后,甘陕叛军士气为之一振。为阻止捻军与甘陕叛军联合,以达成各个击破之目的,清廷急令时任陕西巡抚、留陕督办军务的湘军名将刘蓉前去阻击捻军。

刘蓉遂急率正在陇州(今陇县)与甘陕叛军作战的1万4千名湘军回兵东进,阻击捻军。11月25日,张宗禹在华阴西的敷水镇伏击湘军,大破湘军前锋部队。而后,张宗禹乘胜兵临西安城下,西安震动。西安是大清帝国在西北最重要的重镇,战略位置极为重要,西安受到威胁,清廷只得急令各路清军回救西安。

西安之战:捻军名将张宗禹以少胜多,智破清军

就在各路清军齐聚西安时,张宗禹又折向东南,趁虚攻破蓝田的泄湖、蓝桥等地,并向商州(今商洛)、雒南(今洛南)方向运动。刘蓉只得率部尾随追击,张宗禹却又北上渭南,搞得湘军在持续运动中被消耗锐气(因捻军多为骑兵,机动力强,而湘军多为步兵,且装备大量火炮,不利于运动战)。

如此兜兜转转,1867年1月21日,张宗禹再次逼近西安东郊韩生冢,并作出进攻西安的态势。张宗禹将捻军主力2万余人埋伏在西安以东的十里坡附近村堡,另派一部东出灞桥引诱清军出战。因西安告急,刘蓉不顾湘军长期行军、士卒疲惫的客观因素,未做充分休整后,就向张宗禹袭来。1月23日,刘蓉率所部1万4千名湘军进抵灞桥,双方爆发遭遇战,捻军佯装不敌,退入十里坡。

西安之战:捻军名将张宗禹以少胜多,智破清军

刘蓉不知是计,率湘军全部进入张宗禹在十里坡预设的伏击阵地。待湘军进入十里坡后,原先败退的捻军随即回身反击,伏兵从两旁村堡杀出,马队从两翼包抄,将湘军合围。湘军立时大乱,再加上风雪交加,导致湘军的火器无法有效射击,战斗力打了一个大大的折扣。刘蓉只得指挥湘军与捻军进行最原始、最残酷的白刃战,小小的十里坡到处都是残肢断臂、场面毫不残忍。短短半天的交战,湘军阵亡提督、总兵5人,战死3000余人,受伤逾万,刘蓉仅带少数亲兵卫队逃出生天,可谓全军覆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09:45:1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李世贤、汪海洋、赖文光、范汝增、谭体元、任化邦、张宗禹、邱远才、韩奇峰等将领,依然坚持抗清战,并取得不少胜利。高楼寨之战,八旗马队7000余人阵亡,僧格林沁被打死。灞桥之战,
2024-07-15 16:25:00
历史上的张禹爵是怎么死的
...。激战中,遵王赖文光突围而出,率4000兵马北上,与张宗禹、任化邦、张禹爵率领的“捻军”合作,继续抗清,持续三年之久。从赖文光《自述书》中可知,太平军与“捻军”联合后,继续打
2023-08-22 20:23:00
刘松山为何不参与围攻天京?
...上剿灭“捻军”,刘松山依然勇猛无敌,悍不畏死,与张宗禹、牛宏升战斗时屡屡获胜。双庙、郾城之战,刘松山预先设伏,引诱“捻军”追击,张宗禹、牛宏升进入埋伏圈后,湘军从两侧冲杀而来
2023-08-22 16:09:00
太平天国中兴时期的袁大魁
...出,北上与“捻军”联合,试图光复太平天国。此时,张宗禹、任化邦、李允等奉太平天国正朔,接受封王:张宗禹为梁王、任化邦为鲁王、李允为魏王。袁大魁,张宗禹麾下悍将,此时也算是加入
2023-08-22 15:39:00
晚清第一悍将僧格林沁,为何会倒霉?
...自杀。遵王赖文光率4000兵马突围而出,前往两淮汇合张宗禹、任化邦,继续抗清。接着,首王范汝增渡江北上,德王唐日荣从汉中杀出,相继来到两淮,汇合遵王赖文光,共谋大事。几路人马
2023-08-22 20:47:00
张乐行与捻军的崛起:从民间武装到太平天国盟友
...行被僧格林沁所杀。张乐行死后,他的余部就都归属于张宗禹领导了。张宗禹是张乐行的远房族侄,他是个真正具有军事才干的人。张乐行时代的捻军打得最漂亮的一仗,攻克江苏清江浦之战,那就
2024-01-30 21:38:00
...刘铭传手里,辅王杨辅清被陈玉成部下出卖而死,梁王张宗禹不知所终,鲁王任化邦也是叛徒出卖而阵亡,慕王谭绍光被“八大将”处死。韦俊投降胡林翼,悍将林启荣栽在李续宾手里,黄文金被席
2024-07-08 21:44:00
...毒自尽。遵王赖文光突围而出,率4000兵马到江淮,与张宗禹、任化邦合作,重整旗鼓。整编之后的军队,称为新捻军,或新太平军。张宗禹、任化邦、李蕴泰、牛宏升等捻军首领,都接受太平
2024-07-08 21:58:00
...散。赖文光幸运突围而出,带着3千兵马前往淮北,与张宗禹、任化邦等“捻军”将领合作。捻军人多势众,但影响力不大,缺乏号召力。为此,在赖文光倡议下,太平军、捻军进行重组,并打着太
2024-07-08 21:5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
近日,《考古与文物》发表的《陕西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发掘简报》揭示:澄城刘家洼芮国遗址东Ⅰ区M3墓主,很可能是芮国国君的夫人
2025-09-03 08:13: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战老兵郭木桑:放下书本去打鬼子
郭木桑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赵张昀 图/通讯员 夏海滨)8月22日下午,同安区莲花镇云洋村,99岁的郭木桑特意身着熨得整整齐齐的衬衫西裤
2025-09-03 08: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