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太平天国中兴时期的袁大魁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2 15:39:00 来源:戏说三国

1864年7月,湘军“吉字营”攻破天京,大肆劫掠,太平天国灭亡,清朝迎来了“中兴时代”。天京陷落时,分散在全国各地的太平军还有数十万,悍将也非常多,但没了奋斗目标,士气低落,将领一波波投降。例如,陈炳文率7万兵马投降鲍超;陈得才军团20余万大多投降僧格林沁,陈得才被迫服毒自杀。

没了斗争目标,太平军将领大多选择投降,换取荣华富贵,苟全性命。但是,太平军也有宁死不屈,血战到底的悍将。本文主角,太平军悍将袁大魁:在悬崖峭壁扎下大营,宁死不屈,血战而亡。《太平天国史》记载:“壁立千仞,其营悬于岩洞中,以火弹偷袭大魁山寨,寨破,大魁以下数百人皆战死。”

太平天国中兴时期的袁大魁

袁大魁,安徽亳州人,太平军后期著名悍将。1864年12月,扶王陈得才服毒自杀,所部溃散,赖文光突围而出,北上与“捻军”联合,试图光复太平天国。此时,张宗禹、任化邦、李允等奉太平天国正朔,接受封王:张宗禹为梁王、任化邦为鲁王、李允为魏王。

袁大魁,张宗禹麾下悍将,此时也算是加入了太平军。后来,张宗禹从陕西突围而出,前往山东打游击,袁大魁独自留在西北,则完全参照太平天国制度约束部下。史载:“军功、典官,一应俱全,悉依癸、甲天国旧制。”

1867年1月,袁大魁迎来人生巅峰时刻。作为张宗禹麾下悍将,他率部引诱湘军追击,在灞桥成功设伏,湘军被斩杀四千余人,投降七千。此战,曾国藩亲戚陕西巡抚刘蓉惨遭失败,被迫“称病”退隐,从此不再复出。

太平天国中兴时期的袁大魁

灞桥之战,袁大魁出尽风头,刘蓉无奈辞职回家,陕西清军龟缩西安,不敢轻易出战,直到左宗棠接任陕甘总督。左宗棠到任后,采取坚壁清野战术,利用后勤优势,“拖死”缺乏固定基地的起义军。西北贫瘠,张宗禹无法征集粮食,持久战注定玩不转。如此,张宗禹决定离开关中,前往山西、河北寻找食物。

袁大魁,张宗禹先锋大将,他率先行动,前往黄河寻找渡口。袁大魁来到黄河边上,发现黄河已经结冰,适合大部队行动,于是快马回报。谁知,袁大魁还没抵达大营,张宗禹早已率兵离开,躲避湘军刘松山部追击。史载:“魁探得冰桥已结,还报,不意梁王以清将刘松山追至,不待报,全军自宜川龙王赸、壶口踏百五十里冰桥过黄河。”

主帅离开,袁大魁也紧随其后,准备渡黄河。谁知,半路遭遇刘松山拦截,袁大魁只好返回关中,先寻找落脚点,然后再寻找机会渡过黄河。

太平天国中兴时期的袁大魁

返回关中,袁大魁麾下只有百余人,随时都有可能被清军消灭。幸运的是,西北连年战争,土地荒芜,赤地千里,遍地饥民,盗贼四起,袁大魁很快就聚集数万兵马,声势复振。史载:“乃引众趋陕甘边,行收兵,得土杂数千,溃勇二百,饥民数万人,声势大振。”

聚集数万兵马后,袁大魁开始攻城略地,占据宜川县云岩镇,并将其作为抗清根据地。在云岩镇,袁大魁挖掘壕沟、修筑堡垒、构建栅栏,还在两侧山顶上部署大炮,阻止清军进犯。此外,袁大魁大力发展生产,采取“兵农合一”政策,以此来解决军粮补给问题。

袁大魁在云岩镇立足,引起了清军不安。为彻底扑灭起义军,左宗棠派遣大军前来进攻,利用开花大炮猛攻云岩镇,“遣精兵五千携洋枪、开花炮来犯,大魁据险死守,清人久攻不下。”湘军攻势受阻。

太平天国中兴时期的袁大魁

强攻行不通,左宗棠于是改变策略,他不再派湘军冲锋,而是持续利用开花大炮轰炸,摧毁城内防御工事。开花大炮持续轰炸,云岩镇多处工事被摧毁,起义军伤亡惨重。为此,袁大魁被迫突围,又遭遇湘军埋伏,所部损失殆尽,“冒雨突出,部众皆溃,所余不足百人。”

突围后,袁大魁再次招收溃兵、饥民,与左宗棠进行游击战。为便于游击战,保存有生力量,袁大魁率兵来到老岩窑,在悬崖峭壁中扎下大营,防备清军。老岩窑,坐落在悬崖峭壁中,两侧是万丈深渊,只有一座小桥与外界联系,且仅能通过一人。史载:“壁立千仞,其营悬于岩洞中,两旁皆临深渊。”

如此险要的地势,清军想夺取岩窑,难于上青天。湘军轮番进攻,利用开花大炮轰击,却无济于事。相反,起义军居高临下,利用枪支射击,湘军死伤惨重。

太平天国中兴时期的袁大魁

为夺取岩窑,湘军决定“招抚”,希望袁大魁能投降,不要垂死挣扎,但被袁大魁拒绝了。袁大魁拒绝投降,湘军只有继续进攻,但除了扔下同伴尸体外,别无所得。老岩窑地势险要,正面进攻不行,湘军只好另寻“良策”。

经过商议,湘军继续正面进攻,吸引袁大魁注意,然后派兵迂回山后,从后山登上山顶,开凿道路,“非由岩顶凿石立柱,潜缒而下,无法进抵洞口。”可知,清军为了夺取老岩窑,也是够拼命的。

袁大魁正面抵抗湘军,却未能料想湘军会从岩顶潜缒而下,故而没有防备。湘军潜缒而下,向洞内抛掷火弹,然后发起冲锋。袁大魁睡梦中惊醒,率部与湘军厮杀,全部阵亡,没有一人投降。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18: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太平天国拒不投降的15位太平天国名将
血战到底,拒不投降的15位太平军悍将:15、林凤祥,太平天国“五虎上将”之首,骁勇善战,长途奔袭作战的高手。林凤祥北伐,6个月杀到天津,因粮草补给跟不上,退守连镇。僧格林沁派人劝
2023-08-19 18:19:00
太平刑律:太平天国时期法律规范与社会秩序的探讨
...,激起民愤,激起农民起义,一步步带领王朝走向灭亡。太平天国运动,就是我们历史发展中的最后一次农民起义运动,规模如此之大,也在历史上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一、跌宕起伏的太平天国
2023-10-02 09:22:00
聊聊太平天国时期江南地区的社会恐慌
摘要:太平天国时期,一场遍及江南造成大量人口损失的社会恐慌风潮迅猛蔓延。民众迁徙避乱和自杀殉难是战时社会恐怖的两个重要表征,而战争灾荒瘟疫和生产破坏等所致物价飞涨是社会恐慌的共同
2024-04-30 12:20:00
太平天国时期为何清朝财政亏空,前线军队反而很富有
...国的历史上,曾有一段农民起义创建起来的政权,那就是太平天国,从1851年开始一直到1864年14年的时间中,太平天国战乱持续了14年从江宁一直到功破天京。给当时的清朝政府带来
2022-12-13 16:36:00
太平天国起义时期,为什么老百姓喜欢蔑称太平军为“长毛”?
在太平天国统治过的江南地区,老百姓对太平军基本上都没什么好感,都管他们叫“长毛”。最为不满的是南京、苏州老百姓,就连上海的老百姓也是如此。那么问题来了,为何老百姓会对太平军如此不
2023-02-12 21:07:00
安庆为什么在太平天国时变得如此关键
...有一座名叫安庆的城市,在大部分时间里默默无闻,却在太平天国运动时期突然成为关键之地。今天,让我们穿越时空的迷雾,探寻一个被历史风云变幻推至前台的小城,揭开它那段鲜为人知而又至
2024-04-21 12:59:00
太平天国时期砸了许多天价文物,女状元傅善祥想保护却有心无力
...西深山里饱受“清妖”压迫的农民、烧炭工。由此可见,太平天国的确是底层人在强压之下的反击,他们有自己的智慧,却也有无法避免的缺陷,比如早期太平军中几乎没有读书人,甚至连识字的人
2023-01-09 22:31:00
太平天国覆灭,结局最惨的就是太平军中的她们
说起太平天国起义来,大家肯定都非常熟悉了,相对来说这场历史上的农民起义,那可真就是非常的厉害了,别的暂且不用多说什么,根据历史统计在太平天国起义之前,整个清王朝的人口数量大约在4
2022-12-16 20:05:00
太平天国运动对清政府的影响
太平天国运动,是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还是延缓了清政府的灭亡呢?有一种观点认为,太平天国运动是加速了清政府的灭亡。因为太平天国运动使得清政府消耗了太多的人力物力,清政府本来国内就很
2023-08-08 18: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
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
南京市档案馆物证还原英烈隐秘岁月吴石烈士户籍卡首次公开吴石烈士户籍卡。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杜文双 摄南报网讯(记者祝东秀苍淑珺通讯员王伟朱亚东)热播剧《沉默的荣耀》凭借对吴石将军潜伏历程的真实还原
2025-11-07 07:5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嘉祥县孟姑集镇岳楼村的岳氏家祠。这座祠堂始建于康熙二十五年,康熙皇帝为表彰岳峰秀的清正廉洁
2025-11-06 09:5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