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朱元璋北伐准备12年,为何杨秀清只用2个月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0 17:0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北伐中原,驰骋沙场,这是君王、名将的目标追求。但是,从南方北伐中原,想要取得胜利,难于上青天。从诸葛亮北伐开始,到太平军北伐,只有朱元璋取得胜利。明军一年时间攻克燕京,顺带收复宋朝几百年都没能拿回来的“燕云十六州”。

朱元璋北伐准备12年,为何杨秀清只用2个月

朱元璋创业,难度系数很大。1356年在金陵建立基业,征讨群雄,12年后才派徐达、常遇春率25万大军北伐,且稳扎稳打,方才取得胜利。与此同时,朱元璋派李文忠、廖永忠、汤和、朱亮祖、胡美等南征,夺取福建、两广,基本实现统一。明朝灭亡209年后,东王杨秀清筹划北伐,让林凤祥、李开芳率2万兵马北上中原,目标是直奔燕京而去。但是,太平军北伐时,他们才在南京(金陵)生活2个月而已。朱元璋雄才大略,明军精兵悍将如云,尤其是徐达、常遇春等猛人的存在,还要准备12年才能北伐。杨秀清不一样:1853年3月夺取南京,5月就将林凤祥、李开芳从扬州调回来,率2万人北伐。从时间角度看,杨秀清太过仓促,2个月时间能做些什么呢?如此草率出兵,也就朱祁镇北伐可比。1449年,“战神”朱祁镇只用几天时间就调集京师20万兵马北上,酿成土木之变,若非于谦力挽狂澜,明朝估计要崩溃。杨秀清的北伐,太过着急,也很草率,2个月显然不够。那么,为何杨秀清这么急着北伐呢?杨秀清也是雄才大略,“首义五王”中能力最强,有杨秀清指挥调度,石达开才能打赢清军,东王的确不是一般人。2个月时间筹备,杨秀清就敢北伐,与太平天国所处的战略环境有关,是一种无奈,却也是一种错误的选择,造成不可挽回的损失。1851年1月,金田起义,洪秀全建立太平天国。纵观史上农民起义,太平天国的对手最强大,作战难度也是最高,比刘邦、黄巢、朱元璋、李自成面临的环境更险恶。秦末天下动荡不安,六国贵族纷纷复国,项羽更是横扫秦军,否则岂能有刘邦成功的机会。唐朝末年,藩镇割据,皇帝自顾不暇,节度使相互拆台,黄巢才能“走遍”全国。朱元璋起义,虽说周边群雄很多,但并没直接面对元朝进攻。北边的韩林儿、刘福通与元朝主力作战;元朝皇室、将领之间彼此内斗,无法整合资源,李自成起义,起初名不见经传,高迎祥、张献忠、罗汝才的影响更大,还有清军在关外虎视眈眈。再则,明朝遇到“小冰期”,又因为文官做大,江南赋税征很难完成,故而支撑不起摇摇欲坠的江山。

朱元璋北伐准备12年,为何杨秀清只用2个月

太平天国运动,清朝是什么情况呢?八旗、绿营衰败,但朝廷依然控制天下兵马与赋税,还因为开放了通商口岸,税收得以增加。此外,除了太平军,当时并未出现其他能对清朝造成严重威胁的其他起义军。换句话说,清朝几乎是将全部的精力用于围剿太平军,以雄厚的国力为依托,在消耗战中打垮太平天国。太平天国是孤军奋战,四面都是清军,此时南京的糟糕环境比朱元璋时代更加糟糕。金田起义以来,杨秀清率领太平军一路北上,取得不少胜利,2年多时间就攻克了南京。但是,清军主力并未遭到损失,因为他们从未进行一场具有决定性影响的战略会战。杨秀清来到南京,向荣军团也跟着来,在南京东郊孝陵卫组建“江南大营”,围困南京的同时,阻止太平军东征苏常。琦善率八旗、绿营一万余人,组建“江北大营”,与江南大营一起围堵南京。一路攻克城池,旋即又放弃,太平军酝酿北伐时只有南京、镇江、扬州是“半控制”状态,其他地方都是清朝的。为何是“半控制”呢?太平军在城内,城郊还是清朝的,江南大营与南京最近的距离才3公里,说话大声点对方都能听到。太平天国实行“圣库制度”,全民分别编入“营”,城内商业、手工业萧条,如何确保粮食补给,并生存下来,是杨秀清首先要考虑的问题。为了粮食,太平军必须西征,夺取长江中游产粮区。为了西征,太平军必须北伐,掩护西征。北伐中原,好处很多。首先,清朝北方军团时刻处在紧张状态,再加上北伐中原会推动当地“捻军”起义,清军难以增援江南。再则,为了保护京师,清朝会调遣两大营北上,减轻南京的压力。事实的确如此,林凤祥、李开芳北伐中原,成为“捻军起义”的导火索。清朝为了保住腹地安全,多次抽调江北大营清军北上,例如周天爵、胜保军团,都要返回北方布防。北伐出征一个月后,太平军开始西征,由于清军被抽调,胡以晃的西征军团进展很顺利。不久,韦俊、石祥祯、林启荣、罗大纲参与西征,开创大好局面。太平夺取庐州,安徽巡抚、湘军鼻祖江忠源败亡,太平军三次夺取武昌。

朱元璋北伐准备12年,为何杨秀清只用2个月

可以说,杨秀清北伐,是出于局势考虑,也起到一定的效果。但是,北伐依然是错误的,尤其是孤军深入,区区2万人就去攻打燕京,无异于自取灭亡。如果杨秀清把目标定在河南、两淮,林凤祥、李开芳也许就成功了。战略环境迥异,明太祖朱元璋、东王杨秀清做出了不一样的选择。结果,朱元璋取得了胜利,徐达、常遇春威名远播。林凤祥、李开芳前期势如破竹,6个月就打到天津郊外,却孤立无援,坚持2年后败亡。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0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攻占南京后,洪秀全做出一决策导致太平天国失败
...国的起义领袖洪秀全在起义以后,也想效仿明朝开国皇帝朱元璋统一天下。1850年,他曾经写了一首诗,有这么四句:“明主敲诗曾咏菊,汉皇置酒尚歌风,古来事业由人做,黑雾收残一鉴中”
2023-04-07 10:52:00
太平天国刚刚打下南京,为什么急着北伐?
...来而已。不必苛责提到北伐,许多朋友喜欢拿朱元璋北伐与太平军北伐相比。这种看法认为:朱元璋在先攻灭陈友谅、张士诚,基本平定南方后,才开始集中主力,大举北伐。而洪秀全在仅有三城,
2022-12-15 20:18
洪秀全拒绝了罗大纲的三条良策
...利。黄巢:科举失败,发动起义,杀入长安,天下大乱。朱元璋:开局一个破碗,从南打到北,建立大明王朝,这是农民起义胜利之典范。李自成:明朝边境小兵,率起义军攻入京师,但很快灭亡,
2023-08-22 20:51:00
...及江浙部分地区,实力在群雄中首屈一指。如果不是遇见朱元璋这位“千古一帝”,以及与李世民军事不分伯仲的帝王,陈友谅也不会失败,他就是元末的赢家,统一中原。 或者,陈友谅听取部
2024-07-08 21:53:00
杨秀清效仿朱元璋,东征金陵,立足江南,结果如何
...攻克武昌后,有3条路径选择。结果,杨秀清选择了效仿朱元璋,以金陵为基业,立足东南,进而夺取中原。1852年12月,太平军夺取益阳、岳州,获得数千艘民船,水上力量得到增强。接着
2024-07-10 20:28:00
定都金陵11年,只有3年周边没清军
...,太平天国的事业,蒸蒸日上,前途一片美好。想当年,朱元璋以南京为基地,经营东南,击败群雄,最终取代元朝,建立大明。历史的有趣之处,就是具有很多的相似点,却又不完全一样,尤其是
2024-07-10 17:28:00
为何杨秀清派林凤祥和李开芳仅率两万人,就敢北伐
...力之强悍。历史上从南方北伐,成功的唯有一次,即明朝朱元璋北伐,其余所有的北伐都失败了,包括诸葛亮北伐在内。太平天国北伐,距离北伐成功仅仅一步之遥,却最终失败了,这不得不说是一
2024-01-31 11:15:00
石达开为何负气出走?
石达开高估自己,又误判局势,认为自己是朱元璋,实则连陈友谅都不如。即便带走大部分精兵悍将,石达开也没啥战绩,最终兵败大渡河,受凌迟处死。研究太平天国史,有两个热点:太平军2万人北
2023-08-20 16:23:00
罗大纲的灭清计划
...散使用兵力。得到南方后,整顿兵马,分三路出兵,效仿朱元璋北伐,这也是一条妙计。不愿意北上,非要以南京为中心,就必须整顿水师,组建专业化舰队,不能大量使用民船充当战船。此外,要
2023-08-19 16:1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