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定都金陵11年,只有3年周边没清军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0 17:2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来到金陵(南京),洪秀全、杨秀清意气风发,太平天国的事业,蒸蒸日上,前途一片美好。想当年,朱元璋以南京为基地,经营东南,击败群雄,最终取代元朝,建立大明。

定都金陵11年,只有3年周边没清军

历史的有趣之处,就是具有很多的相似点,却又不完全一样,尤其是结局。朱元璋以南京为起点,先后击败陈友谅、张士诚、方国珍、陈友定,然后挥师北伐,攻克燕京,收复燕云十六州。洪秀全效仿朱元璋,非但不能取代清朝,还被湘军扑灭。再则,太平天国在金陵的11年时间里,只有3年周边没有清军,一直处在清军包围之中。1853年,杨秀清率兵攻克金陵,以此为都城。接着,一直从广西跟踪而来的向荣、张国梁组建“江南大营”,与琦善的“江北大营”,一起围困金陵。两大营的存在,让太平军非常被动,尤其是“红单船”水师封锁长江,金陵城内经常面临断粮危机。为此,杨秀清不得不让民众外出,自谋生路。1856年,杨秀清下定决心,从安徽、湖北、江西战场调集重兵,组建秦日纲和石达开两大军团,与两大营进行战略决战。秦日纲率陈玉成等“五丞相”东征,撕开吉尔杭阿包围圈,解除镇江之位,旋即北上夺取扬州。接着,秦日纲返回,攻打高资、九华山,吉尔杭阿败亡,江北大营被摧毁。向荣、张国梁出兵浦口,夺取太平军江北基地,阻止秦日纲回京。秦日纲与张国梁激战,因兵力不足,无法分出胜负,双方相持不下。杨秀清见状,立刻给石达开下达命令,让他赶紧从江西北上。石达开组建3万兵马的军团,从江西进入皖南,攻打江南大营侧后,向荣腹背受敌。石达开、秦日纲联手,太平军士气旺盛,成功摧毁“江南大营”。向荣逃往江浙时病逝,张国梁则在丹阳、金坛一带与太平军对峙,守住江浙门户。随着两大营被摧毁,金陵暂时解除了长达3年之久的包围。但是,好景不长,才一年时间不到,和春、张国梁就重组江南大营,德兴阿则建立江北大营。两大营重组,是因为太平天国爆发天京事变,内部自相残杀,让清军有了喘息之机。1857年底,两大营再次包围金陵,且一度攻占九洑洲,断了太平军与外界联系的要道。1858年,陈玉成、李秀成联手,发动浦口之战,再次摧毁江北大营,德兴阿狼狈而逃。此时,湘军从长江上游东征,进入安徽,太平军没能打江南大营。1860年,江南大营已经合围金陵,张国梁即将取得胜利。李秀成放手一搏,发起“围魏救赵”作战,率兵奔袭杭州,吸引张国梁分兵。江南大营分兵后,李秀成、陈玉成、黄文金、杨辅清、赖文鸿、刘官芳等将领便兵分五路,杀向金陵郊外的清军营垒。此战,张国梁战败,落水而亡,太平军乘胜东征,夺取苏常。李秀成这次获胜,南方八旗、绿营损失殆尽,和春、张国梁都没了,连江浙大多数地方也被太平军攻取。如此,直到1862年湘军到来之前,金陵周边2年没有清军,防守压力变轻。从1853年定都金陵,到1864年湘军“吉字营”攻克城池,太平天国在金陵的时间是11年。大概来算,金陵周边没有清军,只有3年时间,其余8年都处在包围之中。那么,为何会出现这样的情况呢?笔者认为,太平天国缺乏清晰的战略规划,应该是主要原因,11年时间里,分不清主次关系,战略上太糟糕。杨秀清时代,太平军战斗力最强,能正面击败湘军。尤其是两广老兄弟,更是骁勇善战,意志坚定,不轻易投降,是太平军的核心力量。庐州之战,湘军鼻祖江忠源守卫城池,节制各路兵马。城内清军4千余人,城外清军2万多,且粮食充足。胡以晃所部太平军,不足一万,既要攻城,又要阻挡援军,却能破城而入,江忠源败亡。士兵战斗力强之外,杨秀清还有一个优势,就是可以“天父下凡”,并取得节制诸侯王的权力。如此,太平军号令严明、统一,将领能密切配合,故而连战连胜。

定都金陵11年,只有3年周边没清军

但是,杨秀清也谈不上雄才大略,与朱元璋不是一个档次的人。第一次摧毁两大营之后,清军已经人心惶惶,且石达开、秦日纲等猛将都在京师。此时,如果能一鼓作气,全力东征,彻底打垮江南大营残部,并乘胜夺取江浙财税重地,并不是很难的事情。夺取江浙,打垮江南大营,增强经济实力的同时,还摆脱了两线作战的困境,这是获取最终胜利的保障。可惜,杨秀清没有这么做,而是让石达开西征,秦日纲东征。兵力分散,太平军优势就不明显了,秦日纲在金坛受阻,石达开在洪山被胡林翼挡住。此后,双方相持几个月,未能分出胜负,直到天京事变爆发。李秀成在自述书中,对杨秀清的作战方案就不满意,并直言:“要不是向荣病逝江浙,他快速整合各部清军,太平天国也许在当年就终结了。”相对杨秀清而言,李秀成的作战目标就非常明确:夺取江浙,增强实力,避免两线作战。如此,李秀成第二次摧毁江南大营后,立刻发起东征,对张国梁穷追猛打,拿下了苏州、常州、湖州。李秀成有明确目标,不代表太平天国就有,因为诸侯王意见有分歧。陈玉成想救援安庆,开拓长江上游基地,对东征没多少兴趣。“封地制”下,诸侯王都是各自为政,没能凝成一股。陈玉成西征安庆,没有绝对的实力,无法与湘军拼消耗。1861年9月,安庆陷落,陈玉成的主力损失殆尽,退守皖北庐州,中了苗沛霖之计,受凌迟而死。李秀成拿下了江浙,但列强支持清朝,湘军又包围金陵,再次陷入两线作战的困境。此后,李秀成在东线、西线之间来回奔波,力不从心,败亡也就不可避免了。定都金陵,太平天国一开始就遇到两线作战的难题,却并非没有机会打破,而最佳时间就是1856年。可惜的是,杨秀清抓不住机会,否则太平天国有望胜利。

定都金陵11年,只有3年周边没清军

当然,这也能从侧面看出,包括湘军在内的清军,并非有多能打。太平军两线作战,京师常年处在包围之中,还能取得不少胜利,坚持了11年,也是了不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0 20: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攻克金陵:太平军21天破城而入,清军则花了11年
太平军、清军谁战斗力更强?同样是进攻南京,清军花了11年,太平军21天就破城而入。可以说,太平天国初期,士兵战斗力很强悍,是一支劲旅。1853年1月,太平军放弃武昌,60万人东征
2024-08-15 13:17:00
朱元璋北伐准备12年,为何杨秀清只用2个月
...原,想要取得胜利,难于上青天。从诸葛亮北伐开始,到太平军北伐,只有朱元璋取得胜利。明军一年时间攻克燕京,顺带收复宋朝几百年都没能拿回来的“燕云十六州”。朱元璋创业,难度系数很
2024-07-10 17:00:00
太平天国刚刚打下南京,为什么急着北伐?
1853年5月13日,太平军即开始了北伐。此时,距离太平军进入南京,不过才过去了1个多月。在南方,太平军仅仅控制了天京、镇江、扬州三城,而且,即便在天京周边,江南、江北大营尚有3
2022-12-15 20:18
李秀成的崛起与太平天国的复燃
...丰四、五年之间,是清军最萎靡不振的时期,也是江南之太平军,最衰弱的时期。双方都像进入了暮年的老人。李秀成的横空出世,又使形势变得复杂起来。李秀成原本是一个小兵,最不起眼的那种
2024-01-12 05:24:00
太平天国为什么要北伐西征,不稳扎稳打呢?
...不大的。而为了保护天京,也只能北伐和西征了。毕竟,太平军定都天京的时候,形势并不乐观。1853年3月底,钦差大臣向荣在金陵城外孝陵卫建“江南大营”。4月16日,清钦差大臣琦善
2023-02-27 22:38:00
林凤祥麾下北伐军为何只有两万?
...线”,走了许多“冤枉”路,浪费不少时间。那么,为何太平军北伐不走最短的“运河路线”呢?清朝在江北之军事部署情况告知答案。一、北伐军究竟有多少人?这直接关系到北上路线之选择有道
2023-08-21 06:44:00
太平天国兵力、战斗力究竟如何?
...覆没的清王朝。许多学者都会举例子:“象州之战,7个太平军追着1000贵州绿营兵吊打”,“2年2个月,太平军就从金田一个村攻入清朝全国第二大城市金陵”。太平军进展迅速并没错,却
2023-08-22 16:06:00
夺取南京后,为何杨秀清不直接攻打燕京
...主力从郴州出发,围攻长沙,对峙了几个月。长沙之战,太平军三面围攻城池,采取“地道攻城”战术,多次炸毁城墙,却都被清军堵住,没能破城而入。两个月后,太平军粮食耗尽,尤其是缺乏食
2024-07-11 20:38:00
石达开为何会在大河畔全军覆没
...险象环生。那么,杨秀清为何都能顺利突围而出呢?抛开太平军战斗力不谈,杨秀清优秀的指挥才能,当机立断的决心,敢于不惜代价血战的勇气,是获胜的关键。一个优秀的指挥官,足以确保战争
2024-07-11 21: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