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太平天国兵力、战斗力究竟如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8-22 16:06:00 来源:戏说三国

1864年7月,忠王李秀成被俘虏,狱中写下数万言《自述书》,对太平天国定都金陵做了如下解释:“天王欲取河南为家,后老水手建议定都金陵,东王杨秀清表示同意,于是定都天京”。没能北上中原,而是选择定都金陵,这成为后世批评杨秀清之理由。大伙都认为,定都金陵是战略错误,是偏安一方之表现,也是太平天国灭亡之重要原因。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

从当时战略环境,以及敌我双方力量对比上看,东王杨秀清定都金陵不能说是战略错误,而是最佳选择,否则太平天国难以续命11年。被“误解”的杨秀清:定都金陵并没错,为太平天国续命11年,是一次正确决策。

太平天国兵力、战斗力究竟如何?

01、清朝兵力、战斗力、部署情况

为证明清朝腐朽无能,八旗、绿营不堪一击,太平天国若北上中原,一定可以推翻覆没的清王朝。许多学者都会举例子:“象州之战,7个太平军追着1000贵州绿营兵吊打”,“2年2个月,太平军就从金田一个村攻入清朝全国第二大城市金陵”。太平军进展迅速并没错,却未必证明清朝不堪一击。因为,太平军是“流寇作战”,四处乱窜;金田以来,太平军就从未能摆脱清军追击,也没有进行主力决战,清军有生力量基本毫发无损。

清朝总兵力80万,其中八旗20万、绿营60万,绝对数量上碾压太平军,且未尝受到致命打击。江南清军,主力由向荣统帅,一直追击太平军,双方多次交战都未能决出胜负。太平军进入金陵后,向荣建立“江南大营”围困,杨秀清无法破解。北方清军,战斗力最强的是东三省、蒙古八旗马队,总计3万余人,是清朝最后的本钱。此外,各省地主、士绅办理团练,数量百余万,他们经常袭扰太平军,配合清朝作战,非常难对付。

太平天国兵力、战斗力究竟如何?

02、太平军兵力、战斗力究竟如何

金田起义以来,清军主力未尝受到任何损失,兵力非常雄厚。那么,太平天国兵力、战斗力究竟如何呢?许多学者都说,太平军杀入金陵时,总计兵马60余万,战船万余艘,是一支劲旅。那么,事实果真如此吗?答案是否定,60万人是包括家属,其中绝大多数是从武昌裹挟而来;此时战斗力量估计10万,能算是劲旅的也就四五万而已。

金田起义时,太平军包括家属在内是2万,广西转战期间有损失也有补充,总数出入不是很大。全州蓑衣渡之战,太平军阵亡3000余人,南王冯云山毙命,太平天国元气大伤。进入湖南后,在道州、郴州、永州等地招募天地会、矿工,兵力增加到5万余人。可以说,进入金陵时,真正有战斗力的就是两广“老兄弟”数千人,以及三万多湖南兄弟。兵力数量上,太平天国对清军没啥优势。

数量不如清军,战斗力究竟如何呢?“老兄弟”战斗力没得说,湖南天地会、矿工经过血战,水平也不差。但是,太平天国攻坚战能力弱,2万北伐军,还拿不下颜炳焘300余人驻守的怀庆。

太平天国兵力、战斗力究竟如何?

03、北上中原,太平天国有太多的短板

兵力数量有限,且攻坚能力不行,太平军若是全部北上中原,结局只能是死路一条,比林凤祥、李开芳北伐还要惨。北上中原,太平军将面临这些严峻问题,且基本无法解决。首先,50万家属追随部队行动,不但严重影响进军速度,也会消耗大量本就十分稀缺的后勤物资。为保护家属,太平军势必分兵,能投入一线战斗的人员,自然十分稀少。

再则,兵马未动,粮草先行。太平军北上中原,去哪里寻找粮食呢?要知道,太平天国是没有固定基地,无法得到后方补给,只能就地筹粮。中原地区,唐朝以来其粮食产量就严重不足,还得借助运河从南方运输粮食。60万太平军,一边打仗一边筹粮,这画面简直不要太美。后来,石达开单干,率30兵马(包括家属)攻打宝庆,因缺少后勤基地而就地筹粮,结果被2万湘军摁在地上摩擦,狼狈败逃广西。

太平天国兵力、战斗力究竟如何?

04、定都金陵,建立基地,为太平天国续命11年

60万人马拖家带口,直接北上中原,夺取燕京,太平天国灭亡更快。那么,定都金陵就一定好吗?从当时局势而言,定都金陵是最佳选择,为太平天国续命11年,杨秀清功不可没。选择金陵,太平天国从湖南、湖北招收的十余万渔民、脚夫、船夫、挑夫、水手等就大有用武之地。要知道,太平天国60余万能顺利抵达金陵,就是借助这些渔船、民船,否则将寸步难行。

若北上中原,这10余万“水营”士兵势必反对,这对军事行动非常不利。要知道,这些“水营”士兵对太平天国是没多大感情的。1854年初,“水营”将士想返回湖北、湖南老家过太平日子,水师大将张子朋不同意,结果酿成兵变,杨秀清借助“天父下凡”,杖责韦昌辉200大板才平息事态。“水营”士兵去金陵都有意见,何况是去中原呢?

太平天国兵力、战斗力究竟如何?

综上所述,东王杨秀清选择定都金陵是局势使然,为太平天国续命11年。若是北上中原,60余万人拖家带口在北方晃晃荡荡,只能成为清军靶子,结局比林凤祥、李开芳北伐更惨。对此,各位又是如何看待?欢迎留言分享。

参考书目:《太平天国史》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8-22 17: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太平天国后期战斗力,为何会断崖式下跌
...的以少胜多的一战:80万太平军竟败于3万湘军!1862年,太平天国军队兵强马壮,手握80万大军,而他们的敌人是,只有3万兵马的湘军。这场决战的胜利者将决定太平天国的最终命运。
2023-07-16 16:55:00
太平天国兵力如何?
...2万精兵覆没,26位悍将殒命,林凤祥北伐令人叹息不已。太平天国号称百万大军,但2万人已经是北伐能出兵的极限,杨秀清把“家底”押了上去。一、太平天国兵力不足,2万人是北伐的极限
2023-08-20 15:49:00
太平天国:太平军兵力众多,为何打不赢湘军
...李世贤、汪海洋的30万大军一路南撤,着实有意思。纵观太平天国战争14年,太平军“高开低走”,越打越差。太平军数量多,却打不赢少量清军,还经常被反对追击,灰头土脸,狼狈不堪。1
2023-09-20 17:23:00
1852年,东王杨秀清意气用事,围攻全州11天。太平天国灭亡,也许从这场不起眼的战斗中就埋下了隐患,得不偿失。桂林之战,罗大纲再次立功,击毙清军八旗名将乌兰泰。但是,喀斯特的特殊
2024-07-11 14:09:00
太平天国:李秀成出兵帮助陈玉成,安庆也守不住
...000将士惨遭屠戮,湘军劫掠三天三夜,不受任何约束,是太平天国的灾难。安庆陷落,李秀成应该负责任吗?答案是肯定,但不能全怪他。许多人都说,李秀成如果铁了心救援安庆,太平天国可
2024-08-16 09:23:00
攻克金陵:太平军21天破城而入,清军则花了11年
...南京,清军花了11年,太平军21天就破城而入。可以说,太平天国初期,士兵战斗力很强悍,是一支劲旅。1853年1月,太平军放弃武昌,60万人东征金陵。除开家属,能战斗的士兵也有
2024-08-15 13:17:00
太平军北伐初期,林凤祥、李开芳为何全军覆没?
...比。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朱锡琨、黄益芸等,都是太平天国早期一流将领,作战经验非常丰富。北伐出动2万余人,都是从广西、湖南出来的老兵,战斗力、战斗意志没得说。阵容豪华,太平
2023-08-22 16:04:00
为何说论综合实力,陈玉成不如李秀成
...培养,陈玉成不如李秀成1856年9月,天京事变爆发,这是太平天国的悲哀,2万多精兵因内斗而死,包括杨秀清在内的许多高级将领殒命,太平天国元气大伤。1857年5月,翼王石达开一
2024-07-11 21:08:00
一场精彩伏击战:规模虽不大,却改变太平天国与大清国运
...声怒吼,带领拜上帝教会众在广西金田村揭竿而起,建号太平天国,宣布与大清争夺天下。1853年3月,罗大纲、林凤祥等统帅太平军水陆两师杀进南京,而后攻克镇江,截断大清漕运,占据了
2024-08-08 09:3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大风影像】终南正脉——至相寺
深秋的秦岭山脉,终南山在晨雾中若隐若现。怀揣着对千年古刹的向往,驱车向南,沿着子午大道一路疾驰,目标直指天子峪深处的华严宗祖庭——至相寺
2025-11-05 17:31:00
《羋月传》作者蒋胜男:不要想象一个“自己的古代”
大皖新闻讯 著名网络小说作家、浙江省网络作协副主席、《羋月传》作者蒋胜男现身安徽霍山迎驾笔会。作为人气作家,蒋胜男结合《羋月传》的创作直言
2025-11-05 23:14:00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