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夺取南京后,为何杨秀清不直接攻打燕京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7-11 20:3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实力不允许,杨秀清只要头脑不“发烧”,绝对不会全军杀向燕京,这无异于找死,并非明智之举。一、太平天国3次北上的争论北上燕京,在中原创建“天国”,太平天国内部有过3次争论,结果都没能实现北上,而是选择去南京,在江南建立根据地。

夺取南京后,为何杨秀清不直接攻打燕京

第一次争论:长沙解围之后,要不要进军北京,内部有分歧1852年9月,西王萧朝贵率2000兵马千里奔袭长沙,结果在天心阁阵亡。杨秀清随即率主力从郴州出发,围攻长沙,对峙了几个月。长沙之战,太平军三面围攻城池,采取“地道攻城”战术,多次炸毁城墙,却都被清军堵住,没能破城而入。两个月后,太平军粮食耗尽,尤其是缺乏食用盐,杨秀清当即决定撤兵,杀向湘江对岸,在清军的眼皮底下溜走了。长沙突围时,内部出现分歧,洪秀全认为应该直接北上,夺取河南,然后杀向燕京,一举灭亡清朝。杨秀清也拿不定主意,却并未明确反对,而是先想办法摆脱清军追击,此事不了了之。第二次争论:夺取武昌后,太平天国对进兵路线争论很大从长沙城下撤退后,清军一路追击而来,却很少发起主动进攻,清军内部派系林立,互不统属,看着太平军如同“滚雪球”一样壮大。杨秀清抓住战机,相继夺取益阳、岳州、武昌,并获得数千艘民船、渔船。附近的渔民、船夫、脚夫、水手、商贩等纷纷参加太平军,太平天国得以组建一支相对强大的水师力量。1853年1月,围攻半个月后,武昌陷落,这是太平天国军兴以来占领的第一座大城市,意义非同凡响。在武昌城内,太平军停留了一个月,主要问题之一就是讨论进军方向。石达开认为,应该杀向鄂西,夺取荆州、襄阳,进入四川,效仿刘备创业,最后夺取中原。石达开是“四川控”,后来单干也是如此,翼王对四川念念不忘,结果栽在骆秉章手里。洪秀全则认为,应该北上夺取河南,以开封为京师,经营中原,然后集中兵力攻打北京,实现推翻清朝的夙愿。洪秀全志向远大,却眼高手低,此种方案杨秀清不认可。杨秀清则主张沿着长江东征,以金陵为京师,在江南建立根据地,先巩固南方的领地,最后与清军展开决战。进军意见不一,内部吵得非常激烈,杨秀清以“天父下凡”来训斥,强调前往南京的重要性。不久,两湖地区的水兵要出来喊话,都说想去南京,杨秀清便顺水推舟,全军杀向南京。李秀成在《自述书》中对此有说明:“一个湖南老水手跑进杨秀清大营,向他说明定都南京的重要性,此地龙盘虎踞,地势险要,经济富庶,人口众多,是定都的理想之地。”第三次争论:罗大纲的意见,以河南的基地,杀向燕京1853年2月,太平军从武昌东征,很快就夺取了南京、镇江、扬州,清朝留在南京的八旗士兵4千余人,全部被处死。

夺取南京后,为何杨秀清不直接攻打燕京

定都南京后,天地会出身的罗大纲提出自己的意见,认为南京不是久留之地,这里经济富庶、生活美好,容易让人堕落,应该及时北上,夺取中原。罗大纲的计策有两条,第一条是:“欲图北,必先定河南;大驾驻河南,军乃渡河。”意思是,全军杀向河南,统帅部设在开封,然后渡过桓黄河,杀向燕京。第二条是:“先定南九省,无内顾忧,然后三路出师,一出湘楚,一出汉中,疾趋咸阳,以徐、扬席卷山左,再出山右,会猎燕都”。这条方案,与朱元璋北伐中原路线一样,可操作性比较强。罗大纲的北上计划,第一条比较冒险,压根行不通,杨秀清不会采纳。第二条比较保险,杨秀清基本采纳,却做不到一点,就是没法组建专业化水师,根本无法夺取“南方九省”。罗大纲是天地会出身,又不信仰拜上帝教,而且跟自己还有仇,杨秀清自然不待见。萧朝贵为拉拢罗大纲,表演“天兄下凡”,处死杨秀清的岳父陈来,两人结下了梁子。当然,杨秀清也尝试夺取燕京,却没能成功。1853年5月,杨秀清派林凤祥、李开芳率2万精兵北伐中原,直接攻打燕京,采取“闪击战”,结果是肉包子打狗,全军覆没。二、太平天国实力不足,去燕京就是“送死”杨秀清是“南京控”,太平天国内部3次争论定都问题,他都倾向于南京。杨秀清有“天父下凡”加持,实际掌握政权、军权、教权,他说了算。洪秀全只是虚位元首,临朝不理政,虽然想去河南,杀向燕京,但做不到。那么,为何杨秀清执意要定都南京,而不是直接去燕京呢?很简单,太平天国没有这个实力,始终没有掌握战略主动权,去燕京就是“送死”,意义不大。第一、太平天国兵力有限,没有去燕京的资本。1851年金田起义,太平军包括家属在内才2万余人,还经常遭遇清军封锁包围。1852年6月蓑衣渡之战,南王冯云山阵亡沙场,数千精兵殒命,进入湖南时能战斗的人员不到5千。郴州、永州、桂阳天地会、矿工参加太平军,人数约5万,杨秀清才具备攻打长沙的资本。夺取益阳、岳州、武昌后,又有数万渔民参加太平军。此时,太平军能战斗的约10万人,但不全是精兵。1853年3月,夺取南京、镇江、扬州,战斗损失与补充相当,士兵也是10万左右。其中,从广西出来的“老兄弟”数千人,战斗力最强,意志最坚定,其次是湖南参军的天地会、矿工。区区10万兵马,想要进攻北京,谈何容易?这10万人,精兵不多,还是拖家带口行动,岂能与清军主力在中原决战呢?去南京,有数千渔船、民船,可以确保物资运送。北上中原,渔船、民船毫无作用,渔民也不会丢自己的“家产”,去北方打仗。

夺取南京后,为何杨秀清不直接攻打燕京

再则,太平天国从未建立一个稳定的根据地。1851年金田起义以来,太平军不是在突围,就是在突围的路上,从没占领一座城池,并专心经营。此时,即便是南京、镇江、扬州,也不是完全掌握。“江北大营”与“江南大营”就在南京、镇江、扬州郊外,虎视眈眈,太平天国也没有办法摧毁,而且粮食运输线还经常被清军截断,造成“粮荒”。杨秀清为了减轻城内压力,释放民众出城自谋出路;王爵以上吃饭,其余喝粥,可知处境之艰难。缺乏一块稳定的根据,如果太平军全力北上,后勤从何而来?数十万人带着家属行动,每天消耗的粮食非常多,又从哪里得到补给呢?北方经济落后,太平军弄不到这么多粮食。朱元璋北伐成功,前提是夺取了江南,还经营了十几年,否则岂能出兵?没有稳定的后方,就想孤注一掷,险中求胜,只有死路一条。刘福通三路北伐,为何失败?很简单,连开封都处在元军包围中,还想分兵灭了元朝,简直就是找死。“韩宋”王朝的灭亡,与刘福通的“三路北伐”关系很大。1859年,石达开号称30万大军,围攻宝庆,与2万“杂牌军”死磕。结果非但不能拿下城池,还被反杀,败退广西。究其原因,石达开没有固定基地,压根玩不起持久战,拼不了消耗。试想一下,数十万太平军北上,即便清军野外作战能力不行,但坚守城池问题不大。清朝铁了心打消耗战,依托坚固城池顽强抵抗,然后下诏天下“勤王”,太平军岂能招架得住?唐朝末年,黄巢也曾辉煌,从广州北上后,一路所向披靡,直接杀向长安,貌似胜利了。结果呢?唐朝各路节度使反扑,李克用的沙陀骑兵到来,黄巢就连战连败,朱温也投降,结果败亡。第二、此时清朝的实力、兵力,远非太平军可比,北上时机不成熟。金田起义以来,清军确实不堪一击,许多部队闻风溃逃,但实力基本不受损。纵观太平天国战争,尤其是金田起义到定都天京的这段历史,会发现一个非常有意思的现象。太平军、清军几乎没有举行大规模会战,都没有消灭对手的有生力量,而是采取“对峙”方式,就这么到了南京。象州之战、永安之战、桂林之战、长沙之战,都是一个特点:太平军攻城,清军严防死守,与援军夹击太平军。其中,只有永安被攻克,但清军主力都在城外监视,然后挖掘长壕,围困城内太平军。7个月后,太平军突围而出,清军又尾随。长沙之战,太平军攻城几个月,骆秉章、左宗棠在城内坚守,向荣军团则在外进行反包围。太平军、清军没有决战,向荣出兵袭扰太平军,破坏对方工事;太平军也是如此,派兵袭击清军炮台,阻止被反包围。武昌之战也是一样,太平军入城之后,向荣、张国梁随即展开包围,在城外修筑一堆防御工事,准备困死洪秀全。太平军进入南京、镇江、扬州,向荣已经取得节制江南清军的权力,组建起“江南大营”,堵住太平军进入江浙的要道。可以说,金田起义以来,清军主力从未被消灭,太平天国也没有考虑过举行几场大规模会战,消灭清军的有生力量。那么,为何没有大规模决战呢?很简单,太平军实力不足,否则岂能让向荣跟着来南京,被“江南大营”困住。清军八旗20万,绿营60万,还有一堆地主“团练”武装支持,太平军怎能冒险去攻打燕京呢?纵观古代历史,一个王朝灭亡的前提,就是主要军事力量遭受毁灭性打击,否则都没戏。1368年,朱元璋派25万大军北伐,元朝是什么情况呢?刘福通在中原折腾了十年,长期与元军交战,蒙古骑兵损失很大。再则,孛罗帖木儿、扩廓帖木儿、李思齐、张良臣、张良弼、孔兴、脱烈伯等相互厮杀,元军乱成一锅粥。徐达、常遇春北伐时,元顺帝还下诏让李思齐等“关中四将”出兵潼关,与扩廓帖木儿进行决战。元朝热衷于内斗,但朱元璋还是很小心,并未采纳常遇春直奔燕京的计划,而是稳扎稳打,一步一个脚印。明朝末年,清军屡次入关劫掠,中原赤地千里;高迎祥、李自成、张献忠、罗汝才纵横中原、西北,明军焦头烂额。松锦之战、两次郏县之战,明朝最后的精锐军团覆没,李自成才有底气进攻燕京。李自成进入燕京后,北方局势也不稳定,明军实力尚存,若非明朝内部继续相互倾轧,以及清军虎视眈眈,李自成也会被明军收拾。清军入关后,包括阿济格、多铎在内的诸侯王,都建议返回辽东,不要留在燕京,以免损兵折将。

夺取南京后,为何杨秀清不直接攻打燕京

清军为何不想留在北京,是因为明朝还有众多军队,以及李自成、张献忠等兵马依然强盛,清兵还是有所畏惧,毕竟人数太少。谁知,明朝居然“联虏灭寇”,内部又自相擦杀,尤其是“江北四镇”相互拆台,导致高杰被杀。此时,多尔衮力排众议,坚持留下来,否则清军早就回老家了。元朝、明朝之所灭亡,与主力军团覆没,内部相互倾轧有关。但是,太平天国运动时,清朝并未出现这种现象,不但八旗、绿营主力不受损,朝廷还能牢牢控制前线将领,没有出现所谓的“军阀化”。此时,太平军全力北上,在燕京城下与清军对决,并非良策。总而言之,太平军实力不足,清朝体量很大,杨秀清只要头脑不发烧,绝对不会孤军冒险,带着一家老小去攻打燕京,半路还得考虑“吃饭”问题。1856年5月,杨秀清摧毁“江南大营”和“江北大营”,湘军也被牵制在武昌、南昌,这是太平天国北伐的最佳机会,可惜出现天京事变,一切都没了。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7-11 23: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太平天国北伐失败,杨秀清是如何做大损失的?
...兵孤军深入,后勤补给无法保障,这是兵家大忌。再则,太平军缺乏重型武器,攻坚战不行,就算顺利抵达燕京城下,也无法夺取城池。原因很简单,燕京城墙坚固,守军众多,太平军搞不定。要知
2023-08-22 15:58:00
林凤祥麾下北伐军为何只有两万?
...线”,走了许多“冤枉”路,浪费不少时间。那么,为何太平军北伐不走最短的“运河路线”呢?清朝在江北之军事部署情况告知答案。一、北伐军究竟有多少人?这直接关系到北上路线之选择有道
2023-08-21 06:44:00
太平军北伐初期,林凤祥、李开芳为何全军覆没?
...重大任务,率兵北伐中原,直取燕京,将咸丰赶回东北。太平军北伐,阵容非常豪华,远非西征初期可比。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朱锡琨、黄益芸等,都是太平天国早期一流将领,作战经验非常
2023-08-22 16:04:00
太平天国兵力如何?
...。一、太平天国兵力不足,2万人是北伐的极限1853年3月,太平军进入南京,号称百万大军,虽说数量夸大,但适合战斗的成年男子也有20多万。“圣库制度”和“分营制度”下,除了老弱
2023-08-20 15:49:00
朱元璋北伐准备12年,为何杨秀清只用2个月
...原,想要取得胜利,难于上青天。从诸葛亮北伐开始,到太平军北伐,只有朱元璋取得胜利。明军一年时间攻克燕京,顺带收复宋朝几百年都没能拿回来的“燕云十六州”。朱元璋创业,难度系数很
2024-07-10 17:00:00
...的统治。骁勇善战的八旗劲旅,是清朝统治的基础,但被太平军击败,一点脾气都没有。永年之战:太平军两广“老兄弟”,与八旗劲旅的一次精彩对决。1853年5月,林凤祥、李开芳率2万兵
2024-07-15 16:08:00
1852年6月,太平军从全州进入湖南,想一路杀到南京,建立人间“小天堂”,给参加起义的将士们一个交代。金田起义以来,清军往往一触即溃,赛尚阿、向荣等一路跟随太平军,却很少发起主动
2024-07-13 21:31:00
太平天国里血战到底,宁死不降的悍将有谁?
太平军悲歌悍将:心存希望,就血战到底,拒不投降,受凌迟而死。弹尽粮绝,无路可退,也能从容赴死,自尽而亡,可歌可泣。一、林凤祥、李开芳:心存希望,血战到底对待太平军俘虏,清朝几乎都
2023-06-14 19:41:00
杨秀清为什么看重黄益芸?
...、镇江、扬州等战斗,见证了黄益芸之勇猛。1853年3月,太平军围攻南京,从北面、西面同时发起进攻。北面,前线主将是林凤祥、李开芳、吉文元;西面,主将是朱锡琨、黄益芸。就此看来
2023-08-22 21:07: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老单走福州》第二季第九集《船政英雄》:跟着老单游船政,探访近现代工业文明梦开始的地方。
2025-10-05 11:08:00
铭记历史的水墨历史肖像——《九一八》赏析
“人民必胜——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苏联卫国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中俄美术作品展”正在长春美术馆展出。展览以中国人民抗日战争与苏联卫国战争为主线
2025-10-05 11:17:00
国庆期间,蒙城博物馆推出皖北精品拓片展
大皖新闻讯 国庆假期,蒙城县博物馆推出“碑石墨韵 拓古传今”皖北地区精品拓片展”,吸引了众多市民和游客前来参观,感受石刻艺术与传统文化的魅力
2025-10-05 18:34:00
10月4日,“河北五超”第八轮沧州对阵保定,球场内观众全体合唱《歌唱祖国》。(摄制:王宏飞、吕熠、王青峰)
2025-10-05 21:26:00
“镖不喊沧”的江湖铁律曾响彻武林:凡镖车行经沧州地界,必放下镖旗、悄然而过,以示对沧州武林的敬重。江湖远去,武侠精神传承至今
2025-10-05 07:02:00
“河北五超”第八轮辛集赛区,“辛”鹿战“秦”龙,精彩对决,即将上演!
2025-10-04 18:28:00
当五星红旗在天安门广场的第一缕晨曦中冉冉升起,当华夏文明在五千年长河静静流淌,当东方民族守望躬耕于乡土家园。一则古老预言
2025-10-04 23:29:00
国庆假日,杏花岭区精心打造了红色游、古建游、府城游3条线路,串联起15处具有代表性的不可移动文物,从承载革命岁月的国民师范旧址
2025-10-03 08:36:00
河北省国防动员文化行·档案里的国防动员故事|走进抗战名将甄凤山:“双枪李向阳”的壮志豪情
(视频脚本:张玉超、闫馨雨、赵少甫 视频拍摄:刘天宇 王宏飞 视频剪辑:刘昀 出镜:张晓晴 配音:张恩博)(海报设计:梁玉)2025年7月1日
2025-10-03 08:40:00
古代中秋福利居然是发肉?还有这些“古法”习俗玩趣中秋
大河网讯 天上月圆,人间梦长,又是一年中秋将至。现代,一些企业的中秋福利有月饼、水果等,你知道吗,古人过节的福利竟然直接发肉
2025-10-02 10:42:00
“今月曾经照古人”明代晋藩墓志拓片展,10月1日在山西考古博物馆开展。25套墓志拓片与30余套文物,再现明代晋藩宗室的荣耀与日常
2025-10-02 17:39:00
国庆中秋长假到来,太原成为旅游市场一大热门目的地。游客迫切想知道:太原是一座什么样的城市?走进太原看什么,玩什么,吃什么
2025-10-02 17:39:00
2025国庆·你不知道的保定|直隶总督署大堂上的三块匾额到底怎么读?
2025-10-02 07:21: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1936年,早期共产党人杨萍如在南京牺牲。在杨萍如后代的持续追寻及南京、河南等地党史部门、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合力推动下
2025-10-01 07:41:00
雨花台新征集到雨花英烈刘亚生珍贵史料包括烈士北大学籍和发表的十余篇文章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近期,雨花台烈士纪念馆在文物史料征集中
2025-10-01 07:4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