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为何杨秀清派林凤祥和李开芳仅率两万人,就敢北伐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1-31 11:15: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1853年3月,太平军攻下南京,洪秀全随即改南京为“天京”,以此为首都,同年5月,太平天国天王洪秀全和东王杨秀清,经过商讨,决定派兵北伐,同时西征,双管齐下。

于是,太平军猛将林凤祥与李开芳二人被洪秀全和杨秀清紧急召回天京,洪、杨二人命他们率九军两万多人,从扬州出发北伐。

杨秀清给太平军北伐队伍明确指示:师行间道,疾趋燕都,毋贪攻城糜时日。

为何杨秀清派林凤祥和李开芳仅率两万人,就敢北伐

也就是说,让北伐将士们不分昼夜,也不分大道小道,突袭到北京,给敌人的心脏狠狠地插上一刀,来个致命一击,千万不要因为攻占城池而耽误了时间。

于是,林凤祥和李开芳两位将领为此玩了命了,率领这支两万多人的队伍,一路高歌猛进,擂响了进军鼓,同时,也敲响了命运的丧钟。

最终,这支太平军北伐队伍,因为孤军深入,没有援军支援,也没有后勤补给,更没有稳定的后方根据地,缺衣少食,弹尽粮绝,在丧失战斗力的情况下,被清军重兵包围,林凤祥和李开芳突围失败,最终被擒,遭凌迟处死。

这支两万多人的太平军北伐队伍,尽管拼尽全力,还是全军覆没了。

那么,杨秀清和洪秀全派林凤祥和李开芳率军北伐,究竟是对?还是错了?

此外,仅让两万人北伐,是不是太儿戏了?

从太平天国打下南京,并定都南京,仅仅两个月,就开始北伐与西征。

从时间上看,太紧了,也太急了。在南京还没站稳脚跟,就开始北伐,一切准备工作还没完善呢!

太平军费尽全力攻下南京,已经非常疲惫了,需要休整,需要兵力补充,需要稳定根据地,再寻机北伐,这是可以的。

为何杨秀清派林凤祥和李开芳仅率两万人,就敢北伐

不过,值得一说的是,林凤祥和李开芳所部的两万多人,都是太平军的精锐部队,原属西王萧朝贵的部下,这支部队久经战阵,千锤百炼,战斗力极强,因此,从出发开始,五个月后,这支北伐队伍,一路势如破竹,长驱直入,直逼北京。

在当年的10月底,太平军北伐队伍已经杀到天津静海,即将到达北京,为此,清廷上下震动。

可以说,两万多人,从扬州出发,在五个月的时间内,一路杀到北京附近,足以证明这支北伐队伍的战斗力之强悍。

历史上从南方北伐,成功的唯有一次,即明朝朱元璋北伐,其余所有的北伐都失败了,包括诸葛亮北伐在内。

太平天国北伐,距离北伐成功仅仅一步之遥,却最终失败了,这不得不说是一种遗憾。

为何杨秀清派林凤祥和李开芳仅率两万人,就敢北伐

不过,太平天国北伐,也注定了要失败,为什么这么说呢?

其一,北伐太仓促了,缺少精心准备。

在太平军刚攻下南京就北伐,只有两个月的时间,实在太短了。

要知道,诸葛亮北伐,都是经过很长时间的准备,甚至是几年的准备。

其二,北伐军兵力太少。

北伐队伍只有两万人,如果后面再加个零还差不多,就是达不到二十万人,最起码也得个十万八万的兵力吧?

诸葛亮北伐,最起码也是四五万的兵力,太少了,只能是寡不敌众,清军在北京,肯定是重兵防守,毫无疑问。

其三,北伐军没有援军。

北伐军失利后,太平天国曾派了援军去救援,然而,援军也只有七千多人,同样是杯水车薪。

所以,这支援军还没到,就被清军击败了。如果是七万人去救援,肯定不会被清军轻易击败。

其四,北伐军后勤跟不上,没有建立稳定的根据地。

一开始,从杨秀清给北伐军下的指令就能看出,这简直是自杀式的北伐。

杨秀清明确命令北伐军,突袭北京,不要纠结攻占城池,基本等于放弃了根据地,没有建立稳定的根据地,后勤也跟不上,没有粮草,缺衣少食,肯定是兵家大忌,俗话说,兵马未动,粮草先行。

所以,综合以上因素,太平天国北伐,注定是要失败的,几乎没有悬念。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1-31 14: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太平天国刚刚打下南京,为什么急着北伐?
...权,困守孤城,自杀而已!等大清的兵源源源不断抵达,太平天国就完了。既不能吃掉城外的敌人,也不能一直耗下去,这该怎么办呢?洪秀全、杨秀清的对策是:外线战略。外线战略当时在天京的
2022-12-15 20:18:00
太平军守将吉文元与八旗兵厮杀,被打冷枪当场毙命
...清军的洋枪队打了冷枪,当场毙命,就这样,这位昔日的太平天国北伐军的三号人物就此陨落,令人唏嘘不已!吉文元,太平军将领,两广的老兄弟,早期的拜上帝会成员,他出身贫寒之家,家中世
2023-04-19 09:40:00
太平天国进入南京时,罗大纲曾提出三条良策,为什么都被无视了?
...罗大纲老是充当先锋,那谋略厉害得很,功劳大得很呐!太平天国刚到南京那会子,罗大纲提了三条战略建议。这三条呀,那可都是站得高看得远,很实在的!可是呢,罗大纲的建议,竟就这么被直
2024-08-25 10:32:00
1853年3月21日,即太平军攻克南京的第二天,洪秀全召集太平天国高层在南京城外开会。会议讨论的内容,依旧是那个老生常谈的话题——下一步怎么办?是不要停留,一鼓作气向北京进军。还
2024-07-23 20:44:00
太平天国兵力如何?
...2万精兵覆没,26位悍将殒命,林凤祥北伐令人叹息不已。太平天国号称百万大军,但2万人已经是北伐能出兵的极限,杨秀清把“家底”押了上去。一、太平天国兵力不足,2万人是北伐的极限
2023-08-20 15:49:00
攻占南京后,洪秀全做出一决策导致太平天国失败
在历朝历代的农民起义之中,元末农民起义和太平天国起义有着极为相似的地方。首先他们都是以汉人为主导的推翻异族王朝统治的农民起义(蒙古和满族),其次起义初期都是以外来宗教作为信仰,元
2023-04-07 10:52:00
李秀成为什么把太平天国北伐,列为“天 朝十误”之首
太平天国定都“天京”之后,杨秀清与洪秀全立即着手开始北伐,同时,也开始西征,这里面,西征取得了很大的战绩,而北伐却最终失败了。北伐队伍在林凤祥与李开芳的率领下,一路猛攻,一度打到
2024-04-26 17:38:00
...西金田村举事,以“太平”为号,洪秀全自封“天王”,太平天国自己的史书称之“万寿起义”,也就是教科书上说的“金田起义”。补充一句,有学者认为举事的具体时间还值得商榷,这里姑且采
2023-05-05 10:56:00
他在太平军北伐将领中排行第四,结局成迷
...量的清军,朱锡锟在此战后不知所踪。不得不承认,关于太平天国的记载实在是太多太多,亲见与道听途说各有,而至于我们已经无法从记载中得知朱锡锟到底去了哪里。
2023-02-20 21:5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济源三章:黄河岸边的千年治水史诗
大河网讯 王屋山下,济水源头的济渎庙内,一棵千年古柏的枝叶轻拂着红墙。龙池中,珍珠般的水泡从池底不断涌起,仿佛在诉说着一个古老的故事——这里曾是济水的源头
2025-09-21 18:55: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全球习练者近4亿人 太极拳在此发源
大河网讯 无极生太极,太极生两仪。提到太极拳,不得不去其发源地——焦作温县陈家沟转一转。9月20日,“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来到陈家沟景区
2025-09-21 07:37:00
大河网讯 9月20日上午,“何以中国·黄河安澜”网络主题宣传活动媒体采风团走进焦作武陟嘉应观,探访这座有“黄河故宫”之称的清代治黄文化建筑群
2025-09-21 07:37:00
电影《731》热映引发社会广泛关注在南京,日军当年也有一支“731部队”南报网讯(记者杜莹)电影《731》正在热映,主要讲述了抗战胜利前夕
2025-09-20 09:53:00
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大型城市知识竞猜服务类节目《欢乐大猜想》约您畅游河北邯郸
千年古都,孕育出无数的成语典故,现代新城,绽放出摄人的夺目光彩,“活楼”、“吊庙”,诉说着华夏起源,贴崖石窟,讲述着文化底蕴
2025-09-20 11:08:00
书法爱好者郭书雷:巧构“合体字”,让传统文化“活”在当下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李从伟在多数人眼中,汉字是方方正正的符号。而在书法爱好者郭书雷的手中,汉字却成了可以巧妙拼插的“艺术积木”
2025-09-20 16:21:00
史料里的家国情怀|李策:烟盒纸上写下赤诚宣言
“我们现在只是暂时的分离。”在中共贵州省工委旧址纪念馆上百件展品中,有一张香烟盒纸引人驻足。香烟盒纸平整铺开,面积仅10余平方厘米
2025-09-20 23:34:00
何以中国 黄河安澜丨伊水畔的龙门石窟 藏着不朽文化印记
大河网讯 站在伊水之滨远眺,东山与西山隔河对峙,天然造就“伊阙”胜景,而嵌入两岸崖壁的石窟群,正是这座跨越千年的佛教艺术宝库
2025-09-21 00:27:00
央媒看太原9月19日,新华社《中国网事》栏目报道了位于太原市杏花岭区的二战侵华日军“太原工程队”旧址,这里曾是日军的战俘集中营
2025-09-20 07:24:00
9月18日,“致敬英雄·弘扬伟大的抗战精神”主题活动在清徐县烈士陵园举行。清徐县党员干部、公安民警、少先队员、抗战英烈子女代表等各界人士百余人
2025-09-20 07:24:00
中国最能吵架的邻居城市,抢人,抢钱,抢高铁
作者:野庐河南南阳、湖北襄阳,中原腹地一对命运交错的双生花。俩城市同在南襄盆地,相距不过两百公里,高铁半小时便可互通。地缘联系造就了经济
2025-09-20 04:19:00
□金陵晚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朱彦最早的“南京面孔”长什么样?南京先祖的衣食住行有何特点?最早的南京城里有什么?……南京市博物馆(朝天宫)“江之永矣——江南地域早期文明特展”正在举行
2025-09-19 14:49:00
160件文物静静陈列在盘龙城遗址博物院,从新石器时代一直跨越到明清,跨越数千年时光在此相聚。一场名为“江流万古——长江流域古代文明瑰宝展”的盛事
2025-09-19 15:57:00
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9月17日至18日,由中国出版协会古籍出版工作委员会(以下简称“古工委”)主办,贵州出版集团、贵州人民出版社承办的第38届全国古籍出版社社长年会在贵阳召开
2025-09-19 17:21:00
杜兴成新作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 周进朗诵
配乐诗《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作者:杜兴成朗诵:周进我漫步在世界的中心,中轴线上,儿孙相伴家人行。大栅栏,一条古色古香的街巷
2025-09-19 20:5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