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魏晋南北朝时期,玉器的变化,收藏意义
...治、经济和文化方面都发生了巨大的变化。在这个时期,玉器也经历了许多变化,包括在产地、材质、工艺和题材等方面。本文将探讨南北朝时期玉器的变化及其深刻影响。在南北朝时期,随着政治和经济的变动,玉器的生产和...……更多
魏晋时期为什么会有“以玉品人”这样的风气产生呢
我国古代对于玉器的欣赏是非常独到的,尤其是人们对于玉器的爱护以及尊重,让其形成了特有的玉石文化。对于大部分人来说,玉器代表着高洁,同时也体现着人的美好品质,尤其是在魏晋时期,人们还形成了独特的审美现...……更多
古代的玉器发展与“玉玺”之争
...整个社会的发展受到极大的影响。在这样的社会背景下,玉器的发展同样受到了抑制。尤其是曹魏文帝下令禁止使用玉衣,丧葬从简,致使葬玉一落千丈。从各大博物馆来看,此时期的玉器,仅有简单的玉豕、玉蝉之类的玉器,...……更多
盛极一时又突然消失,被称为“中华文明前夜”的它经历了什么?
...县,他在废品收购站看到了无数散落在地的精美古陶器和玉器。在询问当地村民之后,戴应新才知道有一个叫石峁的村子,村民们经常会捡到大小不一的玉器,并把它们当作废玉料卖到废品收购站。他敏锐地察觉到这可能与文化...……更多
南越王大墓发掘之后,考古学家断定广东有玉矿,但不清楚在哪
...此重见天日。经科学考古发现,南越王赵胡死后携带大量玉器,这些玉器从出产当时到加工很可能就是本地完成。换言之,考古学家认为秦朝时期广东一带便有古玉矿,然而广东的古玉矿到底在哪个位置?却成为众说纷纭的焦点...……更多
入选十大考古新发现!书院街墓地填补了郑州商城空间布局的空白
...等。金器有金覆面、黄金绿松石牌形饰、金泡、金箔等。玉器有戈、钺、柄形器、鱼、玉饰件等。另有绿松石管、珠及贝币等遗物。随葬品组合有酒礼器、兵礼器、玉礼器、金礼器、覆面礼器等。M2是郑州商都遗址目前出土随葬...……更多
蚌埠市淮上区:“玉”见新赛道
...安徽频道陶伟蚌埠,一座不产玉的城市,却是全国最大的玉器集散地之一。如今,这块“玉”,正为这座新晋网红城市“景”上添花。“今年‘五一’,在蚌埠市淮上区中华玉博园举办的2024年中国蚌埠玉石文化交流周,便是玉...……更多
“玉出大江——长江流域史前玉器特展”在重庆亮相
7月27日,“玉出大江——长江流域史前玉器特展”在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正式对公众开放,并持续至10月27日。凌家滩文化玉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供图)作为重庆中国三峡博物馆2024年度推出的代表性原创展览,这次“玉出大...……更多
介绍商代玉器的实用功能与装饰功能
...远而神秘。商代文明不仅以庄重的青铜器闻名,其众多的玉器也同样为后人所铭记。著名的美学家李泽厚先生就曾形容商代的青铜器是狞厉的美,那么商代的玉器当称得上是神秘的美”。商代晚期双龙首神面纹璜 商代玉器是贵...……更多
4000年前的这座中国古城,竟然用玉砌墙
...峁正式考古发掘之前,当地一直流传着一种说法:石峁的玉器是夹在城墙墙缝里的。很多只见过石峁出土的玉器的人持怀疑态度,因为那里的玉器薄的只有一两毫米,将这么薄的玉夹在墙里,不会被压碎吗?为什么要把玉藏在墙...……更多
大栅栏:南中轴线上的“重头戏”
...衔和穿官服的待遇,无疑是一条捷径。门框胡同被称为“玉器街”名角儿也是“小吃摊”忠实顾客过去有句谚语提到京城的繁华之处:“东四西单鼓楼前,王府井前门大栅栏,还有那小小门框胡同一线天。”门框胡同在大栅栏西...……更多
2024河南考古新发现丨郑州书院街北片区遗址发现二里岗文化时期遗迹200余处
...址、夯土基址、陶窑等。出土遗物丰富,有陶器、瓷器、玉器、青铜器、骨器、石器等。其中以二里岗文化时期和唐宋金元时期的遗存最为丰富。“截至目前,书院街北片区二里岗文化时期的遗迹主要集中在片区中部偏北,南部...……更多
全国各大博物馆镇馆之宝云集南博
...博物院90年院庆系列之一重磅大展,“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将于11月7日开幕,记者昨天前往提前探展。“600余件(组)展品中,至少三分之一是国宝级文物、一半以上都是各家博物馆的镇馆之宝。”南京博物...……更多
何以中国 行走河南丨拂去大汶口文化五千年尘埃 王庄遗址“上新”进行时
...稻挖塘取水时就发现“我”身上遗落的不少古代文物,有玉器饰件、陶器等器物。王庄遗址。新华社供图“我”以为自己终于能“醒过来”,可惜,当时村民没有文物保护意识,有的小孩甚至拿“我”身上的玉器当作玩件。20世...……更多
文化中国行·长江之歌丨五千年,王的凝视
...划出了长方形南北向的四边界线。反山遗址器物提取(递玉器者王明达,清理者杨楠,摄影者为新华社摄影记者吴元柳,绘图者刘斌)5月29日下午,他决定改用小铲,每下挖5厘米,就平整一次。半天时间,像蚂蚁搬家,他和文...……更多
博物馆的窗“封印”南京美景,看看吧
...的南京博物院建院90周年系列特展:“玉润中华——中国玉器的万年史诗图卷”。类似字母C的“玉龙”是红山时期最具代表性的文物、人面兽面组合纹玉琮、长约七八厘米的明朝“金蝉玉叶”,一场极致的玉器盛宴吸引众多游客...……更多
《青墩玉影》以舞蹈展现青墩文化玉器之美
...千多年的青墩文化为创作背景,将“考古学者”与“出土玉器”相结合,通过舞者的肢体语言,生动地展现了玉器的精美与神秘。《青墩玉影》剧照。出品方供图江苏南通青墩遗址的发现,改变了此前考古界普遍认为江淮东部地...……更多
...国君墓葬的丧葬制度有了新的认识。此次展览共118件/套玉器精品,主要出土自5座墓葬,墓主人为虢国国君、国君夫人、太子、贵族,呈现了西周时期贵族的生活风尚,是我们认识西周至春秋早期玉器原料、工艺、造型、纹饰、...……更多
玉蝉在古代是做什么用的
...汉时期,玉蝉在墓葬之中常常出现,大多都是作为口含的玉器。玉蝉在墓葬之中,尤其是作为口含之玉出现时,必然是寓意着人的精神不死,能像蝉一样将肉体脱壳,能在泥土中再生复活。脱壳的昆虫这么多,为什么会选蝉呢?...……更多
...火幻化——陶器:大地与先民的交响”“天工玉礼—— 玉器:天人之间的对话”“光耀吉金——青铜器:王朝时代的号角”三个单元,通过这些展出的精美文物,观众能直观感受当时各区域文明的魅力与特色,以及它们之间的...……更多
一本考古人的良渚玉器“手绘”笔记
《良渚玉器线绘》 方向明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18年6月《中华礼制文明的发端:图说良渚玉器》 方向明 著 浙江古籍出版社 2025年2月 不同文化的柄形器反映的“神柱”可能的组合关系。 良渚玉琮不同场合下的使用示意图。黄...……更多
西安大白杨发现大型西汉墓地 出土各类遗物近万件
...墓葬为主,葬者当以长安城周边平民为主,其中可能包括玉器工匠和低级官吏。这些发现为复原西汉时期长安社会图景提供了重要素材。地处龙首塬高地 北距汉长安城覆盎门约1.1千米据了解,大白杨墓地位于西安市莲湖区红庙...……更多
“渭陵六珍”映射下的汉代玉文化学术座谈会在咸阳开幕
...化和旅游局党组成员、副局长展续垚在开幕式上致辞说,玉器作为文物中的重要门类,是阐释中国礼乐文明的一个重要切入点,深度挖掘玉器中的历史文化信息和时代价值,还原其背后所承载的历史现象,讲好其背后精彩的故事...……更多
故宫开年首展聚焦和田玉文化
...制度,将和田玉的制作和使用推向历史高峰,并推动中国玉器艺术繁荣发展。“此次展览的名称‘玉出昆冈’,出自蒙学经典《千字文》。巍巍昆仑山冈,白雪连绵,河流奔涌,是和田玉的生命之源。”故宫博物院器物部研究馆...……更多
...求和美好愿望。据策展人王懿静介绍:“这是我们馆首个玉器展览,选取了106件(套)精美玉器文物,通过‘好雅之风——文玩用玉’与‘怀瑾之缘——佩饰用玉’两个单元进行展示。”文人案头的风雅与情趣母狮子昂首,嘴巴...……更多
书讯 |《材料与谱系》:巫鸿主持“中国材质艺术”丛书第三辑
...探索——大汶口文化至二里头期》《龙山时期“神祖灵纹玉器”研究》等,发表于重要博物馆的编著以及学术期刊。 钱存训 Tsien Tsuen-hsuin(1910—2015) :著名汉学家,中国书史、印刷史和图书馆学学者。曾任芝加哥大学东亚语...……更多
郑州商都遗址书院街墓地出土文物诠释了商人扇贝形覆面文化现象
...葬3人,墓底6处殉狗坑,出土遗物216件,其中铜器22件、玉器11件、金器7件等。黄富成介绍,M2是郑州商城目前出土随葬品数量最多、种类最丰富、组合最完整、等级最高的贵族墓葬, 填补了中商早段青铜文化的空白。此外,墓地...……更多
日月不淹,春秋代序。琳琅满目的玉器将我们带回了两千年前的汉代。汉代延续四百余年,是中国古代历史上国祚绵长的盛世。汉人、汉语、汉字、汉服……已成为中华民族文化和身份的标识。汉代玉器其用玉地域之广、数量...……更多
甲骨文中,有关妇好的记载有多少
...葬物品一千九百二十八件,其中,青铜器四百四十多件,玉器五百九十多件,骨器五百六十多件。此外,还有石器、象牙制品、陶器以及六千多枚贝壳。妇好墓出土的器物异常精美,譬如,工艺精湛的小玉人、镶嵌绿松石的象牙...……更多
...宫遗址只有200米,墓地中出土了1200余件文物,90%以上是玉器,此外还有石器、陶器、漆器和象臣器。反山墓地反山墓地出土了五把玉钺,其中M12、M14、M20三个墓出土的玉钺是超豪华的钺王,玉钺柄上下各有端饰,表明等级最高...……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天眼问学】你知道大禹治水的故事吗?
在遥远的尧舜时代,中原地区的人民常年遭受洪水的侵袭。尧帝就命令鲧去治水,鲧只知道筑堤挡水,结果洪水仍然泛滥,舜继承了尧的帝位以后
2025-07-02 20:55:00
血色丰碑|徐光:白山松水中的抗日英雄
在那烽火连天的抗战岁月一位英勇无畏的战士用生命谱写了一曲壮丽的抗日赞歌他就是徐光1932年,局势动荡不安,徐光受中共东满特委的派遣到珲春县工作
2025-07-02 22:32: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抗日英烈蔡炳炎:国将不保,家焉能存
大皖新闻讯 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皖籍抗日将领蔡炳炎的孙女胡清。她回忆
2025-07-02 19:46:00
一件炊器 见证北京三千年建城史
炎炎夏日,来首都博物馆的观众恐怕很难拒绝一支造型非常有特色的伯矩鬲文创雪糕。这款雪糕是以首都博物馆镇馆之宝之一的伯矩鬲为原型制作的
2025-07-02 15:31:00
《寻古中国·齐鲁记》开播,“时空穿越”中探寻齐鲁文明脉络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记者 刘宗智齐鲁大地的文明脉络可以追溯至多远?这一地区的文明如何起源、发展?6月30日起,纪录片《寻古中国·齐鲁记》在中央广播电视总台央视综合频道(CCTV-1)开播
2025-07-02 16:27:00
“在电视剧《步步惊心》中,回到现代的若曦(张晓)缓缓走进博物馆,看着一件件文物,历史片段如雪花般飞来……今天我在临安博物馆
2025-07-02 08:10:00
寻访老兵足迹|97岁老兵张学芝:穿越战火的英雄史诗,永不磨灭的红色印记
张学芝,男,1928年3月出生,1947年6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先后参加抗日战争、解放战争、抗美援朝,荣获二等功一次、三等功一次
2025-07-02 10:22:00
抗战中的太原:劲旅出征破顽寇
百团大战(资料图片)。 初秋的深夜,细弯的下弦月微微发亮,深蓝的天空中繁星闪烁。在夜幕的掩护下,一支支八路军部队从吕梁山区娄烦的边家庄
2025-07-02 07:03:00
【抗战亲历者口述史】【人物小传】刘峰,1916年生,1942年6月被中共江苏省委派至南京工作,领导江苏省委系统在南京的党员
2025-07-02 07:38:00
95岁新四军老兵朱旭伟 从“小鬼”到地方建设者
大皖新闻讯 13岁时,他因帮助新四军送信被排长看中,14岁就加入新四军,成了别人口中的“小鬼”。他看到连指导员被日本鬼子打中胸口却无能为力而伤心不已
2025-07-01 13:07:00
赓续红色血脉 铸牢信仰根基 苏州市相城区隧道抢通排民兵走进阳澄湖江抗纪念馆
六月的江南,蝉鸣与骄阳交织。在阳澄湖江抗纪念馆内,一面布满弹孔的旗帜静静悬垂,斑驳的纹路如同岁月刻下的勋章。6月27日
2025-07-01 16:11:00
南屏山小有天园的北宋题名者是谁?破案了!他是范仲淹好友
2025年6月28日,有幸观摩陆易导演的杭州湖山访石纪录片《两只金狮子》,大饱眼福。《两只金狮子》观影会影片中出现了诸位摩友探访南屏山小有天园遗址的场景
2025-07-01 16:46:00
战火淬炼民族魂 运河续写英雄歌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台儿庄行记
大众网记者 田甜 刘磊 枣庄报道硝烟散尽,运河无声。6月27日,记者一行循着历史的足迹走进台儿庄,在台儿庄大战遗址与纪念馆的交错光影中
2025-07-01 17:22: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 ∣“最美抗日女英雄”成本华:临刑前,她留下一张绝照
大皖新闻讯 1938年,来自马鞍山和县的成本华,在面对日军的暴行时,英勇无畏。她在临刑前含笑抱胸,留下一张绝照,铭刻一段动人心魄的巾帼史诗
2025-07-01 20:04:00
铁血记忆小娄峰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清太徐游击四大队驻地遗址(资料图片)。 盛夏,草木茂盛,生机勃勃的季节。臂缠护林防火袖章,走在古交市小娄峰村北侧饮牛沟的
2025-07-01 07: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