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95岁新四军老兵朱旭伟 从“小鬼”到地方建设者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7-01 13:07: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13岁时,他因帮助新四军送信被排长看中,14岁就加入新四军,成了别人口中的“小鬼”。他看到连指导员被日本鬼子打中胸口却无能为力而伤心不已。解放后,他积极响应国家号召投身家乡建设。

6月17日上午,在无为市新四军历史研究会左华会长的陪同下,大皖新闻记者走进无为市御景苑小区,拜访了95岁高龄的新四军老兵朱旭伟。

六楼跃层里的"宝藏老兵"

居住在六楼跃层的朱老虽已过鲐背之年,却身姿挺拔、思维清晰。听闻记者来访,他特意戴上助听器,笑称“不能让大家白跑一趟”。

95岁新四军老兵朱旭伟 从“小鬼”到地方建设者

朱老在接受采访

“父亲虽然耳背但腿脚利索,六层楼梯坚持自己上下。”二女儿朱翠玲介绍道。左华会长紧握朱老的手感慨:“我们无为现在仅在世三位新四军老兵,您可是咱们的‘宝贝’!”朱老幽默回应:“我哪是‘宝贝’,别成大家的'负担'就好。”轻松对话间,老兵的豁达与乐观尽显。

95岁新四军老兵朱旭伟 从“小鬼”到地方建设者

大皖新闻记者正在采访朱老

说起自己当兵的经历,老人有些激动。他乡音未改,土话很重,记者听起来有些困难,女儿伏在老爷子耳边充当翻译。

排长的手枪吸引了十四岁少年

1930年,朱旭伟出生于安徽无为无城镇一个小山村。动荡岁月里,他和家人亲历了国民党部队像土匪一样抢粮、日军残酷扫荡,一家人和乡亲们四处“跑反”。直到新四军队伍来到家乡,教唱革命歌曲、帮村民干农活的温暖场景,在少年心中埋下信仰的种子。

13岁那年,朱旭伟受新四军七师十九旅警卫连李昌信排长委托,成功完成跨村送信任务,让李昌信留下了深刻印象。“我当年就是一个孩子,那位领导(排长)让我将一封信送到对面一个村,安全回来就完成任务了。”

朱老说,排长看我人不大,很机灵,问我愿不愿意当兵,跟着他们打鬼子。朱老不好意思地回答:“我个头小,还没有抢高,也拿不动长枪,等我长大了,就跟你们去。”

排长见状,将身上的手枪挎在朱老的身上,手枪挂在屁股后。孩子们都喜欢枪,还是一把真枪。摸着身后的手枪,朱旭伟显得很威武很自豪。

排长说,现在很乱,万一被抓了壮丁,你就后悔了。后来,少年坚定回应:“死也不当国民党的兵!”就这样,身高不足步枪的他,被授予一把短枪,成为警卫连最小的战士,开启了传奇军旅生涯。

烽火硝烟中的生死记忆

在无为尚礼区河背巡逻的日子里,朱旭伟所在的四五十人警卫连,时刻与河对面南岸的敌占区对峙。

最刻骨铭心的是那场遭遇战——日军故意暴露火力引诱,将观察敌情的连指导员打伤后不治身亡。

“鬼子很狡猾,他们躲起来,故意向后方打枪,当时我们第一任连指导员王符志听到枪声探出身子观察时,被埋伏的鬼子一枪打中了胸口。我亲眼看到指导员在我面前倒下,被送到后方抢救。指导员当时已经不行了,他只说了一句:‘我革命成功了!’没多久就牺牲了。”说到动情处,朱旭伟的眼里泛起了泪光。

在警卫连当“小鬼”时,印象最深的地方就是:为了摸清地方情报,经常换地方,附近几个村子就留下朱老的脚印,及时将情报上报给上级部队,配合打鬼子。

抗战后期,朱旭伟转入后勤部队。日本宣布投降后,朱旭伟所在的部队进行了“北撤”。朱旭伟跟随部队南征北战,先后参与了睢杞、淮海、莱芜、孟良崮等诸多关键战役。在枪林弹雨中,他毫不退缩,冲锋在前。这些生死考验,都化作他军功章上闪耀的光芒。

脱下军装后的别样战场

新中国成立后,朱旭伟响应号召投身地方建设。从泉塘公社党委书记到蜀山、汤沟区委书记,从人民银行行长到供销社主任,他在十余个岗位上默默耕耘。即便离休前担任供销社督导员,依然坚持深入基层调研,用行动诠释着共产党员的使命担当。

朱旭伟养育了5个孩子,家教很严。个个都有出息,而朱老从未以英雄自居。当兵打仗的事很少提过。孩子们只知道父亲是一个老兵。

如今,朱旭伟和女儿生活在一起,依旧保持着自律的生活。每日清晨5点准时起床,在楼上阳台上散散步、伸伸腿,对家中的月季、白兰花浇水养护。

早餐后阅读报纸,闲暇时还会在电脑上浏览新闻。即便家住六楼,他每月仍坚持下楼三四次,上下楼梯从不需要家人搀扶,展现出顽强的生命力与乐观的生活态度。

在朱老家的阳台上,一棵近两米高的白兰花正含苞待放,天空中飘散着淡淡清香。

“这是父亲养了20多年的白兰花,花开时,老爷子总是摘一大把,送给喜欢的人。你不要,他还不高兴。”朱旭伟的女儿说。

知情人士说,朱旭伟的传奇经历,不仅是个人奋斗的见证,更是一段珍贵的历史记忆,激励着后人铭记过往,砥砺前行。

大皖新闻记者 孙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1 23: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说,史发华老人提及抗战经历时,忍不住哼唱起了当年的新四军抗战小调。“两位老兵都与侵华日军有着血海深仇。”戴启程说,史发华1945年在大桥开元寺招兵处入伍,成为新四军战士。 “
2023-09-19 07:59:00
新桥街道开展“弘扬八一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主题活动
...7月28日,新桥街道退役军人服务站联合江湾社区赴太华山新四军和苏南革命根据地纪念馆开展了以“弘扬八一精神 传承红色基因”为主题的活动。上午,退役军人们来到有着“苏南小延安”称
2023-08-01 18:17:00
血性12少年郎!日军重兵包围,“小鬼班”牺牲过半,最大16岁
...量。日军用兵方向的调整,反反复复的扫荡,给八路军、新四军的发展和敌后根据地的建设,带来前所未有的压力。徐州和津浦线是日军的重点守备区,与它为邻的是彭雪枫领导的苏皖敌后抗日根据
2023-10-12 14:03:00
山河铭记|新四军老战士胡文藻:13岁圆满完成送信任务 还缴了敌人的枪
大皖新闻讯 1944年2月,年仅13岁的胡文藻参加新四军。几个月后,机智勇敢的胡文藻和一位老侦察员一起圆满完成了送信任务,还从伪军手里缴了两支枪。在部队期间,胡文藻当过侦查员,剿
2025-07-07 11:25:00
本文转自:解放军报本报讯 刘欢报道:8月1日,新四军纪念馆制作发布了“八一”特别微党课《一位前辈的重托》,详细记录了著名新四军历史研究专家、92岁老兵丁星日前向该馆捐赠史料书籍的
2023-08-05 08:44:00
抗战老兵的生活与情感世界,《峥嵘岁月——新四军老战士口述史》新书发布
...反法西斯战争胜利78周年即将到来之际,《峥嵘岁月——新四军老战士口述史》在南京发布。本书收录75名新四军老战士的口述,旨在传播红色英雄故事,弘扬伟大抗战精神,向所有参加抗日战
2023-09-02 23:49:00
山河铭记|珍贵!安徽新四军老兵捐出一把冲锋号
...镇上马村人,1944年8月参加抗日游击队,1945年3月被编入新四军七师皖南支队,1948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参加过抗日战争、解放战争,1951年带病复员回乡,为因战八级残
2025-07-30 19:57:00
合肥104岁新四军老兵的抗战记忆:亲眼目睹战友被日军飞机炸弹击中
...皖新闻讯 冒长松今年104岁,安徽省全椒人。他1942年参加新四军,现居住在合肥市老城区一栋普通三层居民楼3楼。如今的他走起路来仍然腰板挺直,握手时双手温暖有力。今年是中国人
2025-07-04 11:41:00
山河铭记 | 保家卫国投身革命,百岁老兵回忆抗战胜利那一幕
...抗日战争胜利80周年。高维田1925年9月出生,1943年6月参加新四军,1944年9月入党。5月21日上午,在天长市翠微巷的一处普通平房里
2025-06-24 12:5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纸上烽烟|打响青岛武装抗日第一枪的红色作家周浩然
编者按:八十年后,抗战的炮声犹有余响。回望那段生灵荼毒、国运飘摇的岁月,英雄的先辈们奋起抗暴,以血肉之躯抵御虎狼之师,守住了民族的尊严和生机
2025-08-27 06:43:00
抗战中的太原:血火王兴坪 忠魂护家园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王兴坪惨案遗址(资料图片) 1938年2月,齐世铭的东山抗日游击队被整编成714团独立营,在王兴坪村建立了根据地
2025-08-27 07:04:00
铁骨铮铮响 血尽志未消——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三)在华北军区烈士陵园安葬着这样一位烈士,贺龙元帅赞誉他是“中国共产党的优秀党员
2025-08-27 07:55:00
1951年上映的影片《新儿女英雄传》讲述了抗日战争初期,冀中白洋淀地区一支由中国共产党领导水上猎户组成的传奇游击队——雁翎队的故事
2025-08-26 09:23:00
中国空战史上对撞敌机第一人陈怀民,不要为我悲伤、不要为我难过,为了国家百姓,死的有价值!1938年,22岁飞行员陈怀民,不顾安危撞向日军飞机,壮烈牺牲,没想到女友竟纵身一跃,跳入
2025-08-26 10:42:00
1937年7月7日夜,日军在北平西南卢沟桥发动卢沟桥事变。佟麟阁:誓与卢沟桥共存亡。佟麟阁女儿:父亲不会变老,我想再抱抱他,父亲牺牲时那年我只有15岁……
2025-08-26 10:42:00
“莫见乎隐,莫显乎微,故君子慎其独也。”真正的君子,就算没人监督,也能守住本心,不会因为环境隐蔽就放纵自己。然而现实中
2025-08-26 15:04:00
读方志 行贵州 | 岩脚镇:繁华商埠和川盐集散的古驿道
在贵州西部,群山脚下、廻龙溪畔坐落着一座百年古镇——岩脚古镇。岩脚旧称羊场,位于六枝特区北部,始建于明朝洪武年间,距今已有600多年的历史
2025-08-26 15:32:00
铭记抗日战争历史,传承烽火岁月精神 ——“信”火相传大学生退役士兵实践团红色寻访之旅
2025年,正值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80年前的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中华民族用血肉之躯铸就的胜利丰碑
2025-08-26 16:56:00
泉畔寻踪,诗里访城—— 山师附小2024级8班雏鹰小队访泉研学记
鲁网8月26日讯近日,山东师范大学附属小学 2024 级 8 班雏鹰小队踏上了一场别开生面的访泉之旅。此次活动从充满古韵的百花洲出发
2025-08-26 16:56:00
大皖新闻讯 泛黄的纸张,铅印的文字,穿越八十余载时空,静静诉说着昔日的战火纷飞——这便是珍藏在安徽省档案馆的《抗敌报》
2025-08-26 21:08:00
浙江绍兴鲁迅纪念馆的夹烟墙画,有人投诉认为不妥,理由是会误导青少年,并建议把鲁迅抽烟换成握拳动作。投诉是好心,但有些过度操心了
2025-08-27 01:56:00
巧设诈降计 杀敌显神威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齐世铭故居。(资料图片) 如今,在杏花岭区东山腹地有个风景优美的村庄叫窑庄村。抗日战争时期,东山地区抗日游击队队长齐世铭的故居就在这里
2025-08-26 07:49:00
捐躯赴国难 视死忽如归——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二)“我自从‘九一八’东北事变、‘一二八’上海抗战之后,悲愤交集……仓卒离家
2025-08-26 08:00:00
山河历劫难 燕赵赤子心——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一)编者按 在抗日战争中,燕赵儿女以铮铮铁骨战强敌、以血肉之躯筑长城、以前仆后继赴国难
2025-08-25 08:21: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