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扬州日报
他们赴南京寻访抗战老兵
记录大桥战斗口述史
铭记“九一八”,不忘国耻。17日上午,江都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寻访抗战老兵小组一行5人驱车赶至南京,记录下吴非远和史发华两位抗战老兵在大桥镇的战斗经历。
寻访
赴南京为两位老兵录下口述
“我们一直想挖掘大桥镇革命抗战口述史料,听说曾经在大桥战斗过的两位抗战老兵住在南京。”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会长戴启程说,他们到南京寻访的两位老兵,一位是97岁的吴非远,另一位是100岁的史发华,两人都曾在江都大桥镇战斗过。
“提及‘九一八’,两位老兵都难掩内心的不平静。”戴启程说,史发华老人提及抗战经历时,忍不住哼唱起了当年的新四军抗战小调。
“两位老兵都与侵华日军有着血海深仇。”戴启程说,史发华1945年在大桥开元寺招兵处入伍,成为新四军战士。
“吴非远是浙江义乌人,很早就接触抗日救国思想。”戴启程说,1942年,正处于抗日最艰苦的阶段,吴非远参加了当地的抗日游击队。由于年龄小,就担任了队里交通联络员的工作,多次传递重要情报。
讲述
他们都曾在江都大桥战斗过
“两位老兵都在大桥战斗过。”戴启程说,史发华入伍后一直在大桥镇活动,后来参加了淮海战役、抗美援朝。在大桥镇一带的经历,老人如数家珍,现场讲述了新四军的抗战活动。
“在记录老兵的口述中,我们感受到老一辈革命人的家国情怀,大家听着听着不禁泪眼婆娑。”小组成员张明海表示,史发华的战斗口述经历,为大桥镇革命战争提供了珍贵史料。
张明海表示,吴非远在大桥的战斗经历,主要是参加了渡江战役的三江营战斗。据吴非远回忆,当年,他们兵分三路,包围三江营。吴非远和连队干部各带一个排,组成三个攻击梯队。夜幕降临,战斗打响,两个突击班沿着堤埂搜索前进,党员冲在最前面。有人踩响了地雷,但没有人后退。敌人的碉堡里射出密集的子弹,前面的战友中弹倒下,后面的战友抱着炸药包冲向前去,把碉堡炸开了几个缺口,很快消灭了敌人。
展望
与时间赛跑寻访更多老兵
“这次寻访抗战老兵,小组成员对抗战历史有了更深刻的认识和了解,也更加明白保护和传承革命文化的重要性。”戴启程说,大桥镇历史文化研究会今后还将继续开展寻访老兵活动,抢救性挖掘老兵们在大桥镇战斗过的口述经历。
“针对某一乡镇的战争挖掘,只是很多老兵经历中的一部分。”戴启程表示,在老兵们的回忆和口述中,一些在部分地区的重大战役会被重点提及,一些地方的小战斗可能不会提及,他们要做的就是填补这份口述“空白”,抢救性挖掘更多发生在大桥镇的抗战史料。对于一个地方来说,这些史料弥足珍贵。
“寻访老兵的脚步不会停下,我们希望通过这些努力,让更多人了解到这段宝贵的历史,同时呼吁更多的人参与到这项寻访工作中来。”戴启程说。
通讯员 徐乐飞 记者 孟俭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9-19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