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山河铭记|新四军老战士胡文藻:13岁圆满完成送信任务 还缴了敌人的枪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5-07-07 11:25:00 来源:大皖新闻

大皖新闻讯 1944年2月,年仅13岁的胡文藻参加新四军。几个月后,机智勇敢的胡文藻和一位老侦察员一起圆满完成了送信任务,还从伪军手里缴了两支枪。在部队期间,胡文藻当过侦查员,剿匪便衣队队长、警卫班长,排长等,荣立过三等功三次,获得过“剿匪模范”荣誉称号。

6月20日下午,在合肥市庐江路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的病房里,大皖新闻记者采访到了94岁的胡文藻。

13岁加入新四军,是大家喜爱的“小鬼

1931年6月14日,胡文藻出生于湖北省蕲春县檀林镇大王山。大王山位于鄂皖西南交界的湖北蕲春山区,山川美丽,物产丰富,是新四军游击队活动的要地,也使当地群众更多地接受到革命教育,“知道打日本鬼子,保家卫国,自愿参加革命队伍。”

山河铭记|新四军老战士胡文藻:13岁圆满完成送信任务 还缴了敌人的枪

胡文藻年幼时,父母突然故去。随后,胡文藻来到了生活条件还不错的大伯家生活。

大伯是一位支持革命的开明人士,他的家成为当地新四军开会的地点。胡文藻白天帮大伯家放牛,晚上就经常跑到新四军开会的房间玩。

新四军在当地的主要工作有两点:一是发动群众,组织青年参加新四军;二是宣传共产党的政策,争取地方士绅支持新四军,解决军队枪支弹药和物资严重不足等问题。

耳濡目染之下,胡文藻萌生了参加新四军的念头。在几经申请之后,1944年2月,胡文藻如愿加入新四军。虽然胡文藻才13岁,但他干事麻利、机智勇敢,很快大家都喜欢上了这个小同志,亲切地喊他“小鬼”。

胡文藻回忆,“当时参加的是新四军沿江纵队,跟老侦察员陈克润后面搞侦察工作。”

圆满完成送信任务 还缴了敌人的枪

1944年下半年的一天,胡文藻接到参加新四军后的第一个任务——上级安排陈克润和胡文藻把一封信送给桐山冲的新四军第5师某部政治委员钟子恕。

山河铭记|新四军老战士胡文藻:13岁圆满完成送信任务 还缴了敌人的枪

老人讲述战争年代的战斗场景。

两人乔装打扮成当地山民的模样,胡文藻把信藏在衣服领子里就出发了。“沿途要经过日军的炮楼、碉堡,这些地方敌人封锁得很严,如果暴露了非常危险。”胡文藻向记者介绍说。

路上,两个伪军走过来对两人喝道:“站住!干什么的?”陈克润有外地口音,怕他说话引起敌人的怀疑,就按照事先约定装扮成哑巴。胡文藻上前说道, “我们去桐山冲走亲戚,”然后指着陈克润说,“这是我哥哥,他是个哑巴,不会讲话。”

伪军听了以后半信半疑,继续纠缠不休。这时,胡文藻看到路边有家小饭店,就灵机一动,称早上没有吃饭,现在肚子饿了,要去饭店买东西吃。

胡文藻两人进了饭店,两个伪军也跟着进来。陈克润、胡文藻点了两碗面,表面上不动声色,心里却在紧张思考着如何摆脱这两个敌人。

滚烫的面条端上来后,陈克润悄悄给胡文藻使了一个眼色,胡文藻马上心领神会。两人同时端起碗,把滚烫的面泼到两名伪军脸上。没有提防的两个家伙立刻捂住眼睛惨叫连连,陈克润和胡文藻趁机上前把两人的枪缴了,迅速从饭店后门跳河跑了。

两名伪军跑到门外,找到帮手来追陈克润和胡文藻。两人隐蔽在一块大石头后面,将枪管露了出来。敌人看到了枪,就不敢再追。陈克润和胡文藻一溜小跑前往桐山冲,圆满完成了送信任务。

当时才13岁的胡文藻,第一次参加任务就受到了上级的表扬,“信也送到了,还一人缴了一支枪,做得很好。”

听到鬼子投降消息 我们高兴极了

在敌强我弱的艰苦环境中,胡文藻和战友在宿松、蕲春、黄梅、太湖一带山区活动打游击。

胡文藻回忆,“大多数情况下是白天隐藏,晚上行动。生活艰苦,缺衣缺粮。”有时被敌人围剿,在深山老林几天都吃不上一餐饭,只有吃些野果野菜充饥。

“我们和日本鬼子正面作战少。因为我们的武器太落后了,我们经常是临时集中,马上又分散。按照上级指示,采取灵活机动的方式打击敌人。”

山河铭记|新四军老战士胡文藻:13岁圆满完成送信任务 还缴了敌人的枪

老人听力不太好,女儿在转达记者的提问。

1945年8月15日,日本宣布无条件投降。胡文藻跟随部队正活动在大别山区岳西、太湖、蕲春一带。说起当年听到日本投降的消息,胡文藻兴奋之情溢于言表,“哎呀!当时高兴极了,大家都高兴得很!”

新中国成立后,胡文藻担任过望江县人武部军事教员,潜山县人武部干事,黄佰区武装部长。1956年转业分配到安庆地委,后又分配到太湖,先后担任过供销社干部股长、副主任,县食品公司经理,百货公司经理,县农机厂一厂、二厂厂长、支部书记,工业局副局长、局长、党组书记,最后在太湖县经贸委党组副书记岗位上离休。2022年,胡文藻被授予“安徽省第十届福星”称号。

2001年和2004年,经太湖县县委提议,胡文藻担任新四军太湖县研究会第二届、第三届会长。

记者手记: “你们不要为难人家”

这是一次在病房完成的采访。采访中听闻的一件“小事”让记者久久难以平静。

据其家人介绍,尽管已经进入鲐背之年,胡文藻身体非常好。多年来,老人养成了早上去公园锻炼的习惯,每天步数基本上不少于7000。

三女儿胡亚琴介绍,5月24日清早6点多,在去公园锻炼路上,胡文藻老人被一名骑电瓶车的人撞到。送医后,胡文藻在太湖县人民医院重症监护室一直高烧不退。6月6日,转院至中国科学技术大学附属第一医院。胡文藻的三女婿汪平介绍,老人在高烧昏迷中好像懵懵懂懂之中回到了战争年代,“不停地说‘冲啊’之类的话”。

而让人动容的是,老人清醒后的第一句话是,“你们不要为难人家。”在医院照顾老人的几位女儿在听到这句话时几乎是异口同声地说,这就是我们的老爸,他遇到事情总是喜欢为别人考虑。

大皖新闻记者 赵明玉 许佳 见习记者 王浩 摄影报道

编辑 方伟阳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5-07-07 15: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山河铭记 | 保家卫国投身革命,百岁老兵回忆抗战胜利那一幕
...日上午,在天长市翠微巷的一处普通平房里,100岁的抗日老战士高维田身姿挺拔,说话思路清晰。80年前,当得知日本鬼子投降的消息时,高维田随同首长在定远县藕塘开会学习,“心情当然
2025-06-24 12:54:00
...物件,心中总会涌起难以言喻的沉重。而当我读到刘志诚老战士“难忘的四十天”口述史,这种沉重里又多了一份对“抗争”的深刻理解——在南京城经历浩劫时,正是无数如刘志诚般的战士,在烽
2025-10-11 08:05:00
山河铭记|皖南山间的抗日洪流:新四军在岩寺的诞生与出征
...,说 “打农具不如修枪支,能多杀几个鬼子”。 新四军老战士王群捐赠的手电筒这种鱼水深情,在岩寺新四军军部旧址纪念馆的展厅里,被一一记录:一个破旧的手电筒是新四军老战士王群捐
2025-08-01 19:37: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全是跑,一路跑得特别渴。”南京鼓楼区,窗明几净的空调房
2025-09-04 07:40:00
前隍村,红色基因融入血脉
...虽然新四军在宝堰驻扎时间较短,但前隍村在很多新四军老战士、老同志心目中留下难以磨灭的印记。多年来,很多老同志重返前隍,回顾战斗岁月,畅叙革命友情,重温初心使命,关心老区发展。
2024-01-21 09:21:00
28岁的你丨我这一辈子都交给党了
...还躲起来。好几天他的心情一直不舒畅。后来,他向一个老战士打听,才知道他们那是在开党小组会。他一听心里不由咯噔一下,过去他总认为新四军和共产党是一回事,当了新四军就是参加了共产
2024-06-02 10:03:00
传承英雄志 镇江润州公安党建联盟清明祭英烈
...休干部、参加过长津湖战役、荣获战时二等功的抗美援朝老战士、98岁老兵李先彬的英勇事迹。在零下三四十摄氏度的长津湖,面对装备精良的敌人,李先彬浴血奋战、冲锋在前。在一次惨烈的战
2025-04-04 11:31:00
山河铭记丨抗日英烈储蓄谋:隐蔽战线上的“红色长城”
...抗战全面爆发后,储蓄谋加入江南抗日义勇军,后改编为新四军第一支队。1938年,在第二次国共合作的条件下,受党组织派遣到国民革命军第二十三集团军司令部工作。当时,芜湖、繁昌、南
2025-07-16 17:38:00
本文转自:青年报老战士为十四岁学生送上生日寄语让勤奋学习成为青春远航的动力青年报记者 刘春霞本报讯 十四岁是最早的入团年龄,也是褪去稚嫩慢慢走向成熟的年纪,在这样一个有纪念意义的
2023-05-09 09:0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沈举人巷:微更新,焕新颜
近日,鼓楼区华侨路街道沈举人巷完成“微更新”。这条200米长的老街聚焦景观提升、文化重塑与便民设施优化,更新过程中融入科举文化、名人记忆等元素,在留存历史底蕴的同时焕发时代活力。
2025-11-05 08:18:00
地戏是流行于贵州省安顺市的地方戏,其产生与明初来自安徽、江苏、江西、浙江、河南等地的安顺屯军有关。明朝军队在贵州设有24个卫
2025-11-05 03:25:00
潍坊廉政文化的精神回响
鲁网11月4日讯(记者 王玉龙)一出名为《枝叶关情·郑板桥》的话剧在北京发布,将清代“扬州八怪”之首郑板桥的清风傲骨,再次推至当代观众面前
2025-11-04 14:30:00
送别!福州走出的学界泰斗走了!她的家族竟然这么不一般
闽江呜咽,榕叶含悲。我国海军舰船应用化学领域泰斗、“人民海军居里夫人式女杰”萨本茂同志,于2025年10月31日在上海逝世
2025-11-04 16:10: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位于鱼台县的孝贤文化主题公园,园内孝贤阁耸立其中,孝贤阁共四个门。在正门(即西门)孝行天下的匾额下中联为
2025-11-04 17:39:00
鲁网11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少陵台。少陵台位于城内中御桥东。公元742~756年,杜甫3次到兖州探望任兖州司马的父亲
2025-11-04 17:43:00
武当山老君洞:一部藏于山林的千年道教石刻史书
在武当山,除了金顶的辉煌和南岩的险峻,还隐藏着一个连许多本地人都未曾踏足的千年秘境。它藏于景区琼台公路旁的密林深处,没有拥挤的人潮
2025-11-04 18:06:00
“捐给博物馆全社会都能看到才有意义”“捐赠达人”再出手 西安八办入藏一批珍贵证章文物史料
11月4日,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举办了“证章捐赠仪式”。陕西省戒毒管理局的李轩向八路军西安办事处纪念馆捐赠了中国人民抗日军政大学教职员证章
2025-11-04 18:42:00
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揭晓我省3种图书榜上有名河北日报讯(记者肖煜)近日,第35届“金牛杯”优秀美术图书评选活动在甘肃天水落下帷幕
2025-11-04 08:58:00
鲁网11月3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一行来到兖州。“顾余不及仕,学剑来山东”,“我家寄在沙丘旁,三年不归空断肠”。让我们一起来探访李白曾居住的地方
2025-11-03 17:44: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吉林这幅画里藏着古代的“雪天Vlog”
吉林的雪一落,朋友圈立马被刷屏。滑雪、围炉煮茶、啤酒炸鸡成了现代人的下雪标配,吉林省博物院藏的清袁瑛雪景山水图轴,早就把古人的雪中即景安排得明明白白
2025-11-03 18:12:00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走进位于思明区大同路7号的厦门侨批馆,一艘悬挂在空中的福船映入眼帘,船旁飘扬着一封封穿越时空的侨批信笺
2025-11-01 08:30:00
探寻教育先驱的“巾帼之思” 《陈嘉庚与女子教育》出版
厦门网讯(厦门日报记者 许舒昕)在中国近代教育史上,陈嘉庚的名字如同一座丰碑。他是倾资兴学的爱国华侨,更是率先呼吁男女教育平权的先驱
2025-11-01 08:31:00
1日,市文旅局发布跟着《黑神话:悟空》游太原主题旅游线路,邀请游客循着“悟空”足迹,漫步晋阳山水,品味市井烟火,触摸非遗匠心
2025-11-01 18:23:00
何以中国|邂逅千年荆风楚韵 ,古城中开启文化奇幻之旅
大皖新闻讯 禹划九州,始有荆州。这座承载着5000年建城史、500年建都史的古城,宛如一部厚重的史书,每一页都写满了岁月的故事
2025-10-31 09:29: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