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江浙沪洋气城市,上海只能排第二
...’之类的话没有说。”许多人偶尔会对宁波感到好奇:做宁波人会不会有压力?毕竟身边的人不是有钱,就是更有钱。对于这个问题,到过宁波的外地朋友们的回答是——“宁波应该是目前我见过最松弛城市了,随处散发着小布...……更多
...成为能熟练地与洋人打交道的买办。在上海,善于经商的宁波人势力是很大的。1911年2月,宁波旅沪同乡会正式成立,首任会长由沈仲礼担任,虞洽卿、朱葆三为副会长,第二年虞洽卿就被推为会长。以后他一直担任这一职位。...……更多
每个浙江孩子都逃脱不了年糕?东北大白菜多,浙江年糕申请出战
...哪里噩梦了,年糕多好吃,我要为年糕正名!”年糕作为宁波人的年货必备清单,小陆说,量大得能堆成一垒白花花的年糕山。即使量多也不会担心年糕过期,放入冷水中,勤换水,半个月内它依然软糯弹牙。“不能放在外面,...……更多
...农傅其丰穿行杨梅树间,细致察看今年的挂果情况。作为宁波人心目中“最对味”的杨梅——露天生态杨梅,今年姗姗来迟。“气候偏冷,杨梅就会推迟上市,但我们管护有招,疏花、剪枝、养护一样没落,还连续几年用‘石砾...……更多
浙江经济第二大市,人口如何冲关?
...”。近些年,宁波在吸引人才方面表现不俗。据《2023年宁波人才蓝皮书》,2021年以来,宁波每年新引进就业大学生均保持在20万人以上。另据宁波市统计局数据,2022年末,宁波市常住人口为961.8万人,与2021年末常住人口954.4万...……更多
追风者:关税战为何胜利?虞世清和张鸣泉原型,竟然是虞洽卿和他
...益,当然他有人脉和手段才能做这个生意。虞洽卿,浙江宁波人,因为父亲早逝,家庭贫寒,他勉强读了三年私塾便辍学。14岁的他不得不出来做学徒讨生活,只身前往上海,在瑞康颜料行当学徒由于他业务熟悉,工作勤快,让...……更多
吃不厌的年菜是家的味道(上)
...鲜美至极的复合味。这道菜的精华在汤不在鱼,是老一辈宁波人最认可的过年宴席压轴菜。2023年5月,杭州首版米其林指南发布,寻味江南榜上有名。主理人朱先生是地道的宁波人,他店里可以吃到各种烧法的黄鱼。温州·蝤蛑...……更多
...,着力于埋头苦干,并不意味着不去抬头看天。近年来,宁波人敏锐观察到了制造业发展的新动向,提出了打造“全球智造创新之都”的新目标。从“制造”到“智造”,一个“智”字凸显了智能化、数字化技术在其中的重要地...……更多
今日评说丨岁月“织”出繁花
...套中山装、第一家西服店就出自红帮裁缝之手。1896年,宁波人开出了上海第一家西服店,到1950年,红帮裁缝在上海办起了420家西服店。 “四个功”、“九个势”、“十六字标准”塑造了中国缝制西服的经典衣品。在王家卫的镜...……更多
《完美告别》宁波人的生活状态让主创羡慕
...老李,绿豆糕1块!”……订单上的食物品种,都是让老宁波人倍感亲切的美食小吃。美华糕团店内景。 除了糕团店这个主场景外,摄制组还特意在小区内新浇筑了一座大象滑梯。作为影片中多次出现的设施,这座滑梯的原型出...……更多
宁波杨梅“大小年”问题基本解决
...子任云达穿行杨梅树间,细细察看今年的挂果情况。作为宁波人心目中“最对味”的杨梅——露天生态杨梅,今年因春季前期温度低,集中上市时间在6月15日左右,稍晚于去年。“气温偏低,杨梅就会推迟上市,但我们疏花、剪...……更多
晨报拍大片④ | 张园第三代“原住民”打卡,期待老房子成为“世界会客厅”
...沪语:指年龄比妈妈略大的女性)在做蛋饺,客堂里挂着宁波人自己做的鱼鲞。我家的祖辈来自宁波,鳗鱼鲞是年夜饭餐桌上必备的,也是客堂里必挂的;住在对面的阿婆是广东人,于是腊肉香肠也在客堂里拥有了一席之地,还...……更多
杭州日报讯 丁乙卯(1915-2000),浙江宁波人,著名书法家、书法教育家,“浙东书风”代表性人物之一,生前系中国书法家协会会员、宁波书画院特聘书画师,其传略与作品入选《中国当代墨宝集》和《当代中国书法艺术大成...……更多
...宁巷1号不仅成为文化交流和精神传承的空间,更能成为宁波人巷子里的城市生活聚场。”永宁巷1号项目组经理郑驾威表示,通过自身空间形态升级、新型商业业态引入,进而推动老城区活力再现。投入运营当天,永宁巷1号项目...……更多
...京,宁波港码头累计采购南京港机重工设备30多台,许多宁波人在南京创新创业。”宁波日报报业集团编委吴育新表示,南京在传承海洋文明中已经驶出了新时代的“宝船”。采访中,他们感受到了长三角一体化发展大有可为。...……更多
“都要定制胡歌同款”!《繁花》火了,浙江这家店电话被打爆
...帮裁缝发轫于清末民初,红帮是当时西式服务业的统称。宁波人有到上海谋生的传统,上海滩的“西装热”,给聪明能干的宁波裁缝带来了千载难逢的机遇,他们纷纷涌入上海滩。1891年,宁波人王睿谟在上海创办“王荣泰”洋...……更多
“中生代”侨商“归来故事”:25年与“一根纱线”较劲
...的胸怀、商的头脑,但其实还有一个非常优秀的特质——宁波人的手工。”在以“数”谋新的过程中,薛惊理传承百年“红帮裁缝”的工匠精神,以“质”出圈,不断突破。2017年,薛惊理创办的公司便以“粗梳羊绒纱线”入选...……更多
剧版《繁花》中的泡饭,为何能抚慰人心?
...四倍。肉色桃红,肉质微腐而不烂,是咸鱼的最高境界。宁波人须臾不可离的新风鳗鲞、黄泥螺、醉蟹、醉螺、蟹糊、虾酱等,口味一个比一个重,均是绑架泡饭的“黑手党”。能干一点的主妇还炒一些时令小菜犒劳家人。春天...……更多
老上海的豆腐业
...腐细腻、润滑、嫩而挺劲,独具南豆腐特色;经营者都是宁波人。绍作,是指沿袭浙江绍兴做法的作坊,专产水油方;经营者主要是绍兴人,经营比重虽只占全行业的1%不到,但其产品肥嫩油香,别具风味,是配制油豆腐线粉汤...……更多
霸道总裁为什么大多都姓顾
...大家最熟悉的琼瑶是湖南衡阳人,严沁是杭州人,亦舒是宁波人,李碧华和梁凤仪都是广东人。这些南方作家们熟悉南方常见的姓氏,也深受南方言情传统的影响。顾,就是琼瑶笔下常见的男主姓氏,顾亚蒙、顾小雨、顾友岚一...……更多
95后“吃货博士”尝江南百年美食
...平原,多元的地貌,也造就了江南多元的饮食特点,比如宁波人就喜欢吃咸,而苏锡常地区和上海的食物就偏甜。”邹赜韬说,他自己的口味就是这种江南多元口味的体现。 怎奈,邹赜韬自嘲是“易胖体质”,这对一个研究饮...……更多
宁波当代2024国际画廊周:新一线城市艺术市场起航的序曲
...切片”以及“宁波当代艺术发展现状”三个纬度展开,让宁波人近距离感受当代艺术发展过程,了解当下国际艺术发展方向,了解国内国际当代艺术市场,为即将介入艺术市场的宁波市民搭建一个系统学习的场域,构筑起宁波人与当下...……更多
...,单月异地医保结算交易次数增加了20多倍。住在附近的宁波人沃佩珠就是其中之一。沃佩珠今年70岁,退休后为了照顾孙辈,与老伴搬来杭州。“我老伴有‘三高’,以前我们都是每三个月回一趟宁波,备足药品再回来。后来...……更多
婆媳矛盾因何起
...以忍受的是,婆婆为了让她发奶天天要她吃糖面。婆婆是宁波人,吃糖面是宁波人的儿媳坐月子常吃的食物。可儿媳在国外时就断了奶,根本不需要吃糖面发奶。婆婆不管儿媳的感受,硬要儿媳吃,发展到后来,儿媳不但看到糖...……更多
85后网红被封禁!粉丝超2300万,曾花800万购11台玛莎拉蒂奖励员工
...拉蒂奖励员工公开资料显示,倪海杉出生于1987年,浙江宁波人。在倪海杉的自述里他出生草根,早年做过酒吧服务员,后来开始转型做电商,通过售卖游戏外挂赚取了第一桶金。据钱江晚报此前报道,倪海杉是2016年1月曾以“800...……更多
非宁波户籍人员参保又增暖心变化
...万常住人口中,大约每3个人中就有1人是从省外来甬的新宁波人,他们既是宁波共富先行路上的建设者,也是共享者。为了让新宁波人“医有所保”,宁波积极回应外来人员参保需求,允许持有宁波居住证的非本市户籍人员参加...……更多
“宁波帮”再添新印迹 百年商帮精神薪火相传
...表的“宁波帮”足迹遍布全球,使“宁波帮”成了全世界宁波人引以为豪的称谓,他们在改革开放、香港回归、宁波计划单列和港口开发等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审视当下,“宁波帮”精神如何历久弥新?创立“中国宁波一号帆...……更多
台风“贝碧嘉”逼近江浙沪启动Ⅰ级应急响应:仅舟山就转移4万人,航班取消高铁停运景区关闭
...(报料邮箱:cnshangyou@163.com)记者了解到,为应对台风,江浙沪地区严阵以待。目前,江苏、浙江、上海升级防御台风“贝碧嘉”应急响应为Ⅰ级,数万名群众被转移到安全地带。除航班停运、景区关闭外,自15日20点起,上海...……更多
醉泥螺还具有养颜美容、益气补血的功效
...示的。当谈到宁波的美食,怎能不提到宁波汤圆呢?这是宁波人过年必备的传统美食,也是宁波文化的一部分。宁波汤圆以其独特的制作工艺和口感而闻名,外皮柔软细腻,内馅丰富多样,每一口都充满着浓浓的幸福感。无论是...……更多
...进行创作,向观众立体呈现了浙东抗战辉煌篇章。“这是宁波人拍的宁波故事。”何迎春颇感自豪。博地联合地方产业引导基金和金融机构成立了总规模约10亿元的影视文化基金,已投拍30多部优秀影视作品,包括《以爱为营》...……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
“我们只有反抗,只有斗争!”这是胶东特委书记理琪撰写的油印信件———《给各级党同志的一封信》中的名句。他以瘦弱之躯扛起胶东抗战大旗
2025-09-03 15:51:00
巾帼不让须眉的白衣战士张华英
张华英老人(左二)大众网记者 邢晨 通讯员 肖水莲 烟台报道烽火岁月里,山东胶东大地遍布抗争印记。在烟台黄渤海新区潮水镇潮水一村
2025-09-03 16:3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