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晨报拍大片④ | 张园第三代“原住民”打卡,期待老房子成为“世界会客厅”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3-01-20 20:1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周到上海网

晨报拍大片④ | 张园第三代“原住民”打卡,期待老房子成为“世界会客厅”

在春节来临之际,新闻晨报·周到给读者带来兔年福利——前往上海的多个地标拍一组春节大片。新闻晨报·周到邀请摄影师为读者拍摄一组人物照片,同时还拍摄视频节目,记录下属于读者自己的故事。晨报视频节目俞佳柠是80后上海人,在张园出生并长大,家中三代人在张园居住长达70多年,张园这里的石库门承载着她最深刻的“城市乡愁”。2018年春,根据长辈的提议,她开始对大外公俞佐廷生平进行历史挖掘和文献整理工作。春节前夕,俞佳柠来到张园参加晨报拍大片,作为张园的第三代“原住民”,她对张园的感受又是什么呢?

晨报拍大片④ | 张园第三代“原住民”打卡,期待老房子成为“世界会客厅”

俞佳柠在张园

我是张园的第三代“原住民”,我家就是在今天张园北区的那幢门头写着“紫气东来”的石库门老房子。1930年代,我外公跟着我的大外公(指外公表姐夫)来上海学生意,我的大外公就是宁波旅沪绅商俞佐廷。当年大外公在沪担任上海市商会主席期间,他积极投身上海金融和实业建设,参与城市发展。我的外婆家在张园,我从小在张园长大,最初的户口也是报在这里,可以说,张园承载着我的大外公、外公、母亲和我的历史记忆。

我生在改革开放初期,长于城市的快速发展期,我这个“早期八零后”,如今也是人到中年。说起过年,脑海中浮现的第一个画面,便是小时候在石库门里家家户户忙过年的场景。印象最深的是灶披间(沪语:厨房)里家家户户备年货,楼上大妈妈(沪语:指年龄比妈妈略大的女性)在做蛋饺,客堂里挂着宁波人自己做的鱼鲞。

我家的祖辈来自宁波,鳗鱼鲞是年夜饭餐桌上必备的,也是客堂里必挂的;住在对面的阿婆是广东人,于是腊肉香肠也在客堂里拥有了一席之地,还有风鸡、酱鸭、青鱼干……那些年里,家庭主妇们在厨房里几乎都有“两把刷子”,家传的手艺堪比如今的专业南货店。

晨报拍大片④ | 张园第三代“原住民”打卡,期待老房子成为“世界会客厅”

俞佳柠在张园

客堂间也是年味最集中的地方。上世纪80年代中期,冰箱仍是稀罕的物品,为了防鼠患,几乎每家每户都会把珍贵的食品用绳子悬挂在高处“防盗”。而腊月的客堂间里,不仅有鸡蛋,客堂里、天井的防雨背阴处,也常常挂满各种各样的传统年货,空气当中飘散着一股肉香。

张园动迁后,我一直没有“切断”过自己与张园的联系,经常会回来看看。2022年9月茂名北路限时步行街开通之后,我就已经来过好几次。

晨报拍大片④ | 张园第三代“原住民”打卡,期待老房子成为“世界会客厅”

俞佳柠给读者送上新春祝福

张园41号也就是今天张园威海路入口处走进来能看到的第一栋房子,当年曾经是里弄生产组所在,也是我母亲年轻时工作过的地方,我小时候“蹲”过的托儿所就在修德里1号,张园41号旁边。

我也期待住过的老房子在经过修缮之后,未来能接待来自世界各地的游客并成为“世界会客厅”,为他们讲述上海百年的发展历史和当年“沪飘”在大上海打拼的故事。

晨报拍大片④ | 张园第三代“原住民”打卡,期待老房子成为“世界会客厅”

为满足更多新老读者朋友的需求,晨报拍大片活动将延长到元宵节啦!年龄不限,职业不限,只要侬够上海、够时尚、够活力!我们欢迎所有在上海的市民朋友,一道参与作品征集活动,也可以自己拍摄作品提交。

晨报拍大片④ | 张园第三代“原住民”打卡,期待老房子成为“世界会客厅”

活动说明:

1.参与方式:报名统一发送到电子邮箱:1980584626@qq.com,邮件命名格式建议为:标题:报名春节拍大片活动,邮件当中请注明市民姓名、职业、年龄、生肖、联系方式以及一段个人情况简介,我们也诚挚欢迎各位市民朋友提供自己拍摄的全家福照片,拍摄场景可以在上海的任意一处景点、商场或者打卡地,也可以是在自己家中;

2.征集时间:2023年1月20日-2月5日;

3.版权说明:新闻晨报·周到拥有人物拍摄图片和视频的使用权,包括进行公开展示、编辑推广的权利,参与人物拍摄图片和视频将在新闻晨报·周到各平台发布;

4.报名渠道:见新闻晨报·周到APP、关注新浪微博@晨报上海会客厅 或扫描本文中海报二维码,报名咨询(021)22895224。

来源:周到上海 作者:严山山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1-20 23:45:1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拆迁即将停止?已确认:未来3类房子会陆续拆迁,有你家的房子吗
...城市的老旧小区,即人们常说的“老破小”。然而,这些老房子很多并没有质量问题,只是显得破旧或基础设施损坏。大规模的拆迁对这些房屋造成极大的资源浪费。 事实上,考虑到国家的住房
2024-02-01 12:10:00
《酱园弄》为何会选择这里?
...年9月完成修缮时,曾经有业内人士调侃,如果将附近的老房子改成影视拍摄基地就更完美了。没想到,这个大胆的建议如今即将梦想成真了,海宁路乍浦路连同胜利电影院又一次与电影亲密接触。
2023-12-26 02:45:00
江苏南京:在颐和路,老房子里有了新故事
...该院落目前已被注入新业态——“韬园1936·金陵茶食”,老房子里有了新故事。走进院内,三分法式、七分中式的风格古朴典雅,中式水墨字画、艺术法式挂画与墨绿色的墙面、窗框相得益彰
2023-12-19 10:09:00
深圳“最牛钉子户”夫妻俩,获1700万拆迁款后,第一件事就去离婚
...,可终究还是出现意外。原住民在这里住的时间太久,对老房子有感情,加上拆迁款却是差强人意,一来二去的拆迁的事情就被搁置,直到2006年才有转机。京基公司决定在原来的拆迁款基础上
2024-08-20 10:13:00
...六口相互搀扶着一起走过。去年过年,因为新闸芮家塘的老房子拆迁,当时作为定价商品房的新瑞金苑还在建,一家人是在出租房里过的年。今年,为了能赶在新房里过年,阮幼良家新房装修早早地
2023-01-20 09:43:00
阅江楼下,老房子有了新样子
前天,市民在鼓楼区101明潮里园区游玩。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 徐琦 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朱旖旎通讯员鼓轩“快,给我拍张照!”昨天上午,市民周虹身着一件淡雅的旗袍,微
2024-05-23 07:51:00
...本村,向内挖潜,瞄准了那些人员外出打工、常年空置的老房子、空院子。村干部通过动员,很快盘来一批闲置房子院落。根据村民们的需求和构想,在设计大师的帮助下,破旧的院落华丽变身为温
2023-01-02 00:03:00
祖孙三代与一套老房
...:北京晚报11人争遗产 继承关系错综复杂祖孙三代与一套老房祖辈留下的一套民宅,拆迁后买了一套单元房。没想到,这套房竟引来了祖孙三代11个人的遗产纠纷。最终,在密云区法院的调解
2023-02-27 14:02:00
一场充满激情的“乡村振兴”实验
...的一场实验,将年轻人的朝气洒满乡野。要的就是反差感老房子、年轻人;古村落、新中式茶馆。不管怎么看,这都是一个充满反差感的故事。9月17日,记者从三门县城驱车近一个小时来到蒲岙
2023-09-25 00:53: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以信为媒,笔墨书香架起豫哈文化连心桥
大河网讯 墨香氤氲,情谊绵长。8月8日,在郑州市图书馆内,人们见证了一场以笔墨书信为纽带跨越千里的文化交流,这场深度联结河南与新疆哈密两地的“豫哈领读人 同享书墨香”活动当日圆满闭幕
2025-08-10 20:43:00
被贵州美景美食折服,北京爷爷旅居贵州晴隆不想走了!
“庭院式的住宿环境,美得让人心醉,气候更是凉爽宜人,我在这里的旅居时长马上就要打破我从2023年旅居以来保持的45天纪录了
2025-08-10 20:17:00
市水利和湖泊局:打好提前量 守住关键点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耿吉国)针对本轮强降雨,十堰市水利和湖泊局聚焦落雨区,打好提前量,守住关键点,确保群众生命财产安全
2025-08-10 20:17:00
为应对夏季蚊媒传染病传播风险,提升市民健康防护意识,8月10日,太原公交二公司组织志愿者,走上公交站台、深入车厢,开展“防蚊灭蚊
2025-08-10 22:07:00
户外劳动者的夏日“清凉地”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陈乃彰 通讯员 夏丽萍冰淇淋在手里撑不过五分钟,鞋底踩着路面会发烫,入伏后的威海街头,连风都带了温度
2025-08-10 20:10:00
海外网北京8月10日电(记者严冰)从交通运输部获悉,8月10日中午,随着省道S104线兴隆段最后一个断点难点打通,甘肃省兰州市榆中县因山洪灾害受损的51条国省干线及农村道路全部抢通
2025-08-10 18:24:00
眼下正值升学季、招生季,一些不法分子瞄准家长和学生的“升学焦虑”,通过虚假宣传、违规承诺等手段设置“招生陷阱”,严重侵害消费者权益
2025-08-10 18:30:00
每周25班!支支串飞打卡贵州美景
贵州的“空中旅行网”又上新了。8月10日起,贵阳往返兴义航线每周再增7班,加密后达到25班,相当于每天平均3-4班,两地往来更灵活
2025-08-10 19:14:00
江苏移动“爱家小屋”扬州亮相 科技赋能智慧家
8月9日,在千年运河的潋滟波光与现代光影交织的扬州运河大剧院,“爱家·爱音乐”——江苏移动2025爱家小屋环省行第三站如约启程
2025-08-10 17:52:00
来贵州,一“浪”接一“浪”
这个暑假,贵州正以23℃的平均气温,把欢腾藏进了山野与溶洞,以及市井的烟火气中,将独属多彩贵州的“浪”演绎得淋漓尽致。黔东南施秉县杉木河漂流贵州的“浪”
2025-08-10 18:12:00
鲁网8月10日讯为切实提升防汛应急处置能力,8月7日,莒南县道口镇组织开展山洪灾害防御抢险及群众转移演练活动,以实战化训练筑牢汛期安全防线
2025-08-10 11:26:00
大皖新闻讯 近日,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优秀舞台艺术作品展演名单公布,由安庆市黄梅戏艺术剧院创排的黄梅戏《太阳山上》入选
2025-08-10 11:50:00
消防员张一:冰冷江水中的生死大营救
【抢险救灾 先锋力量】连续数小时浸泡在冰冷的激流中,体温一度降至34.7℃,29岁的黔西市消防救援大队金凤大道消防救援站三级消防士张一冷得浑身发抖
2025-08-10 13:30:00
8月10日上午,津沽文化学者、天津市文史研究馆馆员甄光俊先生在新华社区学院为观众作了《70年回顾与思辨:我的津沽文艺之路》的主题讲座
2025-08-10 14:53:00
在人工智能都能写论文、验真伪的2025年,一位自封的“中国科学院院士”阮少平,却大摇大摆走进全国中小学、医院和企业。荒诞的是
2025-08-10 15:0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