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财经

祖孙三代与一套老房

类别:财经 发布时间:2023-02-27 14:02: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

11人争遗产 继承关系错综复杂

祖孙三代与一套老房

祖辈留下的一套民宅,拆迁后买了一套单元房。没想到,这套房竟引来了祖孙三代11个人的遗产纠纷。最终,在密云区法院的调解下,这起遗产纠纷案得到了妥善的解决。

祖孙三代与一套老房

制图 冯晨清

罕见

房产继承关系复杂

四十多年前,徐大洋承租了密云的一处直管公房。

2002年,公房所在地区被纳入拆迁改造范围。依据当年的拆迁政策,拆除承租的公房将享受“拆一平方米还一平方米”的安置楼房权益。

可是,在准备签署拆迁安置合同前,徐大洋不幸离世。他的次子徐江河没有和其他兄弟姐妹商量,自行出面与拆迁单位商定安置事宜、选定回迁楼号,并签订了拆迁安置合同。

2012年回迁上楼时,因安置楼房的面积超过原拆除公房的面积,徐江河需要向开发商补交各种费用约50余万元。于是,徐江河与妻子刘爱群让二女儿徐莹出面,以贷款方式购买回迁新房,用贷款补齐差额,贷款由夫妻二人偿还。这套房产的遗产纠纷就此埋下隐患。

按照合同,房子落在徐莹的名下,但名义上的房主名下的这套房子,却是来自她的爷爷徐大洋最初的承租公房。这个房子的继承权益,除了她的父亲之外,还有伯父和三个姑姑的份。

徐莹的经历也一波三折,让家庭关系更加“剪不断,理还乱”。她和亲姐姐嫁给了一对亲兄弟,自己生育了两个儿子,之后又离婚,再婚后,丈夫胡远志与母亲刘爱群一直关系紧张。

2018年,徐莹和丈夫胡远志遭遇车祸,徐莹不幸身亡,胡远志重伤致残,由自己年迈的父母照顾。至此,这套徐莹名下的房子,又多了现任丈夫以及与前夫所生的两个儿子,共计3个继承人。

这套房子的继承关系十分复杂,但出具的“证据”更让审理举步维艰。在审理的过程中,原、被告各方都拿出由同一个拆迁单位出具的各自支付过购房款的证据。每家每户都各说各的,很难完全厘清购房款及之后的贷款到底是谁支付的。

关键点

负责审理此案的密云区法院法官栗茜说:“从拆迁到回迁上楼,再到纠纷迭起,整整过去了20余年,由于历史遗留问题,导致拆迁档案保存不完整、不规范,而当年的拆迁经办人员要么退休,要么离世,现任工作人员又不了解历史政策,对于当时补偿款是如何计算的、补面积款是如何折抵的、合同中约定的房屋价款是如何得出的、贷款是谁偿还的,都无法给出准确的答案。”

审理

利益纠葛家事难断

2021年,丧夫、丧女的刘爱群老人向密云法院提起诉讼,要求将房屋确认到自己名下。同时,她还起诉了包括自己的外孙在内的多名亲属,以及卧病在床的女婿。

各种交叉着的诉讼、亲戚关系里的纠缠、个别被告不应诉……令密云法院的法官们感到十分棘手。

首先,这套110平方米、位于密云中心区的房子价值不低,谁都不愿放弃;能够佐证房屋来源、拆迁款及房款支付的证据材料有限,原、被告的陈述不仅不能还原真实的原貌,反而给法律事实查明带来许多阻力。

接下来的困难让人意想不到:被告之一、名义房主徐莹的伯父,也就是原告丈夫的哥哥,在诉讼中突然去世。由于诉讼主体发生重大变故,使得法官之前基于死者在世所做的很多工作瞬间归零,不得不让继承人进行亲属关系认定并重新确定被告。

更不好处理的是,在名义房主徐莹丧生的交通事故中,再婚丈夫胡远志也严重受伤。此前,他与原告即自己的丈母娘关系恶劣,认为交通事故的赔偿款分割不均,丈母娘拿的数额远远高于自己,导致自己生活艰难。

在诉讼过程中,法官发现,胡远志由自己的父母照顾,而胡父、胡母从来不接陌生电话,法院打过去的电话,总是在响一声之后立即被挂断,法院寄发的邮件也从来不予签收,根本无法让胡远志正常应诉。

一边是女儿离世、担忧晚年没有住处的原告,另一边是有着各种变故和现实困难的亲戚们,如果案子处理不好,那必然是十一败俱伤。

关键点

法官发现,在起诉的时候,原告刘爱群在不到5个月的时间里先后失去了丈夫和二女儿,平时还需要照顾二女儿的两个孩子,能够栖身的地方只有这个诉争房屋。如果按照现有的证据和原、被告各方诉求,依法作出判决,最后的结果极有可能是:“房屋可以确认归原告所有,但原告需要依照法定份额,分别向其他10人支付房屋折价款。但是,以原告的经济水平,支付补偿折价款的唯一方法就是出售房屋。”

如此判定,坚信房屋百分百属于自己的原告将面临无处栖身的境地,接到判决后必然继续上诉。对于被告,如果判决结果与预期相去甚远,也会选择上诉。即使上诉维持原判,在判决执行过程中极有可能会遭遇各种纠纷波折。以案件的复杂程度、各方的执着情形来看,上诉后甚至还有提起再审等程序,继续迁延时日。执行时,如果原告方居住的房屋进入拍卖程序,最后的结果将是强制腾退——所有当事各方,包括最后竞买房屋的案外人,都要经受一系列麻烦。考虑到案件本身当事各方的年龄,当案款发放到手中的时候,不少当事人或许都已不在世。

结案

多方调解各得其所

案件审理最大的难点,就是让始终不应诉的原告女婿胡远志积极应诉,并得到来自法院的真实消息。法官和助理们详查了他的相关资料,最后通过之前遭受交通事故中的诉讼,找到了其亲属的联系方式,多方辗转终于让他知道了法官的想法;疫情期间难以当面沟通,法官还想方设法教会了年迈的胡父、胡母如何使用智能手机的云功能……

在近半年的时间里,法官通过各种渠道,不断和存留意见的各方接触,虽然也讲事情本身的是非曲直,但更多的则要讲现实中的利益纠葛,让所有人都在“意气用事”和“现实利益”中做出取舍。需要说明的是,经过法官的工作,原告的多名亲属都自愿在房屋总价款及份额上作出了很大让步。

通过多方调解,法院出具了调解意见:涉案楼房归原告刘爱群所有,但她需要分别依照不同的份额给付其他人相应的房屋折价款。最终,各方当事人达成一致的调解意见。

关键点

法官说:“尽管这个案件审理起来难度很大,但仍然能够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作出判决结果。可是,作出判决就是处理这个案件的最优答案吗?真的能达到定纷止争的效果吗?”

按照现有证据和实际居住情况,房子很可能被判决给原告,但是原告需要支付的各种补偿款金额很高,以她本人现在的经济实力,不卖房根本做不到。一旦法院判决要求她在限定的给付期间内必须付款,一个年过花甲的老人,又没有其他收入,今后如何生活?

法官说:“家事案件不同于其他案件的审理,更强调以人为本的柔性司法,我们更关注的还是当事各方的切身利益,我们要让各方能够在不违背法律真实的前提下,收获最现实的保障。”(文中案件当事人均为化名)本报记者 安然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27 14:45:1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祖孙因家事起纷争 法官诉前调解续亲情
...持续加强诉源治理、落实多元解纷,日前成功化解一起因祖孙矛盾引发的家事纠纷,取得了良好的社会效果。原被告为祖孙关系,二人于2021年签订了房屋买卖协议,约定原告将自己宅基地上的
2023-05-10 09:15:00
祖孙俩为75万赔偿金诉上法庭
本文转自:农村大众报祖孙俩为75万赔偿金诉上法庭法院:死亡赔偿金不同于遗产,是死者近亲属的共同共有财产近日,云南楚雄彝族自治州禄丰市人民法院审理了一起祖孙之间因死亡赔偿金分割引发
2023-01-09 15:19:00
...成一致意见,赵某母亲易某将外孙、女婿告上法庭,祖孙三代对簿公堂。庭审中,祖孙三代各执一词,易某认为其为死者母亲,老年丧女最为悲痛,应多分赔偿款。余某和余小某则认为赵某去世,余
2023-07-20 23:56:00
“我的晚年生活总算有着落了”
...前,她的再婚丈夫离世后,本打算一直居住在丈夫名下的老房子里,但继子女们称父亲生前没有得到施阿婆较好的照顾,没多久就将施阿婆赶出了老房子。前段时间,继子女们提出要办理房屋变更登
2024-05-16 17:02:00
爷爷奶奶起诉亲孙 法官“三审”明断是非
...文转自:常州日报本报讯(舒翼 陶梦洁 庄园) 为了确认老房的所有权,爷爷奶奶把亲孙子告上了法庭。为尽快缓和家庭矛盾,武进法院前黄法庭法官周运依法确认了爷爷奶奶、三个女儿和孙子
2023-02-01 09:43:00
父亲去世留下80万遗产 女儿没有继承权?法官:男女平等享有继承权
...位妹妹将哥哥诉至法院。因为父亲遗产的分配问题,一家三代人法庭相见。2022年1月,邓某兴去世,遗留下银行存款80余万元、房屋一套以及两家电站的股份。儿子邓某军认为按照当地风俗
2023-02-19 18:48:00
我为什么支持了“隔代探望”
...这是我办理的一起祖父母隔代探望孙女的案件。一家五口三代人原本一起生活,家庭幸福美满,不料突遭变故,独子查出重疾,不久便撒手人寰。悲痛中的亲人却因财产分割渐成路人,一连多起析产
2023-04-18 06:16:00
司法守望千年古城
...城市的许多历史记忆,然而,由于住房条件逼仄等原因,老房的居民之间难免产生各种摩擦纠纷。周阿姨和李阿姨在建水团山的老民居相邻而居50多年,两家共用一个天井以及一个利用楼梯间搭出
2024-08-29 14:45:00
...古城已成为各地游客来漳参观游览的首选地。针对古城内老房子、老住户、游客多的特点,在市域社会治理现代化的实践中,芗城区依托西桥司法所,在古城内设立10个公共法律服务工作站(点)
2022-12-20 07:12
更多关于财经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