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社会

宁波杨梅“大小年”问题基本解决

类别:社会 发布时间:2024-06-17 00:01:00 来源:阿宅社会

6月15日早上4点不到,余姚市三七市镇唐李张村梅农张赟就组织工人们上山摘杨梅了。他们戴着头灯,背起竹筐,一路低头快步疾走。“不早点上山来不及呀,今天有1500份订单等着发货呢!”张赟兴奋地说。

这段时间,随着地产杨梅开始大批量上市,在余姚、慈溪等主产区,像张赟这样每日忙忙碌碌的梅农数不胜数。

宁波是浙江最老的杨梅产区,是荸荠种杨梅的发源地,7000多年前就有杨梅原种。目前常年栽培面积33万亩左右,约占全省杨梅栽培总面积的1/5。从最初的“一枝独秀”,到如今的前有兰溪杨梅“抢跑”,后有仙居“乒乓球”杨梅进军全国,宁波杨梅如何保持先发优势?新形势下,宁波杨梅经济“蛋糕”怎样做大?

宁波杨梅“大小年”问题基本解决

意梅家庭农场内,梅农任云达正在采摘杨梅。

留住“老底子”的味道

连日来,鄞州区横溪镇大岙村意梅家庭农场,81岁的任锡龙和55岁的儿子任云达穿行杨梅树间,细细察看今年的挂果情况。作为宁波人心目中“最对味”的杨梅——露天生态杨梅,今年因春季前期温度低,集中上市时间在6月15日左右,稍晚于去年。

“气温偏低,杨梅就会推迟上市,但我们疏花、剪枝、养护一样没落,今年虽然上市迟,但杨梅的个头和口感却是近几年中最好的。”任云达笑着说。

与任云达的慢吞吞形成鲜明反差的是,这几年全省各地杨梅都着急“抢早”,一些大棚杨梅甚至5月中下旬就上市了。

为留住杨梅“老底子”味道,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加强宣传引导,为梅农提供技术指导,共同破解山地杨梅露天栽培、靠天吃饭等难题。同时,与浙江省农业科学院合作开展杨梅优质丰产栽培技术研究,多举措提高树体抗病能力,杨梅“大小年”问题基本得到解决。

此外,余姚、慈溪分别制定了“原产地域产品保护”国家标准,不仅绘制杨梅绿色精品标准化生产模式图,还给杨梅贴上《宁波市信用农产品承诺达标合格证》,让杨梅带着“身份证”上市,可溯源,更可寻味。

“今年预计全市杨梅产量在12万吨左右,与2023年高产量相比适当减少,但品质提高,果实口感风味更加浓郁。”宁波市农业农村局农技推广总站农艺师樊树雷说。

宁波杨梅“大小年”问题基本解决

梅农任云达正在装杨梅。

小杨梅“链”出大产业

6月15日,在宁波礼坊食品有限公司生产车间内,工人们正忙着制作杨梅酥。经过和面、熬馅、烘焙等工序后,一枚枚形似金条、馅料饱满的杨梅酥新鲜出炉。

杨梅集中上市期也是订单高峰期。“每100公斤杨梅可以制作约4000枚杨梅酥,通过深加工,实现了单季果品的全年销售。”在该公司生产主管杨兴利接受采访期间,他又接到了一笔4500枚的杨梅酥订单。

无独有偶,杨梅和非遗技艺也擦出了“火花”。这几天,在余姚市成业杨梅专业合作社,非遗传承人陈业正在酿制杨梅酒。“以杨梅浸酒为基础,合作社还研发推出了杨梅蒸馏酒,口感醇厚,每公斤能卖到400元。”陈业说。

为解决杨梅鲜果不便运输、不耐储存、赏味期短等问题,各地除了杨梅酥、杨梅酒,还创新推出了杨梅宴、杨梅糖、杨梅蜜饯、杨梅果酱、杨梅罐头,不断延长上下游产业链。

源于杨梅,但不只杨梅。这几天,在上海北外滩举办的余姚“‘梅’灵个”市集上,杨梅展销、非遗文创、文旅景点等近30个摊位一字排开,一幅好吃、好看又好购的文旅画卷在众多前来“轧闹猛”的上海市民及游客面前徐徐铺陈开来。

6月6日,2024中国慈溪杨梅采摘季鸣锣,现场不仅有鲜果采摘,还有美食嘉年华和音乐会,数以万计的“饕客”寻味一颗“老底子”杨梅而来。据不完全统计,这个端午三天假期,慈溪杨梅主产区引来游客超20万人次,较去年同期增长10%。

宁波杨梅“大小年”问题基本解决

一颗颗杨梅晶莹剔透。

走稳“梅”好共富路

苏东坡曾赞“闽广荔枝、西凉葡萄,末若吴越杨梅”。1995年,余姚市被原农业部命名为“中国杨梅之乡”,2004年又被评为“杨梅原产地”;慈溪杨梅先后荣获中国驰名商标、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等称号,慈溪杨梅品牌价值超11亿元。

那么,现阶段宁波杨梅产业发展需要补齐哪些短板?

樊树雷认为,尽管我市已广泛开展杨梅栽培技术培训,但仍有较大部分的梅农对新技术应用缺乏认识和理解,“建议加大对适度修剪、适时疏花疏果、配方施肥等关键技术的培训,进一步提升杨梅品质、产量,帮梅农创造更多收入。”

杨梅“一日味变,二日色变,三日色味俱变”。为让外地人不再“望梅兴叹”,余姚已有200家农户通过互联网销售杨梅产品,通过网络渠道销售的杨梅约占总销售额的15%。为拓展杨梅销售半径,宁波市农业科学研究院已研发出箱式气调保鲜装备,可使杨梅保鲜期达到21天,好果率高达86.5%;宁波顺丰速运有限公司已开通至国内241个城市的航空快运线路,均已实现次日达或隔日达。

未来,如何让一颗颗小杨梅呈现新“梅”景、长成大产业?

余姚市农业技术推广服务总站高级工程师汪国云建议,我市应推动杨梅一二三产融合发展,助力杨梅产业构建出一套从生产、加工到流通、销售的一体化产业体系。“在此过程中,政府要出台切实可行的政策、投入真金白银,组建专业化交易市场,为杨梅主产基地提质升级基础设施。在做好一产的基础上,做大做强二产三产,从而推动产业链向高附加值领域发展,带动宁波杨梅实现从季节性到全年性、从地域性到全球性的发展。”汪国云说。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7 09: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余姚杨梅节即将开幕 杨梅上新 宁波高速全力保障“梅”好时节
浙江在线6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玲 章燕培) “六月杨梅已满林,初疑一颗值千金”。当前,随着杨梅期临近来临,浙江省交通集团高速公路宁波管理中心所辖的余姚收费中心各高速站点提前谋划
2023-06-15 17:04:00
6月6日,“梅红翠屏里 欢喜游慈溪”2024中国慈溪杨梅采摘季鸣锣,数以万计的“饕客”寻味一颗“老底子”杨梅而来。数据显示,今年杨梅季端午节三天假期,慈溪引来游客超过20万人次,
2024-06-14 09:14:00
宁波女子痛不欲生!肠道里全是密密麻麻的……医生提醒
最近水果届的“顶流”是谁?杨梅当仁不让。不过,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人因杨梅进医院。吃杨梅不吐核只为“排毒”宁波阿姨痛到进医院就在几天前,神色焦急、表情痛苦的王阿姨(化姓)急匆匆步
2024-06-18 14:20:00
又是一年“梅”好时节。眼下已进入杨梅采摘旺季,本周末(6月16日、17日),预计有不少宁波市民选择自驾带着家人去摘杨梅,宁波及周边地区高速公路也将迎来一波车流出行高峰。以往年杨梅
2024-06-16 00:01:00
宁波“侨梦苑”里话共富:续写“新生代”创业创新故事
...在宁波大市的全覆盖。将台湾伴手礼工艺与浙江知名水果杨梅相结合,这是台青曾翊展的“登陆”创业创新路。他与杨梅酥的结缘可以追溯到2019年的夏天。彼时,正值杨梅上市,曾翊展收到了
2023-12-11 18:41:00
...6月4日电 (记者 来逸晨 徐子渊) 6月4日,浙江土特产·杨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4浙江“六月杨梅红”系列活动·仙居杨梅季启动仪式在浙江仙居举行。会上,共发布10条杨
2024-06-05 09:50:00
为两岸乡村发展注入“青春力量”
...2日 第 04 版)借鉴台湾凤梨酥的制作工艺因地制宜打造“杨梅酥”、带领团队研发适合浙江地形的山地农用机械、探讨直播助农带动共同富裕的具体形式……在日前于浙江宁波举办的第七届
2024-11-22 04:35:00
杭州日报讯 六月杨梅已满林,漫山果香迎宾朋。昨天,浙江土特产·杨梅产业高质量发展大会暨2024浙江“六月杨梅红”系列活动在台州仙居举办。杨梅是浙江最具特色的水果之一,是典型的浙江
2024-06-05 06:45:00
宁波土特产大PK:传统美食VS现代口味,你站哪边?
...是烘蒸、生烤、热炒还是煮汤,都能让人食欲大开。余姚杨梅,这可是有着国家地理标志保护的产品。它的种植历史悠久,果实大颗、色泽艳丽、汁多味美,是宁波的一张美食名片。 三北豆酥糖
2024-05-20 10:19:00
更多关于社会的资讯:
文化中国行·非遗“青春派”③|张万富:柳编艺人传匠心
秋日的永定河畔,林木蓊郁,杞柳成荫。9月12日,记者来到固安县张万富柳编工作室时,刚好见到他在整理浸泡后的柳条。9月12日
2025-10-27 08:05:00
2025年10月10日是第34个世界精神卫生日,今年的活动主题为“人人享有心理健康服务”。其宣传口号有:用支持消除偏见
2025-10-27 08:06:00
10月17日,首届北京博物馆季圆满落幕。自5月18日启幕以来,北京博物馆季以“文脉传承·创新融合”为主题,联动全市百余家博物馆和文化机构
2025-10-27 08:06:00
畅行环城绿道
10月26日,徒步大会鸣笛启程。当日太平河·理想水岸2025石家庄环城绿道徒步大会举行来自省内外的30000名徒步爱好者齐聚于此用脚步丈量石家庄的生态魅力10月26日
2025-10-27 08:09:00
记者走基层|“老帮老”抱团 共享夕阳红
10月17日,韩有名(左)到李增家送快递。河北日报记者 孙也达摄“老李,我把你的快递取回来了,应该是孩子给你们寄的东西
2025-10-27 08:14:00
促进民营经济高质量发展·超能量的“中小微”丨高端水彩纸,有了“河北造”
近日,位于保定市竞秀区南章村的华融纸厂迎来一位远道而来的客人——国际知名水彩画大师阿尔瓦罗·卡斯塔涅。从机声隆隆的造纸车间
2025-10-27 08:17:00
南报网讯(记者李子俊)秋意渐浓,硕果累累。日前,我市多个景区推出“赏秋”特惠半价门票,邀请市民游客走进金陵充满诗意的秋日画卷
2025-10-27 08:20:00
南京多所小学“无作业日”已实践8年每周一次“中场休息” 探索减负新路径□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钱红艳“不写作业母慈子孝
2025-10-27 08:20:00
解锁千年蟹文化 品蟹咏蟹皆风雅
2025“苏韵乡情”固城湖螃蟹品牌文化推广活动举行解锁千年蟹文化 品蟹咏蟹皆风雅连日来,每天凌晨的南京固城湖螃蟹市场灯火通明
2025-10-27 08:21:00
以“邻居”“朋友”的身份走近拉贝和辛德贝格南大沉浸式特展再现国际友人的和平坚守南报网讯(记者何洁)10月24日,南京大学“跨越时空的共同见证——我的邻居
2025-10-27 08:21:00
2026年南京市政府工作意见建议征集启动
扫一扫参与征集南报网讯(记者俞又丹)为科学谋划2026年政府工作,进一步听民声、汇民意、聚民智,优化政府服务、推动城市发展
2025-10-27 08:22:00
回溯千年义净、交融世界文明丨义净文化交流系列活动在济南义净寺举行
鲁网10月26日讯义净大师是中国三大求法高僧之一,四大译经家之一,海上丝绸之路求法第一人,在中国历史上享有极高的政治地位
2025-10-27 08:36:00
从“山西的世界”走向“世界的山西”《晋之魂:三晋文明的源流》新书发布会在太原举行
10月24日上午,由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和山西人民出版社联合主办的《晋之魂:三晋文明的源流》新书发布会在太原举行。山西省三晋文化研究会会长李俊明
2025-10-27 09:09:00
郭海英近日,一名被网友戏称为“卷尺哥”的深圳市民火了。2023年3月以来,“卷尺哥”穿梭在深圳的大街小巷,用卷尺对公共设施质量进行检查
2025-10-27 11:10:00
生命与时间赛跑:多学科协作(MDT)助力高龄腹膜透患者重获行走自由——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麻醉手术科与外一科联手为患者实施髋关节置换术
鲁网10月27日讯近日,平度市第三人民医院上演了一场惊心动魄的“生命护航”战,麻醉手术科与外一科团队紧密协作,成功为一名高龄且长期依赖腹膜透析的尿毒症患者实施了人工髋关节置换术
2025-10-27 11:44: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