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她是司马迁唯一赞美过的皇后,也是汉武帝曾经最爱的女人
...什么她会这么有名气,其实大家可能并不知道,卫子夫是司马迁在历史上唯一赞美过的皇后。这就贵在了唯一上,所以称她为贤后一点都不为过。说到卫子夫,真的可以说是一部传奇,她虽然出身很低微,但是最终能成为皇后,...……更多
司马光评价汉武帝:“有亡秦之失,而无亡秦之祸”是什么意思?
...通百姓增加赋税,对商贾征收算缗、告缗等财产税,而且司马迁也在《史记·平准书》中有记载:“杨可告缗遍天下,中家以上大抵皆遇告。杜周治之,狱少反者……于是商贾中家以上大率破。”不仅如此,汉武帝还实行了诸如...……更多
汉武帝是一个奇才,却留下充满争议性的一生
...望李陵战死战场,没想到他却投了降。他问一旁的太史令司马迁怎么看待李陵事件。司马迁回答,第一,李陵是国士,英勇善战;第二,李陵以5000步兵抗战,虽败犹荣;第三,李陵是迫不得已,伪降匈奴。汉武帝一听,龙颜大...……更多
司马迁为什么被施以宫刑
电视剧《汉武大帝》第一集中老迈的司马迁去叩见汉武帝,而亮点在于镜头里的司马迁居然留了一撮山羊胡子,感觉有哪里怪怪的……众所周知,太史公因言获罪,又因囊中羞涩没钱赎罪,然“草创未就,不甘赴死”,所以在...……更多
“金屋藏娇”背后的权力游戏:汉武帝与两任皇后的悲剧命运
...个人受宠、母族势大而独冠后宫,加害后宫中其他女子。司马迁曾在《史记》评价道:“陈后太骄,卒尊子夫,嘉夫德若斯。”可见卫子夫德行兼备,这应该也是她后位稳固多年的原因之一。然而,这样一个德行兼备且有子嗣的...……更多
少年英雄竟是高粱竖子?司马迁为何要贬低霍去病?
司马迁的《史记》,被鲁迅先生誉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司马迁在史记的创作过程中,通过无数次的实地考察,查阅相关档案,整理民间对于历史事件的传说,详细对比之后最终成书,这体现了司马迁作为古代史学家...……更多
《大汉赋》,谁敢演
...也与不同社会发展时期人们需要的历史面貌有关。首先,司马迁对武帝的评价就比较含蓄。《匈奴列传》里说:“将率席中国广大,气奋,人主因以决策,是以建功不深。尧虽贤,兴事业不成,得禹而九州宁。且欲兴圣统,唯在...……更多
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原因为何
...来讲,又不仅是汉代的史书,只能说是汉代著书,而作者司马迁和霍去病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关于霍去病的记载,司马迁理论上是最有发言权的,可就是司马迁的记载中,霍去病的死,成为了“卒”。关于霍去病的死,汉武帝很...……更多
汲黯是谁,为何敢经常怼汉武帝
今天这一讲,我要讲的是司马迁笔下谏诤之臣的楷模,汲黯。所谓谏诤之臣,主要指的就是那些刚正不阿,敢于挑战皇权,在皇帝做错事情的时候,能不怕触怒皇帝,站出来直接指出问题的人。这样的人,如果遇到明君往往能...……更多
汉武帝去世以后,国家政权在汉昭帝时代就被大将军霍光彻底操控了
...帝纪》)十二月,丞相王诉死亡。杨敞为丞相。杨敞,是司马迁的女婿。 前75年,汉昭帝元风六年夏,再免全国今年税赋。前74年,汉昭帝元平元年二月,再免今年人口税。四月,汉昭帝死亡。七月,霍光先立昌邑王刘贺(汉武...……更多
汉朝太史令司马迁,为何贬低汉武帝,是怀恨在心?
司马迁是汉朝的一个编撰历史的人物,虽然每一个朝代都有这样的人物存在,但是这些朝代的史官,大多都是歌颂这个朝代的丰功伟绩,唯独汉朝的司马迁,却一直把汉武帝以及汉朝的事情,都抛诸脑后,实事求是写了一些事...……更多
一代名将霍去病为何24岁早逝
...一年,年纪轻轻的霍去病,突然得病死了……最诡异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当中,对霍去病之死记载,只有这么一句话:“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司马迁是一个头很铁的人,也是一个很有专业精神的史官。...……更多
卫子夫之死:汉武帝后期政治混乱
...在卫子夫入宫38年的时间里,她将后宫打理的井井有条,司马迁曾盛誉“虽无佐君之功,却有内助之贤”而在卫子夫看来,汉武帝老而年迈,不问任何理由就发动巫蛊之事,并且授予小人江充如此大权力,并且任其针对太子,由...……更多
冠军侯霍去病的战功是吹出来的吗?
...关于霍去病的战功,历史上是有明确记载的,并且,这是司马迁也承认的,这一点至关重要,后面会解释,为何司马迁的承认最为至关重要,并非因为他是《史记》的作者,而是另有他因。霍去病第一次出征。霍去病第一次出征...……更多
陈阿娇作为皇后善妒、戕害妃嫔,最终被汉武帝厌弃
...的《汉武故事》当中,而这是一本志怪小说,并非史料。司马迁就是汉武帝时代的人,但是他的笔下,对于这段故事并没有任何的记载,所以说,所谓的金屋藏娇,很可能只是一个传说,根本不存在。汉景帝原本册立的太子是栗...……更多
汉武帝“独尊儒术”的背后,有什么政治斗争?
...杂的政治斗争纠结在一起,形成了十分复杂的局面。依据司马迁的记述,构成当时思想领域斗争的内因,可细述为如下两点:一是统治集团内部不同势力,趁汉武帝年纪尚轻、羽翼还不时尚时,打着“尊儒”的幌子以争夺最高权...……更多
汉朝最强势的公主,一生高贵无比,还将刘彻扶上帝位
...提亲,王夫人马上就答应了,从此与刘嫖结成了联盟。 司马迁《史记·外戚世家》:“长公主怒,而日谗栗姬短於景帝曰:“栗姬与诸贵夫人幸姬会,常使侍者祝唾其背,挟邪媚道。”随后的岁月中,刘嫖每次进宫都在景帝面...……更多
司马迁是怎么得罪汉武帝的,被处以宫刑冤不冤?
...中的时候应该都学过《报任安书》这一篇课文,我们知道司马迁因得罪汉武帝而被处以宫刑,知道司马迁写下了“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著成了被称为“史家之绝唱,无韵之离骚”的《史记》,那么,司马迁...……更多
卫青死后汉武帝诛杀了其整个家族,是害外戚势力干政
...野蛮生长多年的卫氏外戚势力。卫青是多么聪明的人呢,司马迁给他的评价就是“媚上”。 以和柔自媚于上,然天下未有称也。《史记.大将军骠骑列传》汉武帝说往东,他是绝对不会往西的。所以,面对汉武帝的敲敲打打,卫...……更多
司马迁为何要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呢
后人普遍认为,司马迁身受腐刑的起因是因为替投降匈奴的李陵辩护而触怒汉武帝,因而获死刑之罪,又因无钱免罪,只能选择腐刑或被处死,司马迁为完成父亲司马谈的遗愿——《史记》,因而只能选择屈辱之刑——腐刑。...……更多
汉武帝对卫青抱有什么样的感情,他是否忌惮卫青?
...之间变得淡漠了,但是打压什么的,似乎是没有,有的话司马迁肯定会记下来。卫青的影响力一直都在,甚至是在他死后多年,他的余威,或者是他给刘彻留下的那一点点情分,还是保住了他的二儿子三儿子,保全卫氏成为牵涉...……更多
刘邦取得天下后有没有污名化项羽?
...《史记》认识项羽的,而《史记》的作者不是刘邦,而是司马迁,怎么能把这笔账算在刘邦头上?项羽的光辉形象,跟刘邦半毛钱关系都没有。胜者王侯败者寇,历史上如果一个人胜利登顶,尤其是险胜对方的话,多半要将失败...……更多
2022-12-15 16:51项羽,污名,刘邦,天下
司马迁遭受宫刑,妻子该不该与他离婚引热议,90后女孩表示忍不
导语:在这个人文修养越来越淡薄的时代,提起司马迁人们记忆最深刻的事件,就是司马迁曾遭受过宫刑。很多人对宫刑很陌生,不知道宫刑到底是一个什么样的刑罚。宫刑是古代一种很没有人性的惩罚措施。宫刑虽然要不了...……更多
...四子刘胥为广陵王。《史记·三王世家》中还保留了一段司马迁的原话评论:太史公曰:古人有言曰“爱之欲其富,亲之欲其贵”。故王者壃土建国,封立子弟,所以襃亲亲,序骨肉,尊先祖,贵支体,广同姓於天下也。是以形...……更多
聊聊史书中的天子气
司马迁写的《史记.高祖本纪》之中出现\"天子气\"。文中说到刘邦因为丰西纵徒之后,隐藏芒、砀山泽岩石之间时候,听到秦始皇讨厌东南有天子气这一个传说,刘邦暗暗自喜。他认为这个传说在说自己。吕后说他找刘邦,看天...……更多
霍去病到底是怎样的人,司马迁为何看不惯他,还将他写入佞幸列传
...勇于创新、敢于突袭而毫无畏惧,所以也才能所向披靡。司马迁在《史记》中赞扬霍去病“为人少言不泄,有气敢任。”在笔者的想象中,这位小伙子应该是一个元气充沛、果敢大气、至阳至刚的人。卫青骑奴出身,年轻的时候...……更多
钩弋夫人的死是因为汉武帝的“立子杀母”吗?
...毫无疑义的,问题就在于《史记》中的这一段说法并不是司马迁所著,而是褚少孙所写。(注:褚少孙是汉元帝、汉成帝时期的经学博士,《史记》中部分篇章为他所补记。)司马迁写《史记》应始于公元前104年,而终于公元前...……更多
司马迁将女儿嫁给西汉一开国功臣,后代竟出了三个皇帝
...个人,或是一整个家族的命运?中国西汉时期的历史学家司马迁,因撰写著名历史著作《史记》,被后世称为太史公或历史之父。同时,正是这名尊重历史、对事件刚正不阿的史官,在汉武帝面前为投降了匈奴的“罪臣”李陵说...……更多
司马迁的死亡之谜:历史争议和推测
司马迁是西汉著名的史学家、文学家和思想家,司马迁所著的《史记》对后世有非常深远的影响。之所以说司马迁是一位史学家,相信这里就不用再赘述了,司马迁在史学上的成就和造诣足以让他成为西汉乃至是中国历史上最...……更多
汉武帝名臣公孙弘,凭什么六年从白丁到丞相
...嘴脸,除了汲黯,另一位大儒董仲舒也“以弘为从谀”。司马迁在《史记》中说: “每朝会议,开陈其端,使人主自择,不肯面折庭争......弘奏事,有不可,不庭辩之。”不管什么事,意见提出来拉倒,从来不跟汉武帝争辩,...……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信阳日报于文岗若用一个字说信阳,想都不想,脱口即一个“多”字。自以为去过的地方不少,也长了些见识,但像信阳这么多姿多彩
2024-06-19 12:48:00
刘备刘玄德,由于罗贯中的《三国演义》而妇孺皆知。他靠着汉室宗亲、汉景帝玄孙、中山靖王刘胜之后及大汉皇叔的招牌闯荡天下,一步步登上了蜀汉皇帝的宝座
2024-06-19 10:10:00
兴浦社区退役军人参观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
江南时报讯 6月15日,苏州工业园区胜浦街道兴浦社区召集辖区内退役军人前往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进行参观学习。新四军太湖游击队纪念馆位于苏州光福冲山
2024-06-19 10:36:00
梁山108好汉,在第三任大寨主宋江的带领下,接受朝廷招安,被朝廷当枪使,南征北战,先后征讨辽国、田虎、王庆、方腊,死伤惨重
2024-06-19 10:50:00
韩国失窃了一幅本国前人的古画,这幅古画的内容,是我国三国时期,诸葛亮七擒孟获的一些场景。其实这幅古画早就丢了好几年了,但是因为一些程序上的原因
2024-06-19 10:52:00
为何说大唐没有魏征的谏言,就没有贞观之治的盛况
魏征年轻时的事迹记载很少,不过无论是开皇之治的盛名之下实难副,还是大业年间的累累白骨,亦或是隋末乱世的人相食十室九空,魏征肯定都有非常直观的感受
2024-06-19 10:54:00
中国历史上,有哪三位独眼龙皇帝
“独眼龙”这个绰号起源于中国五代时期后唐开基先祖李克用,因其平素在张弓搭箭时总是紧闭左眼瞄准远方目标,居然被误传为一目失明
2024-06-19 10:54:00
鬼谷子智谋:天之正道不可逆转,一旦逆势而为,必然由盛转衰
俗话说,墙倒众人推,破鼓万人锤。为人处世应当顺势而为,所谓水往低处流,人望高处走。除非世人皆醉君独醒,只可惜大多数人不是圣人
2024-06-19 10:57:00
苏州2500多年建城史有了考古实证
本文转自:扬子晚报金城新村遗址出土文物首次集中展示苏州2500多年建城史有了考古实证东晋“太(元)十三年”陶筒瓦唐“贞观七年”陶筒瓦战国时期陶鼎本报讯(杨民仆 崔怡璇)6月18日
2024-06-19 11:16:00
长孙是长子的儿子,还是年龄大的孙子,一起来看看
“公子”?“公孙”?“王子”?“王孙”?“皇子”?“皇孙”?还有“长子”、“长孙”……这些称呼相信大家看过的古装剧里,或多或少都听过
2024-06-19 11:26:00
《酒泉嘉峪关历代诗歌选注》出版发行
《酒泉嘉峪关历代诗歌选注》日前由甘肃文化出版社出版发行。《酒泉嘉峪关历代诗歌选注》是西北师范大学文史学院教授赵逵夫先生策划编撰的《甘肃历代诗歌选注(12卷)》中的一卷
2024-06-19 13:21:00
“龙尾”小端午 闲林赛龙舟
杭州日报讯 昨天是农历五月十三,近百条龙舟齐聚在余杭何母桥绿岛公园附近河道里,上演“龙舟胜会”,欢度独属于闲林一带的民俗节日“小端午”
2024-06-19 08:11:00
“里斯本丸”沉船事件并不复杂。1942年10月,日军征用“里斯本丸”号客货船押运1800多名英军战俘从香港返回日本,因违反《日内瓦公约》未悬挂任何运送战俘的旗帜或标志
2024-06-19 08:42:00
本文转自:大众日报□记者 石如宽 通讯员 徐丽丽 报道本报寿光讯 “老师,‘事有利于百姓者竭力为之’这句话是什么意思?”“这是清代乾隆年间寿光县令王椿的自勉词
2024-06-19 10:23:00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陆睿 孙一然据新华社首尔6月18日电(记者 陆睿 孙一然)由中日韩合作秘书处主办的2024年中日韩合作国际论坛18日在韩国首尔举行
2024-06-19 05:5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