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一代名将霍去病为何24岁早逝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4-26 15:3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即使是在世界的军事历史上,霍去病也是一个少见的天才将领。

他17岁第一次随军出征时,就率领轻骑兵嘎掉匈奴单于的爷爷籍若候产,还俘虏了单于一个叫罗姑比的叔叔,因功被封为冠军侯。

21岁时更是纵横漠北,封狼居胥,打的生活在漠北匈奴人愣是找不着北。

这么一位功勋卓著的青年将星,却在24岁时突然陨落。根据西汉史学家褚少孙的记载,当时大汉官方给出的说法,是霍去病是在出征匈奴之前,突然得了急病去世。

一代名将霍去病为何24岁早逝

霍去病既然能够17岁随军出征,21岁横扫漠北,那身体素质怎么可能会差,为何会突然得了个急病,一下子就去世了呢?

关于霍去病的死因,历来都有不少猜测,信他病死的人其实并不多。那么,霍去病到底怎么死的?这样一位耀眼的将星之死,为什么汉武帝没有彻查背后的隐情呢?

虽然霍去病真的很能打,可他崛起的过程毫无疑问,汉武帝刻意栽培的成分还是很重的。

霍去病是从他舅舅卫青的部队中成长起来的,漠北之战后,他在汉武帝有意的支持下,脱离了卫青的队伍,组建了一个新的军事集团。

霍去病建立的新军事集团高级成员,要么是霍去病亲自从基层提拔起来的军官,要么是匈奴的降将。这些人有一个非常统一的特征:跟当时朝廷里的皇亲国戚和世家大族,几乎都没有什么联系。

汉武帝支持霍去病建立这么一个军事集团,挑是挑不出什么毛病,其用意该懂的人都懂。卫青虽然是霍去病的舅舅,但这个新军事集团最先威胁到的人,却正是他这个年纪越来越大的老将军。

汉武帝虽然有心扶持霍去病对抗卫青集团,奈何霍去病本人却不怎么上道。

一代名将霍去病为何24岁早逝

当时大汉朝廷大致有三股势力:卫青集团、霍去病集团、李广的家族李氏集团。

我们都知道有个典故叫“李广难封”,说李广有功劳也有才能,却始终没有得到很好的封赏。

对于“李广难封”的解读也有很多,但无论如何也绕不过去的一个原因,就是李广的族弟李蔡,当时正是大汉丞相。

弟弟当着丞相,哥哥当着军方领袖,也就是汉武帝心大,换成疑心病重的皇帝,估计觉都睡不着了。

霍去病崛起之后,大汉朝堂本来是三足鼎立的局面。

公元前119年的漠北之战中,卫青调李广的部队走远路迂回,结果李广竟然因迷路而失去战机。后来卫青派人请李广说明迷路的情况,他好上书汉武帝,没想到李广却羞愤自杀了。

一代名将霍去病为何24岁早逝

李广自杀之后,他的儿子李敢在情绪激动的情况下,打伤了大将军卫青。卫青是一个大度的人,当时并没有跟李敢计较,还让手下把这件事情瞒了下来。

这一幕看起来虽然很温馨,可接下来事情发展方向却非常残忍。公元前118年3月,李广刚刚自杀不到一年,他当丞相的族弟李蔡,也“畏罪自杀”了。

为什么呢?当时大汉官方给出的说法,是因为李蔡侵占了先皇陵寝的一块地。

这种说法听起来就很不靠谱。李蔡身为丞相,想要哪儿的地搞不到?脑袋被驴踢了多少次,才会想不开去占先皇的陵寝?你这到底是想干嘛?

李蔡解不了这个死结,只能以自杀保全家人。曾经跟卫青和霍去病鼎足而三的李氏家族,先是李广自杀,后是李蔡被迫自杀,家族势力自此一落千丈。

一代名将霍去病为何24岁早逝

卫青是个好人,仁慈善良,谦恭有礼。

李广之死跟他有直接关系,李蔡自杀之后,继任丞相的庄青翟是太子太傅跟他也有关系。

当时卫青集团的基本盘,正是年纪还小的卫太子。只要卫青集团能够保住卫太子,即使形势一时对他们不利,早晚有一天他们还是能翻盘,时间是站在他们这一边的。

李氏家族的没落跟卫青没有直接关系,卫氏集团却收获了几乎全部的利益。最诡异的,是给李氏家族造成最后致命一击的,竟然是霍去病。

李蔡自杀之后,李氏家族的势力虽然一落千丈,还不至于一蹶不振。因为李广的儿子当着九卿之一的郎中令,也是汉武帝的侍卫长。

需要特别说明一下,李敢这个人名气虽然没他爹李广大,但他能文能武,个人能力并不比李广差。某些电视剧为了捧霍去病,把他拍的又憨又傻,其实挺没必要的。

一代名将霍去病为何24岁早逝

霍去病杀李敢这件事情,本身就非常蹊跷。李敢刺伤卫青的事情,都过去一年多了,可见卫青的保密工作做的还是不错的。可为什么丞相李蔡刚死不久,霍去病就知道这事儿了?是谁告诉霍去病李敢打过卫青?又是出于什么目的告诉他的呢?

况且就算霍去病知道李敢曾经伤过卫青,把他打一顿,或者逼着他向舅舅认罪不行吗?为什么非要杀了他?

李敢当时是郎中令,位列九卿,又是汉武帝的侍卫长,杀掉他的政治意义更是可大可小。

霍去病当时虽然已经有了自己的军事集团,但还远没有达到能够处死李敢的地位,他杀了李敢大概率是要面临严重后果的。

明知道杀了李敢会惹麻烦,霍去病还是选择当着汉武帝的面对李敢下杀手,只有两种可能解释的通:要么霍去病就是个没脑子的“楞头青”;要么就是杀掉李敢有更大的作用。

以霍去病的战绩来看,他明显并不是没脑子的“楞头青”,所以只有第二个可能解释的通。

李敢被霍去病射杀之后,李氏家族彻底没落,大汉朝堂上的势力只剩两个:卫青集团、霍去病集团。

这两个集团看起来是两个,其实还是一个;霍去病对舅舅卫青还是忠心的。霍去病杀了李敢之后,汉武帝之所以没有惩罚他,反而以李敢是被鹿撞死的,替他遮掩,可能真的是宠爱他。

然而更现实的情况是,李氏家族短时间内丞相李蔡被迫自杀,李敢又被霍去病射死,整个家族算是彻底完了。

没了李氏家族,当时的大汉的朝政和部队,基本上都握在卫青和霍去病的手里。如果汉武帝真追究霍去病,卫青集团直接就一家独大了。

一代名将霍去病为何24岁早逝

汉武帝在李敢之死中保下了霍去病,霍去病却并没有领情,没有按照汉武帝的剧本走下去。

公元前117年3月,霍去病几次上书汉武帝,请他分封三个儿子为王。按照当时规矩,皇子在被封为王之后,就要离开长安,去封地就食。

汉武帝之所以不想封这三个儿子为王,除了想多看看儿子之外,恐怕就是为了给卫太子,给卫青集团一些压力,让他们知道,自己随时可以废了他们的根基。

当时霍去病在朝野的声望很高,他上书汉武帝之后,很快就引发了连锁反应。群臣争先恐后地上书汉武帝,请他封三位皇子为王,离开长安去封地就食。

群臣上书对汉武帝造成的压力很大,汉武帝拖了一个月之后,于公元前117年4月妥协,下诏封三个儿子为王,送他们离开了长安。

如果霍去病和卫青一起把李氏家族连根拔起,汉武帝还能忍的话,那么强逼汉武帝把三个儿子封王送出长安,绝对会引起汉武帝的忌惮;他几乎完全失去了对朝堂掌控了。

汉武帝的三个儿子北送出长安后,他的另一个宠妃王夫人也病死了,可谓是倒霉至极。

汉武帝的倒霉,对卫青集团来说却是大好消息,皇子出城,卫太子地位更稳,王夫人死了,卫子夫的皇后之位更稳。也许卫青什么都没干,但他和他的利益集团确确实实是最大的受益者。也正是公元前117年这一年,年纪轻轻的霍去病,突然得病死了……

一代名将霍去病为何24岁早逝

最诡异的是司马迁的《史记》当中,对霍去病之死记载,只有这么一句话:“骠骑将军自四年军后三年,元狩六年而卒”。

司马迁是一个头很铁的人,也是一个很有专业精神的史官。他连汉高祖刘邦为了逃命扔孩子,汉武帝刘彻迷信又好大喜功,这些“黑料”都敢写,对霍去病年纪轻轻却突然去世,他却没有写死因,只写哪一年去世的。

这很明显既不符合司马迁的专业水准,也不是他风格。所以对于霍去病的死因,历来都有很多说法。

第一种说法,就是大家常听到的病死说。

这种说法源于西汉史学家褚少孙,他在写西汉年表的时候,从霍去病的弟弟霍光口中透露,霍去病是得病死的。

褚少孙西汉中后期做过博士,司马迁死后《史记》散失了十篇,他出于对《史记》的喜爱,四处寻访名人,查找前朝人留下的笔记,通过自己的努力补全了《史记》。

不过从活动的年代来看,褚少孙要比司马迁小的多,并不是那个年代的亲历者。

第二种说法是被汉武帝秘密处死的。

汉武帝大力支持霍去病培植自己的势力,本意就是希望他至少在一定程度上,能够制衡卫青集团。但是霍去病很明显没有按照汉武帝的意愿行事,虽然他的部将和卫青的部将常有不合。可霍去病本人,却对舅舅卫青一直都很崇拜。

霍去病杀李敢的时候,是当着汉武帝的面射杀的。

一代名将霍去病为何24岁早逝

这不但意味着能够制衡卫青的李氏家族,从此再无翻身的可能,同时也意味着霍去病铁了心要维护舅舅卫青。

汉武帝对他的制衡卫青的期望,可以说是彻底落空了。当时的卫青势力已经太过庞大,如果再加一个霍去病,汉武帝再怎么心大,也不容易睡好觉了。

这也能解释司马迁为什么只写霍去病的死期,却不写死因的原因。汉武帝秘密处死霍去病,本就是为了平衡朝堂势力,一说出来立刻就会破坏朝堂的平衡。司马迁不愿意在说谎,干脆就不写死因,只写死期。

而且在《史记》中,司马迁虽然没有写霍去病的死因,却把霍去病死后汉武帝对他后事的安排,以及哀痛之情写的很详细。

以当时的朝廷局势来看,卫青集团已经隐然有了尾大不掉之势。虽然卫青本人很低调,可霍去病在死前擅杀李敢,带头上书逼汉武帝分封皇子,这两件事情做的都挺出格。

坐在汉武帝那个位置上,最不可信的就是感情。比起成熟稳重的卫青,除去做事冲动又不计后果的霍去病,既能剪除卫青集团的一大助力,又不会破坏朝局平衡。为了稳住局面,汉武帝忍痛除去霍去病,也不是没有可能。

这跟汉武帝是否宠爱霍去病无关,纯粹是局势所逼,不得已而为之。

一代名将霍去病为何24岁早逝

第三种说法是被排挤抑郁而终。

虽然霍去病本人很敬重卫青,而卫青对霍去病也一直都非常客气。

卫青和霍去病的部下们,互相之间却经常看不上眼。

在卫青的部属看来,霍去病是从卫青的手下成长起来的,可汉武帝培植霍去病,不但分了卫青的权,还拉走了卫青大量的资源。这不就是忘恩负义吗?

卫青会做人,结交的朋友很多。

因为霍去病分了卫青的权,对霍去病有非议的人自然也不会少,甚至连卫青的夫人平阳公主,对霍去病都有意见。

和卫青不一样的是,霍去病尽管打仗很有一套,可是在做人方面,却多少有一些欠缺。根据司马迁的记载,霍去病因为受汉武帝的宠爱,并不是一个传统中爱兵如子的将领。

曾经有一次霍去病出征的时候,汉武帝让宫里给他准备了几十车物资,出征归来的时候,霍去病下令扔掉了很多没吃完精米和肉,但这个时候他的士兵还有人吃不饱饭。

而且霍去病在塞外打仗的时候,士兵缺粮吃不饱饭,他却带着人在军营里踢球玩。

这些虽然算不上什么大毛病,但足以证明霍去病的下属,不会像卫青的下属那么亲近长官。

一代名将霍去病为何24岁早逝

实际上霍去病虽然少年成名,实际上几乎没有什么人亲近他的记载,他是一个非常孤独的人。虽然霍去病努力弥合他跟卫青的关系,但卫青了解汉武帝的心思,不敢跟他走的太近。

由于长期被卫青集团的人排挤误解,霍去病自己又没有什么朋友,最终因此郁郁而终。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26 17: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卫青为什么能成为汉朝的一代名将?
...。前123年,卫青两次出塞,斩首八千,俘虏三万。此战,霍去病崭露头角,最终成为一代名将,威震塞外,封狼居胥,成为后世名将的典范。 前119年,卫青率5万骑兵远征漠北,李广迷
2023-08-21 06:40:00
李陵有多厉害?能接替霍去病成为一代名将
...,永绝后患,以保汉境不再受骚扰。但说实话,自卫青和霍去病病故后,汉武帝发起的几次对匈奴的战争并没有占什么便宜,原因在于杰出的将帅断代了,再没有如卫青、霍去病那样统帅出现。那么
2023-01-28 16:58:00
为何说没有卫青、霍去病,汉武帝击败匈奴的概率不大
汉朝帅才凋零,没有卫青、霍去病:汉武帝击败匈奴的概率不大,汉军以防作战为主,被动挨打,灰头土脸。近代有诗:“秦皇汉武略输文采,唐宗宋祖稍逊风骚。”汉武帝刘彻,与秦始皇、李世民并列
2024-07-11 20:48:00
...取得胜利,为汉朝北方边境地区稳定作出了巨大的贡献。霍去病作为卫青的外甥,也是同一时期又一名将,由于打仗的方法不拘一格,在后面的指挥中收复了河西走廊,为丝绸之路打下了基础,更是
2024-06-17 07:36:00
作为卫青和霍去病的接班人,李广利为啥那么弱
...将星,千里奔袭取敌人首级,论打仗无人能敌的少年英雄霍去病和战绩斐然的卫青。可以说,西汉,尤其是西汉初期,是一个群星闪耀的时代,他们的光辉,跨越千年,至今仍然熠熠闪光。而在这些
2023-07-24 21:28:00
卫青、霍去病、李广都是汉朝名将,为何文人大多把自己比作李广?
...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韩信,到了汉武帝时期,有卫青、霍去病、李广这些名将。卫青与霍去病,相比于李广,创立的军功更加卓著。但自古以来文人墨客大多把自己比作李广,很少有人把自己比作
2024-02-26 12:45:00
一个小衙役的爱情,造就一位皇帝和一位名将
...基因真不错。公主府上的侍女给他生了一个男孩,名字叫霍去病,日后大汉的冠军侯。而这个侍女是大汉皇后卫子夫的姐姐。而霍仲孺的另一老婆也给他生个男孩,取名霍光,西汉后期的著名政治家
2023-02-11 19:26:00
卫青是靠国力碾压才能打败匈奴的?他的军事能力是不是一般?
...出来!此战,由于损失过大,卫青没有得到褒奖,反倒是霍去病强势崛起。然而,平心而论,卫青险恶境地中的表现,才更有老辣的名将之风!漠北决战:名将之风漠北决战,是在极为不利的情势下
2023-02-16 23:03:00
史学家吕思勉:汉武帝、卫青、霍去病用兵水平一般,作战谋略上并没有什么亮点,汉朝击败匈奴是靠国力堆出来。吕思勉,江苏常州人,近代史学家,与陈垣、钱穆、陈寅恪并列,在古代史研究上成就
2024-07-13 21:0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杭州日报讯 8月7日,“雅谊铁笔·楚天舒——中流印社社员作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西泠印社、湖北省文联指导,中流印社主办
2025-08-10 07:09:00
杭州日报讯 八十年岁月长河奔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凝重历史坐标下,“风韵钱塘——钱塘四友书画展”于8月8日在钱塘书画研究社展厅启幕
2025-08-10 07:09:00
8月9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美术馆主办的“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4
2025-08-09 08:08:00
“鹏举,我赵玖来晚了!”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网文《绍宋》的粉丝来到杭州祭拜岳飞墓,告慰这位蒙冤而死的名将。说到杭州人对历史的遗憾
2025-08-09 08:09:00
这部被称为“历史文天花板”的小说,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在岳王庙,作者榴弹怕水接受了都市快报采访。问:从《覆汉》到《绍宋》再到正在连载的《黜龙》
2025-08-09 08:09:00
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8月9日9:30,长春市图书馆“城市热读”公益讲座
2025-08-09 10:02:00
图集|2025“泉城行”训练营学子们漫游“天下第一泉”
8月8日傍晚,“泉城行”训练营的学子们漫游趵突泉,在“天下第一泉”的波光亭影间,邂逅济南最灵动的美。
2025-08-09 11:14:00
请查收福建博物院文物版消气操,看着看着你就笑啦,跟“老祖宗”一起与烦恼拜拜吧~
2025-08-09 11:15: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倾听那年热血忠言 扫码阅读手机版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梁启超:家国铸魂 家风传世在天津,很容易就可以去先贤家里“串个门”。漫步在河北区民族路上,两栋白色小楼外观虽不惊艳
2025-08-10 01:26:00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
大禹文化①丨大禹是神还是人?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08 16:50:00
“逃”暑热
《逃暑帖》《暑热帖》任淡如绍圣二年(1095)的盛夏,米芾不堪酷热,逃暑于山,他给好友章惇写信,道:“我今避暑于山中,甚为安心舒适
2025-08-08 17: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