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原因为何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6-14 19:41: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这两兄弟的葬礼谁更大,一直是关于汉代历史问题的一个大争论,有的人说,《史记》中写到,霍去病的死用的是“卒”,可却与霍去病的功绩不符,而霍光又太高了。

但其实先不说《史记》怎么记载,在葬礼规格上,霍去病也是“薨”的规格,也就是“诸侯”的标准。

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原因为何

在历史上,汉代的史书有两部,一部叫《汉书》,一部叫《史记》。

可《史记》严格来讲,又不仅是汉代的史书,只能说是汉代著书,而作者司马迁和霍去病是同一个时代的人,关于霍去病的记载,司马迁理论上是最有发言权的,可就是司马迁的记载中,霍去病的死,成为了“卒”。

关于霍去病的死,汉武帝很是悲痛,不管是出于感情还是政治利益,霍去病都是大汉朝很重要的人物,自幼被汉武帝带到身边抚养,等于是半个儿子,但他却英年早逝。

所以汉武帝对于这位大功臣的葬礼,决定搬来“祁连山”。

倒不是真的搬动祁连山脉,而是在汉武帝茂陵旁边建立一个神似祁连山的“山头”,以此来表彰霍去病征服祁连的伟大功绩。

除此之外,汉武帝在霍去病的葬礼中,让军士从茂陵排到长安城,我们知道,从茂陵到长安城,也就是现在的西安城,整整六十一公里,为了这场葬礼,全国军士可以说是真的上了心来告别这位将军了,不谓不大。

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原因为何

所以在声势上,霍去病的葬礼最庞大的,这里面有汉武帝的惜痛和追念,更有无数北征的军士对这位大将军的敬仰,这一切,都是发自内心的,不是什么出于礼法才这样做。

而在霍去病的葬礼中,真正属于“礼法”部分的,乃是“属国玄甲”。

这里说的“属国”,正是霍去病在河西之战打下来河西走廊后,被汉武帝所设置的“五属国”,不过属国在两汉的更迭中,多次变换意义,霍去病时代的“属国”,就是五属国。

因为刘邦说过,非刘家人不能封王,可是河西走廊却是霍去病啃下来的,汉武帝恩威并施,压服匈奴,虽然霍去病当不了诸侯王,但是却可以拥有这个“属国”不成文意义上的“王位”。

而“属国玄甲”,就是在诸侯王死的时候,军士穿上这种玄甲,送诸侯王最后一程,所以在规格上,霍去病已经属于是“薨”,也就是诸侯的级别了。

可事实上大家也知道,刘邦的白马之盟,注定了汉朝不可能有“合法”的诸侯王,既然没有合法的诸侯王,那么葬礼是不能用“薨”的,而到底是用“薨”,还是用“卒”,这是周代的礼法决定的。

法是法,不是没有空子可以钻,对于霍去病,这个定理怎么都要违背一下。

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原因为何

而司马迁的《史记》,他说霍去病是“卒”,最让人无语的是,对于这位大将军的死,司马迁只是寥寥一句带过,在史记的总体篇幅和文风来看,司马迁这样做是有点奇怪的,仿佛对霍去病有情绪似的。

实际上司马迁对于霍去病和卫青这对舅甥,一直持有的态度都是有些偏颇的,但具体的情绪为何,是因为汉武帝青睐这对舅甥,从而让司马迁感到反感,还是因为嫉妒霍去病的年少有为,这背后的原因不好说。

《史记》说是“薨”,但后来的班固,他所著写的《汉书》,里面所说的,就是霍去病去世称“薨”。

而且班固本人也认为司马迁的《史记》,乃是“编于百王之末,册于秦、项之列”,意思大致就是说《史记》是有些功利性在里面的,对于过去的叙述有些添加,并非是客观的,再把班固的话说透点,那就是司马迁的态度,不能全信。

所以汉武帝不至于连霍去病死了,都不给霍去病一个体面的葬礼,霍去病的葬礼,也对得起他封狼居胥,阻击漠北的攻击。

再一个,霍去病的弟弟霍光,他的葬礼,“礼法”规格的确要比霍去病高。

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原因为何

说了大汉异姓不得封王,霍去病不行,当过摄政王的霍光更是不行。

霍光被霍去病带到长安后,就一直被汉武帝重视,为了表示对霍去病的追忆,汉武帝很重用霍光,汉武帝驾崩前,太子刘弗陵还很年幼,汉武帝让霍光等人辅政,也是刘弗陵和霍光这对组合,让大汉恢复了汉武帝后期所造成的元气损失。

到了汉宣帝时期,霍光已经是摄政王级别的人物了,霍家权柄很重,汉宣帝在这个环境中,吃了不少亏,不过可以确定的是,霍光没有违背自己的底线,没有说背叛大汉。

所谓“昭宣中兴”,这里面最大的功劳,就是霍光。

国内文政,军事领土,霍光都把控得很好,公元前68年,霍光去世,所幸他去世前大汉王朝已经有了新的中坚人物,所以不至于造成太大动荡。

对于他的葬礼,汉宣帝还是把仇怨分得开的,所以设计很恢宏。

汉宣帝用“少牢之礼”,以及“四重内棺”来给霍光安排下葬,在以前,“四重棺”乃是天子才可以用的规格,而少牢之礼,仅次于祭天的太牢,也就意味着,霍光的葬礼规格,乃是诸侯王以上,皇帝以下的,处在一个非常玄妙的位置。

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原因为何

在用料上,汉宣帝下令了霍光的葬礼要用“梓宫”来称呼他的棺木,梓宫这个说法,也是皇帝皇后才有的,而霍光和他哥哥同样的是,都是有军士一路排列行李,从长安城到茂陵,唯一的区别在于,霍光没有那座高高的“祁连山”。

在声势上,霍光比不过霍去病,但在规格上,霍光高于霍去病,所以兄弟二人的身后事,一直都有个争论的对比,实则二人互有强弱、千秋,但可以确定的是,他们二人的葬礼,都是在异姓不得封王的规则下的一种“特例”。

不过,这里还需要插入一个“阴谋论”式的观点,那就是关于霍光葬礼“超规格”的根源。

霍光功高不可否认,可是霍光和汉宣帝,跟霍去病与汉武帝这对组合不同,霍家曾经设计杀害汉宣帝的发妻许平君,而后强迫汉宣帝娶了霍光的小女儿,所以汉宣帝就个人而言,不讨论国家,他跟霍光是有恩怨的。

而霍光的功绩,并没有说像霍去病一样让军士五体投地,所以关于他的葬礼超规格,结合汉宣帝后期和霍光的关系来看,这是汉宣帝的“钓鱼执法”。

在霍光去世前,霍光安排了自己的儿子来“接班”,霍光之子霍禹,一开始被任命为右将军,后来成为大司马,这就意味着,霍光虽死,但是霍光的阴影犹在。

汉宣帝就以此葬礼为一种假象,自己很亲近霍光,甚至不惜给他几乎天子的规格礼仪,就是让霍家人被麻痹,然后汉宣帝逐渐架空霍家。

果不其然,汉宣帝在霍光死后,不断削弱霍家的权柄,霍禹竟然还想着造反,霍禹的表现,其实表现出的是一个充满着神秘感的霍光,霍光的后手,究竟是不是就为了“篡位”,这些都不得而知了。

霍去病的死用“卒”,霍光的死用“薨”,原因为何

后来霍家因为造反被汉宣帝一并铲除,也算是报了许平君的仇。

因此才说霍光的高规格葬礼和霍去病的本质不一样,因为霍光这里夹杂着太多的矛盾和阴谋了。

不管怎么说,霍去病的功绩只会比霍光有过之而无不及,霍去病的死亡,也是妥妥地称“薨”,并不是一文不值的“卒”,太史公的心思里有着太多的别的因素,一切都成了谜,不过汉武帝给予霍去病的高规格葬礼,粉碎了这些不实际的流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5 00:45:1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霍光连皇帝都能废黜,为何他自己却不愿篡位?
...系够硬。霍光他哥,就是历史上那位大名鼎鼎的超级名将霍去病。据史书记载,霍光和霍去病,他们是一个父亲,但不是一个母亲。霍家老爹是山西那边的一个基层小官,当年去京城办事的时候,和
2023-05-01 11:23:00
汉武帝为何将辅政大权交给霍光
...亲多年前的一次情不自禁,造就了一个旷世奇才的哥哥,霍去病。而霍去病的母亲卫少儿又是皇后卫子夫以及大将军卫青的姐姐,这样,如果跟着哥哥霍去病叫的话,霍光也要叫卫青一声舅舅才对。
2023-05-29 16:31:00
霍去病去世,卫家势力被清除,霍光是凭什么崛起的?
...的商标,就必属精品!你不服不行呀!如果说他的私生子霍去病在中国历史的武将序列排名前十以内,估计很多朋友都不会反对;但要说到他的原产正子霍光是历史排名前十的文臣,相信很多人并不
2023-01-05 17:05:00
皇帝荒淫无道,他一怒之下废了皇帝,身死之后遭灭族
霍去病大家都知道,著名的抗击匈奴的英雄,汉武帝时期赫赫有名的人物,霍去病名声大,他有一个同父异母的弟弟,同样也是非常的牛逼,在历史上也是留下了赫赫威名,后世的人甚至把他跟伊尹相提
2023-06-15 13:34:00
霍光:从卑微出身到帝国掌权者的传奇之路
...了皇亲国戚。而且,她还给霍仲儒生了个了不得的儿子,霍去病。可这一切,霍仲儒当时并不知道。他回家后很快就忘了这段露水姻缘,娶妻生子,又生了霍光。后来,霍去病因为有作皇后的姨娘卫
2024-02-11 05:10:00
卫青与李敢的死:权力斗争背后的悲剧
...,这样的做派,古往今来也没几个人了。最难得的是作为霍去病的弟弟,在巫蛊之祸中,霍光却能毫发无伤,这就已经是其他人望尘莫及的事情了。有人可能会说,霍光的出身就已经无人可比了,他
2023-09-10 05:04:00
汉昭帝继位疑云:汉武帝如何为幼主布下重重保障?
...武帝为刘弗陵选中的首席辅政大臣,是霍光。霍光是名将霍去病的弟弟。他十来岁的时候,霍去病把他带到长安,先让他做了郎官,没过多久,又让他做了诸曹和侍中。然而,霍去病才把霍光带到长
2024-02-29 20:14:00
汉朝时这个家族因他而兴,却基本绝后
...家相信很多人都如雷贯耳,毕竟那位逐匈奴千里的冠军侯霍去病实在是名声太大了,霍家的后人的也因这位早逝的英雄得以延绵。巫蛊之乱,汉朝基本上翻了一个底掉,先是太子刘据被逼自尽。还有
2022-12-26 19:13:00
汉武帝的两大支柱:霍去病与霍光的传奇人生
...伟大成就得益于麾下杰出的文臣武将,其中有武将卫青和霍去病,被誉为帝国的双支柱;文臣中有窦婴和桑弘羊,为汉武帝巩固朝局立下汗马功劳。然而,在汉武帝身边选出两位卓越的人物,大家的
2024-05-02 18:15: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