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保护技术达到行业领先水平
...煌文化主题论坛在中国第一高楼——上海中心大厦举行,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在论坛上就敦煌莫高窟的保护历程和莫高精神进行了主题分享。暑假期间,不少家长也带着孩子体验了一场魔都云端的“莫高学堂”。敦煌研究院院...……更多
...持续的画外音,回忆着那些初见常书鸿、段文杰等老一辈敦煌研究院工作者们的教导熏陶。不仅是画面内外,在人生两个阶段的樊锦诗,实现了跨时空的重逢。在电影里,樊锦诗不同人格光辉的侧面,也实现了彼此的对话。在洞...……更多
守护莫高窟六十载,她向北大捐赠1000万元支持敦煌学研究
...外,樊锦诗还致力于推动敦煌学研究人才的培养。2019年敦煌研究院与北京大学共同建立“敦煌学研究中心”,联合培养高层次敦煌学研究人才,樊锦诗任名誉主任。“我是北京大学的学生,由于得益于母校‘勤奋、严谨、求实...……更多
再捐1000万!这颗“星”以她为名
...樊锦诗基金设立暨从事敦煌文物事业60年座谈会”在甘肃敦煌研究院举办。经国际天文学联合会小行星命名委员会批准,中科院紫金山天文台发现的、国际编号为38132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樊锦诗星”。会上,樊锦诗还向敦煌研究...……更多
老戏迷有福了
...,其主演的沪剧电影《敦煌女儿》正式全国上映。影片以敦煌研究院荣誉院长樊锦诗为原型,生动形象地刻画了樊锦诗50多年的敦煌守望历程。一位是守护敦煌无悔奉献一生的“敦煌女儿”,一位是在方寸舞台谱写时代声音的“...……更多
《敦煌女儿》:戏曲电影的历史与美学探新
...生活,又在沪剧舞台上精工打磨了十年。而故事的原型、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樊锦诗,为了研究、保护、传承敦煌文化,已经奉献了五十余载春秋。时光流淌,影片里的故事老而愈醇,莫高精神感人至深,传统戏曲也在与电影的...……更多
...还有个特殊的环节,作为“敦煌守护计划”的内容之一,敦煌研究院院长苏伯民,中国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基金会理事长杨秀清,洋河股份党委书记、董事长张联东,洋河股份总裁助理、产品总监张学谦,作为“守护人”现场启动...……更多
看敦煌,不是非去敦煌不可
...12窟 南壁西侧金刚经变之反弹琵琶舞特写 中唐(吴健 摄/敦煌研究院供图)▶含丝绸之路的咽喉锁钥,人称“丝路明珠”。▶是“中古时代的百科全书”。莫高窟第323窟北壁 张骞出使西域图(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所制作 敦煌...……更多
如果只能参观一个丝路遗址,历史学家推荐这里
...壁画为一体的莫高窟。这是值得终身研究的宝库。”现任敦煌研究院副院长的张小刚说。据《敦煌市志》记载,公元前111年,汉武帝设立敦煌郡,开拓河西,经营西域。随着丝绸之路的繁盛,这座偏居大漠的边陲之城,逐渐成为...……更多
...新时代文化使命 激活中华文明新活力”主题分享会上,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丁晓宏表示,敦煌研究院数字化保护在近三十年的探索和发展中培育了“数字敦煌”品牌,建立了以人民为中心的服务理念,开创了文...……更多
新华全媒+丨璀璨星空从此有了一颗“樊锦诗星”
...到敦煌莫高窟,至今已从事敦煌文物事业整整60年,现为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记者:张睿新华社音视频部制作部分素材来源:敦煌研究院融媒体中心 ……更多
...381323号的小行星命名为“樊锦诗星”。会上,樊锦诗还向敦煌研究院捐赠1000万元设立樊锦诗基金,用于推动敦煌石窟保护、研究、弘扬事业发展以及急需人才的培养。以中国人名字命名的小行星,还有很多,比如袁隆平星、吴...……更多
...量。1963年,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考古专业毕业后到敦煌研究院工作,至今已经整整60年。60年间,她全身心投入敦煌文物保护事业,走遍了莫高窟的每一个洞窟,看遍了每一幅壁画、每一尊彩塑,以赤子之心守望莫高窟千年...……更多
海清饰演张桂梅,陈瑾饰演樊锦诗,两部女性传记电影将映
...并以此片致敬与传递他们的精神力量。樊锦诗曾任第三任敦煌研究院院长,现敦煌研究院名誉院长。六十年代樊锦诗从北京大学历史系毕业,面对北京和上海两个发达城市,她毅然选择了——敦煌,这一待就是六十年。敦煌位置...……更多
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获得者李德仁院士:科学要为祖国服务
...三维数字重建技术让敦煌石窟“活起来” 2007年,受时任敦煌研究院院长樊锦诗之邀,李德仁和同为武汉大学测绘专家的妻子朱宜萱一起赴敦煌考察。看着敦煌石窟内曾经鲜艳的色彩、泥塑的纹理在时光中慢慢暗淡,他们颇为心...……更多
“莫高学堂”助力敦煌文旅融合发展
2月23日,学员在敦煌研究院莫高学堂学习临摹敦煌壁画。近年来,甘肃省敦煌研究院依托敦煌石窟资源和学术资源,打造“莫高学堂”研学品牌,结合敦煌壁画的结构、岩彩、图案等内容和元素,研发了“莫高梦·泥胚典藏”、...……更多
科技何以助力敦煌莫高窟再续千年?
...,是敦煌。敦煌莫高窟标志性建筑九层楼,即第96号窟。敦煌研究院供图从公元4世纪至14世纪,1000多年间,一代代人开窟造像,成就莫高窟这座举世闻名的艺术宝库,至今仍存735个洞窟、4.5万平方米壁画、2000多身彩塑。今天,...……更多
...来,各种新科技为敦煌文化和旅游融合发展插上了翅膀。敦煌研究院文化弘扬部副部长宋淑霞表示,近年来敦煌研究院在数字化发展上取得了一定成果,通过将敦煌研究院数字资源与“云技术”结合,推出“云游敦煌”小程序,...……更多
一辈子,一颗心,只为一件事
...国家的安排,到西北大漠的小镇做起敦煌研究。60岁受任敦煌研究院院长,80岁退休,樊锦诗坚守敦煌735座洞窟57年。在她的推动下,研究院发起了“数字敦煌”工程,率先在全国开展文物保护专项法规和保护规划建设。因对莫高...……更多
2022-12-22 07:22
...10日在牛首山文化旅游区开展。据悉,该展为牛首山携手敦煌研究院打造的江苏省内首场以动静结合形式展示敦煌文化的数字艺术展览,远在千里之外的莫高窟艺术“搬进”牛首山,让观众全方位、深层次、多角度、近距离感知...……更多
专访美国汉学家史瀚文:莫高窟的价值应该让全世界知道
...者 应妮)2018年,美国汉学家Neil Schmid(中文名史瀚文)成为敦煌研究院历史上第一位全职外国研究员。在此之前很长一段时间里,他几乎是唯一长居甘肃省敦煌市的外国人。日前他在敦煌研究院接受了记者专访,坦言“文化多样性...……更多
...国西北干旱地区,文物材质特殊,对气候变化十分敏感。敦煌研究院长期持续关注、监测、研究莫高窟所在区域的气候变化。30多年的监测数据表明,莫高窟所在区域年均降水量约40毫米,以小雨和中雨为主,大雨和暴雨仅发生...……更多
...何更好地一展所长?全国两会召开在即,全国人大代表、敦煌研究院保护研究部副部长汪万福近日接受中新社记者专访时表示,历时数十年国际合作“修炼”而成的成套敦煌文保技术,将率先在“一带一路”沿线推广应用。作为...……更多
活力甘肃|千年敦煌“焕新”记
...景和360度视角又是如何实现的?这些问题的答案,都藏在敦煌研究院30多年不停歇的文物数字化保护工作中。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副所长丁小胜向人民网“行进中国”甘肃调研采访团介绍数字文物保护技术。人民网记者 ...……更多
...肃省敦煌市举办,联合国教科文组织(UNESCO)在论坛上为敦煌研究院、常书鸿、段文杰和樊锦诗颁发了杰出贡献奖。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相关负责人介绍,在纪念《保护世界文化和自然遗产公约》通过五十周年之际,为表彰敦煌研...……更多
2024年巴黎奥运会于北京时间7月27日开幕,敦煌研究院莫高窟官方账号“同步”对外披露了一批敦煌石窟中保留有大量与运动有关的壁画资料,在这些古代体育运动画面中,有很多现代奥运项目的影子和源头。游泳:画面中有两...……更多
敦煌研究院:让科技助力文物的保护和研究
在敦煌研究院多场耦合实验室中,工作人员对庆阳北石窟寺砂岩样品进行三维扫描分析(8月3日摄)。近年来,敦煌研究院持续加大文物保护基础研究和应用研究,不断加强文物科技保护力度。通过组建甘肃省敦煌文物保护研究...……更多
...传统文化,带给各地游客饱含丝路文化的“敦煌记忆”。敦煌研究院依托敦煌石窟资源和学术资源,打造“莫高学堂”研学品牌,结合敦煌壁画的结构、岩彩、图案等内容和元素,研发了“莫高梦·泥胚典藏”“遇见敦煌·色彩...……更多
敦煌研究院“数字藏经洞”首个“超时空参与博物馆”
...多人的朋友圈刷屏。4月18日是国际古迹遗址日,当天上午敦煌研究院最新数字化成果“数字藏经洞”面向公众正式发布,这也被宣传誉为首个“超时空参与式博物馆”。用户登录“云游敦煌”小程序后,即可进入高清还原的藏经...……更多
“数字敦煌”在深圳举行
...90后”青年何文江经常在洞窟里一待就是一天。何文江是敦煌研究院文物数字化研究所的一名技术人员,参与采集洞窟图像。他最近正在莫高窟第138窟工作,每拍一张,他都会询问电脑前的同事:“拍得怎么样?”“在反复试验...……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聊城单光屯发现六座唐墓,初步断定为唐代中晚期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国晓宁 闫修晨2019年以来,在配合聊城基础设施建设过程中,董桥、大胡、绳张、付大门、郭屯、孟闫—李庙和东阿县王凤轩等处先后发掘了100余座唐代墓葬
2024-11-23 08:59:00
刘邦创业之初,为何有那么多人愿意跟随他?
汉高祖刘邦是历史上首位平民出身的皇帝,他在发迹前没有显赫的背景,但身边却能聚集一些有识之士,如韩信、萧何、张良、陈平等人
2024-11-23 09:40:00
年羹尧助雍正登上了帝位,雍正为何要杀他?
在那场著名的“九子夺嫡”大决战中,爆出了一个冷门选手,那便是康熙的第四个儿子——胤禛,也就是后来的雍正;雍正能够继位为帝
2024-11-23 09:41:00
燕王朱棣攻破南京城后,方孝孺为何宁死不降?
公元1368年,明朝建立,太祖朱元璋分封了多位藩王,其目的是为了巩固这好不容易打下的江山;然而当建文帝朱允炆登基后,他认为这些藩王有极大地威胁
2024-11-23 09:41:00
武则天改朝换代后,为何要重用酷吏?
“循吏”一词,想必大家都听说过,指的是奉公守法、勤政爱民的官吏,与之相对应的便是“酷吏”;“酷吏”来源于秦汉时期,就是以严刑峻法著称的官员
2024-11-23 09:42:00
此人为民国言情第一写手,三个妻子各有秋千,只有一个善终
此人为民国言情第一写手,三个妻子各有秋千,只有一个善终近日,电视剧导演李大为逝世。说起李大为,可能没人熟悉,但是他拍的作品大家一定熟悉
2024-11-22 21:21:00
此人太牛,和外国女子在外同居,妻子竟让他带回家
此人太牛,和外国女子在外同居,妻子竟让他带回家此人太牛,和外国女子在外同居,妻子竟让他带回家。在我国民国的时候,曾经出现过很多让人印象深刻的故事
2024-11-22 21:53:00
1957年上海一男子喊了毛泽东一句主席,主席不悦:喊我毛大哥就好
还在犹豫什么?好运的机会稍纵即逝!赶紧关注我,一起开启幸运之旅吧!祝您财运亨通,心想事成!1957年上海一男子喊了毛泽东一句主席
2024-11-22 22:08:00
孔子是韩国人?韩国拿铁证称孔子是韩国人,中国只回复了两个字
《读书》曾言:“世久无孔子,指画随其方。”春秋之后,孔子之名传扬于世,其儒家经典流传千年,为华夏文明中流砥柱,致中华儿女心向往之
2024-11-22 22:09:00
齐白石九十岁仍要娶妻续弦,家人找个四十岁女子,他却嫌弃太老了
从古时候到现在,我们国家涌现了许多有才华的文化大师,他们虽然不及上阵杀敌的战士那样勇猛,却为我们的文化传承留下了不一样的色彩
2024-11-22 22:33:00
1956年长白山惊现“藏宝洞”,估值万亿,日本得知后要求中国归还
1956年,一个老农在长白山上放牛,居然意外发现了一个神秘的“藏宝洞”。这消息一出,大家都纷纷上山寻宝,希望能一夜暴富
2024-11-22 22:40:00
1985年山西村民建砖厂 , 地面突然坍塌露出古墓 , 无数珍宝被一抢而空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关注”,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这是我们那天在地宫门口捡到的几块大石头
2024-11-22 22:48:00
苏博跨年大展上新!“印泉照古——李根源与苏州”特展开幕
江南时报讯 11月22日,“印泉照古——李根源与苏州”特展在苏州博物馆开幕。展览以近代名士、辛亥元老、爱国人士李根源为对象
2024-11-22 18:16:00
和尚们日日吃素,为何却多数是肥头大耳?伙食和生活习惯很重要
随着整个人类社会的高速发展,我们社会中的各种功能也越来越健全。在古代的时候,人类最大的威胁就是饥荒。世界上所有的国家都在想办法让自己的粮食变多
2024-11-22 14:28:00
俗语:“男不养猫,女不养狗”,这是为何?老祖的忠告有道理
中国历史源远流长,人们从那个吃不饱穿不暖的时代里慢慢凭借着自己的努力和奋斗,使得国家越来越富强,最后生活水平也逐渐提高
2024-11-22 14:3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