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1985年山西村民建砖厂 , 地面突然坍塌露出古墓 , 无数珍宝被一抢而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11-22 22:48: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在阅读此文前,诚邀您点击一下

“关注”

,既方便您进行讨论与分享,又给您带来不一样的参与感,感谢您的支持。

“这是我们那天在地宫门口捡到的几块大石头,你们看看是不是文物?”

1985年

,几个村民打扮的人站在

临潼博物馆

门口,考古专家立刻把这几块大石头围起来,细细的研究上面的文字。

“对不起啊,我们不是故意要把这几块大石头藏起来的,就是没钱修房子,才想到捡几块石头来搭房子,求求大人网开一面!”

村民作势就要跪下来求临潼博物馆的几个考古专家,

这几天有警察带着考古专家到他们村子挨家挨户敲门

,这几块大石头体型太大,不主动上交的话,最后被查出来,他们很担心会被关进去。

“你们主动交出来就没事了,不用担心,回去吧。”

1985年山西村民建砖厂 , 地面突然坍塌露出古墓 , 无数珍宝被一抢而空

临潼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安慰了村民几句,就使唤几个青壮力把几块石板抬进了博物馆。

对于目不识丁的村民来说,这只是几块可以用于修房子的大石头,

对于临潼博物馆的考古专家来说,这可是价值千金的

石碑

啊!

古碑本应是国家文物保护单位的重点保护对象,怎么会被村民捡去了呢?

这几块石碑上又记载着什么内容呢?

1985年山西村民建砖厂 , 地面突然坍塌露出古墓 , 无数珍宝被一抢而空

村民捡到石碑以后,还没来得及对石碑进行打磨,就被到村查房的警察和考古队的专家吓到了,石碑的原状留存得很好。

考古专家用特制的抹布把石碑上的污渍清除干净,只留下了密密麻麻的文字。

石碑上的文字是人手刻上去的,笔锋苍劲有力,考古专家一眼就认出了是

唐朝著名画家

吴道子

的笔迹。

想要知道这座石碑上的内容,需要对石碑上的文字逐字逐句的翻译,考古队的专家们愣是花了好几天的时间,才完全翻译了石碑的内容。

1985年山西村民建砖厂 , 地面突然坍塌露出古墓 , 无数珍宝被一抢而空

石碑的文字内容大致表述了

唐朝武则天登基

的时候,修建了一座名为

庆山寺

的寺庙。

之所以判断为武则天登基的第一年所建,是因为石碑上海刻着

“大唐开元”

几个大字。

破译了石碑上的文字意思后,考古专家们才肯定,

前段时间在

姜原村

发现的古代墓室,竟然是一座佛家地宫!

位于

山西省临潼县新丰镇的姜原村,原是汉唐时期的腹地

,姜原村这个佛家地宫被发现的时候,村民们想的是在上面建立挖土烧砖的

砖厂

1985年山西村民建砖厂 , 地面突然坍塌露出古墓 , 无数珍宝被一抢而空

没想到

挖土机挖着挖着,就把

地面给挖塌了。

塌了的地面现出一个明显的墓室形态,当时全国上下正闹着

“文物热”

,附近的村民经常能听到谁家谁家又挖到了宝贝一夜致富。

看到塌出来的墓室,当即有大胆的村民往下跳,想要看看墓室里面有没有值钱的宝贝。

“快进来,里面好多金银珠宝!”

1985年山西村民建砖厂 , 地面突然坍塌露出古墓 , 无数珍宝被一抢而空

随着几个胆大的村民抱着一些金银珠宝往外跑,一边跑还一边喊着里面有宝藏,

村民们从四面八方涌进墓室,将墓室内的文物一抢而光。

直到临潼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听到风声前往,墓室里面早就已经光秃秃的,只剩下三幅看上去不太值钱的

字画

当地的村民大多都没怎么念过书,看着那几幅字画破破烂烂的,自然觉得不如那些闪耀的珠宝值钱,大家哄抢的对象就集中在那些珍宝上,这几幅字画就无人理会了。

实际上这几幅字画均出自吴道子之手,

价值千金,一点也不比那些珍宝的价值低。

1985年山西村民建砖厂 , 地面突然坍塌露出古墓 , 无数珍宝被一抢而空

文物被抢了,还可以想办法慢慢找回来,临潼博物馆的考古专家开始针对这座墓室进行考古挖掘工作,想探究墓室主人的真实身份。

考古专家发现这座墓室的空间不大,主墓室内只有一张石床,床的尺寸还很小,看上去只有90厘米宽,和墓室内发现的金银财宝一点都不相符。

在古代,能拥有如此多珍宝作为葬品,下葬的棺椁一般都价值不菲,这个墓室却只有一个石床,连一具棺椁都找不到,考古学家当下觉得十分奇怪,难道棺椁也被村民们抬回家了吗?

考古学家仔细想想,还是觉得棺椁被抬走的可能性不大。

毕竟棺椁体型巨大,不容易隐藏,里面还有可能睡着一具干尸,要抬走也会先把古人的尸体抬出来,墓室的地面一干二净,也没看到有枯骨。

1985年山西村民建砖厂 , 地面突然坍塌露出古墓 , 无数珍宝被一抢而空

再细细考究墓室内各样东西的分布,考古学家在墓室的墙壁上

发现了有关佛家内容的

壁画

,因此猜测这座墓室是不是某位

高僧

坐化之地,或者是古代的寺庙地宫。

要确定墓室主人的身份,从随葬品入手是最好不过的。

可是这座墓室的葬品都被村民们一抢而光了,看上去很难依靠随葬品来推测墓室主人的身份了。

“不行,这些文物一定要追回来。”

1982年,我国就颁布了《文物保护法》

,国民私自收藏国家级别的保护文物,是要受到

法律制裁

的。

临潼博物馆的馆长决定请求公安机关的帮助,一同到姜原村,通过法律的威压和考古的文物价值需求,对村民动之以情晓之以理,希望他们能主动地交出在墓室内哄抢的文物。

大部分的村民都能明白国家保护文物的苦心,在博物馆的工作人员带着警察上门的时候,会主动交出自己哄抢的文物,这次的文物追回行动十分成功,

被追回的文物高达一百多件!

主动上交石碑的村民,还给临潼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提供了一个重要的信息:

被抢的文物里面,有一个雕刻精美的盒子,金器银器更是不胜其数

1985年山西村民建砖厂 , 地面突然坍塌露出古墓 , 无数珍宝被一抢而空

抢珍宝的村民,进入墓室看到这么多金银珠宝,根本对墓室门口的石碑不感兴趣,才会被姗姗来迟的村民捡走。

临潼博物馆的考古专家们仔细检查了村民们上交的文物,却没有发现这位村民口中的精美盒子。

就在考古专家们一筹莫展的时候,又有村民声称有文物上交,

来到了临潼博物馆。

看到村民手中的精妙绝伦的盒子,考古专家们的眼睛都亮了:这肯定就是之前那位村民所说的宝盒!

接过村民手中的盒子,考古专家们又开始了新一轮的考古工作。经过考古专家们的探讨研究,一致认为

这个宝盒中装着的,就是佛家最珍贵的释迦摩尼舍利!

1985年山西村民建砖厂 , 地面突然坍塌露出古墓 , 无数珍宝被一抢而空

在追回来的文物中,发现了具有浓重唐代色彩的文物,比如

唐三彩狮子、唐三彩南瓜

等等。

这些唐三彩文物,在出土面世的时候,依然色彩鲜艳,可见

唐代时期的陶器技术已经十分先进。

其实,在村民送回抢的珍宝之前,考古队的专家已经凭借石碑,破译了这座佛家地宫就是千年前的唐代所建。

可惜庆山寺在史料中并无记载,考古专家们担心结果有差池,才一直没有公布这座墓室的真实面貌是佛家地宫。

直至绝大部分的文物被追回,可以结合这些文物下准确的定论,千年地下佛宫的说法就被坐实了。

1985年山西村民建砖厂 , 地面突然坍塌露出古墓 , 无数珍宝被一抢而空

考古学家们后来推论,史料之所以没有记载庆山寺,是因为李家后人从

武则天

手里夺回政权以后,不想要对她在位时的生平有过多的评价,才会在史料上抹去庆山寺。

从石碑的刻文可知,就是

武则天登基之后,为自己正名、为安稳民生所修建

李家后人不想武则天被后人评价千秋功绩,对于一些与武则天生平相关的事物,自然采取能掩埋就掩埋的方式处理。

没想到姜原村的村民们在无意间挖出的古墓,竟然牵扯出唐代的

帝皇家往事,

千年地宫的秘密被揭开后,想必人们对武则天这位中国历史上唯一的正统女皇帝更加崇拜了!

对此,您有什么想说的呢?欢迎在评论区留下您的看法!

声明:本文所有图片均来源于网络,旨在倡导社会正能量,无低俗等不良引导,涉及人物侵权、图片版权、事件部分存疑等问题,请及时联系我们,我们会第一时间修改或删除内容!

——完——

文|WGY

审核|早桔

注:原创首发,抄袭必追究到底!

信源:2022-04-2519:08·历史微鉴

1985年村民挖出古墓,无数珍宝被一抢而空,千年地宫的秘密被揭开

1985年山西村民建砖厂 , 地面突然坍塌露出古墓 , 无数珍宝被一抢而空

返回搜狐,查看更多

责任编辑: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11-23 0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大闸蟹养殖成为山西村民们致富的新途径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位于黄土高原的山西,在人们的认知里是一个陈醋飘香、顿顿吃面的地方。在“尔滨”效应的带动下,全国不少省市“不为人知”的特产纷纷涌现,刷新着人们的认知。山西最
2024-01-10 13:21:00
山西政法机关筑牢高质量发展安全屏障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在山西省太原市滨河路自行车道,太阳落山后,骑行的人络绎不绝,或三五成群,或全家总动员,欢声笑语不断,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必言说;在阳泉市人民信访调解协
2024-07-08 19:23:00
...村乡谢家场园区内的合荣储能电站成功启动送电,标志着山西首座电网侧新型独立储能项目正式投运。据了解,这一项目总投资22亿元,分四期建设,总装机容量500兆瓦/1000兆瓦时。此
2023-05-22 07:12:00
本文转自:山西晚报山西晚报讯(记者 张彩云 实习生 原子婷)3月20日,文化和旅游部发出通知,正式公布2024年“四季村晚”主场和示范展示点名单,山西12地入选示范展示点。202
2024-03-22 08:01:00
山西万荣:千亩杭白菊绽放“美丽经济”
本文转自:人民网-山西频道近日,在山西省万荣县解店镇芦邑村村北一处杭白菊园中,繁星般的杭白菊长势喜人,农民们忙着采摘优质药菊,一派美丽的丰收图景。霜降时节,正是杭白菊盛开的黄金期
2023-10-30 22:34:00
...记者 王金慧 临沂报道11月22日上午,在兰陵县神山镇青竹山西村,几名村民走进“蒲公英超市”,用积分换取了部分生活用品,笑得合不拢嘴。在青竹山西村的“蒲公英超市”,货架上摆放
2024-11-24 10:55:00
本文转自:山西日报12月23日,记者获悉,省自然资源厅日前对社会公开通报7起非法采矿案例,旨在充分发挥典型案例的警示教育作用,推动全省严厉打击非法采矿大检查大整治大提升行动向纵深
2022-12-27 09:48:00
柴胡成为致富“良药”—山西万荣气象服务中药材产业见成效
...中国气象报11月25日,在素有“华夏柴胡第一乡”美誉的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西村乡,中药材产业发展大会“第二届药王争霸赛”成功举办,来自全乡30余名柴胡、黄芩种植户精选自己的“头
2023-12-06 20:24:00
山西万荣布局外加剂产业发展  金融助力走向国内外市场
本文转自:中国新闻网中新网运城3月21日电 题:山西万荣布局外加剂产业发展 金融助力走向国内外市场作者 范丽芳 张斗波坐落于汾河与黄河交汇处黄河东岸的山西省运城市万荣县,属传统农
2024-03-21 19:2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杭州日报讯 8月7日,“雅谊铁笔·楚天舒——中流印社社员作品展”在中国印学博物馆开幕。展览由西泠印社、湖北省文联指导,中流印社主办
2025-08-10 07:09:00
杭州日报讯 八十年岁月长河奔涌,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的凝重历史坐标下,“风韵钱塘——钱塘四友书画展”于8月8日在钱塘书画研究社展厅启幕
2025-08-10 07:09:00
8月9日,由浙江省文化广电和旅游厅、浙江省文学艺术界联合会、浙江省文史研究馆作为指导单位,浙江美术馆主办的“百年定庵——纪念沈定庵诞辰100周年书法作品展”在浙江美术馆4
2025-08-09 08:08:00
“鹏举,我赵玖来晚了!”一段时间以来,不断有网文《绍宋》的粉丝来到杭州祭拜岳飞墓,告慰这位蒙冤而死的名将。说到杭州人对历史的遗憾
2025-08-09 08:09:00
这部被称为“历史文天花板”的小说,是如何创作出来的呢?在岳王庙,作者榴弹怕水接受了都市快报采访。问:从《覆汉》到《绍宋》再到正在连载的《黜龙》
2025-08-09 08:09:00
宋词是一种相对于古体诗的新体诗歌,为宋代儒客文人智慧精华,标志宋代文学的最高成就。8月9日9:30,长春市图书馆“城市热读”公益讲座
2025-08-09 10:02:00
图集|2025“泉城行”训练营学子们漫游“天下第一泉”
8月8日傍晚,“泉城行”训练营的学子们漫游趵突泉,在“天下第一泉”的波光亭影间,邂逅济南最灵动的美。
2025-08-09 11:14:00
请查收福建博物院文物版消气操,看着看着你就笑啦,跟“老祖宗”一起与烦恼拜拜吧~
2025-08-09 11:15:00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丨倾听那年热血忠言 扫码阅读手机版
何以中国·和合共生 梁启超:家国铸魂 家风传世在天津,很容易就可以去先贤家里“串个门”。漫步在河北区民族路上,两栋白色小楼外观虽不惊艳
2025-08-10 01:26:00
抗战中的太原:舍身护村的阎有来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阎有来烈士的家乡娄烦县范家村。(图片由作者提供) 在娄烦县汾河水库上游的石峡沟中,有一处著名的自然景观——“石峡温泉”
2025-08-08 08:10:00
连环画·我家住过八路军⑤|家家都是堡垒户
策划:刘成群监制:张文君 梁海涛统筹:张洪杰 杨佳薇审核:陈红梅 侯艳宁插画:赵燕杰 张培培 宋瑶
2025-08-08 08:27:00
“续元金方”的兴起地 · 心意行药号
心意行药号始于清朝光绪十四年(1888年),由清代医药大师李长灵创立。一百多年来,历经四代传承,以药酒技艺著称于世,是我国中医药领域的一块金字招牌
2025-08-08 10:18:00
山河铭记|桐城发现新四军伏击战关键电报,实证歼灭意大利人史实
大皖新闻讯 近日,桐城市委史志室发现一则新四军在桐城歼灭意大利人的电报,该电报对发生在桐城的范家岗伏击战有详细地描述
2025-08-08 15:14:00
大禹文化①丨大禹是神还是人?
【编者按】大禹文化是华夏文明的重要组成部分,蕴含着丰富的历史、地理与人文价值。德州是大禹治水重要区域,禹城市因与大禹治水的历史渊源而得名
2025-08-08 16:50:00
“逃”暑热
《逃暑帖》《暑热帖》任淡如绍圣二年(1095)的盛夏,米芾不堪酷热,逃暑于山,他给好友章惇写信,道:“我今避暑于山中,甚为安心舒适
2025-08-08 17: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