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偷偷地把他的诗记录下来。幸亏如此,我们现在才能读到林逋的诗作。林逋虽然不愿意出名,但他的诗名还是不胫而走。据说丞相王随、杭州郡守薛映等都仰慕他的为人,喜欢他的诗歌,所以经常跑到孤山和他唱和,并拿出俸钱...……更多
宋朝一位才子,一生不婚娶不做官,以梅花做妻子,将生活过成诗
林逋是北宋著名诗人,他最出名的作品就是那首《山园小梅》。林逋一生最爱梅花,在他看来,梅花“眼波含情”就如同倾世美女一般。林逋终生未娶,他把梅花当做自己的毕生挚爱,称梅花是自己的妻子。林逋从小就是个神...……更多
林逋:爱情的至美与隐逸的圣人
...下了一首至美的爱情词,感动世人千年,他就是隐逸诗人林逋。林逋秉直孤傲,不愿入仕趋荣,成年后即漫游江淮,不与达官贵族相往来,却爱结交诗友与高僧,后来便一直隐居于杭州西湖孤山,效法自然。林逋有个著名的外号...……更多
林逋,字君复,后世称之为和靖先生、林和靖,是北宋时期诗人,也是我国古代历史上最著名的隐士之一。林逋是钱塘人(今浙江杭州)人。但他和其他儒者不同,没有把出仕做官当作自己的追求。《宋史》里记载他:“少孤,力...……更多
...溪春。更无花态度,全有雪精神。”举不胜举。宋代文人林逋应是最酷爱梅花的人。他终身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他写的《山园小梅》广为传颂,其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成为经典的咏梅名句。贤达的林...……更多
谈北宋时期士人的华山隐逸思想
...图”等的传播有着推动作用。 华山隐士2、“梅妻鹤子”林逋林逋是以“梅妻鹤子”的行为艺术成为历史名人的,领导人曾评价他:“宋亡,而此人不亡,为国朝三百年间第一人。”林逋在北宋时期是老幼皆知的人物,对社会的...……更多
...愉教授认为“梅”应当直译为汉语拼音“Mei”,并将宋人林逋的《山园小梅》一诗翻译为英文,介绍到西方世界,其中的诗题即译作Delicate Mei Flowers at The Hill Garden。林教授认为“梅”应当译作“Mei”,这一看法不无道理。据考古...……更多
蜡梅开,暗香来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我默默地念起了林逋《山园小梅》中的句子。这盆我从花木市场淘回来的蜡梅安家在我的窗台上已经好几年了,当初我选择将它带回家,正是因为林逋的诗句。冬天是万物萧条的季节,而...……更多
梅花这么香,肯定很好吃!
...普通文人,终身未仕,隐居山林。他自称是北宋著名诗人林逋的后裔,但别人不信,还嘲笑他攀附。“山野的味道,诗意的名字,清香的花朵,创造了《山家清供》独特的美食世界。”南京图书馆历史文献部副研究馆员韩超说。...……更多
...朝历代,爱梅、敬梅、为梅所痴的人不可胜数。北宋诗人林逋,隐居杭州西湖,泛舟湖上。每逢客至,童子纵鹤放飞,林逋见鹤必棹舟归来。他终身不仕不娶,“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人称“梅妻鹤子”。元代诗人王冕,隐居...……更多
古代单身很辛酸?“寡妇三更磨豆腐,光棍半夜洗衣服”道出深意!
...么悲惨,毕竟古代男子的地位还是很高的,比如北宋诗人林逋,便是一个潇洒千年的男子,面对皇帝的征召和朋友的劝诫他直言“志之所适,非室家也,非功名富贵也,只觉得青山绿水与我情相宜。”他真正的做到隐世于山水间...……更多
以梅抒情,中国赏梅极简史
...赋予了梅极为高尚的人格品质。提及宋人对梅花的喜爱,林逋的《山园小梅》(其一)最为有名。诗中 “众芳摇落独暄妍,占尽风情向小园。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霜禽欲下先偷眼,粉蝶如知合断魂。幸有微吟可...……更多
从桂子到桂花 ——桂花如何成为西湖的文化符号
...寺(并引)》:“林深野桂寒无子,雨浥山姜病有花。”林逋《闻越僧灵皎游天竺山因而有寄》:“几回闻桂子,无复忆山阴。”林逋《寄西山勤道人》:“天竺山深桂子丹,白猿啼在白云间。”其他的诗文或可商榷,但林逋的...……更多
红楼梦:那个比贾母更受曹雪芹推崇的女人,才是贾家未来的希望
...旁边,并没有追名逐利之心。却阴差阳错借(宋代诗人)林逋的一首《山园小梅》“爆火”。“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致使梅花名传千古,成为古人隐喻君子之德的“梅兰竹菊”四君子之首。《红楼梦》中,李纨...……更多
...皖新闻讯 “说著芜湖是胜游”,这是有梅妻鹤子之称的林逋的诗句。芜湖位于长江黄金水道之滨,古往今来,无数诗人墨客往返流连于此。本期的安徽人文讲坛,咱们一起来领略诗意芜湖的风采。诗仙李白顺江而下,泛舟天门...……更多
“柿柿”如意 “柿柿”红
...流得白鱼。”寻一处静野,过着“梅妻鹤子”隐逸生活的林逋,也是在黄昏的晚上,怡然自得地享受着静谧与淡然。山间的红柿和白鱼,就是他闲时生活的最好写照。回归自然,给心灵“放个假”,不要想那些过眼云烟,给心灵...……更多
...及海外教育学院特聘研究员王亦歌,精选百首由白居易、林逋、苏轼、袁枚等著名诗人撰写的诗词,双语展现山水自然、地方风物、茶肆街巷等杭州生活。市委统战部相关负责人表示,“杭州—西湖统战好声音”发布后,将持续...……更多
...读诗句来读懂诗歌,进而解题。课堂以2023年新课标Ⅱ卷林逋的《湖上晚归》为例,对学生循循善诱、重难点突出,充分展现了教考衔接。最后,杨漪老师带来题为《回到“原点”,落到实处——二轮复习的备考建议与思考》的...……更多
梅花憶我我憶梅——雪岛(徐锁荣)水墨写意梅花
...,祥云千岁供仙胎。晨钟轻叩迎瑞雪,暮鼓重敲却尘埃。林逋何时携鹤至,拾得宋韵赴琴台。新安江畔梅花坞冩生并赋 家居征府梅花坞,香雪年年掩草庐。侍到新安春水发,鹤群相伴落平墟。姑苏香雪海冩生并赋梦中香雪几番...……更多
如何描述暗香浮动
作者:黎荔林逋是宋代著名隐士,四十岁后隐居杭州西湖,结庐孤山,喜梅与鹤,自谓以梅为妻、以鹤为子,一生写了不少咏梅诗篇,最有名的就是《山园小梅二首》,其中的“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一联,简直...……更多
德籍专家:全球文明倡议推动文明交流互鉴
...括唐代诗人杜甫、李白、孟浩然和杜牧,宋代诗人苏轼和林逋以及明代诗人高启。事实上,正是借助文化交流,人们将知识、经验与技能相互融合,并且更好地理解彼此。经济全球化极大地影响了人们的生活方式和消费习惯,还...……更多
自意本杭人——苏轼与杭州的千年遇见
...施更为丰富。北宋末年始建的“三贤堂”是纪念白居易、林逋与苏轼的地方。明代又在西湖孤山南麓建五贤祠(白居易、苏轼、林逋、李泌、杨孟瑛)。杭州奉祀苏轼的专祠始建于清代嘉庆年间。清嘉庆三年(1798),苏门四学...……更多
陆游的《卜算子·咏梅》:赞美梅花的精神和词中的经典之美
...梅诗里的名篇,名气最大的当属王安石的《梅花》,以及林逋的《山园小梅二首》,这三首诗可谓是咏梅里的名气最大,也是公认描写梅花最经典的作品。王安石的梅花里通篇都是经典,”另外词作里公认最经典的咏梅词,那便...……更多
小寒梅花扑鼻香
...的故事中,几乎都有一场让人念念不忘的“踏雪寻梅”。林逋梅妻鹤子,传为佳话;宋代词人黄昇则以梅花为知己,写出“我念梅花花念我,关情。起看清冰满玉瓶”,体现了其脱俗的爱梅情结。智慧的先人基于对大自然的认识...……更多
...千古名句:“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梅花在林逋的笔下,不再是浑身冷香了,而是充满了一种“丰满的美丽”,写照传神,读来口齿噙香。寒冬腊月里,梅花总是孤寂而又骄傲地开着。陆游的诗里曾写道:“驿外断桥边,寂寞...……更多
...弃疾。可论及真隐逸的资质和状态之放松,除了陶渊明、林逋,又有多少能做到隐身的同时纯净地隐心呢?有多少是带着不甘与怨愤,喊着“感动天感动地感动了青山大江却始终感动不了你”的自觉怀才不遇,而被动走入了偏激...……更多
聊聊李清照不同时期的赏梅感受
...些造诣的名家,几乎人人都咏过梅花,比如我们熟悉的:林逋、晏殊、苏轼、陆游、李清照等。宋代的人们似乎有着独特的梅花情节,几乎是人人爱梅、赏梅,尤其是南宋之后,画梅、咏梅更是蔚然成风,宋人除了关注梅花本身...……更多
李纨和王熙凤:却因一句“阴骘积儿孙”,曝光了真小人的尖酸嘴脸
...花原本“竹篱茅舍自甘心”,却“只因误识林和靖”,被林逋一首《山园小梅》:“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名传千古,被后世歌颂和传扬,是为“无心插柳柳成荫”。曹雪芹借此写李纨和贾兰母子,以李纨比较欧...……更多
晴雯:为什么被人讨厌?曹雪芹送她的外号,揭开了她的真实面目
...潘淑和杨贵妃一样,被宫人缢死。他说李纨是梅花,就像林逋“疏影横斜水清浅,暗香浮动月黄昏”让梅花传诵千古一样,贤母之风名动天下,配得上“新涨绿添浣葛处,好云香护采芹人”。无论喜欢与不喜欢晴雯,有曹雪芹为...……更多
宋史:宋真宗担心老婆变成武则天第二,可他到底还是活成了唐高宗
...。只要诏书起草好,在朝会上一宣布,刘娥的干政之路就完了,她并非太子赵祯生母,如果失去权力,未来的下场还很难说。不过,宋真宗和寇准的谋划没能成功,本来是秘密进行的事情,被泄露了。知道这个事的,除宋真宗本...……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多彩贵州文化新风采|朱启钤:没到过贵州却只认自己是贵州人的营造巨匠
“朱启钤的一生从未踏入贵州,但因籍贯贵州紫江(今开阳县),他只认自己是贵州人。”7月31日,79岁高龄的朱延琦带着他和曾祖父朱启钤的愿望踏上一段寻根之旅
2025-08-04 21:08:00
玉皇山脚下的中国丝绸博物馆,一直是杭城观展热门地。最近几年,每年暑假的“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都吸引了许多观众。眼下,2025“丝绸之路周”主题大展——“碧色万里
2025-08-04 14:28:00
上栗县金山镇开展“缅怀先烈 致敬英雄”活动
江西手机报萍乡讯 在中国人民解放军建军98周年之际,为彰显参战老兵的新时代风采,弘扬退役军人“退役不褪色、退伍不退志”的家国情怀
2025-08-04 15:31:00
长影出品电影《731》发布“血证”版海报
历史不容遗忘,真相终将刺破黑暗。在抗战胜利80周年之际,长影集团出品电影《731》正式官宣定档9月18日全国上映,并于今日(4日)发布“血证”版海报
2025-08-04 16:35:00
千年文脉滋黔北:遵义书院的起源、发展及当代创新
多彩贵州网讯 历史文化名城遵义,地处黔北要地,自古便是中原文化与西南边陲文化交融的重要节点。其书院的发展轨迹,不仅是一部地方教育史的缩影
2025-08-04 18:14:00
鲁网8月4日讯跟着楹联游济宁,记者来到邹城孟府。孟府是国内规模宏大、保存较为完整、较为典型的官衙与内宅合一的古建筑群和封建地主庄园之一
2025-08-04 18:19:00
山河铭记丨粉墙黛瓦间,触摸烽火岁月的温度 大皖新闻走进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大皖新闻讯 庐江县汤池镇的翠林深处,一片粉墙黛瓦的建筑群静静矗立,这里便是承载着华中敌后抗战记忆的新四军江北指挥部纪念馆
2025-08-03 12:56:00
释永信被查,才知道她有多让人敬佩
释永信终于“暴雷”了。7月27日晚,少林寺官微发布消息称,少林寺住持释永信涉嫌刑事犯罪,挪用侵占项目资金寺院资产;严重违反佛教戒律
2025-08-03 05:40:00
杭州日报讯 近百年来,古文字学家多致力于研究古文字的识读及其历史价值,而书法家更倾向于如何将其转化为新的艺术创作范式。当然
2025-08-03 07:15: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这一承载着历史记忆与和平期盼的时刻,始终牵动着无数人的心。书法家樵夫怀着对历史的敬畏
2025-08-03 07:15:00
写在叶子《中国书画收藏史》新书出版之际杭州日报讯 在中华文明的星河中,书画艺术是最璀璨的星座之一。当我们驻足凝视王羲之的飘逸
2025-08-03 07:15:00
“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
8月1日,“循脉——中国画教育‘课徒稿’文献展”在浙江美术馆开幕。作为国家艺术基金资助的传播交流推广项目,本次展览以中国画教育中的“课徒稿”为核心
2025-08-02 10:17:00
岁月流转,阳岐村的历史印记几经沧桑。一代代人的接力守护,古村迎来了它的光彩重生。
2025-08-02 12:17:00
我为家乡代言丨从万姓同根到红色基因,解码周口文化名片
大河网讯 什么可以成为一座城市的名片?7月31日—8月1日,“我为家乡代言”系列活动之“夏香满园”网络直播推介活动走进周口
2025-08-02 13:35: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