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满门将才不得善终,汉朝这一家族比杨家更令人心疼
...北。满门将才,不得善终,李陵这一家子,比满门忠义的杨家将更令人心疼,杨家将大多数是虚构的,可李广、李敢、李陵却是真实的,不禁让人感叹万分。讲完了李陵,我们再来讲讲那个因帮李陵说话而获罪的司马迁,他被施...……更多
秦汉最富悲剧色彩的家族,祖孙八代出名将,满门忠烈下场悲惨
...的忠诚,只是对皇帝的恩惠无常及法令的苛酷非常。李氏满门忠烈,为报效国家而倾尽所有,最后却落得如斯下场,可悲可叹。 ……更多
李陵不归汉:家族恩怨与汉武帝的疑云
...2.小儿子李敢李广的小儿子李敢本来也是一个武艺高强的将才,但父亲死的这么不明不白,他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于是李敢气冲冲地找到了卫青,想要个说法,最终竟然还在盛怒之下打了卫青一顿。卫青本人比较宽厚,或许也...……更多
汉武帝骁将李陵,为何落了个满门抄斩
公元前90年,匈奴大单于带领各部首领在龙城祭拜先祖。“浩浩苍天,佑我匈奴;巍巍高山,陷敌百万;与我蒸民,共赴国难;不灭强汉,誓不为人。”祭天上师头戴着鹰领高发兜帽,跳起了大召舞。茫茫的漠北草原上烟尘滚滚...……更多
汉朝有个横扫匈奴的名将,却被汉武帝亲手毁掉了
...旦的承诺了,不让人家试试也怪可惜的,万一李陵真的是将才哪?于是汉武帝给了他五千步兵,并且派遣路博德接应李陵。路博德是老将,嫌弃李陵是高干子弟,所以不愿意当他的后援。他就上书汉武帝说现在秋高马肥,不适合...……更多
少年英雄竟是高粱竖子?司马迁为何要贬低霍去病?
...被匈奴俘虏。汉武帝误以为李陵投降,于是下令处死李氏满门。而实际上李陵一直没有屈服,当听到自己被灭族之后,心灰意冷的李陵最终投降了匈奴。在汉武帝下令灭门之时,司马迁曾为李陵求情,结果触怒了汉武帝,被处以...……更多
李广家族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没落的
...广是汉朝的大将,李广的弟弟李蔡在朝廷担任丞相,李广家族的声名达到了顶峰,陇西地区的贵族都以李广家族为荣。然而盛极必衰,物极必反,在李广家族的声望达到顶峰之后,李广家族却连遭噩运打击,最终在汉武帝晚年彻...……更多
光靠步兵对战骑兵创造过的最强战绩是哪一场战役呢
...败,同时密谋扶持亲侄儿登太子之位事件暴露,被汉武帝满门抄斩。而李陵这边的遭遇更是恶劣,李陵所率的五千步兵在浚稽山与单于的三万人狭路相逢,双方立马展开了血战。李陵所率五千步兵皆为汉军精锐,从而面对单于三...……更多
他打仗天资最高,却因自负被俘,司马迁因他被罚宫刑
...,其中李陵、苏武、霍光、上官桀、赵充国这五位年轻的将才在这批武将中尤为突出,而五人之中,属李陵天资最高。李陵的祖父是名震匈奴的飞将军李广,生在军人世家的他颇有李广遗风,他擅骑射、为人谦逊、礼贤下士,李...……更多
李陵之败,汉军由盛入衰的转折点
...,刘彻震怒了,他不由分说地处死了李陵一家,可怜李家满门忠烈竟然落得如此下场,岂能不寒心。当我们再次复盘那场艰苦卓绝的战役,李陵以5000步卒对抗8万匈奴骑兵,后来甚至连匈奴单于都亲自上阵的情况下,依然能够做...……更多
大漠古墓发现两千年干尸,身穿汉服,是背叛汉武帝降匈奴的李陵
...年,郁郁而终。李陵葬在何处,历史没有记载,只是在《杨家将》中杨业碰死在李陵碑,也就是山西省怀仁县境内。 但近日一折消息又将千古悲情名将李陵推到台前。韩国在蒙古西北部阿尔泰山一处古墓中,发掘一具下葬于约2...……更多
...系户”杠上的陇西李氏陇西李氏,是秦汉时期著名的武将家族。该家族精于战射之道,为国家贡献了无数能征惯战之才。在秦国,陇西李氏以将军李信最为出名。李信少年得志,深为秦始皇所信任,是秦国的主要将领之一。在秦...……更多
...的尊宠在卫律之上。而汉武帝听说李广利投降匈奴,将其满门抄斩。公元前89年,卫律对李广利在匈奴受到的尊宠感到忌恨,正好单于的母亲大阏氏生病,卫律便指使胡人巫师诬陷李广利,李广利因此被逮捕。李广利被匈奴人逮...……更多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史的评判中脱颖而出,成为诗人笔下的传奇人物?李陵的家族命运对于李陵这个人物,我们不得不先从他的家族背景说起。李陵的祖父李广,曾经是西汉王朝最为著名的将领之一,他率领大军多次出征,与匈奴作战,立下了赫赫...……更多
汉朝名将有国不能回,他得后代自建一囯,与李世民有亲戚关系
...奴再未归汉。匈奴人敬重英雄,其首领觉得李陵确实是个将才,不但把自己的女儿嫁给他,还封他为右校王,给了他一块封地。 注意了,这块封地是重点,封地本来的名字叫着“坚昆”,唐朝时被称为“黠戛斯”,也就是本文...……更多
...世家最多的王朝。像十世为将的折家,天波府满门忠烈的杨家,曹彬家族,呼延赞家族,种世衡家族,岳飞父子等等数不胜数。将门这一概念,早在春秋战国时期就出现了《史记·孟尝君》记载“将门必有将,相门必有相”可见...……更多
司马迁:历史巨匠的后代之谜
...,曾官至宰相。杨敞有两个儿子,也就是司马迁的女儿给杨家生的两个儿子,大儿子杨忠,小儿子杨恽。杨恽自幼聪颖好学,他的母亲就把自己父亲司马迁编撰的《史记》,拿出来给他阅读。杨恽初读此书,便被书中的内容吸引...……更多
司马迁的女儿司马颖拯救了《史记》,还参与了汉朝皇帝废立
...出京避难,以防万一。意外,独自留在京城,前往未婚夫杨家。避难。与此同时,司马颖也带走了《史记》的初稿和相关资料,避免了可能毁灭的命运。司马颖之所以敢留在京城,与未婚夫杨昌家族的势力有关。楚汉争霸时期,...……更多
李世民家族在历史上曾两次建国,除了唐朝还有哪个国家?
...说是遍布全世界。说到这里,我要告诉大家的是,李世民家族在唐朝以前还建立过一个国家,你知道是哪个国家吗?且听我细细道来:陇西李氏的发展和低迷话说三国之后,司马家一统天下,建立晋朝,本该是经历了多年战乱的...……更多
司马迁是怎么得罪汉武帝的,被处以宫刑冤不冤?
...刑,但是汉朝的死刑是可以用钱和受宫刑来抵的,司马迁家族拿不出钱来,为了能够写完未完成的《史记》,司马迁受到了宫刑,免于一死。可以说司马迁冤,因为他是因言获罪,而且罪不至此,后来也是受到李陵的连累被判死...……更多
...之后,李穆累拜上柱国、太傅,并州总管,封为申国公,家族子弟广被恩泽。北周末年,支持随国公杨坚担任相国,平定蜀国公尉迟迥叛乱。隋朝建立之后,杨坚拜其为太师,位列三公,赐予丹书铁券,拥有“赞拜不名、无反不...……更多
李陵真投降匈奴了吗?考古揭开秘密
...又在公孙敖谗言下,听信李陵是在帮匈奴练兵,就将李陵家族灭门;也正是灭门之痛,最终将李陵推向了匈奴;汉昭帝时,汉朝曾邀请李陵回国,李陵“恐再辱”最终老死于匈奴。李陵在匈奴曾任右校王,又娶了单于的女儿,最...……更多
司马迁:身残志坚著《史记》,历史之父的传奇人生
...公,他的儿子杨忠、杨恽都被封侯。那时政治相对开明,杨家又是朝中重臣,外孙杨恽才有机会将《史记》交给汉宣帝公布于世,成为了中国历史上第一部纪传体通史,被列为“二十四史”之首。 ……更多
隋文帝杨坚竟然出身豪门?他与西汉司马迁有渊源
...性会非常大。虽然汉武帝迁怒司马迁,但并没有下令将其满门抄斩,因此司马迁在受到宫刑之前,他已有了一位女儿。《汉书·杨敞传》中记载\"敞子恽,恽母司马迁女也。恽始读外祖太史公记,颇为春秋,以材能称,好交英俊...……更多
李广威震匈奴为何难以封侯
...的人。李广起自陇西、作战勇敢、身先士卒,是个难得的将才。自汉文帝时,李广便成为了镇守边关的一员悍将。他先后担任过上谷、陇西、北地、雁门、代郡、云中等地的郡守,这都是直接面对匈奴精锐骑兵的前线。李广每到...……更多
司马迁的女儿多强悍,巧藏《史记》,让儿子东山再起
...所以敢于留在京城,这与她的未婚夫杨敞家族势力有关。杨家是个豪门之家。其未婚夫杨敞的祖上就是在楚汉争霸亥下之围中,那个抢夺到项羽一部分尸体的将军杨喜。他因杀死了项羽有功,被刘邦封为赤泉侯。后来杨家经过几...……更多
李陵与李广利,同为匈奴降将的不同命运
李陵、李广利,都是归降匈奴的汉军名将。因此,归降之初,他们都得到了匈奴单于的厚待,也都做了单于的驸马。然而,两人的解决却天差地别。李广利在降匈奴后,仅仅一年多,就被拉去祭神了。李陵呢?擅自杀人,触怒...……更多
宋皇无情无义专杀良将,北宋开国五大武将家族差点被君主团灭
...潘仁美只手摭天。潘仁美为夺兵权痛失爱子,三子潘豹被杨家七子杨延嗣在天齐庙擂台上力劈两半,潘仁美记恨杨家将,利用太宗皇上对他的信任,处处坑害杨家将,导致北国金沙滩一战,杨家八子去六子回,老令公杨继业苏武...……更多
李广利兵败西域和李陵有关系吗
公元前99年五月,贰师将军李广利,领骑兵三万,出征车师。这场战争导火索是苏武被且鞮侯单于扣留,由李广利打响第一枪,如果匈奴右部增援车师,李陵也会增援李广利。李广利远征西域车师国,与匈奴右部大战,汉军退回...……更多
司马迁为何要为投降匈奴的李陵求情呢
...降匈奴?这就要从本文的另一个主角汉武帝的小舅子——李广利\">李广利说起了!李陵被俘的原因——\"李广利\">李广利李广利\">李广利,汉武帝时期将领,汉武帝宠妃李夫人和协律都尉李延年之兄,昌邑哀王刘髆的舅舅。\"...……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春秋战国外交家晏子的故事其一、景公派遣晏子治理阿县。三年后,晏子听到很多人在背后说他的坏话,很是不高兴。晏子说:我知道自己错在哪里了
2024-06-28 18:41:00
商鞅变法的结果如何?对后来的秦国与秦朝产生了哪些影响
战国时期,秦国的秦孝公嬴渠梁即位以后,决心图强改革,便下令招贤,商鞅自魏国入秦,并提出了废井田、重农桑、奖军功、实行统一度量和建立县制等一整套变法求新的发展策略
2024-06-28 18:45:00
春秋时期的主要战争1,e阏与之战,是指周赧王四十六年(公元前269年),赵国名将赵奢率军于阏与(今山西和顺西),击败秦军的一次奔袭作战
2024-06-28 18:46:00
长平之战后,为何赵国还能打败秦国的军队呢
长平之战并不是赵括的错,长平之战秦赵两国打了两年,廉颇善守,两年后期秦赵两国都缺粮,但秦国有巴蜀地区的粮食可调往前线,赵国却没有
2024-06-28 18:42:00
春秋战国十大著名战争:繻葛之战春秋初期,周王室衰微,无力控制各诸侯国。郑庄公利用郑国财力充实、郑君三世充任王卿的优越条件
2024-06-28 18:48:00
“胡服骑射”后,赵国逐渐富国强兵,为什么最后还是难敌秦国
“商鞅者,秦之俾斯麦。而武灵王者,赵之大彼得也。正如开篇梁启超先生对赵武灵王的赞许一样,赵武灵王在战国的历史上,完全可以称得上是一个雄主一般的存在
2024-06-28 18:47:00
聊聊战国时期楚国国君楚顷襄王
楚顷襄王,芈姓,熊氏,名横,楚怀王之子,战国时期楚国国君,在位共36年,在位时楚国已处于衰落状态。人物生平两度为质熊横是楚怀王的儿子
2024-06-28 18:48:00
战国时期有哪些将领仅凭一场战役就名声大振
战国四大名将是指战国时代四位著名的将领。《千字文》中以“起翦颇牧,用军最精。宣威沙漠,驰誉丹青。”来形容这四位将领的功绩
2024-06-28 18:52:00
楚国为何在向北推进的过程中一直不顺利
春秋时期,楚国是南方第一强国,北方诸侯想要称霸中原,必须要过楚国这一关。比如齐桓公击败楚国成就春秋第一霸,晋文公击败楚国成就春秋第二霸
2024-06-28 18:54:00
聊聊战国时期齐国宗室,孟尝君田文之父
春秋战国(公元前770年-公元前221年),是百家争鸣、人才辈出、学术风气活跃的时代。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段大分裂时期,东周在战国后期(公元前256年)为秦国所灭
2024-06-28 18:54:00
城濮之战是以少胜多吗城濮之战中晋国以战车七百乘、五万多兵力击败楚国以及其他国家的联盟军队十余万人,是一场以少胜多的战役
2024-06-28 18:53:00
鄢郢之战中,白起是如何获得胜利的呢
置之死地而后生,原指作战把军队布置在无法退却、只有战死的境地,兵士就会奋勇前进,杀敌取胜;后比喻事先断绝退路,就能下决心
2024-06-28 18:52:00
北魏景明三年(502年),独孤信出生。根据《周书》等史料的记载,独孤信容仪俊美,善于骑射。武泰元年(528年),尔朱荣击败葛荣
2024-06-28 18:53:00
长平之战,为何蔺相如支持换下廉颇
蔺相如,战国时期著名的政治家、外交家,他生平最重要的业绩有物归原主、渑池之会与负荆请罪这三个事件。蔺相如是长平之战的罪魁祸首?2000多年来
2024-06-28 18:57:00
董卓到底带了多少兵马来京都
西汉末年,风云变幻,先是宦官夺权,后有朝臣独霸,这两方你来我往,好不热闹,而汉灵帝死后,局势更加紧张,以大将军何进为首的朝臣势力想要借此机会将宦官一举灭杀
2024-06-28 18:5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