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秦汉最富悲剧色彩的家族,祖孙八代出名将,满门忠烈下场悲惨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2-11 21:19:00 来源:戏说三国

《史记》虽然是中国第一部纪传体通史,但它更是中国第一部传记文学名著,其开创了我国以人物为中心的文学表现形式。作为一部文学著作,《史记》更像是司马迁对其一生悲剧命运的宣泄物,全书130篇,其中以写人物命运悲剧的就占了70余篇,涉及悲剧人物累计有120余人。这些悲剧人物中最集中的体现便是李氏家族,即李信、李广、李陵这支家族。

秦汉最富悲剧色彩的家族,祖孙八代出名将,满门忠烈下场悲惨

李信是秦始皇时期的一代名将,曾参与了灭韩、灭赵、灭燕等著名战役,为秦统一六国立下了汗马功劳,深得秦始皇的赏识和重用,最后更是被委以灭楚之重任。李信与蒙恬一路高歌猛进,一度攻下楚国旧都郢陈,却因秦国丞相昌平君和楚国大将项燕里应外合而失败。所谓一失足成千古恨,李信伐楚失利后遭到降职永不重用的处置,以致其郁郁而终。

李信的五世孙李广则更是被后世称为“史上最苦逼的将军”,他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3朝,与匈奴交战40多年,大小70余战,凭其一身盖世武功,杀敌无数,匈奴人惧其英勇而称他为“飞将军”。可如此英雄人物,却总是与封侯擦肩而过,最后在漠北之战时迷路而贻误战机被卫青责问,因不愿受辱而以自杀谢罪。

秦汉最富悲剧色彩的家族,祖孙八代出名将,满门忠烈下场悲惨

太史公说李广“及死之日,天下知与不知,皆为尽哀”,王勃感慨“李广难封”,汉武帝过意不去找了个机会封他的儿子李敢为关内侯。王昌龄更是感念李广“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渡阴山。”李广之死,当世及后世之人都对他表达了极度的同情和对他一生功绩的称颂。不过更可悲的是这虽是李广悲剧的一生的结束,却是李氏家族悲剧的开始。

李广死后的第二年,他的从弟李蔡以丞相的身份以权谋私,侵占了汉孝景帝陵园周边的空地而被汉武帝问罪,李蔡畏罪自杀。李广长子李当户与次子李椒皆以勇敢而闻名,但都英年早逝。李广的幼子李敢在父亲死后因随霍去病征战匈奴有功被封为关内侯,他得知李广是被卫青故意调离而迷路的,愤恨之下试图谋杀卫青未遂,霍去病为舅舅报仇在围猎时射杀李敢。

秦汉最富悲剧色彩的家族,祖孙八代出名将,满门忠烈下场悲惨

李敢就这样在大庭广众之下被霍去病射杀,汉武帝为了给霍去病擦屁股对外谎称“李敢狩猎被鹿撞死”,堂堂一代名将之后、关内侯竟这样枉死,不免令人寒心。李氏中最可悲的莫过于李陵,李陵是李广长子李当户的遗腹子,所谓“将门出虎子”,李陵自小就有李广之风,善骑射、英勇善战,常思奋不顾身以徇国家之急,有国士之风。

天汉二年,李陵随“常败将军”李广利出征匈奴,汉武帝为了让爱妃的哥哥立战功,竟以“没有马”为由仅给李陵5000步兵。在广阔的漠北草原上,以步兵对抗骑兵无异于送死。李陵以赤子之心率5000步兵多次以少胜多,击杀匈奴达万余人,最终因寡不敌众而被俘。汉武帝将李陵的家眷召进宫中,让相士观察他们有无死丧的面相以确定李陵是否活着,当奸臣诬告李陵投降匈奴时汉武帝盛怒之下将李氏灭族。

秦汉最富悲剧色彩的家族,祖孙八代出名将,满门忠烈下场悲惨

李陵得知被灭族后痛心疾首,可就算如此他仍没有恨汉武帝,他曾对苏武说:“陵始降时,忽忽如狂,自痛负汉…且陛下春秋高,法令亡常,大臣亡罪夷灭者数十家…”,从这话中我们可以看出李陵仍对汉朝、对皇帝的保有一定的忠诚,只是对皇帝的恩惠无常及法令的苛酷非常。李氏满门忠烈,为报效国家而倾尽所有,最后却落得如斯下场,可悲可叹。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2-11 23: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满门忠烈!小马尔蒂尼首次入选意大利国家队,祖孙三代都为国效力
切萨雷-马尔蒂尼(1932—2016),1960年至1963年间位意大利国家队出场14次,退役后执教过意大利国家队。保罗-马尔蒂尼(1968年—)
2024-10-05 11:51:00
折家军:八代英名,守护大宋江山的忠烈传奇
...代便寂静无名了。折家军作为一个低调的武将世家,享有八代英名,相当为整个大宋保护了半壁江山。折家军虽在如今不被人众多人所知,但是在宋朝却是实力担当名将世家,为宋朝立下了许多的功
2024-01-17 19:28:00
李由:秦朝悲情名将的忠烈与悲剧
李由,秦末名将,秦朝丞相李斯之长子,秦始皇嬴政之女婿,大秦帝国三川郡郡守!说起李由此人,许多人对他的印象很模糊,更多人知道秦朝有李由这么一位悲情名将,大概是因为电视剧《神话》播出
2023-09-23 12:56:00
仆固怀恩满门忠烈,为何还起兵反唐
...为大唐付出了沉重的代价,46位家族成员为国捐躯,可谓满门忠烈。然而,这位出身军旅世家的将领最终却走上了起兵反抗唐朝的道路。这究竟是为何?让我们穿越千年的迷雾,探寻背后的故事。
2024-04-19 10:36:00
将门世家:揭秘大宋折家将与种家将的辉煌历史
...无闻的折家将和种家将。按史书记载,折家将前后延续了八代,近二百年,如算上五代以前,则历史更加悠久,堪称中国第一将门世家;而仲家将则延续了五代,终北宋之一朝。【折家将】折家将起
2024-04-15 11:29:00
意甲新闻汇:国米满门忠烈引马洛塔无奈,丰塞卡开始行使主帅权力
...夏天到期,球员还有二十多天的时间寻找下家。4 - 国米满门忠烈据记者Andrea Distaso报道称,国米可能会与阿瑙托维奇和科雷亚解约。阿瑙托维奇和科雷亚在对阵比萨的友谊
2024-08-05 16:54:00
一家满门忠烈的仆固怀恩为何会被误会造反
仆固怀恩是一个部落的首领,带领着自己的部落投降了唐朝,唐朝的时候对于民族的界限并不是很多,只要才能足够,完全可以担任统帅,怀恩的才能完全可以担任统帅,在安史之乱刚刚开始的时候,仆
2023-04-23 11:32:00
东吴四大家族,朱氏满门忠烈,是一个以军功建立地位的大家族
“吴中四姓”中的朱氏,纯粹是一个以军功建立地位的一大家族。他们有两个掌舵的人物,一个是朱治,一个是朱桓。朱治是孙吴老一辈的人物,他只比孙坚小1岁,早年就跟随孙坚四处闯荡,剿过长沙
2022-12-24 21:18:00
当代佘太君邓玉芬:英雄之家满门忠烈,丈夫和6个儿子为国捐躯
提起《杨家将》中的佘太君,人们耳熟能详。在北宋时期,为了避免成为亡国奴,佘太君将丈夫和八个儿子送上前线,七人最终为国捐躯。这个历史传说虽未有史料证实,但在20世纪40年代,晋察冀
2024-12-24 13:53: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太原地区反顽斗争从这里开始
浴血山河——抗战中的太原古交市南头村“抗战一面旗 红色堡垒村”红旗雕塑。张澍宏 摄 清晨,微风徐来。81岁的古交市南头村村民郝太平
2025-08-28 07:20:00
信念坚如磐 驱寇复河山——在这片英雄的土地上(四)“爹!您耐心的(地)等着吧!胜利的日子就快来了……明年就要反攻日本,那时候才是咱们团圆的时候
2025-08-28 07:48: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黔北老兵张振鑫的烽火与平凡
115地质队老宿舍区位于清镇市东北,低矮的红砖房整齐排列,院落纵横。岁月浸染下,砖色深沉。狭窄的巷道,如时光的脉络,连接着过往与当下
2025-08-28 05:00:00
【铭记历史 缅怀先烈・薪火映黔山】张龙海:我在息烽守护年轻的“七烈士”
清晨,息烽县阳朗村薄雾未散,59岁的张龙海已握着扫帚清扫147级台阶上的落叶。这里是张露萍等七烈士纪念碑。每一级台阶都分为七步
2025-08-28 05:01:00
文物出道计划 | 莽嘟嘟的贵州汉代袖珍孤品
编者按:文物很i(内向),文创帮它“开麦”!《文物出道计划》以贵州省博物馆上新的文创为引,通过文创复刻的文物细节,从“年轻化
2025-08-27 10:23:00
近日,“鲁迅故里景墙画面是否误导青少年”一事引发热议。孙姓女士在社交平台发帖,认为景墙中鲁迅吸烟画面可能对青少年产生不良影响
2025-08-27 11:34:00
胜战·2025丨佛堂变战场!别再说福州没硬仗!162名普通警察以命护城,这段记忆,我们从未忘记。
2025-08-27 11:38:00
父辈的抗战丨微山老兵李延广身藏麦田,躲过日军小队搜捕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褚思雨 康岩 通讯员 刘冲 从微山湖畔扛着红缨枪的儿童团团长,到战火中穿梭送信的少年通信兵;从解放战争里冲锋的战士
2025-08-27 13:24:00
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队伍参观胶东革命纪念馆
近日,山东第二医科大学“医知学社”三下乡实践团队怀着崇敬的心情,前往烟台市的胶东革命纪念馆开展参观学习活动。通过深入了解胶东地区在抗日战争和解放战争中的革命历史
2025-08-27 16:58:00
筝鸣时评丨一位守陵人,一座忠义城
大众网评论员 姚双玉8月27日,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25:00
隐秘战线上的无声丰碑——探访威海贝草夼地下交通站纪念馆
齐鲁晚报 齐鲁壹点 潘佳蓬 李孟霏 实习生 沈语侬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胜利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在那段烽火连天的岁月里
2025-08-27 17:26:00
“中国好人”杨智忠:24年,720名烈士,56次“回家”!
大众网记者 梁小童 潍坊报道8月27日下午,2025年第二次“中国好人榜”发布仪式暨全国道德模范与身边好人现场交流活动在黑龙江省伊春市举行
2025-08-27 17:35:00
台湾青年巩义行:触摸千年文脉,沉浸体验中原文化魅力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8月24日,台湾青年“品读郑州”交流活动走进巩义市,二十余位来自台湾的青年先后造访石窟寺、杜甫故里与永昭陵
2025-08-27 18:43:00
用24载光阴换56次团圆——记“中国好人”杨智忠
大众网记者 郑健 潍坊报道在山东潍坊有一位老人,用人生最宝贵的24年,完成了一场跨越时空的守望。他不是英雄,却守护着700多位英灵
2025-08-27 19: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