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李陵不归汉:家族恩怨与汉武帝的疑云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3-15 06:56:00 来源:戏说三国

李陵为什么不愿意回汉朝,难道司马迁崇尚这样的人么?

诚然,在看到这个题目的时候,相信有不少人心里会炸开锅。

李陵不归汉:家族恩怨与汉武帝的疑云

李陵被匈奴俘虏之后,选择了投降,并且一辈子也没有回到过汉朝。这件事情从国家大义上来说,确实有点不好听甚至会受到谴责。

但谴责他之前,大家要看看他们一家的遭遇真的很惨,也就觉得似乎确实该这么做了。

虽然汉武帝作为历史上的明君一直彪炳史册,但对于李陵一家来说,却就不是这么个事了。

他们一家子估计和汉武帝“八字不合”,所以一家人任劳任怨的干了一辈子活,也始终没有人“出人头地”,下场都不怎么好。1.飞将军李广

李陵不归汉:家族恩怨与汉武帝的疑云

作为大名鼎鼎的“但使龙城飞将在,不教胡马度阴山”的“超级将军”,李广他老人家打了一辈子的仗,最后部下都封侯了,他却连个爵位都没有。

当时许多人都觉得“李广难封”,汉武帝甚至还觉得他这个人身怀厄运,不让他做先锋官。

漠北之战爆发之后,胡子花白的李广主动上书汉武帝,要求出征。

汉武帝看他年老,不允许,但李广这老头子倔得很,天天找汉武帝要求出征。

汉武帝被他烦得受不了了,最终无奈选择了同意。

李陵不归汉:家族恩怨与汉武帝的疑云

但李广这次运气确实不好,直到卫青都把仗打完了,李广都在“迷路”的道路上越走越远。

卫青本来想询问一下缘由,但派去的使者很桀骜,李广不堪受辱,选择了自杀。2.小儿子李敢

李广的小儿子李敢本来也是一个武艺高强的将才,但父亲死的这么不明不白,他绝对不会善罢甘休的。

于是李敢气冲冲地找到了卫青,想要个说法,最终竟然还在盛怒之下打了卫青一顿。

李陵不归汉:家族恩怨与汉武帝的疑云

卫青本人比较宽厚,或许也觉得自己这件事情做的确实不太好,于是并没有说什么,甚至还有让事情过去的打算。

但霍去病作为李敢的上司可就没这么好说话了,为了给舅舅“挽回声誉”,霍去病在甘泉宫打猎的时候,故意射死了李敢。

汉武帝本来就不怎么喜欢李广,对他的儿子李敢也没什么好感,因此出了这档子事后,汉武帝不仅没有处罚霍去病,竟然为了包庇霍去病,对外宣称李敢是被鹿撞死的。

李陵不归汉:家族恩怨与汉武帝的疑云

一个百战百胜的常胜将军,在战场上百战百胜,最后竟然能被鹿“撞死”?

李家人自然知道其中有冤屈,但迫于汉武帝的“淫威”,他们最终也没有说什么。

毕竟他们家再胆大包天,也总不能和皇帝“闹翻脸”吧。2.李陵之父李当户

关于李陵的父亲,李广的长子,由于他本人去世较早,所以在历史上并没有留下什么“笔墨”。

但老李家的“作死”应该是一脉相承的,李当户也没能幸免。

某一天,汉武帝正在和宠妃韩嫣打情骂俏,正在开心着。

李陵不归汉:家族恩怨与汉武帝的疑云

身边的人也没有觉得什么不妥,但李当户这个“大尾巴狼”跳出来了,他公开指责韩嫣无礼,而且竟然还把人当众打跑了。

没错,打跑了!

好在有汉武帝的帮助,韩嫣这才有惊无险,顺利“逃脱虎口”。

汉武帝有“龙阳之好”,韩嫣就是他最宠爱的“男宠”。

为了留住韩嫣,汉武帝甚至还公开和自己的母亲王太后闹翻了。

李陵不归汉:家族恩怨与汉武帝的疑云

李当户当中做了这样的事,汉武帝对他的态度也就可想而知了。

虽然历史上关于李当户的死并没有记载,但确实有可能与汉武帝多少沾点关系。

李家一家子都不怎么受到汉武帝的待见,而杀死李敢的霍去病、逼死李广的卫青却一路平步青云。

虽然李陵不至于把汉武帝当做“仇人”,但内心多少还是会有点不爽和仇恨的。

李陵最后留居匈奴,也绝对有这方面的考虑。3.大将军李陵

李陵不归汉:家族恩怨与汉武帝的疑云

虽然李陵被匈奴俘虏了,确实有点“不光彩”,但其实这完全怪不得他。

当时大将军李广利率领主力部队正在征伐大宛,李陵的五千步兵只是负责运输粮草的部队罢了。

李广利的妹妹李夫人是汉武帝最宠爱的妃子,因此朝廷内的人都认为是李夫人的“枕边风”才让李广利“崛起”。

李陵因此不愿意给李广利做后勤,并且上书汉武帝,希望率军出征。

汉武帝也觉得可以,于是同意了李陵的请求,让他出兵牵制匈奴的部队,让李广利没有了后顾之忧。

李陵不归汉:家族恩怨与汉武帝的疑云

不仅如此,汉武帝还特意要求强弩都督路博德听从李陵的指挥,并在沿途之中加入李陵的军队。

但路伯德这个人心高气傲,仗着自己之前当过伏波将军,也不愿意做李陵的后援。

于是他上书汉武帝,言明今年时局不利,不如明年出征。

此时的汉武帝已经是垂垂暮年,疑心病很重,武断地认为是李陵胆怯,不敢出兵。

李陵年轻气盛,自然不愿意遭受无端指责,于是在没有后援部队的情况下,选择火速出击。

李陵和他的祖辈一样,运气不太好。

李陵不归汉:家族恩怨与汉武帝的疑云

虽然他没像李广一样迷路,但他老人家一出门,就碰上了单于的主力部队,并遭到了包围。

在这场战斗中,李陵也表现出了极高的军事天赋,给予匈奴深刻的打击。

面对李陵的“疯狂之箭”,匈奴单于甚至有了退兵的念头。

但最后在李陵军队叛徒的出卖下,汉军大败,被尽数歼灭,李陵本人也成了俘虏。

汉武帝得知消息后,大怒,朝廷百官也对李陵落井下石。

唯独太史公司马迁帮李陵说了句公道话,他根据李陵一直以来的表现,推断李陵只是诈降,想要趁机立功。

李陵不归汉:家族恩怨与汉武帝的疑云

但汉武帝并不认可他的说法,反而觉得司马迁这是在帮李陵推卸责任。

一怒之下,汉武帝给了司马迁“下狱受腐刑”的惩罚。

两年之后,估计汉武帝平静下来了,他也明白了李陵确实是没有救援,于是派遣公孙敖,希望可以接李陵“回国”。

公孙敖找了许久,都没有找到李陵的影子,他也害怕匈奴人抓住自己。

正巧听到了“李陵帮助匈奴练兵,将要反攻汉朝”的消息,于是公孙敖立刻禀告给了汉武帝。

汉武帝盛怒之下,斩杀了李陵的所有家人。

李陵不归汉:家族恩怨与汉武帝的疑云

PS:帮助匈奴人练兵的其实是一个名叫李序的人。

但此时的李陵和汉朝已经是“血海深仇”了,汉武帝把他的所有退路都锁死了。

当汉朝使者找到李陵要求他“回国”的时候,李陵只轻轻地说了句“不愿再次受辱”,便结束了对话。

对于李陵来说,其实汉武帝才是他最大的“仇人”。

虽然太史公司马迁同情李陵的遭遇,所以在写《史记》的时候对他进行了一定的美化。

但李陵的遭遇无疑是可悲且无辜的。

大家也要仔细地思考。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15 08: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汉武帝为什么要阉了司马迁?看他史记里怎么写李陵:换你也要阉
...作。让我们从一个引人深思的视角解读这段历史。首先,汉武帝对司马迁的惩罚起因于著名军事将领李陵的失败,以及随之而来的巨大争议。李陵此人出身战功赫赫的李氏家族,他的祖父李广曾是令
2024-11-19 10:25:00
...快。七国之乱平定后,李广竟然啥也没捞着。雄才大略的汉武帝继位后,立即着手准备对匈奴的全面战争。但是,汉武帝面临着一个问题,那就是汉军主力由谁指挥。对匈奴作战,需要深入大漠几百
2023-10-05 22:10:00
少年英雄竟是高粱竖子?司马迁为何要贬低霍去病?
...结果因为种种原因,陷入重围,寡不敌众,被匈奴俘虏。汉武帝误以为李陵投降,于是下令处死李氏满门。而实际上李陵一直没有屈服,当听到自己被灭族之后,心灰意冷的李陵最终投降了匈奴。在
2022-12-11 14:33:00
李广家族是如何一步步走向没落的
...方的7个郡担任郡守,就连匈奴单于都知道李广的威名。汉武帝继位之后,李广是汉朝的大将,李广的弟弟李蔡在朝廷担任丞相,李广家族的声名达到了顶峰,陇西地区的贵族都以李广家族为荣。然
2024-04-25 11:33:00
了解了底细的匈奴骑兵紧追不舍。本以为汉武帝能够看在李家世代忠于大汉的份上饶恕李陵的无可奈何之举,没想到老糊涂的汉武帝竟然对李家实施了灭族,这一下子彻底激怒了一心想趁机归汉的李陵,
2024-06-29 20:25:00
公元前98年,李陵降匈一年之后,汉武帝刘彻派遣公孙敖深入匈奴境内接李陵回国,但公孙敖无功而返,回来报告称“李陵为匈奴练兵以对付汉军,所以我们接不到他”,汉武帝一怒之下“族陵家,母
2024-06-02 11:40:00
秦汉最富悲剧色彩的家族,祖孙八代出名将,满门忠烈下场悲惨
...世称为“史上最苦逼的将军”,他历经汉文帝、汉景帝、汉武帝3朝,与匈奴交战40多年,大小70余战,凭其一身盖世武功,杀敌无数,匈奴人惧其英勇而称他为“飞将军”。可如此英雄人物,
2023-02-11 21:19:00
满门将才不得善终,汉朝这一家族比杨家更令人心疼
...李敢;此时李家没了支柱,霍去病又是正受宠的大将军,汉武帝会偏向谁一目了然,因此汉武帝将霍去病包庇了下来。你以为李家的悲剧到这就结束了?并不。当初李广的大儿子李当户虽然早逝,但
2023-03-03 21:37:00
李陵叛投匈奴,为何没有受到指责
...的孙子李陵,竟然最终投降了匈奴,导致整个李氏家族被汉武帝"族诛"。可以说,李陵的家族命运就像是一部悲剧,沧桑而又凄凉。从李广的巅峰时期,到李陵这一代家族的一落千丈,再到最终被
2024-06-14 13:52: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家京剧院一团《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石家庄上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0月19日,国家京剧院一团《梨园芳华·国粹流韵——四大名著经典剧目展演》将在河北省艺术中心上演。作为2025年京津冀戏曲展演季
2025-10-18 10:46:00
不止胜负!10月18日,“河北五超”第十轮定州vs辛集,赛前非遗“碰一碰”,定州孩儿枕VS辛集皮贴画。
2025-10-18 21:21:00
千年汉碑“活”了!一场隶书展,如何让中原大地与两汉大唐倾谈?
大河网讯(记者 莫韶华)千年汉碑气象新,中原翰墨正风流。10月18日,全国第五届隶书作品展览在郑州美术馆(新馆)启幕,这场代表当代中国隶书艺术最高水准的盛会
2025-10-18 19:47:00
长镜头|从西辽河到桑干河——追寻红山文明的历史轨迹
红山文化,是西辽河史前文明的代表,被称为中华文化的“直根系”。考古研究表明,红山文化从西辽河起源、大凌河鼎盛,到桑干河扩张
2025-10-17 09:18:00
故宫院藏捐献文物展今日开展
▲本次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今日起,“仁风景从——故宫博物院藏捐献文物展”在故宫景仁宫开展。展览展出100位捐献者所捐展品逾百件
2025-10-17 10:25:00
一座道法自然的山
十堰广电讯(十堰日报记者 吕伟 武当山融媒记者 冯开春 徐刚)“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公元前485年前后
2025-10-17 16:53:00
保宁寺独特的关公像
走进窦大夫祠,那古朴的气息便扑面而来,仿佛瞬间将人拉回了遥远的过往。而祠内的保宁寺,更是一处承载着岁月故事与艺术神韵的所在
2025-10-17 21:50:00
【大风影像】唐诗道-蓝关古道
蓝关古道是中国最早国道,是最为险峻的古道之一,兴起于商周,发展于秦汉。秦始皇统一中国后,将其作为通往荆楚之地的军事、商旅通道
2025-10-16 08:15:00
我与黄河文化地标|“山东李白”,诗酒铸就浪漫传奇
文|张向阳 长安三万里,最忆是山东!要说大唐的诗与远方,诗仙李白无疑是巅峰上的顶流,他用浪漫与豪放“灌醉”整个盛唐。李白61年人生的大部分时间是在黄河流域度过的
2025-10-16 22:06:00
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三明宁化开幕
活动现场东南网10月15日讯(通讯员 张煌鹏 陈玉婕 文/图)10月10日,第五届海峡两岸客家姓氏族谱展示交流会在宁化县世界客属文化交流中心开幕
2025-10-15 10:21:00
洛阳有个萌系潮玩丨闪耀吧!中华宝藏
大河网讯(记者 赵檬 王怡潇)当现代网红文化邂逅千年文物,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正在汉魏洛阳故城遗址博物馆悄然上演。近日,一件造型奇特的西晋陶熨斗意外走红网络
2025-10-15 11:32:00
吴石和聂曦去台湾前,曾在福州这条巷子里“潜伏”
随着谍战剧《沉默的荣耀》热度持续攀升,越来越多市民和游客在福州追随英烈的足迹,打卡吴石将军曾经生活工作过的地方。三坊七巷宫巷22号绛雪山房是吴石将军生前在大陆的最后居所
2025-10-15 13:21:00
“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走进莱阳
齐鲁晚报·齐鲁壹点 秦雪丽10月15日,从烟台图书馆获悉,即日起至10月19日,“典籍里的烟台”烟台馆藏特色地方文献巡展莱阳站开展
2025-10-15 14:14:00
构筑“文化泰安”的立体图景 让千年文脉焕发新生|海岱文化谱新篇
鲁网10月15日讯(首席记者 李秀娟 摄影记者 张超 孟昊天)山莫大于泰山,史亦莫古于泰山。泰安,以泰山闻名遐迩,其文化则是以泰山为核心
2025-10-15 14:56:00
温州永嘉:千年诗画焕新彩,谢灵运后裔何以诗意栖居?
提到中国的山水诗,便绕不开一个名字——谢灵运。公元422年,谢灵运被调任至永嘉担任太守,他遍历诸县,写下了许多传颂千古的山水诗篇
2025-10-15 15: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