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是谁定的
...好,很有可能掉脑袋。可是另一方面,“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句话,又仿佛成了自古以来不成文的规矩。一般充当使者传信的,基本都不会有性命危险。那么,这个不成文的“规矩”,到底是谁定的?又是因为什么,它能延...……更多
揭秘古代“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规定
...来一直流传下来,到现在仍然适用的,比如两国交兵不斩来使。在众多的文献中它也出现过多次,这句话倒也好理解,那就是两个国家在交战的时候,是不能斩杀对方派来的使者。按理说两边交战,那彼此就是死敌,不过战争双...……更多
历史之鉴:两国交战,斩杀使臣引发的惨痛教训
前言在历史的长河中,\"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是国际社会中一条重要的约定俗成。然而,尽管这一规则被广泛接受并遵循,但历史上仍存在一些国家或个人违背这一惯例的情况。本文将探讨\"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一规则的起...……更多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源于周礼,不过蒙古使者经常被杀
无论是古代还是现代,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都是一条不成文的“规定”。因为使臣是负责国家之间交流的人员,无论这两个国家的关系有多么紧张,仍然要靠使臣来传递信息,如果杀死了对方的使臣,那么就表明这两个国家已...……更多
...景下,却也存在着一条不成文的规定:“两国交战,不斩来使”。那么,为何历史上会有“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传统?如果真的斩了来使,又会怎样呢?这句话最早出自《左传·成公九年》,讲述了春秋时期晋国攻打郑国时...……更多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真相:春秋时代的战争与使者命运
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其实纵观整个春秋,好像并没有这样的明文规定,仅仅可能只是一种约定俗成的潜规则。这个潜规则在春秋以前应该是得到普遍的遵循,及至春秋时,有理由相信它已经不再那么严格的被人遵守。...……更多
清朝曾杀了敌方使者是什么下场
...、伤害平民这种事也是经常发生。所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虽然还存在,但也不再是绝对的“了。此时使节的地位,完全建立在自己一方的军事实力基础上。此时的“不斩来使”,已经不是在考虑礼节的问题,更多是因为斩...……更多
古代打仗为何不斩来使?这个帝国因斩可来使灰飞烟灭
...战争中,基本上双方将帅都遵守着一条公认的规矩“不斩来使”,从先秦乃至于明清时期,无论军事力量的弱小强大与否,这一条规矩都是能够被众人所遵守的,这又是为何呢?如果不遵守规定,斩杀了来使之后又会如何呢?之...……更多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曹操和耿恭是这样子做的
...战争,好像存在着一个不成文的规矩:“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个规定看起来很好用,但是其实在历史上真的没有什么用途,两个军队都打起来了,双方还要派遣使臣相互沟通一下吗?其实在古代的战争当中,使臣是一个非...……更多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约定共识是怎么来的?
...争史中,有一条“潜规则”共识,那就是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项共识似乎也给了使臣一道“护身符”,不少能力超强的使臣,借此大放异彩名留史册;然而并非是所有的使臣,都能保证自己的生命安全,万一有一方不遵守这...……更多
你知道春秋时期都是怎么打战的吗
...士无心念战,在这些情况下,另一方不准趁机偷袭;3.两国交战之前,会互相派出使者到对方军营,陈述交战的理由,这时不准斩杀使者; 4.战争场地不在任何一国,而是在双方的边境线上,这也是战场被称为疆场的原因;5.战争不...……更多
...执,导致金哀宗朝廷之上杖杀蒙古使者。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蒙古怎受得如此欺辱,随之重新发兵,直捣汴京。在汴京再次陷入蒙军包围的危急情况下,金哀宗只好“三十六计,走为上计”。当他率部逃至归德府辖区凤池口,...……更多
历史上的外交冲突:金国使者与西辽太后的激烈对峙
...说话的分量,也决定这个使臣的命运,虽说两国交战不斩来使,但这也要具体问题具体分析。在我国古代的外交史上,就有一位来自“天朝上国”的使者被东道主怒杀。且听我细细讲来。唐朝以后,我国北方草原上的民族开始进...……更多
谁无一兵一卒,竟让580座城向李世民投降
...不少,有战争,也有出使。俗话说得好,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要是两国之间本来没啥战事,更不应该对来使无礼。可李世民派出去的天竺使臣,偏偏就遇到了这种事。这个使臣的名字叫王玄策,他的官职并不高,原先只是一个...……更多
聊聊关羽征伐曹魏之襄樊作战
...禁之援军记载可见建安二十四年七月,那么曹仁与关羽的交战是不是应该早于建安二十四年七月以前?《三国志.魏书.武帝纪》:「(建安二十三年)冬十月,宛守将侯音等反,执南阳太守,劫略吏民,保宛。初,曹仁讨关羽...……更多
浅谈两军交战制胜的因素,他玩谋略击败了关羽
我们都知道,到了三国时代,双方交战不仅仅只是靠粮草多少,人马多少来权衡双方的实力了,都采取的是谋略,策略,战略,所以我们会看到很多在三国时代发生的以多胜少,以弱胜强的经典之战。那么我们都知道关羽善战...……更多
史上最残暴的将军,拿百姓当口粮,李渊还封他为王
...宗李渊称帝,这个朱粲在河南邓县一带与唐朝山南招慰使交战,被打败,后来他又与宣州刺史周超交战依然惨败,然后邓州刺史吕子臧和马元规又将他击败,但是他们并没有将朱粲一举击灭,反而任其收拢余部,重振军势,回过...……更多
战争中的礼与道:春秋时代的战争文化与智慧
...以残暴著称的秦始皇都没有这么做。三、两军交战,不斩来使;这个大家都很熟悉,交战双方有时候打不赢了,或者要劝降对方,亦或瓦解对方意志,一般会派使者前去交谈。这个礼仪现在都还普遍存在。四、战书约战;师出有...……更多
...棣父子的作用。朱高炽接到信后,秉着“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态度,把5位使者送出北京城。这一举动,被人密报给了朱棣次子朱高煦。燕王朱棣一生好武,长子朱高炽不但有残疾,而且身材肥胖,所以,朱棣更喜欢次子朱...……更多
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好的关系,需要以下几种规矩
...的弱点》不管是亲戚还是朋友,好的关系,需要以下几种规矩第一,各爱各家,不越界。三国时,魏国有两个臣子吕安、吕巽。他们是同父异母的兄弟,还是嵇康的朋友。亲戚加朋友、同事关系,本应是亲上加亲,可以携手同行...……更多
秦晋交战秦穆公为何放了被活抓的晋惠公
...呢?首先,秦晋韩原之战的发生地点离周王室不远,而且交战双方是当时强国,颇受周天子的关注。当战争结束后,周天子第一时间派出使者调和,以免战局进一步扩大,调和手段自然是要求秦国释放晋惠公。虽然晋惠公率先挑...……更多
春秋岁月:打仗也讲礼仪的奇特时代
...代,就连打仗都必须遵从礼仪来进行操控。若是两军想要交战,必须先下战书,在对方接下战书之后方可对战。在这之前,敌军会专门派出一个使者来递交战书,战书当中对作战时间,出战人数以及战争地点都有明确描述,大家...……更多
​春秋时期的鞌之战,大大削弱了齐国在诸侯国中的地位
...七日,齐国和晋国在山东鞌地(今济南市西一带),开始交战。鲁国和卫国都是晋国的盟国,也参与了这次战争,但是最主要的交战双方还是晋国与齐国。战到最后,晋国大获全胜,齐国惨败。齐国侵占卫国和鲁国的土地,都归...……更多
太后、皇帝、大臣、将领投降元朝,李庭芝为何还坚持战斗
...芝也是欲哭无泪。范文虎作战不积极,张贵独自与蒙古兵交战,力战而亡。此时,范文虎距离战场还有三十里,没有交战就溃逃。1275年,范文虎献出安庆,投降元朝,得到忽必烈的重用。1280年,范文虎率10万大军东征倭国,遭...……更多
周泰武力超群,斩杀沙摩柯为甘宁报仇
...关羽报仇,举兵伐吴,蛮王沙摩柯率兵助战,在和吴国的交战中,甘宁看见沙摩柯,不敢交战,上马逃走,被沙摩柯一箭射死,后来,刘备兵败,沙摩柯逃走,碰到周泰,沙摩柯和周泰战了二十余合,被周泰杀死,为何周泰武力...……更多
恩威并施,不战而屈人之兵,曹彬打败南唐李煜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个道理大家都懂,不战而屈人之兵,先礼后兵,也是交战双方为了表达敬意的一种处理方式。对于双方的百姓和士兵都是有好处的,大家上有老下有小,为什么要平白无故的失去生命。天下大势分久必...……更多
他是大隋第一猛将,突厥人闻风丧胆,却被隋文帝暴杀朝堂
...他决定用一个奇招。他找人去给突厥传信,说道:“两军交战,死的都是无辜的士兵,这些人有什么过错呢?我们不该让他们互相残杀,更好的办法是两军各选一位勇士,二者对决来决定两军的胜负。”突厥人认为自己勇士无数...……更多
南宋联蒙灭金:重蹈北宋覆辙的历史悲剧
...说。而四川都统张宣则做的更绝,有道是“两军交战不斩来使”,张宣直接杀了蒙古使者,这就说明在当时南宋朝廷内部很多人还是不同意联蒙灭金的。南宋的举动让蒙古对于南宋已经有了清晰的认识,同时张宣的举动更是直接...……更多
关羽面对对东吴的将领甘宁却不敢交战,这是怎么回事呢?
...有一段记载,写明了关羽面对对东吴的将领甘宁,却不敢交战。这到底是怎么回事呢?一、勇抗关羽的甘宁。甘宁出身草莽,在大江上靠抢掠为业,江湖号称“锦帆贼”。后来甘宁辗转投入东吴,由于骁勇善战,得到了孙权的重...……更多
三国中的蔡阳武功有多厉害?可以追杀巅峰时期的关羽
...。蔡阳武功:蔡阳,三国军界,他默默无闻,此前并没有交战记录。然而,他能够作为一军主帅,被派往汝南攻打刘辟,说明他的地位并不低。当时曹操的五子良将刚刚形成雏形,还没多少战功。此时的蔡阳能够独立领军,说明...……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闽东日报本报讯(记者 陈莉莉) 6月24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兰斯琦以“以铁的纪律护航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更好践行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为题
2024-06-25 09:06: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开罗6月24日电(记者姚兵)埃及旅游和文物部24日发表声明说,一支埃及和意大利联合考古队在埃及南部阿斯旺省的一处墓地发现33座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家族墓葬
2024-06-25 10:47:00
走进鲁迅的艺术世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裕国1926年5月北新书局出版的鲁迅著《呐喊》,由鲁迅设计封面并题写书名。1929年5月15日鲁迅致许广平信
2024-06-25 09:10:00
本文转自:春城晚报游建水文庙张依乐建水文庙位于建水古城中心,是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清两代的扩建和修缮
2024-06-25 09:35: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文学让我们站在差距的源头同悲共喜——读《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邢 洁很多人认识余华,是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小说开始的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董说的叛逆精神——读《西游补》■庞惊涛明人董说的《西游补》是一部被低估了的小说——大约自《西游记》诞生后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沙特阿拉伯现当代小说管窥(详见5、6版)沙特阿拉伯文学是阿拉伯半岛文学传统的自然延续,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2024-06-25 10:15: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韩敬群在全社会培养尊重呵护原创的社会风气,作家创作的独创性是著作权保护的最重要的内容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 辛广伟概括《创作之伞》的特点:案例全面、可读性高、警示性强。书中通过真实案例展现普法教育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