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清朝曾杀了敌方使者是什么下场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5-15 14:5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中国是一个讲究“礼”的国家,无论做什么事儿都不能违背“礼”,如果违背了那一定会遭人唾弃。中国的“礼”从3000年以前的周朝,就开始完善起来。而且从周朝开始,中国人对“礼”的要求是方方面面的,这其中还包括打仗,就算是两军交战也得守“礼”。

清朝曾杀了敌方使者是什么下场

因为在古代人眼里,打仗自然有打仗的规矩。比如宋襄公率军和楚国作战时,一定要等楚国大军渡过河,扎稳阵脚,再和他们打,这就是战争礼仪的表现。

战争是反人性的,同时也是残酷的,那为什么还要给战争制订规范呢?其实是因为春秋初期时的战争,说白了就是一家人内斗,所有的诸侯国在名义上都归周天子领导。就因为诸侯国之间的战争都是一家人在窝里斗,所有用规则来处理争端是最好解决战争的方式。

古代为了避免战争,在开战之前都会派出使者进行沟通,能讲和则是讲和,如果真的无法讲和才会发生战争,所以各国对于使者都是非常尊重的,而且派出的外交使者也是不可侵犯的。

即使是两国处于战争状态,使者也应该得到尊重和保护。虽然春秋中后期和战国时期,处于一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各个诸侯王违背周天子的圣旨频繁交战,争夺地盘。但在春秋早期,诸侯之间还会讲究一些战争礼仪,比如打仗都是将军摆好阵型才开战,基本不采取偷袭的手段。

但是从春秋末期开始,这种战争礼仪就被破坏了。因为战争打多了,仇恨自然也就多了,战争开始充满了诡谲性和突然性,开始讲究兵法、谋略,反正只要能取得胜利,什么阴谋诡计都使用,那个时期的战争根本没有任何礼仪可以讲。就连杀降、屠城、伤害平民这种事也是经常发生。

所谓“两国交兵,不斩来使”虽然还存在,但也不再是绝对的“了。此时使节的地位,完全建立在自己一方的军事实力基础上。

清朝曾杀了敌方使者是什么下场

此时的“不斩来使”,已经不是在考虑礼节的问题,更多是因为斩杀使者会中断一条信息来源。比如三国时期,使者已经成了一种重要的情报来源,使者可能是来刺探情报的,但也可能会泄露情报,如司马懿就是通过蜀汉使者,得知了诸葛亮的饮食起居,推断出来他活不了多长时间了。

而且聪明的军事家常常会将计就计,故意向使者释放一些假消息,让使者上当,比如周瑜就曾经利用曹操的使者蒋干传递假消息,致使曹操斩了自己麾下两员水军将领,最终导致了赤壁之战的失败。

斩杀来使的做法,多数都是对外战争,目的只有一个,这个做法就是告诉外来侵略者我们不可能投降,我们要血战到底。如南宋晚期,王坚守卫钓鱼城,为了表示己方绝不投降,将蒙古大汗蒙哥派来劝降使者当场斩杀。

不仅宋朝杀过使者,清朝也曾杀过使者,结果不但使自己付出了巨大代价,还震惊了全世界。公元1860年英法联军以更换条约为名出兵北京城,清政府无奈,只好派出使者与英法两国进行外交谈判。在谈判时,英国派出了39人参加。清政府见英法联军即将发兵攻打北京城,于是满口答应了英法联军提出的所有不平等条约,但却在“礼节”的问题,即英法使者见到皇帝“跪不跪这一点上寸步不让。

清朝钦差大臣表示:“这是中国,按礼制见皇帝必须跪拜。”可英国使臣却毫不在乎说道:“我又不是中国的臣子,绝对不跪拜”。双方争辩许久,相持不下。清朝钦差上报了朝廷,而清廷给的回复:“必须按中国礼节跪拜大清皇帝,只有这样谈判才可以继续。”而英国使臣坚决不跪,就这样谈判自然破裂,清廷见英国使臣不跪拜,便将英法两国使臣全部扣押起来。

“两国交战,不斩来使”,这不仅是中国的礼节,同样也是全世界都心照不宣的战争底线。没想到本来就节节败退的清政府,居然敢冒天下之大不韪,干出扣押外交使者这种事,其实这清政府这就是在自寻死路。外交使团被扣押,英法联军对北京城发动大规模进攻,没过几天就兵临紫禁城下,咸丰帝一路逃跑,慌慌张张跑到了承德避暑山庄。

清朝曾杀了敌方使者是什么下场

当时的恭亲王奕忻负责收拾咸丰皇帝惹下的烂摊子,英法联军进京三天后,清政府赶紧与英、法两国进行了谈判,清政府答应英法两国很多条件,才使得两国同意退兵。条件的其中一条就是放了两国被扣押的39名使者,恭亲王当然同意了这个条件,可是这39名使者,只有19人生还,其余的都死了,其中一人还被大卸八块。

外交使团的惨状让英法联军愤怒了,他们心中想的是既然大清朝廷如此野蛮,所以必须要给其施以最大的打击,只有这样才能给其一个深刻的教训。

清朝曾杀了敌方使者是什么下场

于是在公元1860年10月18日,英法联军一把大火将圆明园付诸一炬。随后,清廷为了平息英法联军的怒火,不仅地满足了英法两方的全部要求,同时支付了三十万两白银赔款

战争是政治最激烈的一种体现方式,而外交则是解决问题的一种方式,如果外交得当,则可解决很多问题,甚至可以避免战争,使百姓不在生灵涂炭。所以说,外交人员是神圣不容侵犯的,如果对外交人员不敬,或者斩杀其外交人员,那肯定不用说别的了,直接就会开战。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5-15 16:45:05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历史上跌落神坛的军队,曾经是王牌后期怂到枪都扶不稳
...地躲在战车里。最后还是靠着努尔哈赤一手好箭术,射杀敌方五人,敌方也是个胆小的,就投降了。这算是战争吗?最多算一个聚集斗殴吧,更别去分析什么战斗力和战争策略了,估计拍到影视剧中
2023-04-23 11:25:00
太平天国不是清朝,居然敢叫板列强
...愉快。”列强武装威慑,公开支持清朝,黄呈忠再次派出使者,结果还是一样。此时,清朝将领张景渠乘势加固城池,黄呈忠不愿意错过机会,当即发动进攻,夺取宁波。黄呈忠此举,让普鲁斯惊讶
2023-08-21 06:42:00
清朝皇帝咸丰帝是怎么死的?
...为外国公使要进驻北京。在咸丰帝之前,还没有一个外国使者要站着觐见清朝的皇帝,作为天朝的皇帝,咸丰帝绝不允许外国人这么做,因此他一直想废掉《天津条约》。1860年,英法联军再度
2023-08-29 13:23:00
历史上的五条谣言,秦始皇竟然没有统一天下?
...的铸造就开始落后于西方,万历时期的赵士桢就向鲁密国使者朵思麻请教鲁密国火枪的构造及制作方法,而之后仿造出来的鲁密铳也就成了当时最突出的火器,而之后明朝就也就一直仿造外国火器,
2023-05-11 17:51:00
古代两国打仗真的会不斩来使吗?这个惯例是怎么来的?
...比诸葛亮借东风要容易,但是周瑜都做到了,靠的就是对敌方使者的有效利用,这也展示出周瑜高超的谋略水平,所以军事斗争其实比拼的就是谋略,而不是比拼谁更敢于杀使者。
2023-06-29 13:59:00
历史之鉴:两国交战,斩杀使臣引发的惨痛教训
...斩杀。这一事件引发了楚国对宋国的包围,直到宋国派出使者华元与楚国进行谈判,双方才达成停战协议。华元作为人质留在楚国,这一事件也成为了\"两国交战,不斩来使\"的典故来源。二、
2024-04-25 06:52:00
蒙古铁骑最后的统帅,为何最后屈死农民军之手
...一直派人议和,想拖延时间。说它想和吧,又干出了关押使者的事情,以为拿了这些人质就可以要挟联军了,没想到反而给了联军扩大事态的借口。9月,联军攻陷通州,随后在八里桥和僧格林沁率
2023-02-21 19:32:00
“两军交战,不斩来使”的规矩是谁定的
...达到,就可以少损失很多。如果哪个将军不问缘由,就把敌方派来的使者给杀了,那么肯定不利于宏观上的战事和局面。更何况,两军交战的目的本身就是要归属于政治和军事的目的,如果有机会和
2024-04-25 16:02:00
...方面很长时间内不敢再主动和中原国家开战,并积极派遣使者来中原朝廷学习,但并不能说白江口战争的胜利让日本从663年直到1592年臣服了900多年。唐初时有三个不同的国家占据朝鲜
2023-10-24 16:4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