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本草纲目》:李时珍的卓越医药学贡献
...著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本草纲目》。二、李时珍的医药学成就《本草纲目》是中国医药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包含了李时珍对药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等多个领域的研究成果。在这部书...……更多
中国历史上那些医者仁心,医术高超的“白衣天使”们
...,甚至在临终前嘱咐祭祀时不宰杀牲畜。李时珍,著有《本草纲目》,历时27年,走遍各地尝百草终于完成,《本草纲目》不仅为中国药物学的发展作出了重大的贡献,而且对世界的医药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化学等各...……更多
...别诊断。明代医家对天花的认知进一步深化,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记载了用水牛虱预防天花的方法。人们已经认识到,只要得过一次天花,就可获得终身免疫,这成为采用人痘接种预防天花的重要理论之一。清代是天花治疗...……更多
三拜濒湖为求真
...中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他最突出的学术贡献是编撰《本草纲目》,除此之外,他在中医学特别是脉学上也有很高建树。由他编著的《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和《脉诀考证》在中医学发展史上具有十分重要的历史地位和意...……更多
《本草纲目》诞生记
...文转自:海南日报■ 王吴军明朝李时珍的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国医学、养生学、营养学,甚至动物学、植物学都有客观的记录、精辟的分析与论述,四百多年了,这部书一版再版,长销不衰,影响深远。不过,当初...……更多
盘点我国被全球奉之为世界文化名人的人
...古医籍,又经过临床实践发现古代的本草书籍。在编写《本草纲目》的过程中,既“搜罗百氏”,又“采访四方”。全书约有190万字,五十二卷,载药一千八百九十二种,新增药物三百七十四种,载方一万多个,附图一千多幅,...……更多
中国历史上十大高智商人物
...浓厚的兴趣。李时珍历经近30年时间,完成了医学巨著《本草纲目》,为中医药学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他的智商和才华不仅受到后人的赞誉,也对中国医药学产生了深远的影响。第二名:朱熹朱熹,是中国南宋时期的著名...……更多
李时珍精神内涵简述
...物学研究方面亦为世界前驱;500多年来,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名扬中外,造福人类。郭沫若同志曾为修建李时珍墓题词: “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卅年之殚精,造福民生...……更多
楚愍王与李时珍:伯乐与千里马的传奇相遇
...典籍,努力汲取前人的精髓。而这些,都为他后来创作《本草纲目》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本草品汇精要》)既然太医院这么好,那李时珍为什么工作了一年就辞职回乡了呢?有人说李时珍是因为朝廷拒绝他重修本草的提议才...……更多
科举失利,人生不败:揭秘古代七位落榜生的传奇人生
...李时珍李时珍是明代著名医药学家,最大的贡献是著有《本草纲目》,《本草纲目》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三次乡试落榜,弃科从医。如果李时珍考中了,可能历史上会多一位叫李时珍的做官的,就可能不会有《本草纲目》问...……更多
本文转自:凉山日报科幻音乐戏剧《本草纲目》瞧,孩子们眼中的未来世界本报讯(凉山日报全媒体记者 商曼 李芳沁)12月9日,中国首部由儿童担任编剧编舞、词曲创作的科幻音乐戏剧《本草纲目》在西昌市邛海宾馆泸峰剧场...……更多
四气五味:入腹知性效自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赵中振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草纲目》研究所中药之四气。中药之五味。 学习中医药,一定要先抓住最重要的。认识一味中药最关键的就是要掌握它的气和味,就好似现在寻找目标用卫星定位一样,...……更多
多吃他们,可以较好的控制体内的血糖,缓解控制糖尿病的发展
...。下面就介绍一些“天然胰岛素”,其中一些在李时珍《本草纲目》上也早有记载。第一,山药。山药的有效成分可以降血糖、调节血脂、增强机体免疫力,山药的吃法各式各样:蒸着吃、煮着吃,作为辅料与其他食物一起做成...……更多
中国古人有多聪明
...这一时期涌现出大批集大成科学家及著作,如李时珍著《本草纲目》)、宋应星著《天工开物》)、朱载堉著《乐律全书》、方以智著《物理小识》)、徐光启著《农政全书》等,也在单科科学技术方面出现了不朽名著,如徐心...……更多
盘点中国古代十大神医及其医学贡献
...八百余种,结合自身经验和调查研究,历时四十年编成《本草纲目》一书,是我国明以前药物学的总结性巨著。在国内外均有很高的评价,已有几种文字的译本或节译本。明代著名文学家王世贞称《本草纲目》为“性理之精蕴,...……更多
中药复方:用药遣方如用兵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赵中振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草纲目》研究所五大补益方。我在海外学习工作了多年,西方其实也有来自植物的传统药物。常有外国朋友问我中药与西方传统药物有什么差别,复方与炮制是中药区别于...……更多
...启寿等名师。在老师们的谆谆教导下,在自己深读6遍《本草纲目》的领悟中,他深刻认识到中药学在世界药学体系中的卓尔不群,尤其是本草学、中药炮制学,都具有深厚的传统中医药文化和学科内涵。1964年,张世臣被分配到...……更多
传承中医药,鲁南制药用灵芝酒致敬千年药酒文化
...朝孙思邈的《备急千金要方》《千金翼方》,李时珍的《本草纲目》等中医经典著作中,以药酒治病的记载更是不计其数。酒之所以在传统中医历史上被广为应用,与其温肠胃、行药势、通血脉、散风寒等作用密不可分。以酒入...……更多
春天植物手记
...大,嫩时亦可食。又名灰灰菜。”明代医圣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灰灰菜归为菜部——“灰藿,灰涤菜,金锁天。此菜茎叶上,有细灰如沙,而枝叶翘,故名。”“灰条复灰条,采采何辞劳。野人当年饱藜藿,凶岁得此为...……更多
粥温脾胃安
...治疗失眠等。明清时期药粥进一步发展,明代李时珍的《本草纲目》中便载录62首药粥。清代黄云鹄的《粥谱》收录药粥247首之多,其书不仅是我国目前为止载录粥的种类最多的书目,更是我国最早的一部药粥专著。书中对每种...……更多
山东中医药大学举办《本草丹青》中医药文化书画展
...先生对“全图神农本草经”“诗经图说”“海洋本草”“本草纲目图说”等专栏进行了讲解。各专家就本草文献图药文化、中医药文化传承与创新、建设中医药人文教育平台等方面进行了学术讨论。刘景曾,号壶公(曾用壶工)...……更多
盘点历史上那些考编落榜的猛人
...不少错误,决心重新编纂一部本草书籍。35岁开始编写《本草纲目》,以《证类本草》为蓝本,参考了800多部书籍,其间,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多次离家外出考察,足迹遍及湖广、江西、直隶许多名山大川,弄清了许多...……更多
“赤豆”品种多,药用须细辨
...载之名容易使人混淆,如《日华子本草》称之为赤豆,《本草纲目》称作红豆,《本草原始》又称其为红小豆。《中国药典》2020版明确中药赤小豆的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种子。赤小豆与赤豆植物赤小豆的...……更多
相聚聊城东阿 体味中医药之美:2024山东(东阿)中医药文化旅游体验周举办
...着独特的光芒。水为药之媒。中国著名药学家李时珍在《本草纲目》中把水列为各篇之首,有着“盖水为万化之源”的说法。聊城中医药文化底蕴深厚、历史悠久,阿胶、灵芝、桑黄都是聊城出产的道地药材。徜徉在历史长河中...……更多
...人体脂肪相关。凌角也有很多药用价值作用。李时诊在《本草纲目》讲到:服用凌角能“补脾胃,强股膝,健力养血”,并说“菱实粉粥益肠胃,解内火。”老人常吃有利。夏天服用也有“行水、去暑、祛毒”之效。凌角還是一...……更多
入药“大戟”多有毒
...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痛,吐逆”。大戟之名,《本草纲目》言“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故名”。京大戟另有异名红芽大戟(《小儿药证直诀》)、下马仙(《本草纲目》)等。现单言大戟,即为药典所载“京大戟”。京...……更多
发掘中医仁爱思想 助力培养医学人才
...国的河山大川,呕心沥血,最终编纂了著名的药学巨著《本草纲目》。由此可见,广泛涉猎、刻苦钻研是中国传统社会对医者的要求,从医者应该始终坚持虚怀若谷、谦虚谨慎的心态,不断学习,不懈努力,孜孜以求,才能真正...……更多
明朝灭亡时,世界各国都在干些什么
...的科技、文化总体而言是没有落后于西方的,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是一部总结性的医药学巨著,宋应星编撰的《天工开物》是中国17世纪的工艺百科全书,而徐光启编写的《农政全书》是中国的农业百科全书。这个时候明朝并...……更多
资本主义萌芽为什么没有把大明救回来呢
...面。即使这样的书出世依然让明朝亡了。还有李时珍的《本草纲目》吴有性的《瘟疫论》依然没有避免明末大瘟疫对百姓的摧残。看看这些书成书的时间:《天工开物》1637初刊,离崇祯上吊还有7年。《农政全书》于崇祯十二年...……更多
秦始皇找寻一辈子的东西,竟被一个老汉意外得到?
...生不老药就是此物。此物乃太岁,又名肉灵芝,李时珍《本草纲目》记载可食用,入药,奉为“本经上品”。功效伟“久食,轻身不老,延年神仙”。……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闽东日报本报讯(记者 陈莉莉) 6月24日,市政协党组书记、主席兰斯琦以“以铁的纪律护航人民政协事业发展,更好践行团结奋斗的时代要求”为题
2024-06-25 09:06:00
本文转自:新华网新华社开罗6月24日电(记者姚兵)埃及旅游和文物部24日发表声明说,一支埃及和意大利联合考古队在埃及南部阿斯旺省的一处墓地发现33座可追溯至古希腊罗马时期的家族墓葬
2024-06-25 10:47:00
走进鲁迅的艺术世界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刘裕国1926年5月北新书局出版的鲁迅著《呐喊》,由鲁迅设计封面并题写书名。1929年5月15日鲁迅致许广平信
2024-06-25 09:10:00
本文转自:春城晚报游建水文庙张依乐建水文庙位于建水古城中心,是一座规模宏大、建筑精美的古建筑群。它始建于元代,历经明清两代的扩建和修缮
2024-06-25 09:35: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文学让我们站在差距的源头同悲共喜——读《我们生活在巨大的差距里》■邢 洁很多人认识余华,是从《活着》《许三观卖血记》《在细雨中呼喊》等小说开始的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四川政协报董说的叛逆精神——读《西游补》■庞惊涛明人董说的《西游补》是一部被低估了的小说——大约自《西游记》诞生后
2024-06-25 09:54: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沙特阿拉伯现当代小说管窥(详见5、6版)沙特阿拉伯文学是阿拉伯半岛文学传统的自然延续,在过去的一个世纪里
2024-06-25 10:15: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北京十月文艺出版社总编辑 韩敬群在全社会培养尊重呵护原创的社会风气,作家创作的独创性是著作权保护的最重要的内容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中华读书报人民出版社原总编辑 辛广伟概括《创作之伞》的特点:案例全面、可读性高、警示性强。书中通过真实案例展现普法教育
2024-06-25 10:17:00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