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李时珍精神内涵简述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6-10 08:2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黄冈日报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 郑柏松 王莹华

李时珍是明朝著名的医药学家,在植物学研究方面亦为世界前驱;500多年来,李时珍和他的《本草纲目》名扬中外,造福人类。郭沫若同志曾为修建李时珍墓题词: “医中之圣,集中国药学之大成,本草纲目乃1892种药物说明,广罗博采,曾费卅年之殚精,造福民生,使多少人延年活命,伟哉夫子,将随民族生命永生。”

当前,有学者概括“医中之圣”李时珍精神品质为“广纳博采,业精于勤;实事求是,实践真知;不必泥古,继承创新;修身齐家,格物明理;博爱济世,大医仁心;淡泊名利,持之以恒”;也有其他学者提炼李时珍精神内涵为“救死扶伤的崇高医德,不盲从古训的创新勇气,刻苦钻研的坚强意志,广泛实地考察的科学方法,亲尝曼陀罗的献身精神,不耻下问的谦虚态度,二十七年成书的坚韧毅力”等。

黄冈职业技术学院专家学者多年来认真学习研究李时珍事迹,结合职业教育实践,研讨提炼李时珍精神品质为“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救死扶伤的仁爱情怀;躬身实践的科学方法;锐意改革的创新意识;虚心好学的谦虚态度;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逆流而上的担当勇气”,并将其贯穿医类人才培养全过程。

矢志不渝的执着追求。李时珍出身湖北蕲春世医之家,自小爱好读书但因体弱多病,三次乡试均榜上无名,便立志投身于医药事业,耗费27年的心血,于明神宗万历六年(1578年)完成《本草纲目》初稿,时年61岁。此后,他又花10年时间进行三次修改,前后共计40年完成《本草纲目》。他曾经写诗明志,“踏破云山千万层,遍尝百草救苍生;心随长风化甘露,洒入民间是笑声。贪心动则津生,哀心动则泪生,魄心动则汗生,欲心动则精生”“身如逆流船,心比铁石坚。望父全儿志,至死不怕难”。李时珍从医意志坚强,治学态度也极其严谨科学,行鸣于医,后鸣于药,可谓“医药双圣”。

救死扶伤的仁爱情怀。李时珍家庭世代行医,其父亲如果碰上了穷苦患者,常常不收诊费。在行医的几十年里,李时珍也像父亲一样饱含仁慈之心,对患疾病的穷苦百姓精心治疗。遇到大疫时,免费救治,不收报酬,李时珍高尚的仁爱和人道主义精神为后人称赞。

躬身实践的科学方法。从嘉靖四十四年(1565年)起,李时珍在撰写《本草纲目》的长时间里,一边行医,一边写书。他肩背药筐、脚穿草鞋、节衣缩食;他跋山涉水,跑遍了湖广、江西等名山大川;他入深山老林、遍访民间探寻药物秘密。他向农夫、渔夫、樵夫、猎人、老药工学习了解药物知识,并亲身试验药性和药效。李时珍对药物是“罗列诸品,反复谛视”“一一采视,颇得其真”,治学和行医的态度极其严谨科学。

锐意改革的创新意识。研究每味药,李时珍先参考诸家本草,观察试验后再加以参证。如,《本草经》记载枸杞之名,但没有讲明药用部位;《名医别录》一书指出根大寒,子微寒;《药性论》一书谓枸杞甘平、子、叶皆同;《本草衍义》则说枸杞是梗皮。李时珍通过试验后总结为:“窃谓枸杞:苗、叶,味苦甘而气凉;根,味淡气寒;子,味甘气平,气味既殊,则功用当别。此后人发前人未到之处也”。李时珍带着批判继承思维进行研究,打破本草学历史沿用的上中下三品分类法,用“物以类聚,目随纲举”多级分类法建立了三界十六部分类法。此外,李时珍还在陶弘景主治药分类法基础上,建立了更完善更科学的百病主治药分类法,创立药物归经分类法。

虚心好学的谦虚态度。李时珍虚心向劳动人民学习,从猎户口中得知虎骨强志壮神之功能,从菜农学习得知芸苔即油菜,从工人学习防止采矿中毒方法。李时珍于明嘉靖三十五年被推荐到太医院工作,在太医院的药房和御药库里对来自全国各地的药材进行比较和鉴别,广泛阅读“本草”著作,如《新修本草》《开宝本草》《嘉祐本草》《证类本草》《名医实录》《千金方》等中医药典籍,吸收前人的经验总结,为他撰写《本草纲目》打下了坚实基础。

精益求精的工匠精神。在创作过程中,李时珍带着审视的态度找出本草记录中存在的问题,从不盲从和迷信前人。如,名为“远志”小草,有的说像麻黄,有人说像大青;名为狗脊药草,有的说像萆薢,有的说像菝葜,有的说像贯众。他一一核实,重新记载,精益求精。

逆流而上的担当勇气。李时珍撰写的《本草纲目》继承了《神农本草经》之后的本草学传统,书中内容涉及非常广泛,既有天文、地理、历法、气象,也包含化学、史学、哲学、文学、训诂等,被誉为“东方医药巨典”。没有担当精神是无法完成这一巨著。有些本草书记载服食“金丹”可以长生不老,服食黄连、雄黄和芫花等可以成仙。丹砂朱砂,即红色硫化汞,当地方士声称服丹砂可成仙。李时珍批判了道家、方士宣扬的服食丹药可以升仙的谬论,指出久服丹砂有丧生的危险。

李时珍精神是中医药文化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今天,我们传承弘扬李时珍精神,就是要深刻领悟其精神内涵,将李时珍精神内化于心、外化于行,弘扬中医药文化,传承创新发展中医药事业,造福人类健康。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6-10 11:45:03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四川蓬溪:深挖本草文化底蕴  打造特色文旅IP
...、本草美食周等活动相继进行。2022年以来,蓬溪以“《本草纲目》诞生地”为魂,“养生养心大健康产业”为基,“本草文化、国药精神”为线,深挖“本草文化”底蕴,展现李时珍在蓬溪的
2023-06-21 09:16:00
...向药农、樵夫、僧道请教,以一人之力完成190万字巨著《本草纲目》,将中国传统医药学推向系统化与科学化的高峰。而湖北作为“医药双圣”时珍故里、中医药文化的重要发源地,坐拥天然药
2025-06-23 16:33:00
《本草纲目》:李时珍的卓越医药学贡献
...著作。经过几十年的努力,他终于完成了这部巨著——《本草纲目》。二、李时珍的医药学成就《本草纲目》是中国医药学史上的经典之作,它包含了李时珍对药物学、植物学、动物学、矿物学等多
2023-12-04 03:31:00
三拜濒湖为求真
...中国明代伟大的医药学家。他最突出的学术贡献是编撰《本草纲目》,除此之外,他在中医学特别是脉学上也有很高建树。由他编著的《濒湖脉学》《奇经八脉考》和《脉诀考证》在中医学发展史上
2023-11-27 06:51:00
了解李时珍如何在采药中得到宝物
...医药价值蜚声中外,那就是明代著名药物学家李时珍的《本草纲目》。这部巨著不仅集纳了当时所有已知的药物知识,更因其作者在采集药材过程中的一次奇遇而增添了一抹神秘色彩。本文将带您了
2024-10-21 20:37:00
李时珍:弃文从医的秀才
...珍,他随身携带的就是耗时27年编著而成的医药学著作《本草纲目》。这一年,李时珍已经73岁了,但是凝聚了他半生心血的医药著作《本草纲目》还是没有出版,于是他冒着被拒绝的风险,再
2023-08-28 20:29:00
“李时珍的医学传奇”一位明朝医学家的不朽之路
...时珍的传奇故事始于他对医学的热爱与执着。为了编纂《本草纲目》,他不畏艰险,跋山涉水,深入民间,走访各地,收集了大量的医药资料。他的求索之路充满了艰辛与挑战,但他始终没有放弃。
2024-12-07 10:23:00
戴若伟评《〈本草纲目〉通识》|以“本草”流变,观历史的层累与文化的碰撞
《〈本草纲目〉通识》,王家葵著,中华书局2023年7月出版,276页,56.00元《本草纲目》之名家喻户晓,但何为“本草纲目”,却是一个需要解释的“通识性”问题。2016年,科学
2023-09-06 14:07:00
《本草纲目》诞生记
...文转自:海南日报■ 王吴军明朝李时珍的中药学巨著《本草纲目》,对中国医学、养生学、营养学,甚至动物学、植物学都有客观的记录、精辟的分析与论述,四百多年了,这部书一版再版,长销
2024-03-01 07:2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黄河安澜 幸福滋味
黄河之水天上来奔流到海不复回她从雪域青海奔涌而出穿越山川峡谷流过平原大地最终汇入渤海滋养出沿途九省区千姿百味的美食文化从青海的醇香青稞酒到山东的酥脆煎饼从甘肃的一碗牛肉面到河南的
2025-09-16 19:55:00
【花样菏泽 小城大爱】美味巨野:香脆锅贴致敬传统韵味
大众网记者 苏鑫 菏泽报道清晨,走进中国鲁西南的巨野县城老街,总能闻到巷子里传来阵阵诱人的香气,那香气是面粉与鲜拌肉馅的完美结合
2025-09-16 18:41:00
迈徳斯特亮相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全品类适老化方案引关注
中国国际福祉博览会暨中国国际康复博览会圆满落幕。作为现场少数提供全品类居家适老化产品解决方案的制造商与品牌商,迈徳斯特收获了广泛关注与认可
2025-09-16 16:53:00
体育+康养,第四届康养贵州运动会乒乓球赛举行
9月13日——14日,第四届康养贵州运动会乒乓球邀请赛在贵阳举行。来自全省康养产业链各环节的13支代表队、近百名运动员齐聚赛场
2025-09-16 13:10:00
健身房为什么是秃头重灾区
作者:豆泥(图/unplash)你每周规律健身,每次训练都不敢懈怠,练到大汗淋漓之际习惯性拿起毛巾擦擦头,和汗一起被擦走的总是还有几根头发
2025-09-16 05:14:00
央媒看太原 | 央视关注太原特色老醋月饼市场升温
央媒看太原还有不到一个月就是中秋节了,各地月饼生产制作开始忙碌起来。9月15日,央视新闻频道《新闻直播间》栏目报道了太原市的月饼市场开始预热
2025-09-16 06:25:00
铜仁市驻贵阳老干部流动党支部组织召开集体学习会议
9月11日,铜仁市驻贵阳老干部流动党支部召开集体学习会议,深入学习习近平总书记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大会上的重要讲话精神
2025-09-16 00:08:00
静脉曲张康复患友旗袍秀,身心健康再绽芳华
9月13日,贵阳脉通血管医院大厅内出现了一抹“优雅红”。伴随着舒缓优美的音乐声,一群身着大红色旗袍的女士,手中轻舞羽扇
2025-09-16 01:11:00
代谢健康指数发布,测测你离“代谢综合征”有多远
9月13日至14日,第二届数智健康学术会议在京召开。此次大会由中华预防医学会主办,聚焦数据要素、人工智能、大数据、云计算等新一代信息技术在医疗健康领域的融合与创新应用
2025-09-16 02:44:00
【天眼关注】烟火气、人情味、现场感——“锅气”背后的三重渴望
傍晚时分,贵阳老城区的巷子里飘来阵阵菜香。一家名为“老味道小炒”的餐馆里,厨师手中的炒锅上下翻飞,火苗蹿起,牛肉与辣椒在高温下碰撞出诱人的香气
2025-09-16 04:18:00
国家级白酒大师齐聚劲牌,共鉴毛铺草本酒与劲牌清香年代独特风味
消费日报网讯(记者 默晓龙)近日,劲牌公司迎来一场高规格的品鉴盛会。中国酒业协会副秘书长杜小威等五位国家级白酒专家应邀莅临
2025-09-15 11:09:00
CCOS 2025 | 安徽爱尔眼科医院刘勇、刘帅帅、陈诚等受邀出席第二十九次眼科学术大会
2025年9月4日-7日,中华医学会第二十九次全国眼科学术大会(CCOS 2025)在杭州国际博览中心召开。作为国内大型眼科学术盛会
2025-09-15 11:35:00
聚焦秋季男性健康:山东东方男科医院专家带来科学防护攻略
中秋渐近,秋意渐浓,昼夜温差显著增大,空气愈发干燥,各类流行病也进入了活跃期。在这个时节,男性群体尤其需要重视养生保健
2025-09-15 12:57:00
停止运动后 肌肉原地变肥膘?
经过一夏天的苦练,好不容易见到的一点肌肉,会随着停止运动而“秒变”肥膘吗?肌肉长得越多,脂肪囤积越多?这种担心有点多余
2025-09-15 13:18:00
后背反复长痘、瘙痒?济南中研医生:可能是毛囊炎
不少学生发现,后背总冒出红色小疙瘩,又疼又痒还反复,以为是普通痘痘,却越抠越严重。其实,这很可能是后背毛囊炎,尤其在学生群体中高发
2025-09-15 13:2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