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入药“大戟”多有毒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3-20 10:25: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邓力 四川省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

《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有“大戟”之名的有两种,即京大戟和红大戟。二者皆在“十八反”中,不宜与甘草同用。另有“棉大戟”“草大戟”等为地方标准收载,除“草大戟”外,其他入药大戟皆有毒。以下细说诸“大戟”。

大戟单言“京大戟”。京大戟为大戟科多年生草本植物大戟的根,药材气微、味微苦涩,其性味苦寒,有毒。京大戟,多以大戟之名载于历代本草。其始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谓“主蛊毒,十二水,腹满急痛,积聚,中风皮肤疼痛,吐逆”。大戟之名,《本草纲目》言“其根辛苦,戟人咽喉,故名”。京大戟另有异名红芽大戟(《小儿药证直诀》)、下马仙(《本草纲目》)等。现单言大戟,即为药典所载“京大戟”。

京大戟有泻水逐饮、消肿散结的功效。临床用于治疗水肿胀满、胸腹积水、痰饮积聚、气逆咳喘、二便不利、痈肿疮毒、瘰疬痰核等症。如《活法机要》将其与大枣同煮后,食枣,治水肿腹大。《外科正宗》太乙紫金丹,以其配伍山慈菇、五倍子等,治疗各种疮痈肿毒。京大戟生品毒性较大,临床上常用其炮制品。京大戟主要含萜类、黄酮类、生物碱等成分。大戟苷为其有效成分,也是主要有毒成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京大戟有致泻、利尿、降压等作用。孕妇禁用。

茜草科红大戟。红大戟为茜草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红大戟的块根。其药材气微,味甘、微辛。性味苦寒,有小毒。因其性能、功效及应用皆与京大戟相似,而药材表面呈红褐色或红棕色,所以得名。红大戟药用始载于近代药学著作《药物出产辨》,名红芽大戟,据考证,此处“芽”应为“牙”,为误用京大戟的别称。因二者发音相同,过去二者常混用,实际二者成分、功用不同,且京大戟毒性远大于红大戟,因此《中国药典》早已将两种药物分别收载。红大戟苦寒泄降,能通利二便而泻水逐饮,为近代治水肿痰饮者所常用,证轻者单用,重者多入复方。著名中成药紫金锭便有用红大戟组方入药。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红大戟有抑菌、利尿等作用。

其他入药“大戟”。《湖北省中药材质量标准》(2018年版)收载的“棉大戟”来源于瑞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狼毒的根。性味苦辛,平。功效、应用同京大戟,也有毒。《贵州省中药、民族药药材标准(第三册)》(2019年版)则写作“绵大戟”。中成药白药胶囊有用绵大戟组方入药。《天津市中药饮片炮制规范》(2018年版)收载有“草大戟”,来源于豆科植物美丽胡枝子或大叶胡枝子的根皮。药材色棕红,有清肺热、祛风湿、散瘀血的功效,用于肺痈、风湿疼痛、跌打损伤等症,主产于江苏、浙江等地。

狼毒来源两“大戟”。《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的“狼毒”为大戟科植物狼毒大戟或月腺大戟的根,俗名亦称“白狼毒”,为目前市面流通较多的品种。川蜀所产者又称“川狼毒”。狼毒大戟水浸后有黏性,撕开可见黏丝;月腺大戟体轻,质脆,易折断,断面有粉性。狼毒入药始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谓“主咳逆上气,破积聚,饮食,寒热,水气,恶疮,鼠瘘,疽蚀,蛊毒,杀飞鸟走兽”。狼毒性味辛平,有散结、杀虫的功效,外用于淋巴结结核、皮癣;灭蛆。现代药理研究表明,狼毒有镇痛、抗肿瘤等作用。不宜与密陀僧同用。

狼毒因其毒性猛烈如狼而名,《本草纲目》言狼毒“观其名,知其毒矣”。历代本草把狼毒列为“有毒”或“大毒”之品。狼毒的浆汁可刺激皮肤而发生瘙痒起水疱,误食或过量可引起中毒,出现腹痛、腹泻、里急后重等症,严重时则出现心肌麻痹而死亡。

“红狼毒”则来源于瑞香科多年生草本植物瑞香狼毒,目前市面流通较少。据考证,《本草图经》《本草纲目》等本草所言狼毒,其原植物与瑞香狼毒相符。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3-20 11: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发掘地方本草的当代价值
...描述,补充了岭南草药研究的诸多空白,该书新增一批《本草纲目》未载药物,丰富了本草学研究,不仅益于当时,于今亦具参考价值。相较于官修本草等主流本草,地方本草虽然记载药品偏少,搜
2024-01-04 10:25:00
中药的“陈用”与“鲜用”
...不断丰富,中医学对药物陈用的认识也逐渐加深。明代《本草纲目》除沿袭“六陈”药物外,还提出:“然大黄、木贼、荆芥、芫花、槐花之类,亦宜陈久,不独六陈也。”清代《本草从新》一书,
2023-09-08 09:38:00
蒲类之昌盛者曰“菖蒲”
...草药研究所菖蒲始载于《神农本草经》,被列为上品。《本草纲目》言“菖蒲,乃蒲类之昌盛者,故曰菖蒲”。历代本草记载的菖蒲品种均不止一种。《中国药典》(2020年版)收载有“菖蒲”
2024-04-15 09:56:00
“赤豆”品种多,药用须细辨
...载之名容易使人混淆,如《日华子本草》称之为赤豆,《本草纲目》称作红豆,《本草原始》又称其为红小豆。《中国药典》2020版明确中药赤小豆的来源,为豆科植物赤小豆或赤豆的干燥成熟
2023-12-06 09:59:00
四气五味:入腹知性效自明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赵中振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草纲目》研究所中药之四气。中药之五味。 学习中医药,一定要先抓住最重要的。认识一味中药最关键的就是要掌握它的气和味,就好似现
2024-04-19 14:54:00
...医药的热情,引导学生开始关注、研学《神农本草经》《本草纲目》等中医药专著。
2023-09-13 07:00:00
一物三药说诸“蓝”
...自:中国中医药报□ 邓力 四川省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本草纲目》载“蓝凡五种”。蓝,古代制染青色的原料,《名医别录》载“蓝,其茎叶可以染青”。荀子《劝学》言“青,取之于蓝,而青
2024-06-24 10:34:00
润肠通便火麻仁
...煮茶、做汤泡酒等。此外,火麻仁还可榨油食用,早在《本草纲目》便记载其“可取油”。现代火麻仁还被开发成功能性食品,如火麻仁蛋白功能饮料等。火麻仁入药在《神农本草经》中就有记载,
2024-03-01 10:00:00
抗癌解毒两“半莲”
...其花的形状而得名,其花冠上部5裂,全部偏向一边,《本草纲目》云“秋开小花,淡红紫色,止有半边,如莲花状,故名”。因其叶形狭长,故有名蛇舌草(《福建民间草药》)。又因其能疗蛇伤
2024-05-16 10:10: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