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四气五味:入腹知性效自明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4-04-19 14:54: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赵中振 北京中医药大学《本草纲目》研究所

四气五味:入腹知性效自明

中药之四气。

四气五味:入腹知性效自明

中药之五味。

学习中医药,一定要先抓住最重要的。认识一味中药最关键的就是要掌握它的气和味,就好似现在寻找目标用卫星定位一样,明确了经纬度就定了位,其余的可以慢慢来。

何谓中药

翻开《本草纲目》之前,我想先讨论什么是中药,中药和西药有什么区别。其实古代是没有“中药”一词的。古代称中药为本草。古代人对中医的代称很多,如岐黄、青囊、杏林、悬壶、橘井,民间一般称为郎中或大夫。

西医药传入中国后,相对而言才出现了“中医”“西医”“中药”“西药”等名词,以示区别。

比如,餐桌上常见的土豆,又叫马铃薯,英文名是Potato,它是中餐还是西餐?有人说是西餐,有人说是中餐。如果是在西餐馆吃的薯条,那毫无疑问是西餐。反过来在中餐馆吃的炒土豆丝,那就是中餐。这说明是不是中餐,与原料没有绝对关系。

那麻黄是中药还是西药?如果询问来自西方的学者,麻黄的有效成分麻黄碱(Ephedrine)是什么药,他们一定回答是西药。实际上,麻黄碱的来源麻黄在中医看来是一味地地道道的中药。它的主要功效是发汗、平喘、利水,麻黄根则可以敛汗。

需要明确的是,中药是在中医理论指导下使用的药物。从应用形式来讲有中药材、中药饮片、中成药,都在《中华人民共和国药典》一部中有收载。

一般中药的单位是味,一味中药。而西药常说一种西药。中药不论种,一味中药的来源常常不止一种动植物。再以麻黄为例,麻黄的来源有草麻黄、中麻黄与木贼麻黄3种不同的植物。

寒热温凉

用药如用兵。中医看病、开方子,首先要辨虚实寒热,其次要熟稔手下兵将的能力,做到“知人善任”才能运用自如。

中医临床通过望闻问切做出诊断,正如《十问歌》所示:“一问寒热二问汗,三问头身四问便,五问饮食六问胸,七聋八渴俱当辨,九问旧病十问因,再兼服药参机变,寒热是最为重要的。”

《本草纲目》有言:“疗寒以热药,疗热以寒药。”这是中医治疗的准则,要按照中医药理论指导用药。

药性中的四气,指的是寒热温凉,也有古籍记载寒热温平的。根据临床实践,医家推理四气属性,并记录下来。凡是能治疗寒性病的就是热性或温性药;凡是能治疗热性病的就是寒性药。热者寒之,寒者热之。中药的药性与药效应用在患者身上,才能够得到更好的体现。

人们在刚入门学中药的时候,老师往往会提到一篇《药性赋》。《药性赋》大约为金元时代的作品,原为中医初学中药的启蒙之作。文中将248种常用中药按药性的寒、热、温、平分为四部分,按韵编写成赋体,从其中最寒性的药物开始。“诸药赋性,此类最寒。犀角解乎心热,羚羊清乎肺肝。泽泻利水通淋而补阴不足,海藻散瘿破气而治疝何难。”《药性赋》流传广远,得益于它的言简意赅,朗朗上口,便于记忆。

学习中药、认识中药应该从药性开始,从四气五味开始。要想深入学习,还得下苦功夫。我曾经设计过一副中药的扑克牌,希望能够辅助记忆诸药药性。大王是黄帝,小王是神农,四种花色分别代表了中药的四气。

酸苦甘辛咸

中药五味——酸苦甘辛咸,指的是临床的药性,大部分也是药物的自然属性和天然的味道。

中药的味,是和功效直接相关的。辛味能散、能行;酸味能收、能涩;甘味能补、能缓、能和;苦味能泻、能燥;咸味能软坚、润下。

酸的药,如乌梅、山楂,口尝的味道就是酸的。甘的药,如甘草,确实是甘甜的。

但有许多药物自身的性味与本身的味道不尽相符。

比如,海螵蛸又叫乌贼骨,是乌贼鱼的内壳,呈不透明白色,扁长椭圆形,中间厚,边缘薄,主要成分是碳酸钙。由于它有收敛的作用,所以其药性是咸的,但如果口尝去感觉,一点都不咸。荷花出淤泥而不染,海螵蛸是出海水而不咸。

李时珍在编纂《本草纲目》时结合自己的实践经验,对古书中药味进行了订正,如钩藤、败酱等。《本草纲目》新增药374味,如淡竹叶、三七等,性味都是李时珍自己总结后记录下来的,为后代的医家所遵从。

除了四气五味以外,中药的特性还有很多方面,包括药物的归经、升降浮沉、七情、毒性、饮食禁忌等。

李时珍在《本草纲目》的每味药物下分列释名、集解、修治、发明、复方等八个项目,记述药材、药性与临床应用三大部分。

历代本草记载的中药基原与功效代代相传,以实践经验为基础,不断总结纠正。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4-19 18: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中药的“陈用”与“鲜用”
...陈新,并各有法”,但没有涉及具体药物。本文主要探讨中药的陈用与鲜用。中药“六陈”说梁代陶弘景在《本草经集注》中记载药物宜陈用的有六味:“凡狼毒、枳实、橘皮、半夏、麻黄、吴茱萸
2023-09-08 09:38:00
季春生浮萍 宣肺透疹灵
...绪。浮萍是古诗词中的常见意象,也是常用的发散风热类中药。萍水相逢话浮萍晚春时节,波澜不惊的湖面,突然被一种细小的绿色浮游植物铺满,这种植物就是浮萍。浮萍因悬浮于水面而得名,又
2024-05-15 10:04:00
中药复方:用药遣方如用兵
...,西方其实也有来自植物的传统药物。常有外国朋友问我中药与西方传统药物有什么差别,复方与炮制是中药区别于西方传统药物之处。古方大全复方,人们还习称为方剂。方剂包含了“方”与“剂
2024-04-12 10:35:00
感冒好治吗?
...。这些让人担心的“感冒”,其实都是复合邪气所致。从中药功效的角度看,能散寒的中药很多,能祛湿的中药很多,能清热的中药也不少。但是,既能散寒又能疏风的,既能祛湿又能清热的,比较
2023-12-23 01:24:00
经典名方“麻黄附子细辛汤”,仅用3味中药,可助阳解表,疗效好
...论》中的麻黄细辛附子汤,仅用麻黄、细辛和附子这三味中药就做到了,此方剂具有助阳解表的效果,在临床上,也是治疗此类病症的代表方。本方剂中的麻黄辛温,具有发汗解表的功效,辛温散寒
2024-02-29 12:24:00
中药“大小”有不同
...:中国中医药报□ 邓力 四川省成都市中草药研究所有些中药的名字非常有趣,如大蓟和小蓟、大通草和小通草、大白花蛇和小白花蛇等,单看这三组名字,令人不禁想知道,这些中药只有形状大
2023-08-28 15:23:00
五积散中含有麻黄等成分,过敏体质者应慎用
在中药的世界里,有许多神奇的方剂,其中一些被誉为“万能方”。这些方剂因其广泛的治疗范围和卓越的疗效而备受赞誉。逍遥丸和六味地黄丸是众所周知的万能方,但今天我们要探讨的是另一种被誉
2024-01-19 13:34:00
...工作。实施抗微生物药减量化行动以来,我国原创的兽用中药已经成为“减抗”的重要抓手。近年来,在农业农村部的指导下,中国兽医药品监察所大力推动兽用中药科技研究,加快了农业投入品减
2024-02-26 06:06:00
中药的药性和归经理论是否科学?
中药药性与归经理论是中医药理论体系的核心内容,其科学性在传统医学与现代研究的双重验证中展现出独特的学术价值。这一理论以阴阳五行、藏象学说为基础,通过"四气五味""升降浮沉""归经
2025-02-17 13:31: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
方便面的成份及热量
方便面的主要成分是小麦面粉、棕榈油、调味酱和脱水蔬菜叶等,方便面因其美味、方便,从一诞生就受到人民群众的欢迎和喜爱。但方便面是没有什么营养的 面食都是由小麦制作的
2025-04-02 21:18:00
苦瓜减肥的副作用
苦瓜减肥的速度不会很块的,由于食用苦瓜而减少了三餐的摄入,再加上苦瓜本身的减肥效果,才是加快减肥速度正确原因,不过,不要把苦瓜当做心理安慰
2025-04-02 22:25:00
守护生命起点,共筑幸福未来 婚前孕前保健门诊开启科学优生新篇章
在生命孕育的旅程中,科学的婚前孕前保健是优生优育的基石,是对家庭幸福的长远承诺,更是奠定未来母婴健康的关键节点。为响应国家“健康中国2030”战略
2025-04-03 03:03:00
烟台市奇山医院发布关于取消门诊预交金及清退门诊预交金的通知
根据国家卫生健康委相关要求,烟台市奇山医院发布关于取消门诊预交金及清退门诊预交金的通知。具体内容如下:一、清退范围:既往在医院存有门诊预交金的患者
2025-04-03 03:04:00
医生提醒:体检不做这5项检查,相当于白做,得了癌症都不知道
王大爷今年68岁,因为体检的事和家人闹了不小矛盾,按说这个年纪定期体检也是好事,但他却觉得这个年纪检不检查什么的,“无知者无畏”
2025-04-03 03:45:00
探访减肥训练营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国家喊你“体重管理”!科学减重助力全民健康——探访减肥训练营张闻迪  廖睿灵学员在浙江省湖州市长兴县一家减肥训练营里进行有氧健身操训练
2025-04-03 05:33:00
“减脂课”,开设更要开好(纵横)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桑  翔阳春好风景,减脂正当时。最近,北京、上海、湖北等地多所高校开设“减脂课”一事引发热议。因教学效果显著
2025-04-03 05:55:00
黑青稞闯出特色市场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通讯员  万 李日前,西藏山南市隆子县隆子镇叶巴社区举行开耕仪式,种下黑青稞种子,也种下新一年丰收致富的希望
2025-04-03 05:55:00
小镇上藏着一座农业“芯片库”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四川日报记者  任紫鑫  张红霞在四川绵阳游仙区小枧镇雨凤村,春风拂过连片油菜田。四川油菜创新团队专家丁磊蹲在田埂上
2025-04-03 05:55:00
喝奶茶,怎么辨别“科技与狠活”?(服务窗·读懂食品添加剂)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王欣悦奶茶是很多人喜爱的饮品。日常生活中,如何识别奶茶里的食品添加剂?如何科学饮用奶茶?针对这些问题
2025-04-03 05:56:00
“我的使命是和患者在一起”(履职故事)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程 龙周一查房、疑难病例会诊、实验室组会,周二、周四在手术室,一台手术下来经常七八个小时,周三
2025-04-03 06:1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据新华社日内瓦4月2日电 世界卫生组织1日发布首个关于真菌感染检测和治疗的报告,强调当前应对侵袭性真菌感染的药物和诊断工具严重短缺
2025-04-03 06:13:00
对话芝加哥大学医学院神外专家:人工智能如何重塑医学未来?
(来源 / pixabay)出品 | 搜狐健康作者 | 吴施楠编辑 | 袁月科技加速迭代,医学领域随之迎来格局重构。手术机器人的诞生极大提升了手术的成功率与安全性
2025-04-03 06:59:00
黄葛树丨刘燕子:在春风里续写爱的诗行
在春风里续写爱的诗行文/刘燕子小时候,关于春天的怀想,最清晰的就是清明菜粑了。几场春雨,被寒风吹紧的泥土变得松软。每一片田土
2025-04-03 07:01:00
科学饮食助力抗癌之路
韦佳萍 广西壮族自治区人民医院胸部外科化疗是肿瘤治疗的重要手段之一,但治疗过程中可能伴随食欲下降、恶心呕吐、免疫力降低等副作用
2025-04-03 07:3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