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为东晋保全半壁江山,“匡主宁民,君其人也”,并非望族的他是如何扶摇而上的呢?一、荣光不再,贵人相助在魏晋时期,寒门所指的并不是贫民阶级,而是专指门第势力较低的世家,也称为“庶族”。所谓“上品无寒门,...……更多
王导把执政当游戏,注定得不到好结局
...开朝,从筹划到聚拢人气,一切都靠王导。王导是琅琊郡望族王氏,王戎、王衍,都是他的族兄。是王导说动当时的太尉王衍、再说动东海王越,给了司马睿头衔和机会开辟江东的。到了江东,司马睿自己站不住,王导先是积极...……更多
王谢桓庾:东晋四大家族的权力争斗与历史影响
...中,王氏世代为官,能人辈出,逐渐成为琅琊地区的高门望族,因此王氏以郡望为号,称“琅琊王氏”。王氏最辉煌的时期是东晋初期,代表人物是王导王敦兄弟。王导与琅琊王司马睿,也就是后来的东晋开国皇帝关系素来不错...……更多
晋明帝司马绍与王敦的权力斗争
...。此人名叫郗鉴,身份十分特殊——他并非出身什么名门望族,他纯粹白手起家,永嘉之乱时带着流民难逃,后聚众躲在峄山;北方后赵逼近时又逃到东晋境内——跟着他的人已经达到了一千多户!郗鉴这样一个外来人,晋明帝...……更多
介绍东晋名将温峤
...中原,晋室皇族、世家纷纷渡江南下,到江东投靠琅琊王司马睿。西晋政权已是名存实亡。并州孤悬于北方,境内盗贼蜂起,周边又有石勒、刘聪等强敌环绕。温峤在与石勒的战争中屡建战功,被刘琨倚为谋主。建兴三年(315年)...……更多
简介东晋时期外戚庾亮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庾亮(289年-340年2月18日),字...……更多
东晋寒门子弟逆袭第一人的牛叉人生
晋代门阀政治特有的规矩:望族与庶族两个阶层中间生着一条天然的鸿沟。原东吴境内湖南、江西一带有着为数众多的土著居民——溪人,也面临着这个问题。那年,陶侃即将年满30,年幼丧父的他,眼下还只是寻阳县一个小小...……更多
东晋四大家族:琅琊王氏、庾氏兄弟、桓温与谢安的权力斗争
...人。庾家来自颍川,今河南许昌,是当地赫赫有名的名门望族。庾家的代表人物是老大庾亮,一个风度翩翩的大帅哥。因为妹妹庾文君嫁给了晋明帝,庾亮入朝担任了中书监,和王导分庭抗礼。晋明帝死后,庾亮以国舅的身份和...……更多
东晋最爱收复失地,胜过任何朝代
...遒人,出生在一个官宦世家,其家族在当地算是一个名门望族。他年轻时就有报国之志,经常结交豪杰,扶危救贫,其闻鸡起舞的故事更是家喻户晓。西晋覆灭之际,祖逖带着亲党数百家避难江南,被还没有称帝的琅邪王司马睿...……更多
...量的士族,因此被称为“衣冠南渡”。而原本是琅琊王的司马睿也在307年渡江,镇守建康。307年开始,南渡的士族就开始围绕在司马睿的周围,逐渐形成了一个集团。到317年,司马睿称帝,东晋正式建立起来。东晋初期的局势东...……更多
东晋权谋风暴:王敦野心与司马绍的智勇较量
...是病入膏肓了,想当把皇帝的渴望越来越强烈。东晋明帝司马绍登基三个月就接到王敦的奏折,在奏折里说,先帝司马睿招自己入宫,现在自己已经准备好,随时可以入建康,王敦以为24岁的司马绍不敢宣召自己入宫,自己就借...……更多
聊聊陶侃运砖励志的故事
...郡公。咸和九年(334年),陶侃去世,年七十六。获赠大司马,谥号“桓”。有文集二卷,今已佚。《全晋文》录有其文。其曾孙为著名田园诗人陶渊明。祖逖死后,东晋王朝接连发生几次内乱。晋元帝想抵制王氏势力,王敦起...……更多
郭舒与西晋末年的政治风波:一位忠臣的坚守与选择
...出众,步入仕途也顺理成章。他最初为领军校尉,因擅放司马彪,被下廷尉监狱,世人多认为他仗义。司马彪是一个致力史学的不得宠宗室,史书并没有记载他犯了什么事需要郭舒擅放。顺阳郡就是原来的南乡郡,归荆州管。元...……更多
...终无叛者。三年间,众至数万”。后来东晋朝廷成立后,司马睿与世家大族的矛盾越发尖锐,并最终爆发王敦中乱。在邹山坚持数年抗战的郗鉴,在王敦攻下建康后不久,不得不退屯合肥,结果“徐、兖间诸坞多降后赵”。王敦...……更多
...他坑死了手下悍将。这个人就是庾亮。庾亮早年被琅邪王司马睿召为西曹掾,先后任丞相参军、中书郎等职,因其姿容俊美,善谈玄理,且举止严肃遵礼,颇受器重。其妹庾文君又嫁世子司马绍为妃,他与司马绍也结为布衣之交...……更多
陶渊明曾祖父陶侃的传奇人生\\\
...官,《晋书·陶潜传》开篇这样介绍:“陶潜,字元亮,大司马侃之曾孙也。”也就是说,他的曾祖父陶侃曾做到大司马,也就是全国军队总司令,可谓是东晋顶尖权臣。可是陶侃的出身是非常低微的,在讲究门第出身的魏晋南北...……更多
为什么说东晋时期的桓温是一条搅活死水的鲇鱼
刘裕确实杀了不少司马氏后人,不过还没到灭族的地步;而且,刘裕杀的人何止司马氏?连曾经的战友都大规模地屠戮。这两种屠杀的目的其实是一样的:清除异己、掌控权力。司马氏被从政权中清除,代表着东晋持续百年内...……更多
自从王敦兵变把持政权后,晋元帝司马睿的几个心腹忠臣死的死、逃的逃,司马睿的心情非常压抑,他于公元323年病死,太子司马绍继位为帝,这就是东晋的明帝。司马睿还留下遗嘱,让王导辅助太子执政。明帝比他父亲更有...……更多
王导:东晋权臣的典范,力保三帝稳固江山
...权臣往往是架空皇帝,篡夺大权之人,比如董卓、曹操、司马懿等人就是比较典型的权臣。当然,也有的权臣对皇帝忠心耿耿,乃至于获得了较高的评价,比如诸葛亮等人。至于笔者今天要说的王导,作为东晋初期的权臣,力保...……更多
东晋将领苏峻弃笔从戎保卫国家,为何会起兵造反?
...一统状态。西晋的另一特殊之处在于其皇权之衰微。由于司马氏篡位依靠的是世家大族的力量,所以司马氏掌权期间,实行优容世族的政策。西晋政权的这一弊端延续到了东晋。作为西晋延续的东晋朝廷虽偏安江南一隅,但也是...……更多
东晋的四大家族分别是哪四大家
...了92位宰相和600多位文人名仕,是历史上数一数二的名门望族。二、陈郡谢氏陈郡(今河南太康)谢氏也是顶级门阀,和琅琊王氏并称为“王谢”,相较于王氏,谢氏更多的是以文学著称。唐代诗人李白在《梦游天姥吟留别》中,...……更多
他用特权笼络人心,部下随意杀人都视而不见
...北方局势混乱危险,难以立足,便一直忠心辅佐皇室成员司马睿,并怂恿其去了江南建康。公元316年,前赵匈奴军队攻破长安,西晋末代皇帝司马邺被俘,西晋灭亡。王导和司马睿终于等到了大展宏图的时机。公元317年,司马邺...……更多
王敦之乱:东晋忠臣如何成为乱臣贼子?
...的“王敦之乱”。然而比较讽刺的是,王敦不但没有要取司马家族而代之的心思,而且似乎是司马睿自己逼反的。之前说过,东晋开国那几年,是有着“王与马,共天下”的美谈的,而那个“王”,并不止一个王导,实际上,司...……更多
司马睿的一生是什么样的
司马睿是司马懿的曾孙,晋武帝的堂侄,琅邪武王司马伷之孙,琅邪恭王司马觐之子,属西晋皇族,家世显赫。太熙元年(290年),司马觐病死,子司马睿继承琅琊王位。二,南逃江东元康元年(291年),西晋皇族为了争夺皇位,爆...……更多
...事、担任平南将军,镇守宛城,改封曲陵公。荀崧是名门望族颍川荀氏,被誉为“履孝居忠,无惭往烈”的荀崧,他世袭侯爵。他的高祖父就是曹操第一谋士荀彧。南阳地处平原之地,灌娘喜欢骑马狩猎,每日四处驰聘,射飞禽...……更多
晋平苏峻之战是怎么回事
...晃、张健攻克姑熟(今安徽当涂),劫掠晋廷盐米。彭城王司马雄、章武王司马休反叛晋廷,投奔苏峻。京师建康(今南京)戒严。晋成帝以护军将军庾亮为都督征讨诸军事,以左卫将军赵胤为冠军将军、历阳太守,命左将军司马流...……更多
王敦为何不夺皇位,第二次叛乱是他策动的吗?
王敦和王导两兄弟助司马睿登基建立东晋,确实尽心尽力,这是毫无疑问的。“王与马,共天下”一说,也不是无中生有,没有王导的居中策应,王敦的强控外镇,东晋的割据还真是不太牢靠,至少在初期是这样的。但又有哪...……更多
王敦之乱时,王导为什么没有站在堂兄弟王敦这边?他是如何自处的
...“王与马共天下”的典故:王导由于主导了晋朝南渡,劝司马睿移都建邺,建立东晋,有不世大功,司马睿初登基时拉着王导同坐御座受贺,于是时人就有“王与马,共天下”之语。而且王还在马前,可见琅琊王氏在晋初的地位...……更多
东晋时期士族对军事力量的掌控
...为四率,编制的增加也意味着兵力的扩大。安帝时,宗室司马道子、元显父子专揽朝政,禁军多兵。元显十六岁拜为中军将军、征虏将军,“其先卫府及徐州文武悉配之”,又两次发兵各数万置于京师。这些都可视为中央禁军兵...……更多
杜弢起义是如何发生的
...,晋荆州刺史王澄屡攻杜弢,均被起义军击败。晋琅琊王司马睿遣周顗接任荆州刺史。建平流民傅密等投奔杜弢。杜弢别将王真(一说王贡)袭沔阳(今湖北沔阳西南),周颉狼狈失守。晋征讨都督王敦遣武昌太守陶侃、寻阳太守周...……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武当山首次发现古代“石刻连环画”
十堰广电讯(全媒体记者 史金敏 周建玮)日前,世界文化遗产武当山古采石场遗址,首次发现大面积的石刻“连环画”,再现了明朝永乐年间军夫匠人凿石古建的场景
2024-10-29 18:42:00
为何在曹操墓中会随葬猪圈
在考古学家的不懈努力下,曹操墓的部分秘密逐渐为世人所知。其中,令人好奇的是,为何在曹操墓中会随葬猪圈?这是否意味着曹操生前有养猪的爱好?本文将探讨这一现象背后的原因及其所反映的古代风俗
2024-10-29 19:54:00
探秘那尔迈石碑
文字是人类文明的重要标志之一,它记录了人类历史的发展与演变。在世界文字史上,各种文字的起源一直是学者们研究的焦点。那尔迈石碑上的符号被认为是目前已知的最早文字
2024-10-29 20:07:00
介绍几种世界范围内公认的凶残武术禁术
武术,作为一种古老的文化遗产,传承了数千年。在世界武术中,有一些被禁忌的凶残武技,因其威力巨大且具有极高风险,被视为禁术
2024-10-29 20:07:00
秦朝为何被冠以“暴秦”之名
秦朝,中国历史上第一个统一的多民族封建国家,其历史地位不容忽视。然而,在历史评价中,秦朝往往被冠以“暴秦”的称号。这一负面形象背后的原因值得我们深入探讨
2024-10-29 20:08:00
马克思经典名言中蕴含什么智慧
卡尔·马克思,19世纪伟大的思想家,他的理论对世界历史产生了深远的影响。马克思的经典名言,如同璀璨的星辰,照亮了人类思想的天空
2024-10-29 20:08:00
探秘五鬼财符的神秘面纱
在中国传统文化中,五鬼运财术是一种神秘的法术,据说可以帮助人们快速获得财富。而五鬼财符则是这一法术的具体表现形式之一。然而
2024-10-29 20:09:00
汉朝人能否享受到火锅的美味呢
在探讨中国悠久的饮食文化时,火锅无疑是一道亮丽的风景线。其独特的烹饪方式和丰富的食材选择深受人们喜爱。那么,汉朝人能否享受到火锅的美味呢?本文将带您一探究竟
2024-10-29 20:10:00
介绍饵块的制作原料,带您领略这一地道美食的魅力
云南,一个多民族聚居的地方,拥有着丰富多彩的饮食文化。在众多云南美食中,饵块以其独特的风味和制作工艺脱颖而出,成为了云南特色小吃的代表之一
2024-10-29 20:13:00
探秘历史中的朱元璋容貌之疑
朱元璋,明朝的开国皇帝,他的一生充满了传奇色彩。在民间传说和一些文学作品中,朱元璋的外貌常被描述为丑陋。然而,这些描述是否属实?本文将根据真实历史资料
2024-10-29 20:13:00
探究曹魏作为三国正统的历史依据
三国时期,是中国历史上一个充满战乱与英雄辈出的年代。在魏、蜀、吴三分天下的格局中,曹魏常被认为是三国中的正统王朝。这一观点并非空穴来风
2024-10-29 20:15:00
聊聊纣王妲己成代言人的幕后故事
在历史的长河中,有许多人物因其独特的形象和传奇故事而成为后世关注的焦点。近日,一则关于纣王妲己成为代言人的消息引起了广泛关注
2024-10-29 20:16:00
“老佛爷”这个名字是如何来的呢
在清代,有一个特殊的称呼——“老佛爷”。这个名字并非皇帝的正式尊号,但却频繁出现在史书和民间传说中。那么,“老佛爷”这个名字是如何来的呢?本文将为你揭开这一历史之谜
2024-10-29 20:17:00
揭秘历史上第一个整容女人的身份
在现代社会,整容已经成为了一种常见的美容方式。然而,你是否知道历史上第一个整容的女人是谁?她又是如何塑造的呢?本文将为你揭开这一历史之谜
2024-10-29 20:18:00
韩王信为何继承了秦朝的制度,还将自己的国号改为“韩”
在中国古代历史上,国家的更迭往往伴随着制度的变化和国号的更改。汉朝初期,一位名叫韩王信的诸侯王引起了人们的注意。他不仅继承了秦朝的制度
2024-10-29 20:18: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