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简介东晋时期外戚庾亮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4-05-23 21:22: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东晋(317年~420年),是由西晋皇族司马睿南迁后建立起来的王朝。此外,史书中又仿东汉称中汉,称东晋为中晋,寓以晋室中兴之意;又东晋统治地区大部分在江东,古称江左,因此以江左代指东晋。

庾亮(289年-340年2月18日),字元规。颍川郡鄢陵县(今河南鄢陵北)人。东晋时期外戚、名士,丞相军谘祭酒庾琛之子、明穆皇后庾文君之兄。

简介东晋时期外戚庾亮

姿容俊美,善谈玄理,举止严肃遵礼。早年被琅邪王司马睿召为西曹掾,先后任丞相参军、中书郎等职,颇受器重。司马绍驾崩后,庾太后临朝,与王导等共同辅政,但政事实际都由庾亮决断。他执政后一反王导的宽和,依法断事,又杀南顿王司马宗等人,因而大失人心。后执意征苏峻入京,造成了苏峻之乱。京师陷落后,逃奔寻阳,与江州刺史温峤共推荆州刺史陶侃为盟主,平定了动乱。苏峻之乱平定后,庾亮出镇豫州。陶侃死后,又代其为征西将军,兼领江、荆、豫三州刺史,都督七州诸军事。咸康五年(339年),部署诸将,意图北伐,但遭朝臣反对。不久,邾城失陷,致使北伐遇挫,忧闷成疾。

庾亮善书法,有文集二十一卷,今已佚。《全晋文》录有其文。

咸康六年(340年)逝世,年五十二。获赠太尉,谥号“文康”。

人物生平

风格峻整

庾亮是明穆皇后庾文君的兄长,是庾琛的儿子。庾亮的姿容俊美,善于言谈议论,喜好老庄之学,为人严肃庄重,一举一动遵礼而行,即使在闺阁之中,也并不需要严教就能自守礼法。时人把他与夏侯玄、陈群相提并论。庾亮十六岁时,东海王司马越要征辟他为掾属,但庾亮没有接受,随其父住在会稽。他俨然自守,人们都有些顾忌他的方正严峻,不敢随便接近他。

永嘉元年(307年),晋元帝司马睿任镇东大将军时,听闻庾亮的名声,征辟他为西曹掾。二人相见时,元帝看到庾亮的仪表风姿,大喜过望,非常器重他,还要聘庾亮的妹妹为世子(司马绍)妃,庾亮反复推辞,元帝不许。后来又转任丞相参军,参预讨伐华轶有功,受封都亭侯,再转任参丞相军事、负责文书抄写整理的工作。东晋建立之初,庾亮被拜为中书郎,领著作事务,在东宫侍讲。他所讲授和解释的内容,大多都被人们称许。他与温峤同为太子司马绍的布衣之交。当时元帝正以法家思想治理乱世,把"韩非子">韩非子》赐给司马绍,庾亮认为申不害"韩非子">韩非子的刑名权术之学,严厉苛刻有伤礼义教化,不应该多留心这些东西,司马绍对此也很赞同。后来又迁任给事中、黄门侍郎、散骑常侍。

助平王敦

太宁元年(323年),晋明帝司马绍即位,任命庾亮为中书监,庾亮上表坚决推辞,明帝听从了庾亮所请。当时王敦萌生叛逆之心,心中忌恨庾亮,而表面上却很敬重他。庾亮感到忧虑,因病而离职。不久又接替王导出任中书监。

太宁二年(324年),王敦起兵后,朝廷拜庾亮为左卫将军,与诸将一起抵抗王敦的部将钱凤。七月二十七日,沈充败走吴兴郡时,明帝又授任庾亮持节、都督东征诸军事,命他督察苏峻等人追击沈充。王敦之乱平定后,庾亮因功被封为永昌县开国公,赐绢五千四百匹,但他坚决推辞不接受。又转任护军将军。

参闻顾命

太宁三年(325年),明帝病重,不想见人,群臣都无法进入殿内。庾亮怀疑是左卫将军、南顿王司马宗,右卫将军虞胤与西阳王司马羕另有图谋,于是径直进入寝宫见到明帝,痛哭流涕不胜悲哀。述说司马羕和司马宗等人谋议废黜大臣,自己请求辅佐朝廷,要求废黜他们,明帝未采纳。几天后,命庾亮与王导等受遗诏辅佐太子司马衍,轮番入殿领兵当值宿卫,又加庾亮为给事中,中书令。不久,明帝驾崩,由晋成帝司马衍继位。九月,庾太后临朝摄政,命庾亮与司徒王导、尚书令卞壸共同辅佐朝政,但实际上一切政事都由庾亮决策定夺。

出镇芜湖

咸和四年(329年)二月,苏峻之乱平息,成帝来到温峤的船上,庾亮得以进见成帝,哽咽悲泣。成帝下诏群臣与庾亮一起登上御座。次日,庾亮又来跪拜谢罪,请求将自己免职,准备带全家远投山林。成帝下诏让有关部门挡住舟船。庾亮请求在外镇效命,于是出任为持节、都督豫州、扬州之江西宣城诸军事、平西将军、假节、豫州刺史、领宣城内史。庾亮接受任命,出镇芜湖。十二月,后将军郭默杀害江州刺史刘胤,占据湓口反叛,庾亮上表请求亲自征讨,朝廷于是命庾亮以本职再加任征讨都督,率将军路永、毛宝、赵胤、匡术、刘仕等步骑二万人,与太尉陶侃会合。

咸和五年(330年)三月,庾亮到达湓口,与陶侃包围郭默。五月十九日,郭默的部将宋侯捆绑郭默父子出城投降,陶侃将其处决,首级传至建康。庾亮于是返回芜湖,拒绝朝廷的封赏。朝廷进庾亮为镇西将军,他又推辞。当初,因为讨伐王敦的功劳,封庾亮为永昌县公。庾亮一次次的辞让,数十次上疏,最后朝廷才允许。

上疏北伐

咸和九年(334年)六月,陶侃逝世。朝廷任庾亮为都督江、荆、豫、益、梁、雍六州诸军事,兼领江、荆、豫三州刺史,进号征西将军、开府仪同三司、假节。庾亮推辞开府之职,移镇武昌。

咸康五年(339年),当时石勒刚死,庾亮有收复中原故土的想法,于是将豫州刺史之职授予辅国将军毛宝,让他与西阳太守樊峻领一万精兵,共守邾城。又任命陶称为南中郎将、江夏相,率部曲五千人进入沔中。正值后赵大军进犯邾城,毛宝向庾亮求援,庾亮认为邾城城池坚固,没有及时派兵。九月,邾城失陷,毛宝、樊峻投水而死。当时庾亮还在上疏想移镇石城,听说邾城失陷,这才作罢。庾亮向成帝谢罪,请求自贬三级,降为安西将军。朝廷下诏让他恢复原职。不久,又拜他为司空,其余官职依旧,庾亮推辞不受。

忧慨而卒

庾亮自从邾城失陷后,忧闷成疾。当时王导、郗鉴相继去世,朝廷于是征召庾亮为司徒、扬州刺史、录尚书事,他又推辞,成帝准许。

咸康六年(340年)正月初一(2月18日),庾亮去世,享年五十二岁。朝廷追赠太尉,谥号文康。吊丧时,成帝亲临。等到下葬时,又追赠永昌公的印绶。其弟庾冰力表庾亮先志而推辞,成帝准许。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23 23:45:01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儿子被立为储君之后母亲要选择赴死,这一做法就是避免外戚专权。而历史上却曾经有一个时期,大臣们纷纷上书请求一女子临朝听政,这个女子就是东晋时期的庾文君。庾文君原是左将军庾琛之女
2023-03-06 21:43:00
...丑日继位。第二年改年号为咸和。司马衍在位期间,任用外戚庾亮执政,试图排斥王导势力,振作东晋王室。但庾亮疑忌大臣,任意杀逐重要官员,引起统治集团内部冲突。公元327年,历阳镇将
2024-05-23 21:15:00
东晋第四位皇帝简介晋康帝,名司马岳(公元322~344年),字世同。明帝子,成帝弟。成帝死后继位。在位2年,病死,终年23岁,葬于崇平陵(今江苏省江宁县蒋山)。性格平庸软弱。父司
2024-05-23 21:29:00
什么原因导致刘骜执政期间“外戚专政”?
...族入侵打败,而是从内部分裂瓦解的。究其原因,主要是外戚专政所引起的一系列连锁反应。图片来源于网络而今天我们要说的,是西汉第十二位帝王汉成帝执政期间外戚专政的事件。汉成帝刘骜(
2023-01-31 16:55:00
王导:东晋权臣的典范,力保三帝稳固江山
...子司马衍即皇帝位,是为晋成帝。晋明帝驾崩后,王导与外戚庾亮等共同辅政,并反对庾亮征历阳太守苏峻入京。不过,庾亮一概不听,仍然请求征苏峻入朝,引发了“苏峻之乱”。咸和四年(32
2024-04-01 06:07:00
他历经三帝,两次造反,最后竟和皇帝共天下
...、尚书令卞壸、车骑将军郗鉴、领军将军陆晔、护军将军外戚庾亮、丹阳尹温峤共同辅政,并加羽葆鼓吹仪仗、班剑二十人。但庾亮很快借帝舅之重及太后之威而独大。后庾亮不听王导等人的劝谏,
2022-12-19 17:53:00
...王敦作乱被诛,为了加强皇权,晋明帝司马绍在中央提拔外戚庾亮等人,在地方则厚待手握重权的刺史,陶侃因此被任命为征西大将军、荆州刺史,都督荆、湘、雍、梁四州军事,荆楚民众听到陶侃
2023-01-08 16:57:00
...称王政君为太皇太后。公元前1年,汉哀帝去世,在王氏外戚示意下,拥立年仅四岁的中山王刘衍为汉成帝,此后政权由太皇太后王政君和王莽等人把持。公元6年,汉成帝去世,王莽立孺子婴为帝
2023-08-26 16:41:00
汉成帝是怎么一回事?
...历与西汉的第二皇帝汉惠帝非常相似,他们都是在母后、外戚的压制下,沦为傀儡皇帝的,只能通过寻欢作乐来消遣人生,“以酒色自娱”。对于汉惠帝的经历,人们都比较了解,他处处受到吕后的
2023-08-27 14:34: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9月8日在济举行
9月8日,国医大师王新陆血浊研究工作室揭牌暨收徒仪式将于山东新中鲁中医医院趵突泉院区举行。届时,国医大师王新陆教授学术讲座将于收徒仪式后召开。
2025-09-04 18:01:00
社会性质作为特定历史阶段的生产力水平、社会矛盾与阶级关系的总和,既是历史发展的客观结果,也是党推进理论创新的现实依据。第一个历史决议以近代中国社会性质为切入点
2025-09-04 18:57:00
沉肩挑山,砥砺攀登——记山东中烟滕州卷烟厂卷包车间“挑山工”於永军
岱宗夫如何?齐鲁青未了。造化钟神秀,阴阳割昏晓。泰山,五岳之首,万千游客无不惊叹于泰山的雄奇俊秀,令人仰望。然而我,却折服于一群小人物
2025-09-04 10:15: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张安琪“团长说今晚要走70里路,途中还要消灭800个敌人,我们就跑啊跑。在部队里,赶路不是用走的
2025-09-04 07:40:00
2025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当我们回望那段烽火岁月,不应只将目光锁定在硝烟弥漫的前线,更当看见如贵州这般沉默而坚韧的“战略大后方”
2025-09-03 23:32:00
烽火金叶:山东烟草的抗战传奇
鲁网9月3日讯八十载岁月流转,硝烟散尽,山河重光。当我们回望那段血火交织的抗战岁月,山东大地上一片片碧绿的烟田,竟在无声中化为民族救亡的“金色血脉”
2025-09-03 17:11:00
在贵州省沿河土家族自治县乌江西岸的石坡山上,矗立着一座庄严的墓碑。碑身正面镌刻着“苏联空军金角罗夫烈士之墓”——这个名字被当地百姓铭记
2025-09-03 18:21:00
菏泽郓城九旬老兵观阅兵 见证从烽火岁月到盛世华章
大众网记者 李效谨 通讯员 崔如坤 郓城报道9月3日清晨,郓城的天空被轻柔的阴云笼罩,空气中弥漫着初秋的清爽。张文兰老人家门口那块“光荣之家”的牌匾
2025-09-03 18:49:00
编者按:抗日战争中,河南作为贯通南北的战略腹地与中原屏障首当敌锋,在烽火熔铸中承载深重苦难,于枪林弹雨中镌刻不屈抗争。在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09-03 20:20:00
【黔言】抗战记忆永不磨灭
今年是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全国各地纷纷以不同形式开展纪念活动,缅怀英烈、重温历史。上海淞沪抗战纪念馆
2025-09-03 21:27:00
贵州八万多军民硬生生凿出来的“抗战生命线”:24道拐每一寸土地,都回荡着全民抗战、共赴国难的呐喊
80多年前,当警报的悲鸣第一次撕裂贵州高原湛蓝的天空,山河为之变色;晴隆二十四道拐上,不分昼夜轰鸣的引擎,是维系国脉的喘息
2025-09-03 21:59:00
《如寄》之力与美
张吉祥此题自觉有些怪——《如寄》那来的力?哪来的美?其力有二:一曰感染力。《如寄》一面世,即有学界耆宿如宋遂良、吕家乡等老一辈学者著文解读阐说
2025-09-03 22:14:00
一床如寄月斜风细:耿介耳的寄心与寻迹
李酉宏“一床如寄 月斜风细”,这八个字,是上世纪初被称作“江南三名士”之一高燮《点绛唇》中的两句,大意是指局促在狭小的床上
2025-09-03 22:15:00
这盛世如您所愿!老兵目光坚毅,向新型装备敬礼。
2025-09-03 14:32:00
李建礼: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
鲁网9月3日讯(记者 刘斌)对此融心神,知君重毫素。这句诗,出自杜甫诗作《奉先刘少府新画山水障歌》。好的书画作品,能够让观者心神为之一醉
2025-09-03 14:47: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