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天人合一的哲学:古代度量单位与自然星象的关联
...16星,用这种现象联系到度量衡方面,为的就是顺应自然星象而设定的,由此也可以充分地发现,古时候的人们已经能将生活与天上的星象联系到一起,他们也在不断地观察宇宙,并形成了一定的认知。在很多史书中都有相关星...……更多
老祖宗为什么定16两为1斤,筷子长7寸6分?中国古代哲学思辨
在中国的哲学中,历来是讲究“天人合一”的。“天”代表的是“道”、“真理”或者“法则”,“天人合一”就是人与先天本性相合,回归大道,回归自然。在《类经图翼》中这样写道:\"然一岁之气始于子,四季之春始于寅...……更多
知名学者彭富春教授论“欲技道与美好生活”,分享人生智慧之道
...品被外译为英语、德语、韩语等语种版本。《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在人民出版社2022年出版的作品《道法自然 天人合一》中,彭富春教授对包括儒家思想在内的中国优秀传统文化中所蕴藏的解决当代人类面临难题的15个重要启...……更多
百岁李国维:养生讲究顺应自然,调和正气
...养生秘诀,他将其总结为四个方面:扶持身体正气;追求天人合一;活到老,学到老;宽心态,不计较。扶持身体正气养生之道,扶持身体正气为本。所谓正气,即良好的脏腑功能和气血运行状态,正气足则免疫强,反之则弱。...……更多
西汉统治者推出“时禁”灾祥观是什么目的
...道家思想的兴起也推动了禁灾祥观的发展。 道家崇尚“天人合一”的自然观念,认为人类应该顺应自然规律,追求自然与人类的和谐共存。因此,禁灾祥观强调了人类对自然的敬畏,提倡了尊重自然、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理念,...……更多
27°黔地标读书会|景海峰:从“圣”的符号变迁看阳明文化
...过程。”景海峰说,最早我们说的“圣”一般承担着沟通天人的职责,这和中国传统古老的“天人合一”思想联系在一起,带有原始宗教或者巫史的色彩;到了春秋末期,孔子对这些东西有了一定的反思,所以在《论语》中有句...……更多
国医节 致敬非遗传承人 ——“黄氏经络五行调法”黄兴广
...,依据中华优秀传统哲学思想,即道法自然、阴阳五行、天人合一、天人相应、形与神俱等思想,结合整体观念、恒动观念、平衡观念、五行生克观念、相反相成观念,并运用司外揣内、揆度奇恒、辨证论治、开阖适宜、引导自...……更多
浅谈中医基础理论建模研究
...东省淄博高新区卫生健康事业中心研究探讨中医“天地人合一”医学模式,需要先讨论医学模式的概念。医学模式是对人类健康与疾病的特点和本质的哲学概括,是在不同的社会经济发展时期和医学科学发展阶段,认识和解决医...……更多
...自然与人类社会的“和谐”,其突出表现之一,便是以“天人合一”作为法律文化的最高境界与核心精神之一。作为一种法的价值内涵,“天人合一”追求的是一种人类自我理性与宇宙自然秩序的有机统一,体现的是一种自然秩...……更多
让太极运动助力全民健身
...,两仪生四象,四象生八卦。”太极拳蕴含着阴阳循环、天人合一的中国传统哲学思想,是中华民族宝贵的非物质文化遗产。2022年12月10日,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疫病防治专家委员会研究制定的《新冠病毒感染者居家中医药干...……更多
国内首个线上百人冥想活动落幕,“东方内观”打开身心新世界
...现的更早。”苟玉曼女士介绍,在中国传统文化中就有“天人合一”的理念,其中的“天”指代的即是世界乃至宇宙的基本法则,是一种近乎“道”的存在。“天人合一”的境界,与冥想这一行为的终极状态隐隐有不谋而合的趋...……更多
在大历史格局中思与辨
...思维的差异。中国医学的核心价值,可归结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整体辨治、调和致中、德寿维系,折射出中华文明之“根性”,彰显了中华文化的自信。片面地将西医奉为金科玉律对中医毫无理据的贬损,有违当下医学医疗...……更多
明神宗采用北斗七星葬式,仰面朝天,单手捂脸有什么讲究?
...七星式卧姿有讲究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年代,古人十分崇信星象学。古人认为,北斗七星附近的紫薇星是帝王星象,北斗七星都要围绕着它四季运行,《天象列星图》记载说:北斗七星,近紫薇宫南,在太微北。是谓帝车,以主号...……更多
马克思主义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的实践要义
...合”思想贯穿于中医药文化发展始终。首先,中医主张“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强调天、地、人共生与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医道端宗》有言:“和,大道也,万物生命之道也,为人之关键也,用医之法宝也。” 《...……更多
面相学在中医中的角色
...综合性科学,强调人体与自然环境的和谐共生,并主张“天人合一”的哲学思想。在这种思想指导下,中医发展出了独特的诊断和治疗方法,包括望、闻、问、切四诊法。其中,面相学是“望诊”法的重要组成部分,即通过观察...……更多
...与自然关系问题上的中庸平衡智慧,其理想状态是达到“天人合一”的和谐境界。以儒家为代表的古代思想家一般都反对把天和人割裂、对立起来的观念与做法,而是竭力主张在“敬天”、“畏天”的基础上追求天人两极的和谐...……更多
儒辰 逸品天玺二批次交付
...有东方精神追求的生活空间。这里不仅延续了大道自然、天人合一的哲学境界,更是将自然生态环境、人文环境以及景观视觉环境融为一体,彰显出优雅而深远的艺术境界。漫步在逸品天玺的园区内,名贵树种与花草错落有致,...……更多
《沙丘2》豆瓣好评不断,逼近《周处除三害》,单日票房飙升
...的挣扎和迷茫,这内外交织的冲突和咱们我们文化中的\"天人合一\"思想是不是有点像呢?让观众更容易产生共鸣,是不是觉得这电影非常有意思呢?再看看剧情和视觉效果,简直棒呆了!《沙丘2》的剧情更加紧凑深入,更容易...……更多
问道武当:世界遗产里的中国智慧
...沿线地区也纷纷走出绿色发展之路。“中华文明历来崇尚天人合一、道法自然,追求人与自然和谐共生”,数千年前先贤的哲学思想,不仅留下了丰富宝贵的文化遗产,也融入一代代中国人的精神生活,更如同夜空星辰照耀今天...……更多
五云间首次亮相上海时装周
...,乍醒之际物我界限被模糊的恍惚一瞬,是中国哲学里“天人合一”的思想,寓意人与自然的和谐。本次展出的一款重磅创作——《蝶恋花》,创意源自现收藏于上海博物馆的宋代女画家艳艳女史唯一的传世佳作《草虫花蝶图卷...……更多
中国古代是如何制服“飞天蚂蚱”的?
...不影响人的日常生活即可。一、清代皇帝的害虫观念1、天人合一观念影响下的害虫发生观由于虫害的频繁发生,清朝历代皇帝对于虫害及其抗救十分关注。对于害虫宄竟为何而发生,清朝历代皇帝们主要将其归因于天的意志、...……更多
2022-12-22 21:57:00飞天,蚂蚱,中国
...邃,表达了古人对自然、宇宙的深刻思考和感悟,以及对天人合一的追求。专辑中有两首山西题材的作品,表达了邢三令对家乡深深的眷恋。《走西口》的旋律充满地域风情,展现山西人的淳厚坚韧、诚实守信,叙述他们走西口...……更多
介绍《资治通鉴》的三种传统读法
...,虽然它没有讲宋代。再举个复杂些的例子。董仲舒的《天人三策》,在《汉书》里有全文,而在《资治通鉴》中的短了很多。司马光删减的标准和依据是什么?这和宋代思想背景有着极为紧密的关联。汉代皇帝的权力在原则上...……更多
读《何以华夏》随感
...人称为龙祖。龙文化和八卦思想一脉相承,其核心理念是天人合一的宇宙观、仁者爱人的主体观、阴阳交合的发展观和兼容并包的和合观。龙文化可以说就是中国传统文化的高度哲学概括。这里,李琳之只是提出了论断,而没有...……更多
董仲舒为何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变化都可以纳入到他描绘的宇宙图式当中。这套系统叫“天人感应”,就是用自然现象来牵强附会人事行为。很显然,这是跟《周易》学的。间题是《周易》远比它深得人心,至今仍有人请我帮他算上一卦(虽然很费时)。而且,...……更多
2022-12-21 11:40董仲舒,身后名,赢得
北京服装学院优秀毕业作品亮相2024中国国际时装周
...对生活、自然的关注、思考与热爱。传承中国古代哲学“天人合一”“顺应自然”的思想,北服师生运用创新设计理念和手法,融合多种元素,从设计灵感到材质、样式,呈现出了既富含中华传统文化之美又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更多
天行有常,不为尧存,不为桀亡,是什么意思
...受到上天的选派,来代替上天统治百姓的,这样的理论和天人合一的思想界结合以后,封建统治者就宣称自己是天帝的儿子,叫天子,如果不服从他的统治就是违命逆天,必将受到天子的惩罚。君权神授是他们统治的合法性来源...……更多
本文转自:天津日报沽上丛话邮缘(二)张岱年:究天人之际吴裕成以司马迁简册著书为图案的邮票、发行首日邮戳,附以题诗剪报:“为历史设计归宿的庋框,在传记体里安置帝王将相,并未忘耕者、商人与儒生,还有揭竿...……更多
...论说:“这是格非最近的一个高峰文本。比江南三部曲更天人合一,他获得了命运的语法。他不再那么操心修辞。他更自由,更哲学,也更好看。”万千命运中,我们推开自己的门“众人熙熙,如登春台于万千命运中,我们推开...……更多
【大中小思政课一体化④】传承中华体育文化,助力大中小学思政课一体化
...哲学是传统的农业经济的基础上孕育出“道法自然”、“天人合一”的宇宙观和人生观,着重于强调修身养性、强身健体,促进人与自然、人与人的和谐。应将中华体育文化哲学理念融入到大中小学思政课教学中。中华体育文化...……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简介明朝官员杨鹤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0:00
建文帝坐拥天下,兵强马壮,为何还会被朱棣轻易打败
提起靖难之役,还得从朱允炆组建“参谋团”开始说起。明洪武三十一年,朱元璋病危,考虑到大孙子没什么处事经验和能力,朱元璋便让兵部左侍郎齐泰担任顾命大臣
2024-06-26 10:50:00
简介明末政治家丁此吕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6 10:51:00
朱元璋驾崩后,皇太孙朱允炆继位,是为建文帝。之后建文帝为了解除诸侯藩王尾大不掉的隐患,于是就施行削藩。但没想到的是,建文帝削藩不成
2024-06-26 10:52:00
有了汉晋的教训和唐宋的经验,明代的朱元璋为啥还要捡起分封制
朱元璋和刘邦有一个不好的名声,那就是滥杀开国功臣。在大部分人眼中,开国功臣对一个王朝的建立有着巨大贡献,他们理所当然应该得到优待
2024-06-26 10:52:00
明朝朱元璋和朱棣的亲子关系有多差
朱棣年号“永乐”,在位23年(纪年,1402~1424),被后世称“永乐大帝”,是漫长的中国历史中屈指可数被称“大帝”的皇帝之一(秦始皇
2024-06-26 10:53:00
张居正终生不重用海瑞,是什么原因
只要了解了张居正和海瑞是什么样的人,就明白为什么张居正“不敢”重用海瑞的原因了在明朝的历史上,张居正和海瑞作为政治家,绝对值得大书特书
2024-06-26 10:53:00
明朝时期的那场大鼠疫发生于何时
我国先民们在秦汉以前,对于疫的记载是不多的,下面就一起来看看历史资料小编带来的文章。对于大明王朝的覆灭原因的探讨,历来众说纷纭
2024-06-26 10:54:00
明穆宗在位期间,有哪些为政举措与成就
朱载坖,即明穆宗,明朝第十二位皇帝,在位共6年,年号隆庆,他是明世宗朱厚熜第三子,生母是杜康妃,朱载坖早年受封裕王,因母亲杜康妃失宠
2024-06-26 10:55:00
朱元璋对自己的儿子为何无法严厉
可能是被无道的王朝迫害怕了吧,他对一直跟着自己的大臣也不是很信任,他十分多疑,害怕有人会骗了自己。想到自己也有驾崩的一天
2024-06-26 10:58:00
朱元璋经历了哪些?为何变得越发狠毒
明太祖朱元璋,原名朱重八,明朝开国皇帝,年号洪武,在他的统治下,社会生产逐渐恢复和发展,史称“洪武之治”。少年时期众所周知
2024-06-26 10:59:00
历史上曹端妃为何会死于壬寅宫变
嘉靖二十一年(1542年),明朝皇宫发生了一件惊天动地的大事,这一年,嘉靖皇帝朱厚熜差一点被几个宫女杀死,如此行为,朝野震动
2024-06-26 10:59:00
揭秘这位沈康王朱佶焞的一生
景泰三年(公元1452年)十一月,封国山西潞州(今长治市)的沈王朱佶焞向当朝皇帝朱祁钰上奏,称自己已经是亲王,但王妃韩氏只有郡王妃的冠服
2024-06-26 11:00:00
戚继光的结局为什么如此凄凉
张居正任内阁首辅时,实行改革,得罪了万历皇帝。戚继光原来给张居正当过秘书。张居正死后7个月,戚继光由蓟镇总兵调任广东总兵
2024-06-26 11:01:00
为何关于明武宗朱厚照的评价都是负面的
说起明代的皇帝,我发现一个很奇怪的现象,那便是很多人都认为明代十六帝,无一是英主。其中又以明武宗朱厚照被黑得最惨,昏庸
2024-06-26 11:02: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