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明十三陵的十号陵墓埋葬着大名鼎鼎的万历皇帝,史称明神宗。根据古代谥号法则
民无能名曰神,不名一善。
翻译成大白话说,此人不能说,不好说、实在没法说,或者没什么好说的。品行很好,头脑很聪明,也特别想干点好事,但是好事全都办砸了。
这句话用来评价明神宗,令人听了多少有些心酸,但很客观中肯。万历皇帝的一生充满矛盾,他作为冲灵之主登基成为大明王朝的帝王,前半生有母亲李太后、张居正等人的辅佐,开创出万历中兴的局面。张李二人相继去世,明朝的大权回到万历皇帝手中后,他立刻对自己的恩人、恩师张居正进行清算,从此躲入后宫20年,不再过问朝政。
万历皇帝与众不同的卧姿
1956年5月,考古工作者开始对定陵进行挖掘。1957年,万历皇帝的地下玄宫才被小心翼翼地打开。驾崩于1620年的万历皇帝,时隔337年后,终于再次与后人相见。
在考古界中,古代帝王的墓并不比普通王侯将相的坟冢更有价值,因为帝王的陵墓往往大致相同,也就是金银财宝相对多一些。相比之下,帝王墓的文化价值要小很多,因为每一个朝代都有统一的规制,皇帝的规格已经到头了,很难有颠覆过去的新发现。
但是万历皇帝的陵墓有所不同,考古人员打开棺椁后,发现万历皇帝的葬式非常独特,他采用“仰面朝天,右手扶着自己的面颊”的奇怪姿势。
因为皇帝的葬式往往采用中规中矩的平躺样式,万历皇帝的侧卧姿势显得格格不入,所以有学者据此推断,很有可能明朝的皇帝都是侧卧的葬式,双腿微微弯曲,犹如人睡觉的姿势一样,为了更加形象地表述这种姿势,学者给它起名为“北斗七星”葬式。
在场的考古人员回忆,定陵打开后,万历皇帝只剩一副骨架,安静地躺在一条丝绸被上,被子的两边稍微向上折起,头顶着西方,脚踩着东方。左腿伸直,右腿弯曲,脸面朝上,微微向右偏一点,右手臂向上弯曲,右手放在头的右侧,左臂从腰部下垂向内弯曲,搭在腹部,手里拿着一串佛珠,哪里是一位帝王该有的姿态,俨然像是潇洒的活佛。
已知的帝王陵墓入葬姿势都是平躺,平躺的姿势一般比较容易保持原有的姿态,因为万历皇帝的陵墓没有被盗墓贼光顾过,历史上定陵也没有发生过地震等自然灾害,所以他最初应该就是侧卧的姿态。
当然也有学者提出不一样的看法,根据《明朝实录·泰昌》记载说,万历皇帝驾崩后,由皇宫运往山上,一路“颠沛流离”,完全都是用人工搬运。帝王的棺椁规格很高,重量也绝非常人所能想象。为了抬运万历的棺椁,皇家动用士卒农夫8600人。
皇宫到明朝皇陵的距离有百里之遥,抬运的过程中,因为磨损更换的绳索无法估量。即使士卒农夫小心抬运,依然没有避免意外出现,棺椁抬到华城时,有一根抬棍断裂,万历皇帝的棺椁右角跌落在地。
所以,学者推测万历皇帝的卧姿因此发生改变。但这种说法有些牵强附会,因为人死以后,身体会变得僵直,即使有剧烈的晃动,也很难让四肢的姿势发生改变。
北斗七星式卧姿有讲究
在科学尚不发达的年代,古人十分崇信星象学。古人认为,北斗七星附近的紫薇星是帝王星象,北斗七星都要围绕着它四季运行,《天象列星图》记载说:
北斗七星,近紫薇宫南,在太微北。是谓帝车,以主号令,运乎中央,而临制四方,建四时,均五行,移节度,定诸纪,皆系于北斗。
以星象预测吉凶的古代,紫薇星也被视为人间的帝王象征。从汉武帝与董仲舒合谋弄出一套“君权神授”的理论后,历代帝王都坚信自己是上苍的儿子,下凡来到人间治理天下,这也是汉朝以后,儒生张口闭口所谓的“天人合一”的思想。
既然皇帝深信自己绝非凡人,活着的时候是遵照上天的旨意,死后同样也会回归天位,谓之曰“升天”。升天升到哪呢,自然是从哪来,回哪去,回到北斗星附近的紫薇星。
此外,根据明太祖朱元璋的孝陵格局来看,明十三陵的设计充满着北斗七星的浓厚味道。孝陵完全仿照星象的布局。陵址前后左右要有山,寓意四大神兽,左青龙,右白虎,前朱雀,后玄武,皇帝葬在中间。这种布局的方式,在堪舆学上叫“聚气”。
而北斗七星又是聚气藏风的最好排列方式,它整天呈现S型,象征着蜿蜒曲折,环抱之势,堪舆学称之为“曲则有情”。
万历,值得同情的一生
万历皇帝的一生,值得同情。本身并没有过失,品德也很端正,但是贵为天子的他,享有皇帝尊贵的身份,却没有找到皇帝应有的感觉。
十岁即位,遇上强势的母亲李太后和严厉的老师张居正,自己说了不算。好不容易熬死两座大山,又遇上明朝文官集团最强势的时期,他想立郑贵妃所生的儿子为储君,结果遭到文官的集体反对。
朝政大事,他说了不算,连照顾心爱的女人和儿子这种家事,万历也无法左右。慢慢得,万历皇帝变得消极避世,在皇宫里如同囚徒一般地活着。
他在位长达48年,后期20年的岁月里,没有上过一次早朝,也拒绝与大臣商议朝事。
万历在枯燥而乏味的生活中长大成年,在他开始有足够的能力独立处理朝政的时候,又处处受到大臣们的牵制,皇帝更像是一个被长期囚禁在紫禁城中的囚徒。
他唯一能够做主的事,就是耗费800万两白银,耗时6年给自己修建归宿。万历皇帝听说陵寝快要修建完工,急不可耐地想去看看。当他见到自己的陵寝后,心满意足地返回皇宫,到驾崩那一天,他再也没有走出自己的寝殿。
万历皇帝去世后,他最后的遗嘱是郑贵妃死后,把郑贵妃葬在自己身边。十年后,郑贵妃去世,满朝文武居然以红颜祸水的理由,拒绝把郑贵妃葬入定陵。
如果万历皇帝泉下有知,是否会为自己的一生而感到黯然伤神呢。皇帝做到这个份上,不得不说是一种失败。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0 20:12:3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