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董仲舒为何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2-12-21 11:40:00 来源:唐宋元明清

韩非打造了一台精密高效的强国利器,由他的同窗李斯挥舞着辅佐秦始皇气吞八荒,包举宇内,然秦不逾二世即亡,何也?贾谊日:仁义不施而攻守之势异也。仁义?这不是韩非笔下最虚伪、最没用的东西吗?最没用的才是最有用的。血缘的组带不是随随便便就可以斩断的,氏族宗法社会的根本也不是轻易就能动招的。“文革”猛不猛?十年就歇菜。千百年来,我们习惯了父为子隐子为父隐,亲情再淡薄也不能没有亲情。事实上,任何社会都不可能建立在法家那种极端利己主义的基础之上,更何况这个有着悠久氏族社会传统的文明古国。不管你喜不喜欢,你不得不承认,神州大地的土壤从一开始就是为儒家这颗种子所准备的。

董仲舒为何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也是秦朝灭亡的根本原因味帝王心术,无视社会现实。暴秦的对立面是奉行黄(黄帝)老(老子)无为之术的汉朝。多年的与民休息使泱決大汉积攒了强盛的国力,有为青年汉武帝开始对他外婆实太后推崇无比的黄老之术逐渐不满一是时候调整调整意识形态了。调整的结果就是神学院院长董仲舒的横空出世。对于这个人,我实在不想多说。一部中国哲学史摊开,再晦涩的地方也有其可读性,只有这个神棍的文字,我不忍卒读,原因无他,满纸荒唐言。董仲舒目不窥园啃了三年书,这一点我很佩服。他的知识体系几乎囊括了先秦请子中的每家每派,这一点他超越了时代。他又是幸运的,很多超越了时代的人一生默默无闻,死后衰荣无限,而他却赢得生前身后名。

董仲舒为何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其实,董仲舒这辈子就干了一件事一一建立儒教任继愈认为儒教是宗教,我深以为然。对于那些不明真相的群众叫嚣中国人没有宗教信仰我很愤怒把董仲舒置于何地?作为中国第一任神学院院长,董仲舒融合了儒、墨、道、法、阴阳家的思想,构建了一套宏大到让你瞠目结舌的世界观。人世间的一切,上到皇帝驾崩,下到你女朋友微妙的情绪变化都可以纳入到他描绘的宇宙图式当中。这套系统叫“天人感应”,就是用自然现象来牵强附会人事行为。很显然,这是跟《周易》学的。间题是《周易》远比它深得人心,至今仍有人请我帮他算上一卦(虽然很费时)。而且,《周易》可以叫“天人合一”而它只能叫“天人感应”,为什么?

董仲舒为何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合一者,和平相处,共同发展,人具有积极乐观的主动性。而感应则只体现了董院长用泛神秘主义的方式将人与自然现象强词夺理地联系在一起(内有五脏,副五行数也;外有四肢,副四时数也),其试图将人改造为对天意无条件地服从,对等级秩序机械顺应的目的昭然若揭。董仲舒的天是A天(人格上帝)+b天(自然运行),后者之所以小写,是因为它不占主要因素,只是用来呈现前者的。天在董院长那里就是主宰人类命运的神院长复兴了春秋以来失宠已久的天命论,为其“君权神授”的理论做好了准备。而他的人性论又是从节子那里改头换面得来的。荀子认为人要想弃恶从善就得学礼,董院长认为学礼是一方面,更重要的是向天在人间的代理人天子学。要是天子不学无术乱摘一气呢?

董仲舒为何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没关系,有天在嘛!天子干得好,天就会降样瑞。干得不好,就会降天灾。所以,虽然董院长构筑了一套等级森严的政治体制,尊君卑民,不过人家还是给屁民们留了一个巨大的念想一一天不变道亦不变,有冤情,找老天。这个自欺欺人的念想直接造就了中国人“反贪官不反皇帝”的文化心理:即使对地方官恨得牙痒痒,也相信皇宫里住着的都是好人。有了这些保障,董院长又开始摇唇鼓舌,说服大家接受他的三纲五常论三纲者,君为臣纲、父为子纲、夫为妇纲。如何维护这三纲呢?靠五常:仁义礼智信。这是儒家思想吗?不是。孔子虽然讲君君臣臣父父子子,但其目的是为了“正名”,而不是叫你无条件地去以谁为纲,孟子更是直言民贵君轻。而在董院长,则是君贵民轻,站在君主的立场上为君主谋,这是法家不是儒家。

董仲舒为何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事实上董院长吸收了很多法家的思想,仁义礼智信作为维稳工具只是第一套方案,实在不行了还有刑。汉武以后的政治归根结底八个字:阳儒阴法,阳德阴刑。始作俑者就是我们的董院长。他又不辞辛劳,将阴阳家的五行学说改造一番,为汉继秦统的合法性找到了依据;再从墨子的《明鬼》中翻出一些灵异事件为自己的“天人感应”说添加神秘光环。种种猥琐,不一而足。唯一让人觉得还像是句人话的就是“夫仁人者,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话虽好听,但可惜从此重义轻利、重农轻商的观念深入人心。要知道先秦诸子并不回避谈利,墨子言利他,韩非讲利己,原儒亦只反对不大一统”、“天人感应”等思想在该书中得到了集中体现。

而董院长提倡的义利观直接造成了中国社会商品经济长期落后的恶果(《史记》之后,再无《货殖列传》),以至于著名社会学家马克斯韦伯在其《新教伦理与资本主义精神》中认为中国没有在近代实现工业化、现代化的直接原因即来源于此。所以,“罢黜百家,独尊儒术”的说法是不准确的,董院长干的事应该叫“融汇百家,独彰儒家”。这也是他的聪明之处:封建社会一去不复返,郡县制的时代还是法家最有效。但中国社会不变的底色终究是人情,是氏族血亲传统,这也是为什么他用来断案的《春秋繁露》要“原心推罪”,其实质无非是:法不外乎人情。政治选择了思想,而不是思想改造了政治。

董仲舒为何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历史之所以青睐董仲舒,是因为经他改造的儒家思想最适合郡县制时代中国的统治需要。他像502胶一样强力黏合的天人图式虽然如此蹩脚而山寨,但每个中国人都在这幅巨大的拼图中找到了自己的位置以及彼此的联系,获得了安全感,最差也是“做稳了奴才的”,这才是一个统一而强大的专制帝国所最需要的。董仲舒之后,儒生们陷入到对一经三传(《春秋》、《公羊传》、《轂梁传》、《左传》)的反复对比研究当中,他们戴着放大镜一天24小时对着这四本书望眼欲穿,企图从字里行间探索出圣人的微言大义。

董仲舒为何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这种寻章摘句相当无聊,由于一本经书三家作传(《春秋》是孔子根据鲁国的官方史书删改而成,三传是对它的注释),有时关于一个断句的研究就可以写厚厚的一本书(比如“春,王,正月”还是“春,王正月”),喜欢自虐的朋友可以尝试一下。时至汉末,天下大乱。陈寅格将魏晋之交的政治斗争简化为“以信仰儒家的森族司马氏(马)与非儒家的寒族曹氏(曹操)之间的斗争”实是一语中的。袁绍、刘表、马懿,这些曹操的敌人祖上都是汉朝的将军或者今尹,只有曹操出身宦,这一点被陈琳抓住,在帮截绍写的橄文中狠狠地发挥朝讽了。

但也正因如此,曹操才能打破常规,唯才是举,重实效而轻虚名。董卓以降,华夏大地山岳崩费,兵连祸结,统治者无暇顾及对思想界的控制,儒教和经学逐渐衰落,玄学与清谈日益流行。如果说竹林七贤“越名教(礼教)而任自然”,经常摘一些惊世骇俗的行为艺术还可以理解,那作为建安七子之一、孔子后人的孔融竟然说出“父之于子,当有何亲?论其本意,实为情欲发耳”这样的话来,不能不说:又ー个礼崩乐坏的时代到来了。

董仲舒为何能赢得生前身后名

紧接着,八王之乱,五胡乱华,北方的弓马和南朝的金粉交相辉映成一幅我吊诡的华丽血时代图。这张艳丽的图谱定格于“门外帏擒虎,楼头张丽华”,陈叔宝用一场闹剧结東了陈朝的帝柞,隋朝用短哲的先声开启了万国来朝的盛唐气象。唐朝统治者兼容并包,在意识形态上采取“尊道、礼佛、崇儒”三教并立的态度,很显然儒学已经日薄西山,汉代“全民皆儒”的盛况已似明日黄花,恍如时代的宠儿是道教与佛教。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2-12-21 12:32:47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更多关于董仲舒,身后名,赢得的资讯:
剧本更加精炼 唱腔更具韵味|京剧《黔人李端棻》亮相第四届全国戏曲(南方片)会演
...如闻春雷第一声”。梁启超不似腐儒,直抒胸臆,对汉代董仲舒“道之大原出于天,天不变,道亦不变”之说毫无顾忌地表明自己的观点:“图强自变可以保国,可以兴邦,可以御侮;不变而被变者
2025-06-24 03:05:00
历史上有哪些名人死于殉葬?
...但他也不主张人殉,《汉书•食货志》中记载,时有儒生董仲舒上书,称“去奴碑,除专杀之威。废人殉,以增民力。”武帝称“善”。汉武帝死后只有一人殉葬,她就是武帝生前最宠爱的钩弋夫人
2023-05-21 13:59:00
...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5.《从军行七首·其四》王昌龄青海长云暗雪山,孤城遥望玉门关。黄沙百战穿金甲,不破楼兰终不还。6.《雁门
2024-08-01 17:48:00
此人用2招,一招耍了诸葛亮,一招耍了曹操
...高明,最终被后世恶评千年。虽赢得生前名,却没有赢得身后名。
2023-05-13 18:41:00
清正家风润德行
...人送出好几里路,对他的生平交口赞誉。外祖父赢得生前身后名,他的离去亦是荣归故里。家,不会因他的离去散架,而因他树立的家风典范,更为凝聚。清正家风润德行。清正家风是传家齐家之法
2024-04-03 09:42:00
“夺门之变”于谦为何不反抗,保护明代宗
...功劳,身后则有忠臣的名声。正如宋词里所云:赢得生前身后名。因此,当明英宗被俘以后,基于儒家价值观,于谦选择拥立景泰帝;而随着景泰帝在位是否将明英宗从瓦剌迎回这个问题而产生纠结
2024-04-26 17:36:00
姚广孝:黑衣宰相的传奇人生与大明开国之智
...,纵横捭阖,凭一己之力就可帮君主安定天下,赢得生前身后名。道衍和尚并非善类,建文帝继位之初,削藩伊始,他就撺掇着燕王朱棣起兵造反。在儒家正统看来,治朱棣乱臣贼子的大罪,这个黑
2023-11-15 22:25:00
文武双全辛弃疾:宋朝的文学巨匠与军事奇才
...有一句非常有名的诗句就是”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这一句话道出了辛弃疾的无奈跟报负。在整个宋朝,能文能武的人可不多,辛弃疾就算是其中一位。宋朝当时南边有叛贼出现,由
2024-02-28 19:27:00
闲话三国:盘点那些活到90多岁的名将们
...出现,又有无数个猛将马革裹尸。可以说他们赢得了生前身后名,却也损失了寿命。就像是周瑜周美郎一样,他出生于世家大族,自小身体调养的就很好,平时读书弹琴,没事还练练武术。可以说相
2024-04-20 11:18: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临沂金盾小学开展王羲之故居研学实践活动
鲁网11月12日讯“是日也,天朗⽓清,惠⻛和畅”,恰如《兰亭集序》中描绘的雅致意境,11⽉9⽇上午,临沂⾦盾⼩学⼆年级17班的同学们怀着对书法⽂化的向往
2025-11-12 11:43:00
作者:王孜“是的,上天叫我看见,叫我听见,叫我置身其中,又叫我超然物外。上天是为了这个目的,才让我看起来像个傻子的。”当我在阿来的《尘埃落定》中读到这句话时
2025-11-12 14:08:00
文学作品《权谋通汇》及其简介
《权谋通汇》是赵丹阳创作的文学作品,于2025年11月12日进行版权登记,登记号:黔作登字-2025-L-01881514
2025-11-12 15:08:00
大河网讯 “你好,贵姓?”姓,是标示一个人家族血缘关系的标志。你了解过跟随自己一生的姓氏吗?你知道你的姓氏从何而来吗?11月11日
2025-11-12 19:39:00
是什么,让一群六百年前自江南迁徙而来的人们,他们的乡音、服饰与信仰,能如此完整地封存至今?答案,或许就藏在一项名为“抬汪公”的盛大仪式里
2025-11-13 00:03:00
在贵州安顺的屯堡村落里,你可能会偶遇一场与众不同的戏。没有华丽的戏台,锣鼓就在田间地头敲响;演员是身边的乡亲,脸上覆着色彩浓烈
2025-11-13 00:03:00
央媒看太原11月9日,中新社以《跨越海峡寻根 台湾张氏宗亲山西晋祠祭拜先祖》为题,报道了近20位台湾张氏宗亲代表在晋祠博物馆台骀庙祭拜先祖的情况
2025-11-12 07:54:00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西安月登阁村唐墓考古发现三把铜尺
唐代一尺究竟有多长?这个问题可以用出土实物来回答了。根据《考古与文物》2025年第10期发表的发掘简报,西安月登阁村3座唐代墓葬中出土了保存状况较好
2025-11-11 12:06:00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