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健康

马克思主义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的实践要义

类别:健康 发布时间:2023-10-26 06:57: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

□ 聂存虎 李大凯 天津中医药大学

•马克思主义对中医药文化的时代价值的挖掘、优秀文化基因的现代表达、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中医药事业发展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在守正创新的理念下,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民的健康事业。

•中医讲求和合之道,将“和”作为最高的健康目标,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实践观有着相同的理念。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医药文化一样均强调学问务实,二者的契合性使中医药文化的“经世致用”传统可以自然地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

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是继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实践要求,也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实践必然。“中医药学是中国古代科学的瑰宝,也是打开中华文明宝库的钥匙”,中医药文化在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中发挥着标杆作用。中医药很多理论思想和治疗方法包含着深邃的哲理,而且闪烁着唯物论和辩证法思想的光辉,马克思主义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具有重要的理论意义和实践意义,如何实现二者的有机结合成为当前面临的重要时代问题。对马克思主义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实践要义的正确把握无疑是解决马克思主义如何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问题的重要理论前提。具体来讲,其体现在二者相结合的实践价值、实践理念、实践目标、实践路径的有机统一上。

以人为本的实践价值

中医有着与生俱来的以人为本的价值关怀。古语有云:“上医治国、中医治人、下医治病”。中医坚持整体观的基本思想,认为人是一个整体,疾病不只是某一个部位出现了问题,而是整体上有了问题。所以,中医强调不能只见病而不见人。如果仅仅只会看病、治病,那也只能是下医。《黄帝内经》曰:“天覆地载,万物悉备,莫贵于人。”孙思邈的《大医精诚》有:“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 各家中医学说均强调“医乃仁术”,强调共情之理,强调尊重人、关心人、爱护人,蕴含着厚重的人本主义精神。

马克思主义是关于现实的个人自由和全面发展的科学,当马克思主义将理论视角转向人的现实生活世界和现实的人的实践活动,也就将人作为世界之本,同时确立了以人为本价值论的本体论基础。马克思说:“这种活动、这种连续不断的感性劳动和创造、这种生产,正是整个现存的感性世界的基础”,即人及其实践活动乃是世界之本。马克思 “以人为本”的本体论,其理论演绎发展的最终归宿体现在对“人的全面发展”的终极追求上。如在《共产党宣言》中描述到:“代替那存在着阶级和阶级对立的资产阶级旧社会的,将是这样一个联合体,在那里,每个人的自由发展是一切人的自由发展的条件。”

马克思主义的人是现实的、具体的、历史的人,也是社会的、全面的、整体的人,是从事着实践活动、追求着自由幸福和全面发展的人,与中医理论对人的认识有许多契合之处,马克思主义丰富的人本思想及人学理论无疑对中医药文化的时代价值的挖掘、优秀文化基因的现代表达、从自然哲学医学模式向现代生物—心理—社会医学模式的转换均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

守正创新的实践理念

对于中医药来讲,须秉持“传承不泥古,创新不离宗”的实践理念,在传承中创新,在创新中传承。传承不足,则创新难成;创新不足,亦终将“失守”。传承是中医药发展的根基,创新则是推动中医药发展的根本动力,守正是中医药发展的根本保障,同时守正也包含着传承精华之义。中医药的精华何在?在于几千年积累的汗牛充栋的中医典籍中,在于历代中医大家积累的丰富临床实践中,在于散落民间但疗效卓著的验方偏方中,在于独具特色的中药炮制工艺中,在于只能口传心授难以科班化教学的一些技艺中,故传承精华不易,唯有在创新中传承,在守正中创新,方为正确的实践理念。

守正创新,体现了马克思主义唯物辩证法的要求。体现了“变”与“不变”、继承与发展、原则性与创造性的辩证统一。 “守正”就是要以科学的态度对待科学、以真理的精神追求真理,就是要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不动摇,坚持党的全面领导不动摇,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动摇。“创新”就是要与时俱进,解放思想,顺应时代,根植于实践,面向现实问题,拓展认识的广度和深度,进行理论创新和实践创新,以满腔热忱对待一切新生事物,敢于说前人没有说过的新话,敢于干前人没有干过的事情,以新的理论指导新的实践。

中医药文化千百年来代代相传,同时又兼收并蓄丰富发展,呈现出一种包容的胸怀和创新的精神态度,获得了完备的理论体系,也积累了丰富的实践经验。但同时也面临着中医教育西化、中医哲学思维弱化、中医技能难以活态传承等问题,进入新时代,中医药事业上升为国家战略,需要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指导下、在守正创新的理念下,适应新时代发展的需要,更好地服务于中国人民的健康事业,同时也更加深入地走向世界。

和合之道的实践目标

“和合之道”是中医哲学的本质特征,其最终目标是追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以及人体自身的和谐。中医“和合”思想贯穿于中医药文化发展始终。首先,中医主张“天人相应、天人合一”,强调天、地、人共生与和谐,追求人与自然的和谐。《医道端宗》有言:“和,大道也,万物生命之道也,为人之关键也,用医之法宝也。” 《黄帝内经》曰:“夫人生于地,悬命于天,天地合气,命之曰人”“人以天地之气生,四时之法成”。说明生命为自然所孕育,人只有合于自然,顺应自然,才能“内外调和,邪不能害”。其次,中医将“治身”“治病”“治人”“治国”有机统一起来,追求社会的“和合”。中医药文化强调医者须常躬身自省,施行仁术,做到仁者爱人,济世救民,崇善明德,知行合一,感化他人,从而使人伦有序,实现和合。最后,中医以阴阳为理论基础,寻求人体的阴阳平衡与调和,追求人体自身之和合。此外,中医的疾病治疗重“和合”,中医辨证施治、君臣佐使求的是“和”;阴阳平衡、五行生克讲的是“和”;七情六淫、四诊八纲说的是“和”。中医因合而和,合为手段,和为目标,“龙虎刚柔隐圣方,一时和合运阴阳”,药物配伍共同作用(合)而达到阴平阳秘的状态(和)。总之,和合之道作为中医药最富生命力的精神内核,深刻影响着中医的价值目标、理论范式与实践理念。

马克思主义认为,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的实现,就是实现人与自然、人与社会及人与自身的和谐统一。用恩格斯的话说,就是“人终于成为自己的社会结合的主人,从而也就成为自然界的主人,成为自身的主人——自由的人。”在人与自然关系中实现自由,要尊重和把握自然规律,实现人与自然和谐统一;在人与社会关系中实现自由,要把握社会规律,以真理为根据,以最广大人民的需要和利益为根本,实现人与社会和谐统一;在人与自身关系中实现自由,要自觉摆脱人的自我束缚,追求更高境界的精神解放,实现身心和谐统一。

中医讲求和合之道,将“和”作为最高的健康目标,与马克思主义自由观、实践观有着相同的理念,同样都是寻求人与自然、人与社会、人与自身三者的和谐统一状态,所以坚持马克思主义的指导,对中医和合之道的现实关照有着更加宏观、深刻的理论指导意义。

经世致用的实践路径

中医是具有非常明确哲学属性的医学学术体系,其哲学思想来源于当时的社会文化和百家学说,这使其天然地具有经世致用的传统,如《黄帝内经》中许多概念、观点就来自于较早的儒释道及其他诸子百家学术著作。其中中医受儒家文化影响较多,儒学本身就是一种“入世哲学”,中医也被称为“儒医”。《伤寒杂病论》更是蕴含着仁爱、亲亲、孝悌、忠恕和“推己及人”等经世理念。范仲淹说,“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良相治国,良医治人,中医认为治国、治人、治病道理相通。可以说,中医始终关注社会现实,适应社会需要,救群众所急,解群众所难。

马克思主义从人类物质生活实践中去寻求推动历史前进的现实力量,构建了历史唯物主义,开启了“经世致用”的实践路径。历史唯物主义认为,社会存在决定社会意识,社会基本矛盾推动社会发展,人民群众是历史的创造者。相应地,唯物史观要求在工作实践中,坚持人民至上、生命至上的价值立场,坚持群众路线。这就要求马克思主义不能脱离人民群众实际生活,必须关心社会现实问题,“经世”须从群众中来,“致用”则是到群众中去,做到经国济民、尽其所用。

马克思主义哲学和中医药文化一样均强调学问务实,益于国事,反对空虚之学,不切实际,均以治事、救世为急务。二者的契合性使中医药文化的“经世致用”传统可以自然地得到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使优秀的传统文化基因在现代社会中得到更好的表达。

总之,马克思主义与中医药文化相结合,需坚持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的指导,根植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沃土,着眼于当今社会现实问题,坚持以人为本的实践价值,坚持守正创新的实践理念,坚持和合之道的实践目标,坚持经世致用的实践路径,促使中医药文化得到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同时也赋予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以鲜明的中国特色,不断夯实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历史基础和群众基础。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0-26 12:45:0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重大理论创新,是我们党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根本途径。云南中医药大学(下称“云中医”)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立足于回答时
2023-10-16 09:55:00
将中医药资源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
...彩呈现,将增强思政课的吸引力和实效性,也能使学生对马克思主义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理解更加全面深入。中医药资源有机融入高校思政课教学的
2024-02-21 10:00:00
学深悟透中医“五行” 笃行实干“五新”发展
...习近平总书记指出:“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只有把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坚持运用辩证唯物主义和历史唯物主义,才能正确回答时代和实践
2023-09-22 09:35:00
探索新时代高校文化强校之路
...校文化强校之路。红色文化拉满文化育人“氛围感”守好马克思主义的“魂脉”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根脉”,江西中医药大学充分利用江西这片红土地上得天独厚的红色元素,提升校园文化建设
2024-04-22 10:01:00
陕西中医药大学:“四维并举”助推思政课建设提质增效
...。实施“激励支撑”工程,建立校领导、教育教学督导、马克思主义学院班子成员、思政课教师和学生参加的多维度综合教育教学评价工作体系。
2024-03-18 16:02:00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孙佳慧是北京中医药大学岐黄学院2021级中西医临床医学(华佗班)本科生,2024年全国青年马克思主义者培养工程专项班学员。曾获国家奖学金、2023全国大学生
2024-04-08 10:04:00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本报创刊三十五周年系列活动之一,纪念彭真同志题写本报报名中国中医药报社举办寻根走基层活动本报讯 (记者张 霄)《中国中医药报》创刊于1989年1月2日,报头
2024-04-22 10:56:00
...海中医药大学获悉,升级后的“岐黄中国”系列课程群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将中医药文化精髓中蕴含的哲学思想、人文精神融入思政育人。其中,“岐黄中国—文化基
2024-03-17 20:51:00
本文转自:中国中医药报尤吾兵是安徽中医药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专任教师,曾获安徽省教学名师,以及安徽中医药大学首届“本科教学突出贡献奖”、“心目中的好老师”等荣誉称号。同时担任中国辩
2023-11-13 08:14:00
更多关于健康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