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教育

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类别:教育 发布时间:2024-05-17 08:49:00 来源:每日看点快看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河北中医药大学创新医学生思政教育路径

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河北中医药大学师生展演自己策划编导的《走进红医——朱琏》红色话剧。 河北中医药大学供图

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河北中医药大学“红医铸魂”实践团进社区义诊,向居民宣传普及中医知识。 河北中医药大学供图

建好红色课堂,让思政教育“燃起来”;讲好红色故事,让党史学习常态化长效化;组建实践团队,让革命薪火“传起来”……近年来,河北中医药大学作为河北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本科中医院校,厚植本土红医文化,发挥红色育人资源优势,延伸红色育人半径,拓展红色教学时空,探索红医文化资源活化利用路径,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让师生在传承中强化认知,在文化中滋养浸润,在实践中体悟践行,激活红色文化育人的“强磁场”。

建好红色课堂,让思政教育“燃起来”

——坚持把“红色课程”贯穿到教学科研中,不断丰富拓展“大思政课”育人实践中的“红色元素”

打造行走的红色思政课堂。学校以红色文化育人为着力点,从丰富的红色资源中提炼“教育点”,从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中提炼“实践点”,让思政教育更鲜活。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做好常规思政课教学的基础上,开展题为“追寻红医冀忆、传承红医精神”“红医精神的历史渊源与时代价值”“红医之红”等理论宣讲,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听得进的方式提升“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学院的骨干老师走进乡村,与学生党员和老百姓共上一堂党课,把庭院广场变成“学习园地”;联合学校“青马班”学员前往保定唐县、华北烈士陵园、河北英烈纪念馆等地,指导学员在所到之处追寻红医足迹,追忆红医革命历史,访谈革命先辈,采撷红医故事,实现主题教育和党史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青马班”学员受教和更多师生受教的“三个结合”。

培育红医精神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的重要途径,学校非常重视、积极支持实践教学开展,将其纳入教学计划,通过顶层设计,建立贯穿大学阶段的实践课程。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学校注重燕赵中医药文化和红医精神两个品牌的打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并提高思想认识。通过亲身实践、广泛调研、撰写报告、研修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感受祖国发展、家乡变化、医疗医改政策、乡村振兴、红医精神等,在学思践悟中取得思政课教学实效。

编著红色辅导教材。在多年的授课中,学校采用多种形式不断将调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推动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如带领学生查阅各种史志资料、拜访专家学者、走访当事人或当地老人,通过实地调研,广泛搜集整理出革命战争时期在燕赵大地上形成的红医文化遗存,同时运用于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编写了《红医冀忆》《河北红医资源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等红色书籍。红色书籍融知识性、学理性、故事性、应用性为一体,成为学校进行思政教学的辅助教材和良好范本。

讲好红色故事,让党史学习常态化长效化

——将党史学习与立德树人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挖掘体现红医精神的史料素材、人物故事,推动党史学习入脑入心

用红色文化宣讲滋养“红色医生”。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培根铸魂与启润心智同行,传统文化教育与红色教育相融,通过举办“红医冀忆”宣讲报告会等形式,邀请高龄老八路军、红医学术传承人等,讲述红医先辈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激励师生坚定从医初心,汲取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争做有信念、有思路、有激情的冀中医生力军,以红医故事传递红医精神,让红医精神跨越时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

用“‘医’心向党”的身边故事引领示范。上好党史育人这门课,学校主动凸显青年学生的主人翁地位,“留一尺讲台给学生”,让青年带动青年,引导学生用青年的语言来抒发青春向党、学医向党的情怀。学校开展“在党旗下成长——党团队一体化传承”省级示范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党员、团员代表分别以自身经历为题,讲述党旗下的冀中医故事,发挥优秀学生的引领力,让青年学生赶有方向、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用红色文艺作品拓展党史学习方式。学校立足新时代背景,密切关注青年学生思想变化,积极鼓励创作红色文艺作品,在不断推动红医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的基础上,将学生红色文艺“思政”小课堂,融入党史学习大阵地。学校师生策划编导《红医铸魂》《走进红医——朱琏》红色话剧,原创《追寻红医冀忆,坚守学医初心》等红色系列漫画,演绎红医故事、传播红色文化,让广大师生在看、听、思、悟过程中,不断增强党史学习的体验度、鲜活性,在“身临其境”中真正触及思想、震撼心灵。

组建实践团队,让革命薪火“传起来”

——围绕红医精神,组建“红医铸魂”实践团,深入基层、步入乡村追寻红医记忆,跨省跨区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不忘初心,以红医精神服务社会。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专业特色优势,组织多支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社区农村,开展健康义诊等便民惠民服务,提供诊疗服务、健康查体、用药指导上千次,免费发放药品、宣传手册等,让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中医药服务;前往新疆开展调研和实践活动,让师生亲身感受“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提升民族自豪感。同时,围绕基层中医药需求和乡村振兴发展成就开展了社会调研,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中医药发展的成果。

科普宣传,发挥中医专业优势。实践团以传承红医精神为己任,走进社区,为居民提供零距离接触中医、感受中医的机会,不仅让社区居民深入了解中医、认识中医、体验中医,也提升了公众的中医药健康素养。活动中向居民普及中医药知识,并发放宣传册,有效提高了居民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

铸就品牌,深化实践育人成效。学校成立了“红医铸魂”实践团,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让思政课变得可观、可感、可行。开展社会实践,走进新疆开展国情考察,深入了解民族团结进步呈现的新气象,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相互交流学习与合作。实践团以传承红医精神为己任,形成实践日记5.5万余字,撰写调研报告2万余字,获评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河北中医药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学校将积极发挥医学专业优势,从党史中寻找红医元素,从医史中挖掘红色故事,从校史中追寻红色基因,推动燕赵医学发展与传承红医精神相结合,不断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的优秀中医药人才,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的贡献。

(文/李明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1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建设的临大模式。”扎根革命老区的临沂大学,充分发挥资源优势,将丰富的学术资源、生动的实践平台资源与临沂市厚重的革命文化资源相结合,深入实施“研究阐发工程”“铸魂育人工程”“文
2024-02-24 09:03:00
...来,江西现代职业技术学院马克思主义学院始终按照“大思政课”建设要求,以江西本土红色文化为依托,大力推进红色文化与思想政治教育之间的融合,将理论与实践相结合,实施“五红”铸魂“
2024-03-20 22:04:00
...作体系,推进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建设。”“大思政”背景下,大中小学思想政治教育一体化是党和国家对思想政治教育的殷切期望。进入发展新历史时期,思想政治教育(下文简称“思政
2024-01-26 06:12:00
...教育高质量发展,建设教育强国的重要引擎,对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实现全员、全过程、全方位育人具有重要意义。“大思政”育人格局下,将红色文化资源转换为数字化教育资源,是搞活思
2024-03-29 05:40:00
本文转自:新华日报陈宸思政课已成为当前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关键课程、核心课程、灵魂课程。“大思政”背景下,思政教育不应仅局限于课堂,同时应贯穿于教育系统工程的始终,形成明“
2024-01-05 06:04:00
...程”人选等省级人才20余人次。组建跨校团队,发挥自身资源优势,带动兄弟高校共同发展,促进思政课教学均衡发展。学校与江西农业大学、南昌航空大学、华东交通大学、南昌理工学院、江西
2024-03-18 09:42:00
传承红色基因,创新“145”思政教育路径
...十英烈”为代表的优秀红色校本文化,推动红色文化融汇思政课教育教学,构建起了“一个支点、四堂联动、五维实践”的特色教学方案。本期“智观·青春新实践——思政教育工作研究”融媒体行
2024-05-23 05:37:00
...挥好校外教育“实践育人、活动育人”的独特优势,聚焦思政教育,依托党建工作、节日文化、红色资源、少先队阵地“四位一体”,构建校外思政育人大课堂,形成校内外育人合力,助力学生形成
2024-05-31 09:32:00
...程、送宣讲、送活动、送展览、送培训等到学校。 以大思政课守正创新为关键,增强红色资源融入青少年理想信念教育实效。一是用好校外思政资源,推动校园文化涵育。坚持校内校外联合、线
2023-08-15 04:27:00
更多关于教育的资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