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河北日报
河北中医药大学创新医学生思政教育路径
发挥红色资源优势 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
河北中医药大学师生展演自己策划编导的《走进红医——朱琏》红色话剧。 河北中医药大学供图
河北中医药大学“红医铸魂”实践团进社区义诊,向居民宣传普及中医知识。 河北中医药大学供图
建好红色课堂,让思政教育“燃起来”;讲好红色故事,让党史学习常态化长效化;组建实践团队,让革命薪火“传起来”……近年来,河北中医药大学作为河北省唯一一所独立设置的本科中医院校,厚植本土红医文化,发挥红色育人资源优势,延伸红色育人半径,拓展红色教学时空,探索红医文化资源活化利用路径,构建“大思政”育人格局,让师生在传承中强化认知,在文化中滋养浸润,在实践中体悟践行,激活红色文化育人的“强磁场”。
建好红色课堂,让思政教育“燃起来”
——坚持把“红色课程”贯穿到教学科研中,不断丰富拓展“大思政课”育人实践中的“红色元素”
打造行走的红色思政课堂。学校以红色文化育人为着力点,从丰富的红色资源中提炼“教育点”,从现有的课程教学体系中提炼“实践点”,让思政教育更鲜活。马克思主义学院在做好常规思政课教学的基础上,开展题为“追寻红医冀忆、传承红医精神”“红医精神的历史渊源与时代价值”“红医之红”等理论宣讲,用学生听得懂的语言、听得进的方式提升“大思政课”铸魂育人、立德树人的实效性。学院的骨干老师走进乡村,与学生党员和老百姓共上一堂党课,把庭院广场变成“学习园地”;联合学校“青马班”学员前往保定唐县、华北烈士陵园、河北英烈纪念馆等地,指导学员在所到之处追寻红医足迹,追忆红医革命历史,访谈革命先辈,采撷红医故事,实现主题教育和党史教育、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青马班”学员受教和更多师生受教的“三个结合”。
培育红医精神思政课实践教学品牌。思政课实践教学是实现党的创新理论入脑入心的重要途径,学校非常重视、积极支持实践教学开展,将其纳入教学计划,通过顶层设计,建立贯穿大学阶段的实践课程。在思政课实践教学中,学校注重燕赵中医药文化和红医精神两个品牌的打造,让学生在实践中学习、感悟并提高思想认识。通过亲身实践、广泛调研、撰写报告、研修汇报、座谈交流等形式,感受祖国发展、家乡变化、医疗医改政策、乡村振兴、红医精神等,在学思践悟中取得思政课教学实效。
编著红色辅导教材。在多年的授课中,学校采用多种形式不断将调研成果融入教学内容,推动教学促进科研、科研反哺教学。如带领学生查阅各种史志资料、拜访专家学者、走访当事人或当地老人,通过实地调研,广泛搜集整理出革命战争时期在燕赵大地上形成的红医文化遗存,同时运用于高校思政课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中,编写了《红医冀忆》《河北红医资源与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研究》等红色书籍。红色书籍融知识性、学理性、故事性、应用性为一体,成为学校进行思政教学的辅助教材和良好范本。
讲好红色故事,让党史学习常态化长效化
——将党史学习与立德树人工作紧密结合,全面挖掘体现红医精神的史料素材、人物故事,推动党史学习入脑入心
用红色文化宣讲滋养“红色医生”。学校始终坚持立德树人,注重培根铸魂与启润心智同行,传统文化教育与红色教育相融,通过举办“红医冀忆”宣讲报告会等形式,邀请高龄老八路军、红医学术传承人等,讲述红医先辈救死扶伤的感人事迹,激励师生坚定从医初心,汲取奋勇前进的精神力量,争做有信念、有思路、有激情的冀中医生力军,以红医故事传递红医精神,让红医精神跨越时空,在新时代绽放出更加耀眼的时代光芒。
用“‘医’心向党”的身边故事引领示范。上好党史育人这门课,学校主动凸显青年学生的主人翁地位,“留一尺讲台给学生”,让青年带动青年,引导学生用青年的语言来抒发青春向党、学医向党的情怀。学校开展“在党旗下成长——党团队一体化传承”省级示范主题活动,鼓励学生党员、团员代表分别以自身经历为题,讲述党旗下的冀中医故事,发挥优秀学生的引领力,让青年学生赶有方向、学有榜样、行有示范。
用红色文艺作品拓展党史学习方式。学校立足新时代背景,密切关注青年学生思想变化,积极鼓励创作红色文艺作品,在不断推动红医精神进教材、进课堂、进师生头脑的基础上,将学生红色文艺“思政”小课堂,融入党史学习大阵地。学校师生策划编导《红医铸魂》《走进红医——朱琏》红色话剧,原创《追寻红医冀忆,坚守学医初心》等红色系列漫画,演绎红医故事、传播红色文化,让广大师生在看、听、思、悟过程中,不断增强党史学习的体验度、鲜活性,在“身临其境”中真正触及思想、震撼心灵。
组建实践团队,让革命薪火“传起来”
——围绕红医精神,组建“红医铸魂”实践团,深入基层、步入乡村追寻红医记忆,跨省跨区域开展社会实践活动
不忘初心,以红医精神服务社会。近年来,学校充分发挥中医药专业特色优势,组织多支社会实践团队深入社区农村,开展健康义诊等便民惠民服务,提供诊疗服务、健康查体、用药指导上千次,免费发放药品、宣传手册等,让老百姓不出家门就能享受到实实在在的中医药服务;前往新疆开展调研和实践活动,让师生亲身感受“一带一路”建设成果,提升民族自豪感。同时,围绕基层中医药需求和乡村振兴发展成就开展了社会调研,着力提升中医药服务基层的能力和水平,让人民群众真正享受到中医药发展的成果。
科普宣传,发挥中医专业优势。实践团以传承红医精神为己任,走进社区,为居民提供零距离接触中医、感受中医的机会,不仅让社区居民深入了解中医、认识中医、体验中医,也提升了公众的中医药健康素养。活动中向居民普及中医药知识,并发放宣传册,有效提高了居民对中医药文化的认知度。
铸就品牌,深化实践育人成效。学校成立了“红医铸魂”实践团,把“思政小课堂”融入“社会大课堂”,让思政课变得可观、可感、可行。开展社会实践,走进新疆开展国情考察,深入了解民族团结进步呈现的新气象,不断铸牢中华民族共同体意识。与北京中医药大学、中国石油大学等多所高校联合开展社会实践活动,相互交流学习与合作。实践团以传承红医精神为己任,形成实践日记5.5万余字,撰写调研报告2万余字,获评社会实践优秀团队。
河北中医药大学有关负责人表示,今后,学校将积极发挥医学专业优势,从党史中寻找红医元素,从医史中挖掘红色故事,从校史中追寻红色基因,推动燕赵医学发展与传承红医精神相结合,不断开创思政教育新局面,努力培养更多让党放心、爱国奉献的优秀中医药人才,为建设健康中国、增进人民健康福祉作出新的贡献。
(文/李明超)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4-05-17 13:45:04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