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汉魏易代之际文人为何脱离官场归于田园?
...,可以了解到社会变革会带来一系列思想启发,那么处于易代时期的魏晋南北朝究竟有哪些思想变化?思想变化具体有以下几点。社会批判思想:社会批判主要针对两个对象,其一是指官方哲学弱化,思想界就怀疑神学经学展开...……更多
田园诗人陶渊明卓越的成就与传承
...之后辞官归隐田园打下基础。陶渊明在二十岁的时候踏入官场,开始他的为官生涯,以求生计。而在官场动荡起伏十几年,喜好自然悠闲生活的陶渊明早已厌倦了那种充满利益算计的官场生活,最终还是选择辞官归隐田园,远离...……更多
元代诗人刘因归隐,造成他归隐的原因有哪些?
易代之际,伴随着山河破碎、百姓流离而来的就是文化的灭顶之灾。自女真兴起再到蒙古入侵,北方大地长期处于异族统领之下,传统学术之传受到威胁。好在金代统治者崇儒重道,以儒术治国,使北宋以来的儒学传统能流传...……更多
钱谦益去世后,柳如是是如何保护钱谦益家产业的
...是,又称河东君,明末“秦淮八艳”之一。柳如是是明清易代之际的著名歌妓才女,幼即聪慧好学,但由于家贫,从小就被掠卖到吴江为婢,妙龄时坠入章台,改名为柳隐,在乱世风尘中往来于江浙金陵之间。此外,柳如是有着...……更多
刘奕评《归去来》︱一部私淑鲁迅的陶渊明评论
...——汉末三国两晋文学史论衡》仍是把《述酒》作为隐喻易代的作品加以介绍,并说:“陶渊明在易代之际因东晋末代皇帝之非正常死亡而‘流泪抱中叹,倾耳听司晨’,守旧的倾向十分明显。”(676页)现在《归去来》中“觉...……更多
元朝时期妇女守节数量增多,与程硃理学对贞节的倡导有关
...妇诗文的创作者,或通过举荐进入仕途,或通过科举晋身官场,或落第教授乡里,他们大部分都是儒士,当然,张雨是例外。张雨(1283-1350字伯雨,号句曲外史),浙江杭州人,是一位道士,曾被荐为官,但他不愿还俗,后来与...……更多
聊聊陶渊明先后五次出仕
...争、新莽篡汉、光武中兴、三国割据、魏晋更替以及晋宋易代的滔天洪波——贯穿其间的是前仆后继的厮杀,血流漂杵的征战,机关算尽的阴谋。如果现实的世界是这个样子,那么,将历史尘封、将记忆删除,或许是对人类最好...……更多
陶渊明隐居之后靠什么生活
...说呢?因为在古代,很多时候社会风气并不是一直很好,官场更是黑暗,所以很多自诩儒雅的文人墨客都不愿意出仕,而是选择归隐山林,逍遥自在,陶渊明就是这样一个人。陶渊明儿时丧父丧母,家道中落,只得和妹妹相依为...……更多
钱谦益降清又反清,他为何反复无常?
...朝万历三十八年(公元1610年)高中进士第三,从此步入官场。直到崇祯十七年(公元1644年)担任南明弘光朝的礼部尚书,钱谦益也曾在宦海中沉浮二十余年。这么长时间的宦海生涯,都没能混到个“名臣”头衔,他做官显然是...……更多
一代文坛巨匠山水诗人谢灵运,最后是如何“作死”自己的?
...可以继承祖业安心在文学上继续深造的他,却有心在政治官场中施展拳脚。在文采诗情颇有建树的他,拥有着读书人所独有的傲气,在被封为“太子左监门率”之后,他觉得这只是一个掌管门禁的小官,难以施展自己的抱负而郁...……更多
一个被弦诵几百年的伟大戏曲家——汤显祖
...,原本是等待晋升中央官衙高位的好机会,因他不愿接受官场结党笼络,自请了一个主管祭祀的闲差——南京太常博士。1584年7月,汤显祖从北京启程到南京太常寺报到,正式开始了他在南京陪都的仕途人生,这一年他已经35岁...……更多
聊聊王朝更替下的辗转人生
...慧对于处在各势力缝隙中的辽人群体来说却是必备。明清易代以后,剃发辽人这一活跃一时的群体并未消失在历史长河中;八旗汉人的主体即是不同时期归附、投降后金/清朝的辽东人丁。辽人早于关内汉人归顺,其心理状态也...……更多
李岩与牛金星:李自成身边的重要谋士
...从贼(归降农民军)”的,读书之人特别是一只脚已踏进官场的人士普遍认为农民军是杀人越货的盗寇,不愿与之相提并论,而总是想靠刻苦攻读、求取功名而跻身官场,成为一个能光宗耀祖并能取得荣华富贵的文职官员。所以...……更多
徐世昌:清朝末年的东北王与官场智者
光绪三十三年,52岁的徐世昌终于担任东三省的第一任总督,手握北洋第3镇精兵,成为清朝末年早期的东北王,镇守着大清王朝在关外最后的退路,因为管辖着清朝的龙兴之地,也被视为清朝九大疆臣之首。自从光绪十二年科...……更多
谈北宋时期士人的华山隐逸思想
...对于“世外桃源”的描写都是归隐的文人所作,这对那些官场失意的人们是最有安慰作用的,寄情山水,将内心的愤懑存放于无限的江山之中,独特的田园诗词风格成为时代流行的文笔。历朝皇帝都是注重贤人的寻求,归隐山林...……更多
...人”的特殊史料。“游走”的复杂面向与人生选择因明清易代,文人“游走”的动机更为多元,呈现出复杂的人生选择面向。他们登山赴水,与自然为友,甚而苦游、穷游,以“浪迹”行为自虐自苦。顾炎武曾在“游”中数谒明...……更多
杜甫因为穷,居无定所而忧伤?那是你太不了解杜甫
...(三国末期晋灭吴的名将)之后杜氏便是上品士族,屹立官场士族数百年,到他这一辈,祖父闻名诗坛,父亲官场得意,杜甫既是官宦子弟又是豪富才子。如果把杜甫和被掀翻的茅屋、拿衣服换酒、吃了上顿没下顿、一生穷困潦...……更多
伴随着明清易代的历史巨变,身为“夷狄”的满洲贵族入主中原,以游牧渔猎为特质的满洲文化直入中原农耕汉文化区,于是,异质的满、汉文化发生了由碰撞、调融到整合的历史性衍变。在这一文化演绎的进程中,“明遗民...……更多
王庭筠:金代著名文学家、艺术家,一生官海浮沉留下不朽盛名
...参与的唯一一次政治斗争,最终导致被罢免。王庭筠一生官场沉浮,仕途坎坷。在章宗晚年关于宰辅的站队问题上,王庭筠因支持完颜守贞而遭受牵连。承安元年(1196)正月,因为赵秉文的上书使得王庭筠被降官职,杖六十,...……更多
陶渊明的《责子》:一个父亲的苦口婆心与期望
...地认识到了仕途的种种不如意。那些他年少时无法想象的官场险恶与颠沛流离,在这十几年的官场生涯中尽收眼底。可以说,陶渊明逐渐看清了人情世故的种种虚与委蛇。三、三段姻缘中的期盼与失去,陶渊明的婚姻之痛如果说...……更多
徐庶来到曹营后为何突然销声匿迹了?
...经去世,他对这个乱世已经感到厌烦,只想找个地方归隐田园,了却余生。一日在闲走之时,发现数只野狼正在袭击一个农夫,徐庶赶紧拔出宝剑赶走野狼。而那个农夫早已被野狼撕咬得面目全非,已经去世。徐庶发现,这个农...……更多
细品古人进退取舍的智慧权谋
...年758年,南浦尉张志和以“亲丧”为由脱离了风波险恶的官场,从此隐居苕溪,扁舟垂纶,春浮三江,夏泛五湖,渔樵为乐,并写下了这首脍炙人口、传吟世间的《渔歌子》。暮春时节,桃花纷纷,清溪一弯,正是鳜鱼板籽回游...……更多
悬疑电影《母亲的直觉》:剖析真相 扣人心弦
...”。余雅琴表示“这部电影有强大的剧情张力,观众很容易代入生活经验去解读。”鲁豫还提醒观众“这段完美主妇生活的崩塌,虽然诱因是孩子的去世,但其实很多细节都表明这种崩塌迟早会发生,压抑的气息早已藏匿在完美...……更多
她是明朝最值得敬佩的风尘女子,在乱世中仍坚守底线
...这几段感情最终都以悲剧收场。直到她遇到了才华横溢却官场失意的钱谦益,她才觉得自己找到了愿意相守一生的人。当时的钱谦益已年近六十,在初识柳如是时,她正一身男装扮相,自称“柳儒士”,当时他并没发现对方的女...……更多
《明遗民录》:不为人知的遗民传奇
本文转自:北京晚报▌黄西蒙明清易代之时,很多文人都无法接受明朝灭亡的现实,有人奋起反抗,至死不肯投降清朝;有人归隐田园,逍遥世外,在内心仍坚守对明朝的忠诚;还有人隐忍地活下来,私下著史,怀念故国。这...……更多
苏轼被贬黄州后究竟经历了什么?
...黄州前后有着明显的区别。诗案之前,多是自己对人生和官场的豪情满怀,以及对山水田园的大爱之情,其豪放和恣意也是由心而发,是最能体现作者人生价值取向的时候。苏轼居黄州时生活清苦,没有俸禄,变亲自开荒耕种。...……更多
浅聊五凉时期的河西文化与文学
...文学是中国文学史上的一个重要时期。在这个时期,众多文人涌现,创作出了许多具有时代特色和地域特色的文学作品,这些作品丰富了中国文学的内涵,也为后人留下了宝贵的文化遗产。在五凉文学中,我们可以看到实用性和...……更多
文人误国?苏辙一篇文章掐断大宋复兴希望
...再次参加科举,获得了四等的好成绩,从此开启了自己的官场生涯。当时苏辙的文章具有很大的批判性,他直接就批判了宋仁宗的一些不足之处,不仅没有受到责罚,还因此被任命为秘书省教书郎。由此可见看出,苏辙这个人不...……更多
...光发热,用自己的才华来证明自己。晚年的王维,更是对官场失去了兴趣,他的心,早已飘向了那片他热爱的山水。王维一生潜心诗画,又对佛禅推崇备至。他的诗歌内敛平和,符合统治阶层的审美,所以备受欢迎。虽然我们今...……更多
张一南:女诗人成为高级妃嫔
...合法性”。比起班婕妤的谨重守礼,徐惠更多地表现出了文人的清高风骨。看似简单的几个字,却是不那么容易写出来的。徐惠敢这样写,也反映出李世民对她的宠爱、纵容,乃至隐隐的敬畏。徐惠并没有什么和皇权关系密切的...……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本文转自:吉林日报吉林机器制造局旧址:“老厂新生” 焕发活力本报记者 裴雨虹吉林市,一个名字里藏着故事的地方。1673年
2024-06-25 02:36:00
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
本文转自:甘肃日报【重推】中国民间的皮影造型艺术环县道情皮影 环县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中心供图 “中国皮影之乡”环县风光 资料图王杰文魏力群是中国皮影艺术研究领域的著名专家
2024-06-25 06:36:00
福州永德会馆:见证“无永不开市”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王春泉 张丽婷永德会馆正面图会馆是中国旧时同乡或同业的人在各城市设立的联络机构,主要以馆址的房舍供同乡
2024-06-25 07:16:00
鳌峰书院:清代城郊型书院园林建置的起点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杨陈宸 杨静鳌峰书院现存的假山与亭在福建诸多书院中,最负盛名的当数“四大书院”之首的鳌峰书院,鳌峰书院是由理学大家张伯行创建的集教
2024-06-25 07:16:00
《近世社会的形成》
本文转自:福建日报《近世社会的形成》王章伟 著 四川人民出版社宋代是中国近世社会形成的关键时期,本书从“士族”与“民间信仰”两大范畴分析其中的巨大变化
2024-06-25 07:22:00
明成祖朱棣有哪些轶事典故
朱棣,即明成祖,明朝第三位皇帝,明太祖朱元璋第四子,在位共二十二年,年号“永乐”。朱棣早年封燕王,后通过“靖难之役”夺取皇位
2024-06-24 21:53:00
陈友谅为何会与朱元璋在水上进行决战
鄱阳湖之战又称鄱阳湖水战、鄱阳湖大战,是元朝末年朱元璋和陈友谅为争夺鄱阳湖水域而进行的一次战略决战,决战以朱元璋的完全胜利而告终
2024-06-24 21:55:00
朱元璋的子孙真的吃垮了大明江山吗
明太祖朱元璋认为宋、元灭亡的一个重要原因是“主弱臣强”,朝廷得不到宗室藩屏。以史为鉴,太祖制定了一套封藩制度,并从洪武三年开始
2024-06-24 21:55:00
诸葛亮并没有杀马谡,马谡到底是怎么死的
在罗贯中的《三国演义》里,记载着诸葛亮“挥泪斩马谡”的精彩故事,以至于至今的民间戏曲,和人们的口口相传都认为诸葛亮真的斩了马谡
2024-06-24 21:56:00
明朝阉党焦芳,为何最后竟能善终
焦芳,字孟阳,河南泌阳县人(今属河南驻马店),明朝阁臣、阉党。明朝天顺八年(1464)进士,官至少师兼太子太师、华盖殿大学士
2024-06-24 21:57:00
简介明朝开国名将邓愈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1:57:00
历史上徐寿辉是什么人
公元1364年,惊天动地的鄱阳湖大战最终落下帷幕,仿佛是三国演义的再现,铁索连环和火烧赤壁终归扭转了战局,陈友谅这个罕见的强人终于倒下
2024-06-24 22:00:00
简介明朝著名宦官王振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1:00
嘉靖的3个皇后为何结局一个比一个惨
嘉靖从小就很聪明,父亲教他读书,几次下来他就会背诵了,后来稍微长大一点,父亲便让他学习参加王府的祭祀和典礼,因此他对各种礼仪和规范流程十分熟悉
2024-06-24 22:02:00
简介明初重臣杨士奇
明朝(1368年―1644年),中国历史上的朝代,明太祖朱元璋建立。初期建都南京,明成祖时期迁都北京。传十六帝,共计276年
2024-06-24 22:03: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