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苏轼一首旷达之词,百读不厌,最后两句更是惊艳千年
曾经有人在网上做过一个调查:问若是回到唐宋时期与一位文人共度一生,你会选择跟随哪位文人?而在众多的答案之中,点赞最多的一条为跟随苏轼。其实,作为中国文化至盛的朝代唐宋时期大家辈出,如李白、杜甫、辛弃...……更多
苏轼《水调歌头》写的亲情还是爱情
...人翱翔于九天,无拘无束,放映到了词里,表现出来一种旷达。“转朱阁,低绮户,照无眠。”苏轼醉了,不能眠,只能辗转在朱阁之间,在窗户之下穿梭,没有想要睡意,很平常的词句。不过对于这几句却是说,它描述的是月...……更多
苏轼的贬谪人生:磨砺与豁达之旅
...的,生活的痛苦击败不了他,仕途的不如意也将他越磨越旷达。那么苏轼宦海起伏的一生到底有哪些深刻的事件给予他磨砺与豁达呢?他的思想从来便是如此达观乐天吗?我们普通人又从中能寻找到哪些可借鉴和启迪呢?一切或...……更多
读《赤壁赋》,看苏轼怎样安然渡过大起大落的后半生(203)
...想感情,从而超脱了人事烦恼,成为一位宠辱不惊的胸襟旷达的豪迈者。元丰7年(1084年),神宗去世,哲宗8岁继位,祖母太皇太后高滔滔临朝听政。高滔滔(1032一1093年),英宗皇后、神宗之母、哲宗与徽宗祖母。她知人善任,励精...……更多
苏轼出于对佳人的赞美和对爱情的羡慕,写下一首词流传千古
...巩被贬得愧疚和关心。苏轼所写的关于王巩的诗词中,有一首尤为独特,那就是《定风波·南海归赠王定国侍人寓娘》。原来,王巩家中一直豢养着几位年轻貌美的歌女。乌台诗案以后,他遭到贬谪,家中的妻妾,仆人,歌女都...……更多
苏轼被贬黄州后究竟经历了什么?
...段重要时光。在这里,他的心态得到进一步的锤炼,直至旷达。在这里,他的文学造诣达到顶峰。在这里,他能感受生活的另一番乐趣。苏轼与黄州颇有渊源,他为何会来到这里呢?苏轼是被朝廷贬谪至此。“乌台诗案”之后,...……更多
苏轼的冬至:井底微阳回未回
...,既表达了他不为仕途坎坷的处境左右,始终执着生活的旷达情怀,又体现了他对凡夫俗子趋炎附势行径的鄙视,显示出千古一人独特的情趣和不拘泥于世俗的风格,寓意颇深。 ……更多
苏轼与欧阳修竟然是姻亲关系,两家喜结秦晋之好
...婚于欧阳棐。苏迨虽少时多病,但聪颖异常,且有父亲的旷达之风,苏轼颇赏其诗,做主将其联姻于欧阳家。鉴于两家数十年亦师亦友的亲密关系,年已古稀的薛夫人应允将尚待婚配的欧阳棐之女十四娘许配给苏迨。这门亲事也...……更多
...,犹如一幅水墨画卷,舞出苏东坡九死不悔的倨傲之心,旷达豪放的青云之志。随后,诵者东坡出场,一首《江城子·密州出猎》直抒胸臆,“狂”态毕露,慷慨激愤,恢宏气象,东坡思想和精神穿越千载奔涌而来。演出过程中...……更多
自意本杭人——苏轼与杭州的千年遇见
...刻有苏轼任密州知州时所作《留别释迦院牡丹呈赵倅》诗一首,上方书刻“感花岩”三字。杭州还保存着被誉为苏轼四大名碑之首的《表忠观碑》,苏轼撰文并书丹,宋神宗元丰元年(1078)刻立(四石两面),明代嘉靖年间重...……更多
介绍一个通读速读《二十四史》的办法
...很早就有了。那提出这个办法的人是谁呢?是北宋文学家苏轼,就是一直在流放路上的那位。所谓文史不分家,苏轼要搞文学,那他就难免要接触史料,去读史书。那苏轼爱读史书么?答案是不爱读,不仅不爱读,甚至还有点抗...……更多
...最后阶段,朝云一直陪伴在旁,令他非常感动。他曾写下一首《朝云诗》,说:不似杨枝别乐天,恰如通德伴伶元。杨枝指代唐代诗人白居易的侍妾——樊素。白居易晚年时,病痛加身,于是让宠妾樊素离开。朝云不似樊素,一...……更多
《中华文脉•经典围读会》长江季回归,梁家辉、保剑锋、华宵一含泪读苏轼
...抚琴、饮酒赋诗的和美图景。正是在这里,他写下人生第一首佳作《牛口见月》,“山川同一色,浩若涉大荒”,以对自然美景、广阔天地的敬畏与感叹,映射出其对人生的初步理解与感悟。然而,待苏轼再过宜宾,已是母亲程...……更多
苏轼参透了人生的一首词,读懂受益终生
...最有影响力的人物之一,遍观其洋洋洒洒的诗词作品,每一首都影响非凡,而他的很多词作,更是冲向豪放词高峰的绝佳圣品。苏轼在文学上的天赋,在儿时便从很多地方展现了出来。当其他孩童还在玩泥巴、玩过家家的时候,...……更多
苏轼笔下最自恋的一首词,其中哪5字如今已成耍酷金句
...他读书的年轻学子潘大临要赴省参加考试时,他便写下了一首词鼓励。 可没成想这首词却成为了苏轼笔下最自恋的一首词,其中有5个字能让人笑喷,但如今已成耍酷的金句。被改变的命运言论不能自由,何谓盛世乎?封建社会...……更多
“乌台诗案”的祸源,竟出自苏轼的一首词
...不知。差点让苏轼惨遭正法的乌台诗案,祸端竟出自他的一首诗词。那苏轼的这首作品,到底因为何故触犯圣怒呢?说起这件事,先和大家简单聊聊北宋时期由王安石主导的熙宁变法。北宋熙宁二年(公元1069年),宋神宗任命...……更多
共忆东坡 这部现代舞诗剧带你感受当代人与东坡的精神契合
...的精神契合点:生动积极与充满深爱,从人间悲欢到乐观旷达,彰显一往情深之动人品质。该作品的总制作人刘鹏表示,东坡精神是中国精神的重要组成部分,将“东坡精神”搬上舞台,是对绵延五千年中华传统文化的致敬,用...……更多
苏轼为三任妻子写的三首悼亡词,哪一首最让你感动
...大幸事,不啻于伯牙之于子期的高山流水之美。你认为哪一首最让人感动呢?欢迎朋友们指教。 ……更多
...颍谁雌雄”……欧阳修在颍州写下了十首《采桑子》,每一首开篇都是“西湖好”,苏轼除了留下千古佳句,还曾推动颍州西湖的疏浚治理。岁月悠悠越千年,欧苏仍是当代阜阳重要文化名片之一。古颍州西湖因黄河决口而淤塞...……更多
苏轼携妓登佛门,差点引起群殴,他急中生智写下一首词
...战。大通禅师愠色爬上脸,很不高兴。苏轼不慌不忙写下一首词作,交给随同而来的歌妓吟唱,顿时禅院里飘起了悠扬的墨香。《南歌子》师唱谁家曲,宗风嗣阿谁。借君拍板与门槌。我也逢场作戏、莫相疑。溪女方偷眼,山僧...……更多
满架葡萄一院香
...以及战士们痛快豪饮的场面,将战士们将生死置之度外的旷达、奔放的感情表现得淋漓尽致。可见,葡萄酒是古人非常喜爱的美酒之一。南宋诗人杨万里写下一首非常风趣的《葡萄干》:“凉州博酒不胜痴,银汉乘槎领得归。玉...……更多
苏轼的被贬之路与文学之巅
...谓的山珍海味,而是一种过程,一种境界,试问,他这种旷达的心境,千百年来,能有几个?最后,再说说苏轼的兄弟情吧。苏轼与苏辙从小一起读书的事情,在文章的开头就有说过。其实,他们不但是兄弟,还是难得的知己。...……更多
乌台诗案背后的风云:苏轼与沈括的交锋及其文化影响
...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这是一首记录出游的场景,游兴正酣时大雨不期而至,同行狼狈,苏轼却听着雨打树叶声,一边吟啸一边在雨中缓行。虽然只有一根竹杖,一双草鞋,他却走出了马上飘飞的感...……更多
...一样,从年轻到苍老,从轻快到缓慢,从意气风发到超脱旷达,他用自己的情趣与万物和解,创作了大量流传千古的诗词。他没有一直骑在那高高的马背上,但他有着自己的“马”上人生! ……更多
他战胜苏轼拿下状元,却仅一首诗传世
...的人击败了苏轼等四位文学家当了状元,但是章衡却只有一首诗传世。然而对于皇帝将章衡封为状元这件事,苏轼也十分服气。神仙混战的科举自从唐朝确立科举考试的制度以来,为统治者甄别遴选人才提供了非常重要的渠道,...……更多
此心安处是吾乡 “寻路东坡——大型人文采访活动”今日启动,封面新闻九路记者带你重走东坡路
...。长恨此生非我有,初到黄州的苏轼颤栗而谨慎,但超然旷达的他总能苦中作乐。开荒地,自号“东坡居士”,闲来无事以美食为趣,自笑平生为口忙。大量名篇诞生于黄州,三咏赤壁成绝唱。杭州苏东坡纪念馆元祐四年,历经...……更多
读懂了苏东坡的龙井虾仁,就读懂了宋朝风韵
...惊艳了杭州。很显然,这样清鲜淡雅的菜品,只适合疏淡旷达的心境,烈火烹油、浓油赤酱,更适合春风得意、鲜花着锦;烧酒羔羊、脍炙鸡豚,更适合借酒浇愁、狂放度日。没有一颗沉静淡然的心,没有一分深藏于心中的静气...……更多
苏轼专门为歌姬的脚写的词,读完令人肃然起敬
...巫了。这首词是苏轼平生362首词作中的“俗气”之作,是一首咏足词。都知道古代流传三寸足,苏轼这首词专门为歌姬的脚而写,词的名字叫《菩萨蛮·咏足》。此词一出,苏轼是没少被批,南宋胡仔在《苕溪渔隐丛话》中批此...……更多
他因思念亡妻作下此诗,让人读来不禁泪流满面
...读书的时候一定都背过著名词人苏轼的词,其中就包括这一首《江城子·乙卯正月二十日夜记梦》:十年生死两茫茫,不思量,自难忘。千里孤坟,无处话凄凉。纵使相逢应不识,尘满面,鬓如霜。夜来幽梦忽还乡,小轩窗,正...……更多
苏轼:文坛的全能才子与艺术天才的完美结合
...“呵呵”!今天小解就为大家带来苏轼的另一天才之作,一首十分神奇的新颖宋词。苏轼只写下了这首词的一半,另一半自然成形,随之出现,精巧绝妙。可能他不是写此类诗词的第一人,但这首词堪称其中精品,接下来我们一...……更多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数有战功,看来有关羽张飞在就是好,容易立功。先是试守平原令,后领平原相。这里的平原令就是平原县的县令,而平原相就是平原国相
2024-06-25 18:07:00
当时到处都是黄巾和反贼,官府也到处都在募兵,所以在路上遇到去丹杨募兵的都尉毋丘毅,便一起同行。走到下邳的时候遇到了反贼
2024-06-25 18:07:00
刘备自小有大志,此时便带着他那群小弟,跟随校尉邹靖去讨贼。可是他第一次上战场就差点战死了,受伤后装死躺在那里,等贼人都走了
2024-06-25 18:06:00
陈胜吴广起义时,范增已经70岁,项梁率8000江东子弟兵渡江西进时,范增主动投军。当范增、项梁、刘邦等相会于薛地时,陈胜已经被杀
2024-06-25 18:11:00
当时刘备自己只有一千多兵,外加上一些杂胡骑和饥民有几千人,但那些都是乌合之众,上战场不顶用。所以当陶谦说要给刘备四千丹杨兵的时候
2024-06-25 18:07:00
并且自小没爹,只能与母亲贩履织席为生。虽然家庭条件不富裕,但他母亲还是送他去跟卢植学习,那年他十五岁。不过刘备不爱读书
2024-06-25 18:08:00
少年时的甄宓就显露出与其他孩子不同的灵慧之气。其他孩子在院中玩耍的时候,她却泡在书堆里,手不释卷,小小年纪已经是一身书卷气
2024-06-25 18:09:00
也就是在此时,曹操对刘备说:“今天下英雄,唯使君与操耳。本初之徒,不足数也。”刘备听完吓得筷子掉到地上。汉代时对刺史称为使君
2024-06-25 18:07:00
“众口铄黄金,使君生别离。念君去我时,独愁常苦悲。”不知,当日的她是怀着怎样凄绝悲愤的心情写下了这首诗,一生所爱敌不过别有用心之人的几句谗言
2024-06-25 18:10:00
公元前206年,陕西临潼鸿门,历史上最惊险的饭局——鸿门宴上,之后范增召项庄舞剑,意图刺杀刘邦。刘邦逃脱之后,范增长叹一声
2024-06-25 18:11:00
甚至认为乡党名族出身的正妻任氏性急善妒,不听劝阻将她休弃。自此以后,甄宓成为曹丕名正言顺的正室夫人,一时之间风光无两。她也曾心中窃喜
2024-06-25 18:09:00
当时,项羽与刘邦是楚怀王手下的两大军事集团,楚怀王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实则是想挑起两大集团的争斗。一旦杀死刘邦,项羽将彻底的真正的一家独大
2024-06-25 18:12:00
楚怀王曾有约定,“先入定关中者王之”。刘邦率先攻入关中,打下咸阳之后。当项羽到达函谷关后,刘邦军不准楚军入关,楚将英布等以武力破关直入
2024-06-25 18:12:00
“康熙擒鳌拜”,影视剧已经多次上演,不可否认的是,康熙是用“诡道”擒获鳌拜的,若是光明正大地对垒,康熙即使能获胜,恐怕也不会那么轻松
2024-06-25 18:16:00
顺治十八年,年仅24岁的顺治帝驾崩,虽然顺治之死在历史上充满争议,但根据《清史稿》的说法,顺治帝是病逝。临终前,顺治下了罪己诏
2024-06-25 18:16: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