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正处于一个信息大暴发的时代,每天都能产生数以百万计的新闻资讯!
虽然有大数据推荐,但面对海量数据,通过我们的调研发现,在一个小时的时间里,您通常无法真正有效地获取您感兴趣的资讯!
头条新闻资讯订阅,旨在帮助您收集感兴趣的资讯内容,并且在第一时间通知到您。可以有效节约您获取资讯的时间,避免错过一些关键信息。
本文转自:重庆晨报
江北区八中宏帆校区初二年级7班 陈彦竹
指导老师:王艺婷
人们常夸赞东坡先生的豪放潇洒、乐观豁达。可东坡先生并不是所谓的神仙,他人生低谷时又是如何战胜那些困苦艰难的呢?
都说马是诗人的挚友,苏轼的一生也少不了“马”。
少年时期的苏轼也定是怀着“春风得意马蹄疾,一日看尽长安花”的壮志豪情吧!年仅21岁的他便与弟弟苏辙同科进士及第,苏氏父子三人一下子名震京师。不料,母亲病逝,他与弟弟只好奔丧归里。可没几年,父亲又病逝,他再次与弟弟苏辙返乡。好不容易还朝,却遇王安石力推新法,朝中的许多师友都因反对新法而被迫离京。苏轼也因谈论新法弊病之“过”,自请出京任职。在他任职湖州知州的三个月中作了首《南歌子》:
雨暗初疑夜,风回忽报晴。淡云斜照著山明。细草软沙溪路、马蹄轻。
卯酒醒还困,仙村梦不成。蓝桥何处觅云英。只有多情流水、伴人行。
此时的苏轼,内心关于宦海浮沉的感受,与人生不得成仙而去的感慨都呈现于此作中。他联想雨后溪边行人骑马的情景,那马蹄轻快的马儿多像曾经意气风发的自己啊!然时下新旧矛盾日趋尖锐激烈,又因所写的《湖州谢上表》被新党人断章取义,诬陷入狱,引发著名的“乌台诗案”。
出狱以后,躲过一劫的苏轼被贬到了黄州,在那儿担任团练副使的第三个春天,他写下了这么一首诗,甚是出名,那便是《定风波》:
莫听穿林打叶声,何妨吟啸且徐行。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
料峭春风吹酒醒,微冷,山头斜照却相迎。回首向来萧瑟处,归去,也无风雨也无晴。
这天,苏轼与朋友春日出游。不料,风雨忽至,换作别人或许应是深感沮丧才对,可他却毫不在乎,借雨中潇洒徐行之举动,豪放地写下了“竹杖芒鞋轻胜马,谁怕?一蓑烟雨任平生。”此时的苏轼显然已不在马背上高高在上了,但他的竹杖和芒鞋仍轻捷得胜过马。他虽仕途不顺,身处逆境也处之泰然,从未放弃热爱生活,这是许多人做不到的豪迈与潇洒。
苏轼的一生像一匹马一样,从年轻到苍老,从轻快到缓慢,从意气风发到超脱旷达,他用自己的情趣与万物和解,创作了大量流传千古的诗词。他没有一直骑在那高高的马背上,但他有着自己的“马”上人生!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12-25 05:45:02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