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头条热搜
...渚人建造的水利设施比大禹治水还要早1000年良渚文化是新石器时代晚期长江下游环太湖流域一支考古学文化,距今约5300-4300年历史。良渚古城遗址是良渚文化的权力和信仰中心。良渚遗址在申报世界遗产时的总面积为14.33平方公...……更多
米酒、汤圆、糍粑、麻团跟古代战争有什么关系吗
...材料!石头硬度高、取材便利、抗“击打”能力强。早在新石器时代就被人们所采用了!但是,石头肯定不能单纯地垒在一起,最早的人类采用的是黄泥。将黄泥堵塞在石头的缝隙中用于黏合,增强了城墙的强度,然后黄泥最大...……更多
葛天氏生活在什么时期
...化特点。首先,需要明确的是,葛天氏生活在古代中国的新石器时代晚期,距今约有5000年左右的历史。据史书记载,葛天氏是一个以农业为主的部落,他们善于利用自然资源进行生产和生活。同时,葛天氏也是一个勇敢、聪明...……更多
读《何以华夏》随感
...,原始先民有了更大的生存空间选择,由此,人类开始了新石器时代以来第一次迁徙浪潮。地球在进入全新世大暖期后,曾在距今8200年、5200年和4200年,三次出现世界范围的气候突变。每次突变干冷气候都会持续数百年甚至更久...……更多
2023年度浙江考古重要发现揭晓!杭州一地入选
...划分为良渚文化时期、宋元、明清及近现代四个阶段,以新石器时代遗存最为丰富。共发掘清理良渚文化时期灰坑、墓葬、柱坑、石器堆等遗迹200余处,历史时期墓葬、灰坑、灰沟等遗迹10处。出土遗物3.7万余件,以新石器时期...……更多
以骨论古,将骨论今:2022年人类骨骼考古盘点
...鲁家河西塬墓地、陕西咸阳蒲家寨墓地、浙江良渚钟家港新石器时代遗址、云南段家坪子墓地等墓地或遗址的出土人骨进行了详尽的形态学记录。对于颅骨形态的研究,主要使用观察测量及统计学的结合分析,探讨当时人群形态...……更多
为何现代人几乎拉不动古人的弓箭
...战争的重要武器。最早的弓箭可追溯到距今约3万年前的新石器时代。当时,古人就开始使用简单的木质弓箭来打猎。在河南峡谷发现的穿孔石镞,证明了中国大地上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有弓箭的使用。弓箭起源于新石器时代的中...……更多
什么叫线粒体DNA呢
商朝是我国奴隶制发展的顶峰,它的前身源自新石器时代聚居在我国东北地区的商部落。现代考古已经证实,中华文明的早期形态犹如“满天星斗”,在我国的四面八方同时存在着发展水平相近的众多文明,它们以各自的血缘...……更多
华夏和三苗的战争,加速了夏朝的建立
...家岗文化、大溪文化、屈家岭文化、石家河文化等著名的新石器时代文化。从前3000年开始,中国开始向阶级时代过渡,文明的曙光开始出现,而长江中游一带也出现了许多早期城市遗址,目前考古发现的就有20多座,可见当时苗...……更多
重磅!2022年全球十大考古新发现揭晓
...酒的证据。金银制管状器美索不达米亚艺术作品约旦发现新石器时代的狩猎神殿约旦侯赛因本塔拉勒大学考古学家Mohammad Tarawneh和法国近东研究所的Wael Abu Azizeh领导的考古团队,在约旦东南部的沙漠高原调查时,发现了一座“独...……更多
2022-12-16 19:04新发,重磅,考古,全球
普定穿洞遗址:新发现丰富人类活动史
...据显示,穿洞遗址年代跨越旧石器时代中期末段、晚期和新石器时代。”贵州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副所长、普定穿洞遗址考古领队张兴龙告诉记者,据目前考古资料初步判断,在距今5.5万年以前,穿洞有了最早的人类活动,此后一...……更多
两会看中国之此物怎讲|贵州人的石锤,真能窥见人类文明“第一步”
...体精磨,色泽红润,石质如玉,带你一眼穿越亿万年,从新石器时代,看多彩的贵州。新石器时代,深谙石料挑选之道的古人学会了磨制技术,发展出了精细化的石器工具体系。石锛、石斧等“磨制石器”一跃成为当时的“顶流...……更多
西周和春秋时的巢国,真是传说中的“有巢氏”之后吗?
...合考古发掘的情况看,巢湖附近早在夏商两代甚至更早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比较兴盛的人类聚落,他们可能在商代后期发展到了城邦时代,也是商王承认的南方方国之一。不过西周时这个巢国究竟是当地新石器时代的文明中...……更多
...2023年度山西重要考古新发现最终揭晓:晋城沁水八里坪新石器时代遗址、运城夏县辕村新石器至夏商时期遗址、运城平陆良庄夏时期遗址、运城闻喜上郭-邱家庄东周遗址、大同平城区铁牛里北魏遗址、临汾霍州陈村金元明瓷窑...……更多
(上接第一版)如今的“多彩贵州”,早在新石器时代就初露端倪。范同寿认为,繁荣的贵州新石器时代文化,既是中国南方同样有着辉煌史前文明的见证,又以它独特的文化个性及与贵州境外不同文化的内在联系,启发我们...……更多
...云港古代石刻艺术特展”在连云港市博物馆展出,年代自新石器时代至清代,不少石刻、拓片精品令人叹为观止。在一张石刻拓片上,记者看到上面绘有人面、农作物、鸟头、兽面、星象及太阳等符号。“这是将军崖岩画,也是...……更多
中华冷兵器之斧与钺,刑掌生杀之权,冠为百兵之武
...明人类至少在150万年前就有了制造斧具的悠久历史。进入新石器时代之后,人类使用工具的能力得到了进一步的提高,斧的制作技术也从打制石器过渡到了磨制石器时代,并且出现了可以绑在石斧之上的木柄。作为新石器人类最...……更多
“九隆传说”的诞生地(二)
...的漫长的过程。它通常会发生在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时代向新石器时代过渡或者更晚时期。一般而言,人类社会从旧石器时代过渡到新石器时代,特别是到了新石器时代的末期,农业和畜牧业势必替代采摘和渔猎业,成为人类生活...……更多
先人 是如何加工粮食的呢
...古老的方法——石棒和石磨加工法。在距今约7000多年的新石器时代,先民们已经学会用石块制造成石棒和石磨。比如在河北省武安磁山遗址中,专家们不仅发现了数以十万计的粮食,而且还出土了100多件不同大小组合的石棒和...……更多
河南贾湖遗址博物馆开馆 再现9000年前文化生活
...于河南舞阳县的贾湖遗址,是一处规模较大、保存完整的新石器时代前期聚落遗址,今年是贾湖遗址发掘40周年,近日,贾湖遗址博物馆正式开馆,贾湖先民创造的众多“世界之最”正式对外展示。博物馆以贾湖先民生活场景为...……更多
一把精巧的玉刀,揭开了夏朝神秘面纱
...生就曾指出,这把玉刀当属于礼兵器类,它的灵感来源于新石器时代的石刀,但已经脱离了使用功能,徒有其表而已。而且,因为玉器的珍贵,加工更是不易,玉刀更多是代表权力,特别是王权。尤其是上面的纹饰,应该是当时...……更多
博物馆里过端午 郑州各博物馆开展多样趣味活动
...或陶土经捏制成形后烧制而成的器具。陶器历史悠久,在新石器时代初期就已初见简单粗糙的陶器。陶器的发明是人类最早利用化学改变天然性质的开端,是人类社会由旧石器时代发展到新石器时代的标志之一。”郑州市文物考...……更多
聊聊中国古代牛耕的演变
...要的一种农业生产方式。中国古代牛耕的历史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而在商周时期,牛耕逐渐成为了主要的耕作方式。一、牛耕的起源牛的驯养和利用是人类在农业生产历史上的一项重要发明。中国最早的牛耕史料可以追溯到...……更多
真没想到,都这样了还能破镜重圆!
...智慧的体现。要说起我国的裂痕修复史,最早可以追溯到新石器时代的钻孔修复技术。寺洼文化钻孔陶器从考古学家在各地挖掘到的新石器时代遗址可以发现。 无论是长江流域下游以南地区古老而多姿的河姆渡文化,还是黄河...……更多
泥塑猴面具出土,展现了8000多年前的江苏文明史
...地级市中最年轻的一员,但是代表它的文物却是一件来自新石器时代的“泥塑猴面具”,发掘于被称作“江苏文明之根”的顺山集遗址,距今8500至7500年。泥塑猴面具,陈列在宿迁市博物馆“文明开篇,徐淮奠基”的第一展区,...……更多
香甜酥滑的麻团里,藏着什么古代的建筑密码
...考如何修筑更高、更结实的城墙。真正意义上的城墙,在新石器时代就已经出现了,人类先依托地形,用石头垒成高墙,用黄泥作为粘合填充,进而发展出观察孔、瞭望台等设施。随着聚居地规模越来越大,最早的“城邑”出现...……更多
你的“五一”,少不了它的功劳!
...陶器和磨制石器农业、畜牧业、手工业逐渐产生和发展▲新石器时代河姆渡文化带梢钉孔木榫构件。距今7000年左右河姆渡人建造了中国最早的木构建筑▲方形半地穴式房子复原示意图。 距今约6000年半坡居民建造半地穴式原型...……更多
从黄河变迁史看大禹治水
...丘”。这个“帝丘”位于现在的河南濮阳。这里的西水坡新石器时代遗址出土了以蚌壳堆塑的青龙、朱雀、白虎和黄鹿(黄鹿后演化成为玄武)构成的“四灵”造型,距今约6500年-6300年,是目前所知年代最早的完整的“四灵”形...……更多
布拉格:伏尔塔瓦河上的龙舟节
...了题为“万年上山·世界稻源”的上山文化图片展,展示新石器时代中国南方最早起源和发展的稻作文化,同时展出的还有上山文化村落遗址、红衣彩陶等早期文明实证,引得中外友人纷纷驻足观赏。布拉格当地华人华侨还在“...……更多
巴楚文化之风扑面而来
...长江文化的起源及发展提供了详实资料。”贺世伟表示,新石器时代的先民已经建立了自荆楚到川渝的文化通道,至青铜时代,巴楚双方文化不断交流、碰撞和互鉴。秦汉以来随着国家大一统政权的建立,包括三峡地区的长江文...……更多
更多关于国内的资讯: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羽 生《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05 版)充分尊重青年成长成才规律,构建包容、多元的育人选人标准和环境近期
2024-06-27 05:55: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广东广州市南沙区多数涉企政务服务事项可网上申办《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1 版)本报广州6月26日电 (记者罗艾桦)为深入打造市场化
2024-06-27 05:56:00
古韵新辉松花石(新时代 新画卷)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海外版吉林江源:古韵新辉松花石(新时代 新画卷)本报记者 黄敬惟《 人民日报海外版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1 版)松花石工艺摆件
2024-06-27 04:19: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江西上饶广丰区提升社会治理效能多方合力 帮群众解难题本报记者 郑少忠《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3 版)“小黄
2024-06-27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03 版)本报乌鲁木齐6月26日电 (记者李安琪、李亚楠)第八届中国—亚欧博览会26日在新疆乌鲁木齐开幕
2024-06-27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3 版)本报福州6月26日电 (记者付文)记者从福建省委省直机关工委获悉
2024-06-27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本报记者 韩 鑫 刘温馨《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04 版)水运是我国综合运输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
2024-06-27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常 言《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05 版)将心比心,多维度推进、细节处入手,凝聚众力建好老年友好型社会【关键词】“在外互帮父母协议”【事件】为了让出门在外的老年人都能及时得到帮助
2024-06-27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于 萍《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3 版)要更加着眼于群众生活中的痛点、难点,把好事办好
2024-06-27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丁雅诵《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5 版)从掌握技能到养成习惯,从强身健体到塑造人格
2024-06-27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广东东莞市聚焦结构性就业矛盾,提升服务水平助力企业和人才“双向奔赴”(让老百姓过上更好的日子)本报记者 王云娜《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3 版)核心阅读开发线上平台
2024-06-27 05:56: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网友热议任仲平文章开创更加灿烂辉煌的历史伟业《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06 版)本报北京6月26日电 (何旭)“面对既定奋斗目标
2024-06-27 05:57:00
“1·3·5·7”,解锁黄埔大沙基层善治平安密码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客户端姜晓丹 岳桐广州黄埔区大沙街道地处贯通黄埔“三城一岛”立体空间南北交通“总动脉”科丰路和广州“东进”发展战略广园东路的交汇处
2024-06-27 00:24: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全国政协委员傅小云——用心守护人民群众生命健康(履职故事)本报记者 黄 娴《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8 版)目前乡镇卫生院抗生素品种主要有哪些
2024-06-27 06:00:00
本文转自:人民日报谢 茹《 人民日报 》( 2024年06月27日 第 18 版)粮食安全是“国之大者”。满足人民群众日益丰富的粮食需求
2024-06-27 06:00:0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