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我的订阅
  • 人文

西周和春秋时的巢国,真是传说中的“有巢氏”之后吗?

类别:人文 发布时间:2023-04-14 07:34:00 来源:戏说三国

“有巢氏”是传说中的华夏始祖之一,相传他观察鸟类的生活习性,感悟到在高处筑巢而居的办法,带领原始状态的人类走出了穴居时代。这个称谓最早见于先秦诸子的著述中,像战国的庄子、韩非子等人都曾以他的故事来阐述自己的学术主张。不过这个人物却没有在司马迁著录的《史记.五帝本纪》中出现,直到唐朝司马贞补写《三皇本纪》之后才把这些古老的传说人物串连成一个上古圣王体系。和燧人氏、神农氏等一样,有巢氏应该也是古人对还处在人类蒙昧时期的造物先哲的一种追忆,是根据口头模糊流传的记忆编造出来的,不一定是真实的人物或者部族。

西周和春秋时的巢国,真是传说中的“有巢氏”之后吗?

不过在西周和春秋早中期,在今日安徽的巢湖附近,的确有一个叫“巢国”的邦国存在,而且一度颇为兴盛,“巢湖”和“巢县”之类地名的得名都与它有关。关于这个国家的情况散见于各先秦典籍和极少数青铜器铭文,但记载都比较模糊,至少在当时还没有人将它和所谓“有巢氏”联系起来。这个国家在纳入姬周的分封体系、承认周天子的天下共主地位时,已经存在了非常久远的时间,而且在武王伐纣之前就和周人有相对密切的联系,结合考古发掘的情况看,巢湖附近早在夏商两代甚至更早的新石器时代,就出现了比较兴盛的人类聚落,他们可能在商代后期发展到了城邦时代,也是商王承认的南方方国之一。

西周和春秋时的巢国,真是传说中的“有巢氏”之后吗?

不过西周时这个巢国究竟是当地新石器时代的文明中心发展而来,还是从更遥远的南方其他区域来到这里建邦立国的,现在还没有找到更多考古证据。近年来,有少数当代学者曾将它和浙江良渚遗址联系起来,认为巢国是良渚遗民迁徙到这里后建立的,而良渚地区可能在史前遭遇了大规模的水灾,不得不放弃耗费无数人力物力营建的堤坝和城邑,不得不逃到环境气候都和故土相似的巢湖一带。不过这样的设想终归是一种假说,有关西周巢国的文物出土得非常少,要证明它的居民和更古老的良渚存在联系恐怕非常困难。

西周和春秋时的巢国,真是传说中的“有巢氏”之后吗?

同样的道理,巢国和传说中有巢氏的关联应该是汉代以后才逐渐出现的,很大程度上是望文生义,而且前文已经提到有巢氏不一定是实际存在的部族和人物,而是对人类蒙昧时代造物者们的模糊想象,没有任何证据表明它真实存在。事实上夏商周三代时期的华夏大地上,这样的古老城邦或城邦联盟广泛分布在南北各地,它们大多都是在被纳入周人的分封体系后,才慢慢遵循姬周仪礼,并且成为日后统一的华夏民族的一部分的。巢国从地方邦国到诸夏一员的过程是西周开始启动的,因为它正处于西周王朝向南方拓展的关键通道上,西周时期天子对荆楚等南方蛮夷之国的征讨加速了这一过程。

西周和春秋时的巢国,真是传说中的“有巢氏”之后吗?

而楚国在西周后期完成楚族内部的初步整合后,也在积极向周边扩张,巢国在楚国和周王室的激烈冲突中艰难求存,先是被周天子强分为巢、庐两国,后来又饱受楚人压制,到了周王室权威扫地的春秋时代,渐渐沦为了楚国的附庸国。春秋后期吴国崛起后,也和楚国争夺过这一地区,并且最终将巢国吞并,巢国弱小的国力注定了它只能是列强争霸的牺牲品,在大国的夹缝中难以自立,空留下带有“巢”字的众多地名,并因此衍生出很多学术上的争议。

以上内容为资讯信息快照,由td.fyun.cc爬虫进行采集并收录,本站未对信息做任何修改,信息内容不代表本站立场。

快照生成时间:2023-04-16 21:46:56

本站信息快照查询为非营利公共服务,如有侵权请联系我们进行删除。

信息原文地址:

周朝的兴衰:从辉煌到衰败的历史轨迹
...都以失败告终。第一次,赧王联合郑国。但郑国背约先与楚国议和。第二次,赧王联合齐国,远征宋国。但宋国向楚国求救,楚国派大将屈原领兵来援,齐军大败。第三次,赧王亲自领兵伐楚,但只
2024-01-08 14:22:00
体育时评:亚运火种汇聚文明之光
... 江汉 摄中国的远古神话里,就有“燧人氏”钻木取火的传说。在人类发展史上,火为人类驱散了黑暗、寒冷和凶兽,改变了人类茹毛饮血的饮食习惯,催生了原始的农业和手工业。火“第一次使
2023-06-15 20:33:00
吴国末代君王不是夫差,那是谁呢
...。然而,夫差是否真的是吴国末代君主,却引起了争议。传说中,夫差有一位英武过人的叔父,他在吴国覆灭后重新振兴吴国的雄旗,勇敢地对抗越人,却最终因突发的洪灾而失败。这位叔父名叫夫
2024-05-18 15:53:00
甲骨文记载的伐蜀伐羌,具体在哪个位置
...华阳国志·蜀志》,这两部著作记载了关于蜀国的历史和传说。再向前追,就是《尚书.周书》记载的武王伐纣,西部八国参战,其中就有“蜀”。西汉杨雄《蜀王本纪》说蜀王之先名蚕丛,后者名
2024-10-10 12:27:00
姜子牙的姜姓到底有着什么样的渊源
...帝的出生地,可能是姬周发源的岐山地带。在姬周的创世传说中,后稷是周人始祖,而后稷的母亲是姜嫄,这个姜嫄显然就是姜姓部族的重要成员,也是炎帝部族在这个地区的后裔。炎帝虽然出生在
2024-02-29 11:28:00
探访浙江省博物馆:“越剑双绝”一把在浙江,一把在湖北
...吴越文化。探访团探访浙江省博物馆。王筝 摄石家河与良渚遗址,长江上两个文明中心,共同见证中华五千年文明史。在浙江省博物馆一楼展厅,一件形体宽阔硕大,纹饰独特的玉琮吸引了探访团
2023-12-09 10:31:00
聊聊一棵树引发的战争
...明了最早的纺纱技术应与热水缫丝有关。十分巧合的是,传说中黄帝、嫘大约生活在公元前2550年至公元前2450年间,同考古发现的蚕丝产生时代大体吻合。史前时期桑蚕缫丝还促进了桑树
2023-10-12 15:43:00
2019年7月6日,良渚遗址入选了世界文化遗产名录。良渚古城,是中国最早的史前古城,在中国历史上具有重要的地位。都说中华文明上下五千年,然而从夏朝到现在也不过是4000年,况且夏
2024-04-29 22:01:00
聊聊秦楚两国的军事战和外交战
楚国崛起的过程,是楚文化从中原向江汉平原渗透的过程。楚武王、文王时代,楚国先后吞并了江汉平原上的申、吕、谢、郦、蓼、曾、鄀、许等小诸候国,并且在那里建立了“南郡”,治所在“郢”。
2023-06-26 10:56:00
更多关于人文的资讯:
孙敬明出席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
鲁网11月10日讯11月9日,临沂蒙山(平邑)历史文化资源保护利用论证会在蒙山之阳举行。临沂市政协副主席、文化和旅游局局长高思圣
2025-11-10 16:57:00
舞剧《颜真卿》本月在石家庄首演
河北新闻网讯(毛宇)11月15日至21日,国家艺术基金2024年度大型舞台剧和作品创作资助项目——舞剧《颜真卿》石家庄站首演
2025-11-10 18:39:00
家风文化中应传承中华优秀文化“精神内守”
参天之树,必有其根;怀山之水,必有其源。“家风”二字,家是家庭,风是风气,家风简单说来就是一个家庭或家族世代相传的生活风尚
2025-11-10 09:07:00
唐高祖李渊旧宅考古发现僧尼日用品
近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西安市碑林区陕西建工第八建设集团有限公司内发掘了一处隋唐遗址,出土遗物中不仅有花边板瓦
2025-11-09 20:51:00
校馆弦歌| 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三十年铸证承国殇
这里是一座用史料镌刻真相的陈列馆,这里是用坚守传承精神的特殊殿堂,这就是长春师范大学“日本侵华战争记忆陈列馆”。在纪念中国人民抗日战争暨世界反法西斯战争胜利80周年之际
2025-11-09 22:31:00
这把壶 你猜猜是什么材质的?
11月6日,记者从陕西省考古研究院获悉:考古人员在铜川市印台区纸坊遗址发掘了3个龙山早期灰坑、1个商代晚期灰坑及3座春秋晚期秦
2025-11-08 08:44:00
11月8日,山西人民出版社郭建华系列文学作品出版研讨会在太原举办。这套文旅(历史)题材文学作品,包括长篇小说和影视文学脚本
2025-11-08 18:06:00
长镜头|千年邢襄文脉长
邢台,拥有三千五百年不间断建城史,如今正通过顺德府衙遗址的考古发掘,向世人展露其深藏的历史脉动——从战国陶文到唐代柱础
2025-11-07 08:21:00
《红颜来处是长安》出版 展现大唐女性的生存智慧与人生抉择
鲁网11月7日讯近日,中央民族大学教授、《百家讲坛》主讲人蒋爱花推出历史新作《红颜来处是长安》。这部以唐代女性为主题的力作
2025-11-07 10:29:00
自豪!福建舰入列!中国人的航母梦,始于福州!
南海之滨的军港内,海阔天高,红旗猎猎。11月5日,我国第三艘航母“福建舰”(舷号18)正式加入中国人民解放军海军战斗序列
2025-11-07 15:10:00
野史可以“野”不能“疯”专家回应“康熙血脉之谜”
近期,关于“康熙生父为洪承畴”的野史假说在网络上爆火,传闻称洪承畴“狸猫换太子”云云,并列举一系列证据,比如光绪帝Y染色体遗传标记与爱新觉罗家族没关系
2025-11-07 15:31:00
吉林宝藏·每周认识一件文物|立冬温酒话羽觞
冻笔新诗懒写,寒炉美酒时温。醉看墨花月白,恍疑雪满前村。李白笔下的《立冬》,描绘着古人围炉品酒的闲情雅致。当新雪初落吉林大地
2025-11-07 15:52:00
《人物志》是我国一部识鉴、品评各类奇才的专著,约成书于曹魏明帝统治时期(227 —239)。作者刘劭在编纂此书的过程中
2025-11-07 18:01:00
康熙生父是洪承畴?乾隆、光绪身世也成谜?清史专家:均是谣言
大皖新闻讯 连日来,一则“康熙生父可能是洪承畴”的消息在网上广泛流传,并引发热议。对此,11月7日,大皖新闻记者专访了安徽省文史研究馆馆员
2025-11-07 19:54:00
□南京日报/紫金山新闻记者王峰日前,在南京入选“世界文学之都”六周年之际,茅盾文学奖与鲁迅文学奖双奖得主、著名作家徐则臣携新作《域外故事集》做客南京世界文学客厅
2025-11-07 07:50:00